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慶:黃霑的豪情

2021-02-13 先進輯刊

 

  如果說,在進行曲式的《誓要入刀山》裡,黃霑展示的是少數英雄人物之間的友誼,那麼,這首悠揚的《獅子山下》則體現了對地區共同體內部各階層人民友愛相處、克服艱難的美好期待。可以看到,黃霑的「主題曲」往往有一個重要的主題,那就是「友愛」或者說「共同相處」。在現代都市裡,隨著自由主義經濟原則的盛行,「理性人」、「經濟人」的個體主義倫理往往無法有效提供人與人之間的良性情感體驗。與西方浪漫主義者召喚民間文藝、古老神話來批判、填補現代生活情感真空的心態類似,[3] 作為一位抒情詩人,黃霑的作品裡長期體現出樸素的「復古」情懷。其武俠主題曲中,對「情」和「義」的無限強調,正是為了通過探索中國傳統倫理經驗的當代可能性,應對人情淡漠、自私自利的社會病症。

  在這方面,黃霑稱得上是武俠情義主題的最忠實闡釋者。在為1978年版《射鵰英雄傳》所寫的主題曲《誰是大英雄》中,重視家國大義且剛強勇悍的英雄情懷得到抒發:「練得堅忍,大勇止幹戈永不居功。義氣衝霄漢,立地頂天是大英雄。」但在幾乎同時為《倚天屠龍記》所作的主題曲裡,這種英雄本色又被一種人情常態所衝淡:「忘情棄愛世上有真英雄,常人只許讓愛恨纏心中。難忘你恩深我偏偏有恨,相思難共。」黃霑在此忠實表達的,正是金庸通過「射鵰」三部曲傳達出來的主題轉折:從「義氣衝霄漢」的英雄情懷,到「愛恨纏心中」的個人恩怨,這樣的變化也正應和了香港社會逐漸遠離某種宏大敘事、躲入自由化市民生活的心路歷程。

  時代風氣對詞人的創作有著極大影響。比如,若說黃霑《楚留香》主要強調了孤膽英雄「聚散匆匆莫牽掛,未記風波中英雄勇,就讓浮名輕拋劍外,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的瀟灑不羈一面,那麼,在同時代詞人盧國霑為《陸小鳳之決戰前夕》所寫的主題歌裡,英雄人物在「江湖」大場景下不知所措的個人心態得到了透視:「男兒天職保家眷,兒啼妻哭內心撩亂。難尋進退失方寸,前途生死我亦難判斷。」英雄的豪壯義氣在日常生活中,總是難免遭遇兒女私情的羈絆。「義」與「情」之間這種張力的背後,則是崇高美學與現代個體主義之間的價值衝突。

楚留香(鄭少秋飾)

  到了80年代,隨著香港經濟的飛速發展,加上和大陸關係的日趨拉近,華人的民族文化自信與樂觀昂揚的市民精神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通過先進的電視技術手段講述中華文明的古老歷史,用顯白、通俗的手法對之展開抒情化的敘事重構,是這種文化氛圍下的必然訴求。在許多電視劇的直觀呈現過程裡,過往承載著民族主義意識的書面武俠敘事逐漸形象化、明星化,鮮活靈動的青春偶像承擔起講述浪漫自由愛情故事的任務,悄然地用個體之間的「愛」替換了傳統「義」之倫理的原初內涵。在經典的1983年版《射鵰英雄傳》的主題曲裡,黃霑便生動地表達了這種「愛=情義」的現代轉換公式。比如,在《一生有意義》中,黃霑將英雄俠義的豪邁品質與熾烈的情愛勾連在一起,強調私人之愛與大公之義之間的價值趨同性,給予了「情義衝突」一個理想化的解決方案:「人海之中,找到了你,一切變了有情義。從今心中就找到了美,找到了痴愛所依。……共闖刀山不會辭,英雄俠義。」而在《世間始終你好》當中,黃霑則明確提出要將「愛心」安置在價值序列的至高處,並暗示惟其如此現代人才能獲得幸福:

相關焦點

  • 黃霑 丨風霜撲面幹,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一次黃霑見到張國榮長發、沒刮鬍子的樣子,他脫口而出,「你好像耶穌啊!」黃霑每次見張國榮都會親張國榮,而張國榮每次都躲不開。有人問張國榮原因。張國榮說:「每次黃霑都想親我,而我總想著他身邊的林燕妮,就沒提防著。」《今夜不設防》(黃霑、蔡瀾、倪匡在八十年代末一起做的一檔訪談節目)有次請了張國榮。
  • 黃霑,誓要入刀山
    20 世紀 80 年代中後期以來,在黃霑的詞作當中,對「我」之特立獨行、瀟灑不羈的描述尤其紛繁,這正是其自覺繼承自晚明到「新文化運動」的思想遺產的證明。黃霑參與締造了娛樂文化的黃金時代,在20世紀90年代香港電影風頭無二的語境下,一種「我」的啟蒙伴隨著豪情之歌飄蕩到了四海八方。
  • 黃霑十句短小精悍之詞,句句豪情萬丈,流露強烈的人生觀和哲學觀
    黃霑與金庸、倪匡、蔡瀾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黃霑的詞被人頂禮膜拜,他身具大才,嬉笑怒罵之間皆成文章,一生遊走在詞創作之中,為我們留下許許多多令人拍案叫絕的詞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黃霑的文字,體會文字的豪邁之氣,讀完你一定會對他的才華佩服得五體投地。
  • 黃霑的作詞、作曲造詣與閻肅相比,誰更勝一籌?
    黃霑的詞曲更有江湖俠氣,哲理,豪情。唱起來盪氣迴腸。閻肅大多歌功頌德,少有發自內心之作。印象中只有紅梅贊與前門情思不錯,詞類歌德。黃霑則飄逸的多,頗得江湖武俠的豪情與文人的逸性。我喜歡他的笑紅塵,竟把人生的名利與無奈化為自嘲與灑脫,也喜歡滄海一聲笑的高遠與隱逸,看來這兩首笑都是人內心對生活的態度與對人生的理解,是自我內心的寫照,我更欣賞黃霑。
  • 世上有過一個叫黃霑的詞人,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
    而黃霑,就是這個世界的君主。他有兩個最好的搭檔,顧嘉輝和羅文。黃霑作詞,顧嘉輝作曲,羅文演唱,但凡一首歌由這三人合作,必定是經典。黃霑的才華不限於作詞,他還是作家、廣告人、主持人,電影編劇和導演,甚至是學者,臨終前黃霑在香港大學攻讀博士,論文題目是《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
  • 武俠的聲音印記—黃霑
    提起黃霑,絕大多數人都會立馬想起那首經典的「滄海一聲笑」。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至本世紀初,黃霑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好曲子,其中相當一部分與「武俠」有關,每當提到武俠歌曲和寫詞人的時候指定都會被談起,今天,來回顧幾首黃霑先生的詞曲吧!黃沾與電影導演徐克是知交好友,徐克90年代初拍的許多古裝電影都由他配樂填詞。
  • 黃霑提前為葬禮選好哀樂:「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聞者無不潸然
    當然,更多的時候,林燕妮是與香江才子黃霑「捆綁」在一起的。儘管黃霑與林燕妮的露水姻緣有違道德(彼時黃霑還有婚約在身,妻子正懷著他的第二個孩子),但因為才子佳人的結合,一度被傳為佳話。林燕妮與黃霑在一起12年,緣盡之後,兩人分道揚鑣,至死不再相往來。黃霑的大名,相比世人皆知。
  • 天生文人黃霑,樂壇教父羅大佑,那個年代的音樂人看起來都像詩人
    黃霑創作的傳唱度較廣的歌曲有《滄海一聲笑》、《倩女幽魂》、《上海灘》、《我的中國心》等等。崔建比較出名的代表作有《花房姑娘》、《假行僧》、《一無所有》、《重頭再來》、《藍色骨頭》等。四位在作詞這一塊是各有千秋,黃霑和羅大佑的歌給人感覺比較有人文色彩,李宗盛和林夕則比較擅長寫情。其中黃霑和羅大佑的才華是最讓人佩服。
  • 音樂大師黃霑
    黃霑1941年出生在廣州,後來整個家族都搬到了香港,所以黃霑的童年在內地,後面的求學之路都是在香港完成的。黃霑原名黃湛森,49年的時候去了香港,與家族中的幾個兄弟在一個叫喇沙學院的學校讀書,在這期間還發生過一件黃霑與李小龍的趣事。
  • 抖音馮總馮總先打南風是什麼歌 讓一切隨風完整歌詞介紹
    抖音馮總馮總先打南風是什麼歌?抖音馮總馮總先打南風,才贏16萬,錢沒過戶,就已失終,此刻有種種心痛。  這並不是什麼老馮之歌,歌名叫做「讓一切隨風」,是一首經典的粵語歌曲,由鍾鎮濤演唱。  讓一切隨風 - 鍾鎮濤 (Kenny Bee)  詞:黃霑  曲:大野克夫  風中風中 心裡冷風  吹失了夢  事未過去 就已失蹤  此刻有種種心痛  心中心中 一切似空  天黑天光都似夢  迷迷惘惘 聚滿心中  追蹤一片冷的風
  • 一代「鬼才」黃霑:才華橫溢,冠絕詞曲,一生創作了2000餘首作品
    經典電影之所以經典,演員陣容,劇情,還有音樂缺一不可;經典的電影可以有很多部,但是經典的影視音樂製作人卻是少之又少,今天要說的就是音樂鬼才:黃霑!至此一代神話般的名曲橫空出世,唱盡天地豪情!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蒼天笑,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天知曉……簡單的旋律大氣的歌詞,恢弘的江湖氣息!
  • 黃霑這老頭
    我喜歡黃霑當然一開始是因為聽過他寫的歌,《家變》、《獅子山下》、《上海灘》、《世界真細小》及《滄海一聲笑》,看過他寫的《不文集》,還有主持過的節目。一方面是因為他有才,二方面是因為他活得真實。黃霑在四大才子裡,算是活得最辛苦的。金庸、蔡瀾和倪匡都活得很優裕,晚景極佳,只有黃霑,一輩子辛苦操勞,最早去世,可算是一個缺點滿身、一輩子都活在跌跌撞撞裡的人。
  • 黃霑:不信人間盡耳聾?其實人間盡耳聾!
    我也認為,不信人間盡目盲……這是一個天崩地裂的時代,過去的榮光,過去的姿態,在這個時候都得改變。因為,陣地就在那裡,我們不去佔領,就會被劣質內容去佔領……十年前黃霑(1941年3月16日-2004年11月24日)去世,後輩歌壇一哥林夕感傷地說:霑叔晚年介懷沒人找他寫歌了,我介懷他介懷。
  • 黃霑與林燕妮:愛情的天敵不是歲月,而是細節
    1973年,兩個人第一次合作,聯手籌備迪士尼來香港巡演工作,黃霑負責將歌曲填上粵語歌詞,林燕妮負責歌舞劇英文對白的翻譯。他們工作得很有默契,黃霑的才華也讓林燕妮對他的印象有所改觀。黃霑從開始見到林燕妮就驚為天人,熟悉了之後就發動了追人攻勢。
  • 42秒|濱州無棣縣豪情滿懷迎國慶 鳴鑼擂鼓慶中秋
    1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日訊 豪情滿懷迎國慶、鳴鑼擂鼓慶中秋。
  • 「鬼才」黃霑:醉酒後對成龍做出侮辱性舉動,幸得洪金寶阻攔無事
    "浪奔,浪流,萬裡濤濤江水永不休"這句歌詞一出,只要是聽過這首歌的聽眾就立馬能在腦海中回憶起《上海灘》那熟悉的旋律,也能回憶起由周潤發、趙雅芝主演的香港電視劇《上海灘》中許文強與馮程程之間的愛情故事。縱觀詞作者黃霑的一生確實如此。一、大俗亦大雅的黃霑"好色無膽,好酒無量,好錢無能",這是黃霑對自己的評價。從這12個字中不難看出黃霑對於自己實可謂認知清楚,並且這個評價辛辣、中肯、客觀。
  • 香港四大才子之黃霑
    這篇文章,和大伙兒聊聊黃霑。早年,我只是聽黃霑的音樂。黃霑氣不過,強出頭找李小龍算帳。結果可想而知,黃霑被打得鼻青臉腫。但是也因此,二人成為好友。這件事,黃霑後來經常掛在嘴邊吹水:我可是和李小龍打過架的人。
  • 黃霑再婚記
    黃霑和陳惠敏終於結婚了。別誤會,黃霑沒有同性戀的傾向。這個陳惠敏不是武打明星的陳惠敏,是位叫雲妮的小姐。比黃霑小十七歲,是他從前的秘書。早在做《今夜不設防》電視節目時,黃霑告訴我們關於雲妮的事。「簡直像金庸小說裡的人物。」倪匡說,「怎麼可以不要?
  • 十六年後憶黃霑
    當年,寫武俠的金庸,寫科幻的倪匡,寫美食的蔡瀾,寫歌詞的黃霑,並稱「香港四大才子」。黃霑說不敢當:「以後別人提起金庸,能捎帶想起我們三個,就很榮幸啦!」1990年代「四大天王」大熱,黃霑批劉德華作詞文理不通,「沒見過寫情寫得那麼笨的人,要不是他自己唱,根本沒人聽!」2001年林夕為楊千嬅作詞的《如果東京不快樂》大紅,黃霑又批「寫得不知所以」。
  • 拋妻棄子逼婚林燕妮,侃遍港圈名人軼事,黃霑的浪蕩人生不止如此
    有一天,他的表弟哭訴自己被一個男同學欺負了,黃霑一聽這怎麼得了,立馬就決定要去找那個人算帳。結果跑過去一看,竟是李小龍。不到十分鐘,瘦弱的黃霑就被對方打得鼻青臉腫,但黃霑就是不服軟,一次打不過就打兩次,兩次打不過就一直打,兩人整整打了兩個月,最後竟成為了莫逆之交,這就是所謂的不打不相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