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三大部族發展下來的姓氏有哪些?

2021-02-07 百家姓總公會


    對當今120大姓從血緣關係上進行追根溯源後,發現它們分別屬於三個族系,即黃帝族、炎帝族、東夷族,出自四位祖先,即黃帝、炎帝、太昊與少昊。


    具體情況是:


    屬於黃帝族的有86姓,佔120姓的72%,即:王、張、劉、陳、楊、周、吳、孫、胡、朱、林、何、郭、羅、宋、鄭、韓、唐、馮、於、董、蕭、程、曹、袁、鄧、傅、曾、彭、蘇、蔣、蔡、賈、魏、薛、葉、閻、餘、潘、杜、戴、夏、鍾、汪、田、範、石、姚、鄒、熊、陸、孔、康、毛、史、顧、侯、邵、孟、龍、萬、段、錢、湯、黎、常、 武、喬、賴、龐、樊、蘭、殷、施、陶、翟、安、顏、倪、嚴、牛、溫、蘆、季、俞、魯。屬於炎帝族的有6姓,佔120姓的5%,即:許、姜、崔 、雷、易、章。


    屬於東夷族的有8姓,佔120姓的7%,即:李、趙、黃、徐、馬、譚、郝、江。兼屬黃帝族與炎帝族的有11姓,佔120姓的9%,即:高、謝、呂、盧、丁、方、邱、賀、龔、文、洪。兼屬黃帝族與東夷族的有9姓,佔120姓的7%,即:梁、沈、任、廖、金、白、秦、尹、葛。總的來說,120大姓多數屬於黃帝族,少部分屬於炎帝族和東夷族,而河南長期是這三族活動的中心,因此,這三族的姓氏也多數是在河南境內形成的。


    (一)黃帝族與姓氏


    黃帝是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為少典之子,本姓公孫,長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軒轅之丘(在今河南新鄭西北),故號軒轅氏,國於有熊(今河南新鄭),故亦稱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相傳炎帝擾亂各部落,他得到各部落的擁戴,在阪泉(今河北涿鹿東南)打敗炎帝;後蚩尤擾亂,他又率領各部落在涿鹿(今屬河北)擊殺蚩尤。從此他由部落首領被擁戴為部落聯盟領袖,並與炎帝共同被後世尊為「人文始祖」。司馬遷在《史記》中把中原地區不同時代居於統治地位的部族,如顓頊、帝嚳、堯、舜,以及夏、商、周的最高統治集團等,全都說成是黃帝的後裔。這些部族,接連居於統治地位,歷時久,勢力大,佔據的地盤廣,所以人丁極其興旺。通過對120個大姓的研究發現,無論從血緣關係上說,還是從地緣關係上說,黃帝族有許多姓氏與河南密切相關。黃帝族主要有兩大分支:一為顓頊族,二為帝嚳族。此外,據有關文獻記載,匈奴族和鮮卑族同黃帝也有血緣關係,所以,凡出自匈奴族或鮮卑族的姓氏,均列入黃帝族系。


    ⑴顓頊族與姓氏


    顓頊是傳說中古代部族首領,《史記》說他是「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號高陽氏。他居於帝丘(今河南濮陽東南),死後葬於頓丘(在今河南濬縣北)。顓頊後裔比較有頭緒的,主要有三支:一為舜族,二為禹族,三為陸終族。舜是傳說中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領袖,《史記》說他是顓頊的7世孫,其後代產生出陳、袁、田等姓氏。禹是顓頊的6代孫,原為夏后氏部落領袖,奉舜命治理洪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後擔任部落聯盟領袖。他的兒子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即夏朝,後產生出一些姓氏。陸終是顓頊族系中一位重要人物,其父吳回即祝融,是顓頊的曾孫。陸終有6個兒子,其後曾孕育出一些姓氏。


    ⑵帝嚳族與姓氏


    帝嚳是傳說中古代部族首領,號高辛氏,《史記》說他是「黃帝之曾孫」,「於顓頊為族子」。他活動的地區主要是豫西和豫北。帝嚳後裔中繁衍旺盛的,主要有堯族、商族、周族。堯是傳說中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領袖,是帝嚳之子,其後產生出一些姓氏。商族始祖名契,是帝嚳之子,被封於商(今河南商丘南),賜姓子氏。子姓商族產生的姓氏,一部分直接源於商朝王族,而大多數則出自由殷紂王帝辛的哥哥微子啟所建的子姓宋國。周部族始祖名棄,也是帝嚳之子,姓姬氏,其後衍生的姓氏多達數百個,不僅為黃帝族之最,而且在整個中華姓氏中也是首屈一指的,被列入當今120大姓的就有47個,其中有一大半出自河南。


    (二)炎帝族與姓氏


    炎帝是傳說中上古姜姓部落首領,因生於姜水(在今陝西岐山東,是渭河的一條支流),故姓姜;因以火德王,又以火名官,故稱炎帝;相傳他教民耕種,又曾嘗百草為醫藥以治病,故又號神農氏。他原居姜水流域,後發展到中原地區,《竹書紀年》說他曾居陳,「陳」即今河南淮陽。他的子孫大部分在河南境內定居,使姜姓失而復得,又衍生出其他一些姓氏。在河南境內的炎帝後裔,主要有方氏、雷氏、呂氏、許氏、文氏、申氏。炎帝後裔還有在山東北部的齊氏,但其始祖呂尚是南陽呂國的子孫。


    (三)東夷族與姓氏


    「夷」是中國古代對東方各族的泛稱,亦稱「東夷」。東夷族分為太昊族與少昊族。


    ⑴太昊族與姓氏:太昊,是傳說中古代東夷族首領,也是中國神話中人類的始祖。太昊族以龍為圖騰,曾以龍為官名,其後裔姓氏有任、郝及白姓的一支等。


    ⑵少昊族與姓氏:少昊,號金天氏,也是古代東夷族首領,相傳他因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少昊與太昊是繼承關係,少昊部落是從太昊部落分出來的,活動中心在今山東曲阜一帶,但其後代卻分布在全國許多地方。少昊後裔有兩個重要人物,即皋陶和伯益。皋陶是少昊的曾孫,也是東夷族的首領。當今第一大姓李及廖姓的一支,都是他的後裔。伯益是皋陶之子,是舜時東夷部落的首領。他是古代嬴姓各族的共同祖先,後裔相當繁盛,在當今120大姓中,趙、黃、徐、馬、譚、江等姓都是他的後代。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責編


往期精彩:

1百家姓——姓氏起源查詢

2百家姓——尋找家族宗親

3百家姓——家族始祖查詢

相關焦點

  • 每個中國姓氏都有自己的遠古大神,你的姓氏是什麼?
    在中華文化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文化的傳承無疑是我們最引以為傲的遺產,而我們的文化歷程終得從我們得先祖「三皇五帝」說起,作為遠古大神得他們有著彌足深重得意義,離我們最近的無非就是我們慣用至今的姓氏,據悉我們的姓氏都有自己隸屬的大神,那你的姓氏來源於哪個呢?從古至今、從少到老,我們都有屬於的名字,自己的稱呼。
  • 一口氣看懂中華姓氏由來,據史冊記載,漢字姓氏有23813個
    凡是崇拜同一圖騰的人,一般來說都是擁有著血緣關係的,再漸漸地圖騰就演變成了一個部族的名字,而後是部族祖先的名字。這時的名字其實就是姓,按照我們自古的傳統,我們的姓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就是我們的祖先延留下來的,表示著我們是哪一個姓的後人,也就是我們擁有著遠古時期哪個部族的血脈,所以說圖騰崇拜就是中華民族古姓的根源。最早的時候,我們還沒有這麼多的姓,更沒有什麼如今的張王李趙。
  • 每個姓氏都有「守護神」,你姓什麼?看看你是哪位遠古大神後裔
    我國歷史當中有很多神話傳說值得後人們細讀。而當那些遠古傳說和我國的姓氏文化結合在一起之後,大家會發現,我國的每一個姓氏說不定都有一個遠古守護神。當然,這一說法也僅僅只是建立在上古八大系延伸出來的一些現代姓氏的基礎上。還有一些姓氏可能是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由現代人自己創造出來的姓氏。那麼這些姓氏可能和遠古八大姓氏沒有任何關係。
  • 每個姓氏都有專屬於自己的圖騰,你姓什麼?「守護神」又是誰
    炎黃子孫以姓氏區分不同氏族的人,因此姓產生之後便世代相傳,成為家族的標誌。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多數人連自己的姓氏文化都不太了解,更何況是存在於其後的圖騰文化。最初的圖騰起源於原始社會,當時的人們把某種動物或植物奉為祖先或者守護神。早期社會抵禦自然災害是極其困難的,所以在人們的美好期盼下,圖騰被神化。隨著文明的進步,同一血緣的人匯成一種姓氏,由此產生圖騰文化。
  • 我國每個姓氏都有一個遠古守護神,你姓什麼?看看你是誰的後裔?
    」《說文解字》漢朝的許慎在公元100年的時候所作,這裡記載了「姓」是從母系社會而流傳下來的,不同的姓氏也代表了不同的母系祖先。中國的8個大姓中間,從結構上看都飽含了一個「女」字,如:「姬、姚、嬴、姞、妘、媯、姒、姜」。
  • 每個姓氏都有自己專屬的圖騰,找到你的「保護神」了嗎
    據德國東方學家馬克斯·繆勒在《獻給神話學》中寫道:一個圖騰,開始是一個氏族圖騰的標記,而後是部族的名字,而後是部族祖先的名字。而這段文字中所寫的「名字」,並非指「姓」和「名」,而單單指的就是「姓」。眾所周知,姓氏是家族血緣關係的一種標誌,同時也是人類聯繫家人們的紐帶,而中國的姓氏文化更可謂是源遠流長。
  • 中華姓氏圖騰:一姓一圖騰,您貴姓?來看看你的姓氏長啥樣吧
    無論是哪個民族或是哪個朝代,一個人的姓氏都是無比重要的。原因是最早的中華民族部落就是由姓氏來區分的。到了現在,不同姓氏的人雖然群居在一起,但是姓氏是我們的一種根源,也代表著一種傳承。如果一個人的姓氏可以隨意更改的話,那麼這人就無異於隨意漂泊在外的浮萍,找不到祖先,也找不到來處。
  • 在遠古時期,中國發生了哪些重要的部落戰爭,這對氏族社會有何影響?
    在我們研究中國歷史的時候,經常把堯舜之前的時代作為遠古史,因為這段時間的社會還具有相對原始的部落制特點,還未完全蛻變為擁有共主的部落聯盟。而根據史料,這一時期的部落戰爭是十分頻繁的,這些戰爭對於中國各部落的融合以及氏族社會的瓦解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 中國最常見的5個姓氏,很可能是匈奴後裔,裡面有沒有你?
    春秋戰國時期,匈奴部族跟七國各有接壤,雖多有摩擦,但也未能佔得便宜。被排斥的匈奴部族後來有相當一部分遷至河套一帶發展,最終發展成令秦漢時期長期頭疼的匈奴。
  • 中國最簡單的姓氏,僅有3筆,但幾乎無人知道怎麼讀
    姓氏,是標誌著家族血緣的符號。專家研究歷史文獻時發現,中華民族的姓氏是來自於古人對圖騰的信仰和崇拜,而古姓的最初來源則是基於「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德國東方學家馬克斯·繆勒曾在《獻給神話學》一書中學到:「一個圖騰,開始是一個氏族圖騰的標記,而後是部族的名字,而後是部族祖先的名字,姓氏的起源就誕生於此。」
  • 每個姓氏都有專屬的姓氏圖騰,找到你的「保護神」了嗎
    姓氏圖騰並非千篇一律,反而多姿多彩,這得益于姓氏的種類繁多、多支多流。遠古時期,圖騰不單單是古人頂禮膜拜的神化對象,重要之處還體現在血緣關係,這種血緣關係一脈相承,使得每個同姓之人團結一心,圖騰所向乃是家族所期。
  • 言說歷史|遠古三大部落真實存在嗎?這些考古遺蹟提供了線索!
    根據上古神話傳說的三個源頭,可以推演出中華民族的三個主要來源,即上古的三大部族集團:華夏集團、東夷集團和苗蠻集團。華夏集團夏朝建立以後,其民稱自己為夏或諸夏,這一支就是華夏集團的後裔。以夾砂陶和泥質紅陶為主,也有灰陶、黑陶,並有少量硬質白陶。泥質陶器上常飾鏤孔、劃紋,有彩陶和簡單的朱繪陶。沙質陶器上少數飾附加有堆紋和籃紋。大汶口文化早期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末期,但在早期的後一階段,母系社會開始解體,逐漸向父系社會過渡。大汶口文化中期則已經進入了父系社會階段,中期時財富的私有和貧富之間的分化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 中國哪些姓氏有皇室血統?
    這支張氏世仕晉,後又仕韓,再仕鄭,一直在河南境內發展。 為感謝「木子」保命之功,又因理、李同音之故,遂改理氏為李氏,後定居於苦縣(今河南鹿邑縣),不斷發展繁衍。
  • 鬥破蒼穹:遠古部族吞靈族可吞噬鬥帝血脈,為何被魂族據為己有?
    鬥羅大陸擁有很多古老部族,他們是鬥帝的血脈傳人,從上古時期一直到現在,因為鬥大陸很長時間沒有鬥帝出現,所以鬥帝血脈越發稀薄。而吞靈族擁有奇異的能力,那就是可以吞噬其他部族的鬥帝血脈之力,從而延續自己部族的繁榮發展。
  • 姓氏文化:蘇姓
    宋代則形成蘇氏的三大族派,其中眉族即眉山派,以三蘇父子為代表,系由趙郡蘇發展而來;閩族即蘆山派,為武功蘇氏蘇則、蘇綽的後裔,唐末時由光州固始(今屬河南)入閩,以蘇頌家族為代表;蜀族即銅山派,系武功蘇氏蘇頲之後,早期居住四川後遷居河南、安徽,以蘇易簡、蘇爵欽父子為代表。元明清以來蘇氏已遍布全國各地。
  • 我國「特殊」的3個姓氏:筆畫均不超過3筆,第3個沒幾個人會讀
    咱們知道,古代的文字很多時候更在乎讀音而不在乎字形,也就是常說的通假字,更別說在漢字本就不多的遠古時期。 隨著歷史發展,「壹氏」後面又簡化成了弌(yi)氏、乙氏、一氏。 第二,關乎鮮卑族漢族化。鮮卑族之前部族之間各有姓氏,根據《魏書》記載,南北朝時期北魏鮮卑族有「乙弗氏」。 隨著鮮卑族政權向中原轉移,北魏孝文帝實行了赫赫有名的改革。許多部族姓氏被改為漢姓,「乙弗氏」一開始改為婁。
  • 每個姓氏均有自己的「守護神」,你知道你的守護神是誰嗎?
    就在今天看到了一個相關新聞,是2020年全國姓氏大排名,這讓我想起了我在山海經中看到的一段話,裡面說,其實我們每一個姓氏在遠古時期都有自己的圖騰,圖騰上面繪製了一些飛禽走獸,久而久之,這些神獸就變成了我們姓氏的「保護神」。龍鳳文明,是我國兩大文明體系,在我國人心中,對龍的崇拜是一種持續千年是現象,至於原因,應該是跟圖騰崇拜有關。
  • 如果你是這4個姓氏之一,那可能不是炎黃子孫,而是蚩尤後裔
    根據《水經注》記載,炎黃部族和蚩尤在逐鹿進行了一場大戰。根據《山海經》記載,黃帝請了九天玄女下界才擊敗蚩尤。雖然是有著各種說法,但是相同的是,最終蚩尤是被擊敗了。03蚩尤被擊敗後,九黎族朝著三個方面發展了,一個是進了炎黃部落,另一個是有些人建立了梨國,還有一個是一些人組成了三苗部落。隨著時間的流逝,梨國是被滅了,讓西周滅掉的,滅亡之後,梨國子民也是零零散散地生活著。
  • 「培米」藏族遠古氏族考據
    根據《北史·党項傳》、《隋書》和《兩唐書》記載,古漢文史料中的犛牛、党項、白狼等群體古「羌」人,不是彼此相對的概念,而是有重疊關係的古部族稱謂,而且從「宕昌、白狼,皆自稱獼猴種」等歷史記載上看,這些群體跟今藏族一樣皆有獼猴種演變的歷史認同。有關羌人歷史,有學者根據甲骨文的特徵分析道,「有史可考的,最早見於殷商時的甲骨文卜辭。
  • 王者榮耀遠古生物是什麼意思 王者榮耀遠古生物有哪些
    王者榮耀遠古生物是什麼意思?王者榮耀遠古生物有哪些?30次遠古生物任務怎麼快速完成?不少玩家對於「遠古生物」這個描述可能還是第一次見。話不多說,下面,就隨琵琶網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這個是夢境修煉中新開啟的一個專屬英雄夢境活動,而其中的要求就是需要玩家前往擊殺遠古生物!   王者榮耀遠古生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