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 南極2月氣溫破20℃——全球變暖,人類何去何從?

2021-01-19 新華報業網

  交匯點訊 連日來,江蘇多地宣布入春。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春天來得有點早。回想起剛過去的這個冬天,似乎不太冷。監測數據顯示,2019-2020年這個冬季,江蘇全省平均氣溫為6.1℃,經歷了有氣象紀錄以來的最暖冬季。

  地球 真的越來越熱?

  不知不覺中,我們共同感受著全球變暖。3月12日聯合國和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的《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顯示,剛剛過去的2019年,是有歷史記錄(約140年)以來溫度第二高的年份。這一年,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革命前的溫度高出1.1℃;這一年7月,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21世紀第二個1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2015至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

  令人擔憂的是,這些「記錄」恐怕保持不了多久。WMO秘書長彼得裡塔拉斯表示,鑑於溫室氣體水平持續上升,變暖仍將繼續。未來5年內,可能會創下新的全球年度溫度紀錄。「這只是個時間問題。」

  2016年,就是創下歷史最熱年份記錄的那一年。搜索過往的新聞內容,會找到一句似曾相識的一話:「2016-2017的這個冬季,是歷史上最暖和的一年。」由於破歷史紀錄的高強度厄爾尼諾,導致了當年的全球最熱年份。

  「當前,全球變暖呈現著波動上升的態勢。」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青藏高原與極地氣象所研究員、中國極地青年科學家協會主席丁明虎告訴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比如,厄爾尼諾發生時全球氣溫會偏高、拉尼娜發生時氣溫偏低,兩者周期存在著2-8年的波動。此外,全球溫度還與太陽活動的周期性有關。「太陽活動周期一般在11-13年,2020年處於太陽活動較弱的一年,未來幾年太陽活動將逐漸變強,氣溫可能會繼續上升。因此,2016年的記錄,可能很快將被打破。」

  全球變暖會造成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海洋升溫和酸化,山火發生會更加頻繁。氣候異常也是近期非洲之角蝗蟲爆發的重要原因。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海洋不斷升溫熱能如何釋放?

  海洋,佔據了地球表面71%的面積,儲存著97%的水資源。海洋變暖是全球變暖一個核心和最基本的指標。

  1月10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IAP)海洋學副研究員成裡京聯合美國聖—託馬斯大學JAbraham、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ZHausfather和美國大氣研究中心KTrenberth在《科學》上撰寫有關海洋變暖的論文。論文中指出,繼2017年、2018年海洋創紀錄變暖之後,2019年再次成為有記錄以來海洋溫度最高的一年。

  研究人員發現,1987—2019年,海洋變暖速度是1955—1986年變暖速度的4.5倍。海洋的升溫不僅僅發生在表層海面,也發生在深海。深海的變暖及其相關的海洋環流變化將不可避免重塑未來全球氣候。

  海洋的總質量達到1.4×10^18噸,而大氣總質量為5×10^15噸,僅為海洋總質量的0.36%左右,且海水比熱容遠大於大氣與陸地表面,因此,海洋的熱儲存能力更強,是全球變化的主要調節器。

  「海洋變暖客觀上減緩了人類所經歷的全球變暖,如果沒有海洋變暖,地表變暖幅度要大的多。海洋是全球氣候的『穩定器』。」成裡京打個比方作為解釋,「人類打開了一個地球大小的電熱器,不斷加熱地球系統,海洋就是一個蓄熱池,儲存了絕大部分的熱量(90%以上),這樣才使得人和其餘生物生活的大氣不至於太熱。」

  不過,當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必然引起質變。以2018年為例,當年全球上層2000米海洋熱含量比2017年高出0.91×10^22焦耳。這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爆炸釋放出能量的1億倍,也就是1億顆原子彈的能量。

  那麼,這些能量如何釋放呢?研究團隊指出,氣候變化的能量主要體現在大氣、陸地和海水增暖,所以不太容易被察覺,其熱能本身也不會對地球造成直接的毀滅性破壞。然而,這幾部分能量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更熱的大氣和海洋,會導致颱風等極端天氣發生的頻率更多,強度更大。

  更容易察覺的現象是,人類活動已經深刻的改變了海洋環境,海洋增溫已經造成了海平面上升、溶解氧下降、極端事件加劇、珊瑚白化等後果。然而,由於海洋對溫室氣體響應的「滯後效應」,海洋正在加速變暖,更強的海洋增暖將發生在本世紀。即使接近或者達到《巴黎協定》目標,海洋升溫及其帶來的影響也將持續。若不積極應對,未來人類和地球生態系統都將面臨嚴重的氣候風險。

  成裡京說,由於海洋變暖和酸化,以大堡礁為代表的海洋珊瑚礁系統經歷了連續幾年大規模白化事件。如果全球變暖持續,本世紀末99%以上的珊瑚礁系統將白化消亡。而珊瑚礁是25%的海洋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是海洋中的「熱帶雨林」。

  此外,海洋變暖膨脹也是海平面上升的一個主要原因,膨脹效應貢獻了上世紀90年代以來海平面上升的40%左右。

  面對氣候變暖人類應早做準備

  全球升溫最快的地區是哪裡?非南極莫屬!2月9日,科學家在南極北端西摩島測出了20.75℃的氣溫,這是有觀測記錄以來南極洲首次測得超過20℃氣溫值。而在過去的50年間,南極半島的氣溫上升了3℃,海平面上升導致一部分地區被淹沒。

  對此,丁明虎表示,在全球變暖的整體趨勢下,南極氣溫升高並不稀奇。全球兩極變暖會導致冰蓋融化、冰架崩塌、海冰減少。因為白色的冰雪可反射太陽光,當冰雪減少後,地球將會吸收更多的太陽輻射,這也會導致氣溫升高。南極冰蓋是世界上冰儲量最大的地方。若冰蓋全部融化,會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70米左右。

  成裡京指出,從目前看來,海洋變暖「極可能是不可逆的」,可能需要數百甚至數千年才能逆轉,「這種不可逆轉意味著,除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外,我們還必須適應變化並為即將到來的風險做準備,人類必須及時、儘早想辦法應對。」。

  如果全球溫度持續上升,未來人類將面臨怎樣的環境?研究人員大致描繪了這樣一幅場景——海洋中,溫度更高、溶解氧更低、PH值更低,生態多樣性在劇烈的氣候變化衝擊下變得更少。傳統的漁場可能系統性偏離現在的位置,甚至消失,當然也有可能新的漁場將開闢。陸地上,升高的海平面會讓很多沿海地區受到更強颱風、更大極端海浪的衝擊,沙灘會消失或惡化。人類的健康和生產生活將會遭受不小的挑戰。大氣中,乾燥的地方會變得更惡劣,溼潤的地方更溼潤,很多區域的氣候情況也將不斷變化,極端高溫、低溫等將在大氣和海洋中更高頻發生。

  「我們生活

  在陸地上,很多時候都覺得海洋離的很遠。但是,當我們真正去了海上之後,你才能發現海洋之大!當看到海天一線、遙望無際的景象時,才能真的體驗到『海洋佔了全球地表面積的71%』。」一次出海考察歸來,成裡京寫下了這樣的話,「人類只是滄海一粟,永遠要敬畏自然。」

  交匯點記者葉真

相關焦點

  • 南極氣溫首破20度,保護環境已迫在眉睫,別讓「流浪地球」成現實
    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報告顯示,2020年1月全球平均氣溫突破記錄,是成自1880年以來有氣象記錄最熱的1月,這不僅是我們人類歷史上最熱的1月,同時也是南極最熱的1月,南極氣溫首次突破20度,成為了南極高溫新紀錄。
  • 首次出現超過20℃的氣溫 南極創紀錄高溫如何產生?
    2月7日,阿根廷國家氣象局在其官方推特帳號發布消息稱,位於南極半島北端的阿根廷研究基地埃斯佩蘭薩於2月6日創下了18.3℃的新紀錄,超過了2015年3月24日的17.5℃的紀錄。  同日,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克萊爾·努利斯表示,世界氣象組織專家現在將驗證這一極端溫度是否將被定義為作為地球主要陸地的南極大陸的新高溫記錄。
  • 新知|「全球變暖」升級 北極圈小鎮憑溫度衝上熱搜
    當地時間6月20日,這裡的最高溫度達到空前的38℃,高出當地6月平均最高溫18℃,成為北極圈內有記錄以來最高氣溫。「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上揚斯克出現38℃高溫只是偶發,並非常態。」中國氣象局中央氣象臺高級工程師戴雲偉曾在採訪中表示。維爾霍揚斯克曾經出現過-68℃的低溫和37℃的高溫,最極端溫差達到105℃。此次上揚斯克高溫從何而來?
  • 2020,南極氣溫20度
    ▲美國-華盛頓的全球變暖抗議者(圖片來自:Gus Valente / Shutterstock.com)2月9日,巴西科學家在南極北端西摩島測得高達20.75℃的氣溫,這是有觀測記錄以來南極洲首次測得超過20℃氣溫值;另外,過去的1月也是全球最暖的1月。
  • 南極氣溫又出新高度,竟高達20.75度,地球環境危機四伏!
    環境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探討的話題,人類自誕生以來就在消耗地球上的資源,隨著人類的不斷發展,地球上的資源也所剩無幾,而世界人口依然在不斷增長,這給我們地球也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地球早已不堪重負,其中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全球氣候變暖問題,由於人類的不斷發展,造成了大量溫室氣體的排放。破壞大氣層,使地球溫度也在一直上升,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也在不斷加劇,原本極寒地區的南極,現如今也「熱」出了新高度。
  • 全球氣溫變暖的原因是什麼?科學家:人類或一直錯怪2氧化碳了!
    全球氣溫變暖所導致的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災害,是讓人類感到非常害怕的,畢竟地球只有一個,如果人類因為不合理的活動,所導致地球出現了一些災害的話,那麼雖然在遭受災難的時候很可憐,可是最終的這些結果承受下來,卻是罪有應得的。全球氣溫變暖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 全球氣候到底有沒有變暖?
    通過這幾十年的情況我們可以了解到,由於南極和北極的海邊變化的不一樣,北極的海邊在慢慢的減少,但是南極的海邊一直都是在慢慢增加的。準確的講,全球氣候確實有過變暖的時間段,但是氣溫升高的度數非常有限,比如上個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全球的平均氣溫較100年前只上升了0.48度。
  • 全球變暖有多嚴重?英國30名女性赤裸上身,現身街頭警示人類!
    如今地球環境不斷惡化,全球變暖已經成為了所有人關注的焦點。即使有很多國家制定了環境保護的相關政策,但全球變暖的形勢仍然未得到明顯好轉。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在9月9日發布的最新消息來看,未來5年內全球的氣溫仍然呈現升高趨勢,或許比工業化時代高出1.5度。
  • 全球變暖10大危害:你知道幾個?
    最近一次冰川期止於距今約7000年前,標誌著現代氣候時代——以及人類文明的到來。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運行軌道的微移影響著地球接收的太陽能總量。科學證據表明,地球氣候確實在變暖。——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
  • 為什麼說全球氣候變暖是個世紀大騙局?!
    據監測,今年8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已進入了拉尼娜狀態。據預測,秋季會繼續維持拉尼娜狀態,預計今年冬季會達到峰值,會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但其實,並不是每個拉尼娜年的冬季,我國平均氣溫都偏低。而且,在全球變暖的氣候背景下,影響我國冬季氣候的因素更加複雜。
  • 全球變暖是真的嗎?
    的論文,「全球變暖」這個詞首次在科學文獻中出現(Broecker等,1975)。44年過去了,全球變暖的事實逐漸被發現,原因慢慢被揭露,其對人類、生態系統、地球各圈層的以負面為主的影響也不斷顯現。科學家們逐漸建立起了以 「人類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造成了百餘年來的全球變暖」 為核心的全球變暖理論。
  • 氣候變暖,導致南極融化
    12.9萬年前發生在南極的事情會再度發生嗎?原理2020-03-01全球性的氣溫上升和海水變暖,正在導致南極洲——這個全世界最冷的地方之一日漸融化。雖然我們已知人類活動能造成氣候發生變化,導致南極洲的冰川也發生迅速變化,但我們仍然不確定的是,全球性的升溫究竟會對南極洲造成怎樣的影響。最近,一項新的研究通過調查12.9萬年前發生的事,為理解全球變暖對南極洲的影響提供了新的見解。由於地球繞太陽的公轉軌道的微妙變化,地球上大約每10萬年會發生一次冰期。冰期會被溫暖的間冰期分開。
  • 全球氣溫惡化?澳洲野火煙羽向東漂移數萬公裡,人類該何去何從!
    文/仗劍走天涯全球氣溫惡化?澳洲野火煙羽向東漂移數萬公裡,人類該何去何從!整整二點多億噸的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排放,使得全球氣溫變暖的態勢更加的不容樂觀。而在2020年這個開局之年,就已經產生了如此大的影響,是否就可以證明在2020年以後的這些日子當中,人類對於氣溫則就更加難以掌握了。自然不可能什麼都不做,放任這些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的。
  • 全球變暖的危害及措施 全球變暖人類會滅亡嗎
    談到全球變暖這個話題,與人類息息相關,卻被很多人忽略,但其實全球變暖的危害已經逐步逼近人類了。了解了具體內情的人們甚至擔心,全球變暖人類會滅亡嗎?若是再不實行強有力的控制措施去補救,人類滅亡只是時間問題。要知道網上有很多消息稱全球變暖接近臨界點,挽救地球的行動刻不容緩。
  • 受澳洲山火影響,南極地表溫度高達20°,今年或許是最熱的一年
    就在今年的二月份,就有南極的一個監測站監測到,當地的氣溫竟然高達20.75度!這是一個在南極從未見過的溫度數。 南極首次超過20攝氏度 2020年的2月9日,巴西科學家卡洛斯·舍費爾及其團隊正在南極進行研究,這次他們研究的題目也是與氣象有關的,關於氣候變化對永久凍土的影響的題目
  • 南極氣溫升高超過20℃,知道真相後的我脊背發涼!
    ——邱吉爾南極氣溫超過20度!最近, 「宅」在家裡抗疫的你可能多少都能注意到這一重磅新聞。而且, 很多媒體也將氣候變暖導致的冰川融化, 與釋放遠古病毒結合了起來。據法新社報導,巴西科學家卡洛斯·舍費爾及其團隊正在南極進行一項為期 20 年的研究, 主題是氣候變化對永久凍土的影響。
  • 青藏高原驚現28種未知病毒,南極「高燒」20℃,北極甲烷爆發……一...
    2月9日,巴西科學家在南極洲西摩島記錄下了20.75℃的高溫天氣!這比該島1982年記錄的19.8℃高了近1℃(18.3℃的記錄為南極大陸的最高溫紀錄)。無獨有偶,地球另一端也有新聞爆出——2月14日,美國宇航局(NASA)的一項研究指出,在30萬平方公裡的北極地區,發現200萬個甲烷排放熱點。
  • 2020極端氣候頻發:歐洲世紀暴風雨,南極洲氣溫首破20度
    時代周報記者:袁潤秋2020年的開端,全球各地也在變暖的氣候環境下,上演著一幕幕的極端環境事件:整整持續了7個月的澳大利亞大火終於被暴雨撲滅,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洪水的威脅;南極洲首次出現了超過20℃的高溫,企鵝的生存環境受到威脅;歐洲世紀暴風雨席捲而來,損失慘重……
  • 南極氣溫突破20℃!為防止被海水淹沒,歐洲開啟超級計劃
    前段時間,美國芝加哥大學的一位物理學教授在網際網路平臺上上傳了一段視頻,在這些年裡,他曾多次前往南極進行考察工作,目睹南極環境的逐步變化。那段視頻的主要內容是南極冰川崩塌時的場景,還附帶了原始音頻。視頻中冰川墜落海面的那一瞬間,伴隨著大風的呼嘯。
  • 全球變暖日漸嚴重,科學家認為和人類沒有任何關係,有什麼依據?
    隨著全球平均氣溫持續升高,很多地區的氣溫逐漸刷新歷史高溫,比如南極和北極,因此科學家們開始警告人類,要意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可是人類似乎沒有意識到全球變暖和自己沒有關係,如今在科學界內出現了一個新觀點,全球變暖和人類沒有任何關係,現在人類怎樣努力都無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