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正在熱播,雖然演得不怎麼樣,但是由於題材的強大,觀眾就是憋屈也要看完。
因為人們一直覺得中華文化思想的核心部分來自於大秦,大一統思想,是後世千年來秉承的對外觀念。
獻公攻魏,孝公變法,惠文王定東出國策,武王破宜陽平巴蜀,昭襄王剷除山東六國主力,莊襄王滅東周,始皇帝掃六合。
六世明君,天下獨此一家。唯有天下一統,才能開拓萬世太平。
這句話,放到現在仍然適用,甚至很應景,這就是觀眾喜歡《大秦賦》的原因,是看完前三部過來的粉絲。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大秦賦》裡的呂不韋和李斯對統一天下這件事持相反意見,哪誰說的更好呢?
劇中的呂不韋執政的十年中,沒有大兵出境攻滅六國中的一個呢。
始皇帝執政後兩年就開始了統一之戰,先後滅韓趙魏,可見呂不韋時期也是有如此實力的。
呂不韋執政的十年正好是鄭國渠修建的十年,修建水利,不是任何人都願意做的,這工程浩大,費時費力,很容易工程還沒好,力推修建的人就不在任了,就猶如三峽大壩。
他不想秦國冒險,他要秦國百分百穩贏,不想秦朝百世基業,毀於嬴政之手,所以他要先解決水患。
說呂不韋是權臣可是我們沒有看到一個呂家子弟在秦朝身居要職。
而李斯一直在催促秦始皇要立刻,立馬統一,而呂不韋卻認為,秦朝積蓄的力量還不夠,個人榮譽與國家榮譽一對比可見二人高低。
立馬統一天下固然好,但是要為秦國的將來打算,過於急躁,適得其反。
如果沒有足夠的後盾,固然可以一統天下 ,但怕有機會統一天下,沒有機會治理天下。
到時候戰火四起,民不聊生,到處難民成群,哀鴻遍野,天下將重新陷入苦戰,作為商人的呂不韋自然知道顧客的重要性,他執政自然知道百姓就是江山的顧客。
不知道小夥伴對此怎麼看,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