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3月9日消息 據中國電子報、電子信息產業網報導,英特爾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楊旭發布文章稱:2020的春天,是嚴峻考驗也是新格局起點。
以下是文章全部內容:
2020之春,似乎一切都改變了!一月底,就在舉國上下準備歡度新春佳節之際,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突發而來,傳播速度之快,感染範圍之廣,把一切都打亂了。我和大家一樣,每天關注著各方面的消息,疫情的發展和防控,公司員工的健康與安全,運營採取的措施,社會各界的反應和參與,甚至公司的未來發展。這次疫情的挑戰前所未有。透過一個多月的抗疫激戰,作為一個科技人和產業人,我看到中國的整個經濟結構調整正在發生、正在加速,很多變化對產業、對國家都是長期的。AI、5G、雲計算、大數據等創新技術正在加速投入到抗擊疫情的關鍵應用中,這也將深刻影響未來醫療健康行業的發展。基於視覺計算的物流機器人緩解了醫護人力的緊張、並能減少感染;AI算法加速肺部影像分析,並輔助精準手術;雲平臺、5G、內容共享和協作等技術在疫區的遠程會診和查房中得以應用;剛剛,英特爾和聯想、華大基因聯手,用高性能計算加速基因組特性研究,希望揭開病毒更多謎底。企業和經濟發展在疫情的衝擊下,很多關鍵行業必須變革和突圍。一方面,產業結構正從勞動密集型向智能增值型過渡。柔性製造對於關鍵物資的產能至關重要,智能工廠甚至無人產線的發展更加迫切了。企業家們應該更迫切地看清智能技術和應用部署對增強制造行業應對突發事件和抗風險能力,帶動更多增值服務意義重大。對於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遠程辦公不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的關鍵應用需求。整個教育界的各個利益相關方也在共同配合、積極並快速地探索大規模、全國性遠程教育的業務模式。這些產業和應用的變化,也是對信息技術的基礎設施、運營商、雲服務商的巨大考驗。在抗疫過程中衍生出新服務新需求:特別是在線的服務,例如在線學習、在線辦公、在線人口管理、在線掛號和自助終端、在線購物及物流配送等方方面面,出現井噴式的發展。驟然膨脹的接入用戶量,帶動對各種智能終端的需求,以及新的應用場景的接入。這些新的需求對於數據處理提出新的要求:雲計算要處理更大數據量,5G和邊緣計算要支持更多的設備接入、更廣的訪問和更快的響應速度。這場考驗也將推動中國更快、更高質量地從信息化邁向智能化,我們的產業與經濟結構也加快從大規模製造朝著增值的服務業過渡。在疫情期間,不少報導還在談論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提到一些跨國公司考慮做一些「轉型」準備,甚至要把供應鏈移出中國。作為長期植根中國的跨國公司一員,我認為,必須審時度勢,戰略性地來看待中國市場,而不要被短期的困難所迷惑。面對疫情,中國舉國之力的快速反應能力,危機應變能力,產業政策的制定和出臺的速度和效率,加上多年積累的強大國家基礎設施,整個產業鏈的完整性,龐大的技術工人隊伍,總之中國的核心能力不是別的國家一天兩天、一年兩年就能複製的。在危機下,中國表現出來更強的實力。相比之下,有些國家面對危機,狀況不堪設想。所以,跨國公司在中國要制定長遠戰略,對中國長遠的潛力有堅定的信心,英特爾在中國紮根35年,我們與中國產業夥伴風雨同舟,現在比任何時候更能驗證這一點。英特爾在中國的戰略從來沒有改變過,始終如一,就是「做正確的事」,就是與中國同行、遠行。危機更考驗一家公司是否能夠「跑馬拉松」,不要因為慌亂造成短視行為,要樹立更長期、更完整、更成熟的戰略規劃。英特爾將不斷發展人工智慧、5G、物聯網等新技術,推動智能基礎設施的建設,推動智能應用的落地,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助力中國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的加速調整和升級。2020的春天,是一場嚴峻的考驗,也是新格局的起點。
此前IT之家曾報導:《英特爾承認落後競爭對手臺積電:趕上至少 2 年》,英特爾希望在2021年底趕上臺積電,但臺積電並沒有停滯不前,其希望在2022年底採用3nm製程。正如楊旭所說,2020的春天對於英特爾來講,是一場嚴峻的考驗,也是新格局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