黃霑與金庸、倪匡、蔡瀾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黃霑的詞被人頂禮膜拜,他身具大才,嬉笑怒罵之間皆成文章,一生遊走在詞創作之中,為我們留下許許多多令人拍案叫絕的詞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黃霑的文字,體會文字的豪邁之氣,讀完你一定會對他的才華佩服得五體投地。
文採飛揚、個性灑脫,黃霑將文字玩轉於手掌之間,是不折不扣的文字大師。他對文字有特殊的敏感度,中西文信手拈來。據說,黃霑少年時代,非常迷戀李清照的詞,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擁護者,他的詞作將文言、白話、俗語結融為一體,文字強調內容的表達方式,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字裡行間透露一種人生哲學觀,影響著眾多同時代和後輩詞作家。
有如此影響力的詞作家,能對文字有如此嫻熟的掌控能力,黃霑在生活之中一定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達到。據說,黃霑也是一位閱讀狂,中西方的名著讀個遍,而且讀完要做詳細筆記,將優美的文字全部記錄在案,這個好習慣讓其具備了一般人無法追趕的詞彙量以及詞彙使用方法,也為日後一舉成名奠定了詞彙基礎。
個人認為,詞作家這個頭銜按在黃霑的頭上有些太輕薄,他的文字是文學,以「豪情萬丈」著稱,給人一種強大的藝術感染力。黃霑的文學作品,總是給人一種「有情有義」的感覺,因為他深受宋元明清的思想與藝術精神的影響,並將這一精神與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哲學觀相互匹配,讓其詞作散發出獨特的光芒。
黃霑善於使用短句,結構簡潔,短小精悍,每一個字都會精心細琢,多一個字有些多餘,少一個字顯少,每一個字用得恰到好處。另外,句式儘管短小,但並未削弱文字背後的深度,作者將內心豪放之情盡情綻放,呈現出光彩耀人的優美華章,這也是黃霑善於使用短句的最大特點。
歌詞打動人心是文字表達的「情感」與文字背後的「深意」,黃霑選擇一些比較容易接受的修辭,既可以讓聽眾感覺文字比較深奧,又能巧妙的提升歌詞的欣賞價值與傳播度,這也是黃霑的詞一大魅力。他善於用對偶,舉個對偶例子——漫漫長路遠,冷冷幽夢情。他還運用大量的誇張手法,讓情感放大,但詞的最後回歸現實,讓人不會覺得誇大其詞。反覆也是經常用到的手法,用以加強聆聽者的印象,讓所表達的深意發揮最大化。移就也是一種常用的手法,他讓沒有生命的事、物增加生動性。
黃霑的詞最迷人的地方就是文字有生命力,同時詞作多變的風格,盡顯他的才華與才氣,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2004年11月24日,黃霑走完一生,享年63歲,今天是這位身具大才的作家16年忌辰,我們就用他筆下十句豪邁之詞來紀念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