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崛起的標誌一定是誕生國產的車範根與中田英壽

2020-09-03 登高望海深

2020年英格蘭社區盾杯賽中,阿森納點球大戰取勝利物浦奪冠。為利物浦取得常規時間進球的是日本球員南野拓實。這其中的羨慕和酸爽,只有中國的球迷才能體會了。

海歸,這大概就是中國和韓、日足球的差距吧。除了戰狼,應該沒有人認為中國足球和韓、日還在同一水平了,哪怕是視力為零的人。韓、日的足球各年齡階段的精英大多在歐洲各級聯賽打拼,不少人還在五大聯賽獲得了較穩定的出場時間。更有甚者,韓國球員孫興慜還成為了世界頂級的巨星,現在身價應該得以億為單位了,當然不是軟妹幣,得歐元。甚至於有報導說,「穆帥透露目前正在苦學韓語,目的很明顯,要加強和孫興慜的交流」,要知道,穆鳥這貨可是眼高於頂的。

隨著中國足球的職業化開始,中國足球一直都是處在衝出亞洲的狀態,2002那屆世界盃就別拿來吹了,少了2個直接競爭對手,加上我們擅長的公關(大家都懂的),再有那屆球員也比較爭氣,才把男足抬進了世界盃,大家都以為那是開始的一年,但結果卻是那年是最好的一年。在八九十年代可以吊打東南亞,穩壓日本一頭,有點恐韓症,到如今可以與東南亞互有輸贏,被日本穩壓一頭,恐韓症加劇到病入膏肓。俱樂部成績倒是牛逼,但實際上全靠美刀和軟妹幣,爆買外援,以一敵三,一力降十會嘛,似乎有比他們經濟發達的錯覺,土豪多!!!這裡沒有對國內俱樂部不尊敬的意思,畢竟也為國爭光了!

韓、日足球成為亞洲勁旅,總得來看,是由於國內的K聯賽和J聯賽搞得風生水起,但是,那跟我們一樣,只是國內自嗨!韓國足球的崛起,應該是起始於車範根在70年代末期登陸德甲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越來越多的韓國球員遵循著前輩的腳印,靠著自己的努力,登上了主流聯賽的舞臺。日本足球的崛起,應該以90年代末期中田英壽在意甲一鳴驚人,在意甲奪冠軍團的七姐妹中立足為標誌,越來越多的日本球員活躍於歐洲各級聯賽。兩國的球員的實力加上市場因素,越來越多的韓日球員獲得展示自己的機會。在2002年世界盃後,中國與韓、日足球的國家隊水平開始逐漸拉開,儘管國內的俱樂部在亞俱杯大殺四方,也絲毫未能改變國內足球水平和氛圍的整體水平和韓日的差距越來越大。

與車範根時代,晚了近10年的時間,賈秀全在80年代末期加盟了南斯拉夫勁旅貝爾格勒遊擊隊,並參加了歐洲聯盟杯的比賽。與中田英壽同時期,我們也有以楊晨、謝暉在德甲、德乙打拼;孫繼海、範志毅、鄭智等人登陸英格蘭,其中楊晨和孫繼海也還獲得了不錯的履歷。實際上,我們與韓日足球在走出去的時間起點上也算是差不多的,但是到了各自的拓荒者完成使命後,韓日是越來越多的後繼者前僕後繼的把留洋大道越走越寬,國內球員能再繼續走上留洋道路的是越來越少(商業因素除外),留洋大道變成了獨木橋。乃至於現在沒有人能再歐洲主流聯賽站住腳,即便武球王在西甲翻雲覆雨一年半載,絲毫沒有不尊敬武球王的意思,他已經是國內的高端戰力了,但總得有個清晰的認識,那就是老闆是中國人。如果現在有個國內球員在五大聯賽能打出楊晨在德甲的表現,這勁爆程度和觀賞性那不吹的來秒天秒地才怪。

為什麼都是在走留洋的道路,走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向呢?終歸到底,還是思路和方向的問題。韓國人的足球,給我們的影響是能拼、能跑、能對抗然後再說技戰術,這不就是典型的英德式足球風格嘛,車範根的效應太大了,大到了引領了韓國今後的足球風格。

車範根在25歲時前往德國發展,他在1978年12月加入了達姆施塔特。

不到一年就轉到當時的德甲巨人法蘭克福,贏得79-80賽季的歐洲聯盟杯,他成為德甲薪水第三高的球員。

1983-1989年車範根轉投勒沃庫,成為85-86賽季德甲的最有價值球員,並在1988年幫助球隊拿下歐洲聯盟杯。

參加了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

在德甲期間,他在308場比賽中射進了98個球。曾獲得德國聯賽MVP(最有價值球員)和歐洲聯盟杯冠軍。截止到1999年,是德甲外國球員的入球紀錄。職業生涯期間,各種亞洲榮譽更是拿到手軟。

假想,中國出了某個天才,同樣的在德甲、英超打出統治力,那強調對抗的足球就會成為中國足球的風格。比如我們也曾試水過的德式的斯拉普納、英式的霍頓兩位國足教練。

走身體對抗線路走不通,理由是亞洲人身體不然歐洲人,事倍功半(這個理由實際是不成立的,韓國隊的風格是對抗優先)。突然發現吧,日本人還幹的不錯,走拉丁路線,換個姿勢來,於是走原汁原味拉丁路線的策略下,健力寶整體到巴西留學,請南美外援、南美教練,走歐洲拉丁派的路線下,請南斯拉夫教練、西班牙教練,能搞得花樣都來了一遍或者幾遍,結果是——然並卵。敗走的世界級教頭都是好幾位,這拉丁跳的酸爽。

實際上,走什麼路線都是偽命題。叫巴西隊和國足打一場,巴西隊打英德那種長傳衝吊。再叫德國和英國組個聯隊和國足打一場,聯隊打地面傳控。諸位覺得國足勝算幾何?

現在國內足球的發展一團亂麻,除非誕生一個車範根式的標誌性人物,才能起到示範效應,才能一統風格。不然就得靠頂層設計了,按舉國體制來搞,制定一個多少年不動搖的政策來執行。按照現有這幫子磚家叫獸的方法來搞,只能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不過身體的確不如歐洲人強壯的情況下,阿根廷足球倒是一個可以參考的例子,身體不如歐洲人壯,出了不少小個子球員;技術不如巴西花哨和華麗,但也的走的技術流,出了不少世界級的球員。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可以出中國梅西、中國巴蒂、中國老馬。

諸位,怎麼看呢?

祝周末愉快!

相關焦點

  • 中國足球崛起的標誌一定是誕生國產的車範根與中田英壽
    這其中的羨慕和酸爽,只有中國的球迷才能體會了。海歸,這大概就是中國和韓、日足球的差距吧。除了戰狼,應該沒有人認為中國足球和韓、日還在同一水平了,哪怕是視力為零的人。韓、日的足球各年齡階段的精英大多在歐洲各級聯賽打拼,不少人還在五大聯賽獲得了較穩定的出場時間。更有甚者,韓國球員孫興慜還成為了世界頂級的巨星,現在身價應該得以億為單位了,當然不是軟妹幣,得歐元。
  • 解密:中田英壽,樸智星,車範根,孫興慜,誰是亞洲足球第一人?
    中田英壽, 他是亞洲球員在意甲的代表,至今保持著亞洲球員在意甲聯賽的5大紀錄: 意甲單場進球數最多的亞洲球員:2球。 意甲單賽季亞洲球員進球紀錄:10球。
  • 亞洲足球史上最佳球員是誰?孫興慜?中田英壽?孫繼海?都不是
    許多優秀的亞洲球員留洋後,在歐洲都有著非常出色的表現,比如前日本中場球星中田英壽,現在的亞洲一哥孫興慜,還有我國的鐵血後衛孫繼海。尤其是孫興慜,在2019年金球獎評選中殺入前30名,成功躋身世界一流球星之列。
  • 【足壇掌故】中田英壽-——亞洲足球的「拓荒者」
    他是日本足球真正崛起的奠基人,他是21世紀第一位入選國際足聯金球獎大名單的亞洲人,他是孫興慜之前亞洲最高身價記錄的保持者。
  • 外媒評亞洲足球史上最強的五位球星,中國無人入選
    亞洲作為世界人口第一大洲,而足球又是世界第一運動,但亞洲足球卻沒有出現過像C羅梅西那樣的頂級球星。可以說亞洲足球的發展是比較落後的,但也有不少的球星產生,近日外國媒體也評選出了亞洲足球史上最強的五位球星,令人感到悲哀的是中國無人入選。
  • [名人有話說]車範根:韓國也有過中國校園足球發展的困惑
    韓國和中國一樣,也曾面臨校園足球發展的困惑,」韓國足壇名宿車範根11日說,「堅持文化教育與專業技能培養相結合,我相信中國很快也能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  在當日舉行的上海教育博覽會校園足球教育高峰論壇上,韓國足壇名宿車範根、韓國K聯賽聯盟主席金元東,以及孫雯、成耀東、區楚良等足壇名宿均作為演講嘉賓到場,與中國教育專家共話「陽光體育、校園足球」。
  • 廣泰源龔喜親切會見車範根——產銀平臺孵化足球夢!
    」孵化中國的足球夢!商會為車範根舉行了簡單而又隆重的歡迎晚宴,並深入溝通如何在廣泰源商會5.0核動力商業模式下,應用產銀平臺孵化中國的足球夢。引用彼得·德魯克「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言論,龔喜先生說,足球的競爭,背後同樣是商業模式的競爭。中國足球職業化已經20多年,中國足球可以依靠贊助商強大的資金實力,通過引入外緩,用錢堆出豪門俱樂部,但青訓體系的缺失,卻無助於中國足球的整體水平的提升,甚至出現下滑。
  • 高俅第38世孫回歸祖國,中國足球就能崛起了?
    高氏一族雖遠在地球另一側,心繫祖國,族人中最為顯赫的裡卡多.高拉特昨日決定回歸中國並加入中國男足,為中華民族足球偉大復興貢獻自己一份力量。其實,之所以說日本足球的崛起跟歸化並無直接關係,除了拉莫斯和三都主都是日本足球青訓體系和職業聯賽體系培養出來的球員外,一個更重要的例證是,在拉莫斯、三都主入籍日本的同時,日本足球土生土長的年輕一代已經表現出了成為亞洲頂級強隊
  • 亞洲有史以來最強的球員,車範根也得排在他後面!
    亞洲有史以來最強的球員,車範根也得排在他後面!他現在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未來的期望都是亞洲第一人。車範根是先行者,而且是在德甲,並不是說德甲不行,畢竟今年的歐冠冠軍就是德甲的!但是憑心而論,車範根那時候在德甲和現在孫興民在英超沒有可比性,雖然孫興民在英超這麼多年了,還沒有拿過一個冠軍,而車範根那時候拿過德甲冠軍,拿過歐戰冠軍(優勝者杯),同時還拿過德甲賽季最佳球員,確實牛!但是我們畢竟沒怎麼看過車範根踢球,和現在相比,我們每周都能看到孫興民踢球不一樣!樸三生涯在曼聯拿到過歐冠冠軍,英超冠軍,世俱杯,超級盃,曼聯隊內最佳球員!
  • 在深圳 採訪車範根
    2015年車範根從韓國飛到了深圳時說的話。1999年刊發《足球周報》的文章,原文照搬如下:中國足球潛力很大——車範根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說本報記者 趙植萍在德甲十年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其執教風格也深深打上了德國足球的烙印。
  • 韓國足球標誌性人物,孫興慜的前輩車範根
    談起車範根許多年輕的球迷並不知道這位韓國足球標誌性人物,畢竟車範根徵戰德甲時許多90後和00後都沒有出生。 1953年車範根出生於韓國釜山,從小他的足球天賦就展現無遺,在車範根18歲時就加入到了韓國空軍俱樂部,開始了自己的足球職業生涯。
  • 【傳奇評測】日本足球運動員「中田英壽」
    作為亞洲球員的代表人物之一,中田英壽的旅歐生涯雖短,但他的實力也得到了歐洲球迷的認可。當年的中田英壽第一次刷新了世界足壇對亞洲足球的認識。1998年夏天,中田英壽加盟剛剛在升級附加賽點殺都靈成功保級的佩魯賈足球俱樂部,其轉會費為400萬美元,中田英壽也成為繼三浦知良後,第二名登陸義大利甲級聯賽的日本人。整個1998-99賽季,中田英壽為球隊出戰33場並打進10球,幫助佩魯賈以第14名的成績保級成功。
  • 別不服,亞洲足球史上只出現過孫興慜和車範根兩個世界級球星
    事實上亞洲佔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但很少出現世界級的球星,過往的中田英壽、阿里代伊等已經完全不能同孫相比,有著不止一個檔次的差距。而曾效力於曼聯的老前輩樸智星雖然在榮譽方面壓倒孫興慜,但綜合考量競技能力和對球隊重要程度,也完全不及孫興慜,孫興慜更為出色。
  • 中國足球"留洋"史上,哪位球員更強?
    中國足球"留洋"史上,哪位球員更強?1988年賈秀全、柳海光在中國足協與前南斯拉夫的雙邊文化體育交流中,公派加盟遊擊隊隊。進入八十年代後期至九十年代初期,中國隊員大舉進軍日本足球聯賽,如遲尚斌、沈祥福、呂洪祥、趙達裕、馬林、唐堯東、高升等。遲尚斌、沈祥福、高升等人甚至還在日本足球俱樂部擔任了教練職務。中國足球進入職業化以後,隨著國際影響力及諸多市場因素,留洋球員曾一度遍地開花。範志毅、孫繼海加盟英甲水晶隊。
  • 車範根未進前10,樸智星只排第9
    近日,英媒《太陽報》評選出了亞洲足球歷史上最偉大的10名球員,有些遺憾的是,孫興慜並沒有排在第一名。 不過《太陽報》的亞洲十佳評選卻引起了韓國球迷的極大不滿,不光是孫興慜只排名第2,此外前曼聯球星樸智星僅僅排在第9位,更離譜的是,韓國足壇名宿車範根竟然榜上無名。
  • 東亞足球的發展,只能靠這樣的人
    亞洲足球的榮耀就落在了東亞人身上,這其中的代表就是留洋球員,能留在歐洲踢球的,一定是本國最優秀的。韓國足球在歐洲的開闢者——車範根在車範根之後是樸智星,號稱樸三肺,能跑似乎成了韓國球員必備的技能,跟隨希丁克去埃因霍溫之後,憑藉跑不死的精神和體力擔任主力右前衛,幫助球隊殺入歐冠四強,後被爵爺帶去曼聯,開創多個第一,首個奪得英超冠軍和歐冠冠軍的亞洲球員
  • 東亞足球的發展,只能靠這樣的人
    亞洲足球的榮耀就落在了東亞人身上,這其中的代表就是留洋球員,能留在歐洲踢球的,一定是本國最優秀的。韓國足球在歐洲的開闢者——車範根在車範根之後是留歐日本球員中,最早的是三浦知良,但成績平平,開創性人物是中田英壽,2001年羅馬奪得意甲冠軍時的半主力球員,清楚地記得奪冠後,託蒂穿著白色的小內褲一臉無奈,而作為一名亞洲人,中田英壽是唯一一名沒有被扒短褲的球員,這是日本球員在歐洲的高光時刻,此後轉會帕爾馬幫助奪得義大利杯,可惜巔峰時刻太短
  • 車範根 深圳平安隊的老教練是如此重感情
    對於深圳很多鐵桿的球迷來說,一提起車範根這個名字,大家的思緒就會回到1998年,他帶領當時的深圳平安俱樂部徵戰甲A聯賽的場景。雖然已經離開中國足壇十多年,但是這個曾為中國足球貢獻過力量的韓國人,依舊關心著中國足球的發展。今天早上,車範根來到了深圳市中醫院,見到了自己的老朋友,深圳市中醫院康復中心的陳世軍大夫。車範根當年帶著平安足球隊徵戰甲A的時候,陳大夫正是隊裡的醫生。兩人聊起足球,也聊起了共同追思的一個人,不久前因病去世的原中國國家足球隊主教練曾雪麟先生。
  • 車範根未進前10,樸智星只排第9
    近日,英媒《太陽報》評選出了亞洲足球歷史上最偉大的10名球員,有些遺憾的是,孫興慜並沒有排在第一名。不過《太陽報》的亞洲十佳評選卻引起了韓國球迷的極大不滿,不光是孫興慜只排名第2,此外前曼聯球星樸智星僅僅排在第9位,更離譜的是,韓國足壇名宿車範根竟然榜上無名
  • 徳媒評亞洲足球歷史上最強的11人,中國球員這次有沒有讓你失望?
    目前全世界大部分的體育運動依然處在停擺中,足球聯賽同樣是如此,沒有了比賽各國媒體也開始做起了相關的評選工作,近日,德國媒體《SPOX》就評選了一份亞洲足球歷史上最佳的11名球員的首發陣容,看到這份評選的最終結果有沒有讓你失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