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9季)丨高興蘭:家鄉的魔芋豆腐

2021-01-13 上遊新聞

家鄉的魔芋豆腐

高興蘭

家鄉的魔芋豆腐,確實霸道,可燒烤、可涼拌、可炒來吃、可燉來吃,想怎麼吃就怎麼吃。吃在口裡軟軟的綿綿的,軟裡帶綿,綿裡藏香,慢嚼細品,那是舌尖上的味道,是家鄉的味道,是大城市少有的味道。

魔芋豆腐是用魔芋製作的。魔芋又叫南星,是一種薯類作物,屬於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球莖圓形,暗紅褐色,中國西南及長江中遊各地栽培,塊莖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其膠質可用於製造果醬、豆腐等。據《本草綱目》記載,魔芋在我國種植有2000多年的歷史,含有十六種胺基酸,十種礦物質微量元素和豐富的食物纖維。我們的祖先用魔芋來治病,防治糖尿病、高血壓有特效,人食之,有很好的排毒通便、降低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減肥健美、降低血糖、止痛、提高免疫力及防止癌瘤的作用。

我的家鄉在石柱方鬥山腳下,屬緩坡地帶,不積水,氣候溼潤,光照充足,古時就有種植魔芋的歷史,一直沿襲至今。每到清明前後,人們就把魔芋種植在樹下,或房前屋後,土壤疏鬆的地方。有條件的坑裡加上腐殖質或適量的農家肥,蓋上一層土,把魔芋种放置在土上,再蓋上土,等待魔芋破土而出,慢慢長高,分枝。魔芋稈稱花稈,底色粉紅,空心的,外表上有一些圖案,像迷彩褲一樣,稈身的頂端同時爆發三個小枝,枝又分枝,像羊角又像一把傘狀,每枝葉邊上為綠色的小葉,接受光熱、溼氣、調節營養成分。生長到5—6個月,魔芋花稈再無回天之力,逐漸葉黃,走向衰老,再也支撐不起身子骨了。這時意味著魔芋成熟,可挖出來推向市場。若按現行市場價,每斤三元,平均一窩產鮮魔芋三斤,收入近十元;若按平均畝產五千斤鮮魔芋計算,每畝收入上萬元。要是製作成幹魔芋粉,市場價每斤二十三元,按每十斤鮮魔芋曬一斤幹魔芋,每畝也是上萬元的收入。如果集中成片,大面積種植,魔芋可入藥,可食用,是一筆不可小覷的收入,也是一項致富的門路。

用魔芋做成魔芋豆腐,其製作材料有兩種:一種是用鮮魔芋,一種是用幹魔芋粉,各有各的優勢。幹魔芋粉便於存放和推銷,鮮魔芋豆腐吃起來口感會更好。在製作方法上也有不同,是相當考究技術的。這門廚技是經傳承上千年才流傳下來,證明已經是精品,需要我們一代一代傳承和發揚光大。隨著文化產業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需求的人越來越多,而掌握這門技術的人,老的逐漸逝去,年輕人又不願學,製作魔芋豆腐的技術眼看會失傳,拯救非物質文化遺產勢在必行。

我母親是做魔芋豆腐的高手,過去在生產隊裡,大凡哪家有紅白酒會都要請我母親去做魔芋豆腐,或親自傳授方法:若是用新鮮魔芋時,先要戴上膠手套,因為鮮魔芋的特性是「麻」(過去沒有膠手套時,是先將手上抹生菜油防「麻」)。將魔芋洗乾淨,再去掉黑皮,將擦板放在盆上,魔芋在擦板上反覆地磨,然後將磨出的魔芋漿放到鍋裡,以3:1的比例,即冷水3倍於魔芋置於鍋中,反覆攪拌均勻後加熱。先是大火,一邊不斷攪拌,快要成熟時轉中火,待顏色發亮的時候逐漸加鹼水,繼續攪拌,這時由中火轉小火,直到顏色呈深灰色,不粘鍋鏟為止,就要滅火。將製作的魔芋豆腐拍嚴實,在鍋裡焐一會後,用刀在鍋裡橫豎將魔芋豆腐劃成塊,加鹼水煮,煮一會翻開另一面又煮,大約30分鐘,原汁原味的鮮魔芋豆腐大功告成。

魔芋粉製作豆腐要省事些,先在鍋裡放上冷水,將魔芋粉在冷水裡攪拌成米湯狀,就停止加魔芋粉,開始加大火,用鍋鏟不停地攪拌,就像做鮮魔芋豆腐的方法一樣,成形的魔芋豆腐為棕色。

在烹調時,先取出魔芋,或切成塊,或切成條,放在清水鍋裡煮開焯水後,可用泡椒、酸蘿蔔加調料炒著吃,也可用魔芋豆腐、酸蘿蔔燉鴨肉湯吃。尤其是後者,湯鮮,鴨肉嫩,那軟軟的、綿綿的魔芋豆腐吃在口裡越吃越香,一般在大城市是不容易吃到這種原汁原味的魔芋豆腐,令我時時惦記,饞涎欲滴。

去年十月,我回家鄉,母親知道我喜歡吃魔芋豆腐,就在土裡挖了一個魔芋,由我母親的徒弟掌勺,做成魔芋豆腐,然後用酸蘿蔔、泡椒炒魔芋豆腐。沒想到,在吃的時候,母親說:「這魔芋豆腐還沒有過關,有點澀,是鹼水重了。也沒炒好吃,不能切得過細過薄,要先將泡椒、酸蘿蔔炒出味後再放魔芋豆腐一塊炒,還要適當的加點清水,拌調料一塊炒浸味後才好吃。」

我母親做成的魔芋豆腐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家家戶戶種魔芋,吃魔芋豆腐已成一種美食美味。尤其是城裡人到了鄉下覺得魔芋豆腐是個稀罕物,舌尖上的美味吃得津津樂道。

每年的冬季是吃新鮮魔芋豆腐的好時機。喜歡吃魔芋豆腐的人走起,石柱的魔芋豆腐在等著你去品嘗舌尖上的美味!非物質文化遺產期待你的點讚和傳承!

(作者系重慶市作協會員)

版面欣賞

相關焦點

  • 夜雨• 頭條大賽(第2季)丨重慶一家媒體老總用詩歌語言抒寫新聞...
    {"title":"夜雨 • 頭條大賽(第2季)丨重慶一家媒體老總用詩歌語言抒寫新聞場景-小車不倒(外一首)-廖黑叔叔", "url":"/yuedu/wenhui/2019-02-22/1452290.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d/file/yuedu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8季)丨家鄉的爆米花 - 餘道勇
    家鄉的爆米花餘道勇當漫天的雪花飛舞在天空,我就想起家鄉那又香又脆的爆米花。每到冬天年關將至的時候,老家農村有一個準備年貨的傳統習俗。這些年貨,除了炮竹、新衣和臘肉之外,就是家家都要炒爆米花。家鄉的炒年貨不只有爆米花,還有炒胡豆、炒苕角、炸麻花等等,但我最愛的還是爆米花。母親是炒制爆米花的好手,我最愛吃的還是母親在廚房老灶的大鍋裡炒出來的那種爆米花。那個時候炒制爆米花,很少用爆米機,而是全程手工炒制。爆米機那個玩意也許是一個古老的發明,也很有趣:一個黑黑的鋼罐放在火裡燒,然後「砰」的一聲,噴出一堆白花花的爆米花來,熱汽和火煙頓時瀰漫在整個屋子裡。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8季)丨鋼琴家朗月婷「重生」黃文秀...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8季)丨冬天的色彩 - 海清涓
    一直以為,比起春夏秋三季,一年之終的冬天一定單調冷清了無生機。但是,那一天,推開窗,我發現,我錯了。我發現,冬天不只有白色、灰色、黑色,冬天還有紅色、黃色、綠色。我誤會冬天太久了,真的,只需輕輕推開窗,冬天的色彩就撲面而來。首先是紅色。樹的紅,火炬樹的紅、黃道櫨的紅、五角楓的紅。花的紅,山茶花的紅、秋海棠的紅、三角梅的紅。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8季)丨冬天的色彩 - 海清涓
    一直以為,比起春夏秋三季,一年之終的冬天一定單調冷清了無生機。但是,那一天,推開窗,我發現,我錯了。我發現,冬天不只有白色、灰色、黑色,冬天還有紅色、黃色、綠色。我誤會冬天太久了,真的,只需輕輕推開窗,冬天的色彩就撲面而來。首先是紅色。樹的紅,火炬樹的紅、黃道櫨的紅、五角楓的紅。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9季)丨李曉:李主任
  • 帶你一起認識魔芋-「蒟蒻」
    中國人吃魔芋的歷史堪稱悠久,可以追溯到一千七百多年前。只不過那個時候,魔芋的名字並不叫魔芋,而是叫蒟蒻。那個時候川蜀百姓就善於用魔芋製作美食,他們用草木灰浸泡的水來處理魔芋,使其變成可口的魔芋豆腐。隨著科技和時代的發展,人們對魔芋的研究了解越來越深入,中國衛生部於1998年2月16日衛監發[1998]第9號文件正式將魔芋列入作為普通食品管理的食品新資源名單。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6季)丨藍裙子,紅裙子 ​- 劉雲霞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砂鍋泉水油豆腐丨親椒飯店作品
    總廚和餐廳老闆陳志國皆為長沙瀏陽人,他們充分的利用了自己家鄉的地域優勢,店裡所用的山泉水都是大桶大桶的從瀏陽山區運過來。這道砂鍋泉水油豆腐,是一道情懷滿滿的菜品。烹飪簡單,但食材難得。他們選用瀏陽的一種叫六月黃的黃豆,這個品種,顆粒大,豆漿多,用山泉水做成豆腐,細嫩香甜。再用茶籽油將豆腐炸成油豆腐,顏色金黃,口感軟嫩。再加入雞湯、鮮香菇、瘦肉和鵪鶉蛋一起燜制半小時入味即可。在他們家鄉,小時候只有過年才能吃到這油豆腐,希望將這兒時記憶裡的味道還原,帶給城市裡更多的人品嘗。—The End—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8季)丨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 文猛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8季)丨山村覺醒 - 謝子清
    全村轄1006戶3295人,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9畝,在素有「重慶菜籃子、米袋子」之稱的潼南區來講,排名遠遠靠後。「有水為塘,平地稱壩。」塘壩鎮水源豐富、壩地廣闊,農耕條件十分優越,享有潼南「南部糧倉」的美名。地理似乎和覺山村開了一個玩笑,雖然緊鄰場鎮,但一道溝就隔開了兩個世界。先天不足無疑埋下了窮根。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8季)丨山村覺醒 - 謝子清
    全村轄1006戶3295人,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9畝,在素有「重慶菜籃子、米袋子」之稱的潼南區來講,排名遠遠靠後。「有水為塘,平地稱壩。」塘壩鎮水源豐富、壩地廣闊,農耕條件十分優越,享有潼南「南部糧倉」的美名。地理似乎和覺山村開了一個玩笑,雖然緊鄰場鎮,但一道溝就隔開了兩個世界。先天不足無疑埋下了窮根。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8季)丨詩人呂進 - 毛翰
    或許應了「旁觀者清」那句老話吧,一項來自東方鄰邦的第7屆世界詩歌黃金王冠授予呂進,當然也包含著他們對於中國詩壇格局的某種評價。呂進是獲此殊榮的第一位中國人,後來因為世界詩歌研究會會長金永三教授的去世,王冠就在頒發10屆以後停止頒發了,所以呂進也是中國唯一的獲得者。為伊消得人憔悴呂進是詩人性情,對同事和學生熱情,像春天;對邪門歪道,嫉惡如仇,是冬天。
  • 雙色豆腐丨菜品研發
    >主料:雞蛋6個,日本豆腐3根,磨芋豆腐500克。>配料:肉末150克,蔥白5克,紅椒米5克,韭菜120克。>製作方法:1.將雞蛋打算製成12塊直徑10釐米左右的圓蛋皮,將日本豆腐1根改成4段,每塊蛋皮包1個日本豆腐,再用韭菜綁好待用。2.將磨芋豆腐改成塊中間釀入調味的肉末,入平底煎香煎熟,然後加高湯稍燜擺入盤中。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8季)丨海棠樹下 - 耕夫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9季)丨賴揚明:寒風中的一杯茶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8季)丨煙火漫捲2020 - 李曉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6季)丨山野寂靜 - 大窗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8季)丨冬遊寨子溝 - 李立峰
  • 一場和時間的纏綿與等待, 才能製成風味獨特的荷葉魔芋豆腐
    而荷葉村的魔芋又不同別的魔芋,名為白魔 芋,肉質潔白、膠質多,所磨製而成的魔芋豆腐,具有更緊實、彈牙的口感,風味很是不同。          近日,記者獲悉,目前在荷葉村還有人在堅持用古法純手工的方式,用當地出產的魔 芋,製作魔芋豆腐。於是,我們特意驅車趕往荷葉村,探訪該村流傳已久的古法魔芋豆腐 製作,及堅持用古法製作魔芋豆腐的製作人——譚光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