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8季)丨海棠樹下 - 耕夫

2020-12-12 上遊新聞

海棠樹下

耕夫

庚子冬,京華一場瑞雪。我在文友的陪伴下去拜訪了坐落在北京珠市口西大街的紀曉嵐故居。青磚黛瓦的牆面,鑲嵌著圓拱式的紅漆門窗。門前有一紫藤蘿,枝蔓盤繞,十分茂盛。遠遠望去是一處異常清幽的普通院落。這便是聞名遐邇的清代乾嘉年間著名的文壇宗師、大學士紀曉嵐的故居。

不大的前後兩進院落,坐北朝南的是正房,東兩側是清代彩繪遊廊;兩條甬道將其連接起來。鋪滿院子空地上的草坪,一塊奇異的假山石點綴其間,既簡樸又雅致。緩步來到前廳,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尊長鬚飄飄、面龐清俊的白色紀曉嵐雕像,四周的展臺上,展示了紀曉嵐的生平介紹,以及有關資料和部分紀曉嵐用過的實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赫赫有名的大菸袋,靜靜地躺在那裡。

在院子的西北側,有一株高大的海棠樹亭亭玉立地在迎送著出入的客人。其旁又有一尊紀曉嵐銅像,手握書卷,默默在沉思。雖然是初冬時節,海棠樹已不見累累碩果,草坪上飄落些許落葉,但這株海棠依然不遜春夏的茂盛。尤其此樹的高偉,凸顯了與眾不同的本色。樹下一塊漢白玉碑鐫刻著銘文,在向人們述說著原委。原來這是紀曉嵐親手栽植的兩株海棠樹的一株,距今已有230餘年。每年春夏之際,海棠樹花繁葉茂,香氣四溢,為這普通的故居又平添了幾分春色。

相傳,少年時代的紀曉嵐與文鸞青梅竹馬,情投意合。故此,兩人私下約定了終身,待紀曉嵐科考高中時便喜結良緣。二人平日都酷愛海棠,臨別時,紀曉嵐特送給文鸞一束海棠花作為紀念。雖身各一處,但都憧憬著美好的未來。然而在那講究門當戶對的時代,彼此家庭地位相差懸殊,文鸞的父親對這門親事極端反對,終使文鸞抑鬱而逝。待紀曉嵐一舉奪魁得中解元之時,文鸞早已香消玉殞。這個沉重的打擊使紀曉嵐傷心至極······為了紀念追思文鸞,紀曉嵐就在門前親手栽植了兩株海棠寄託情思。為了表達心中對文鸞的深切懷念,紀曉嵐還賦詩悼念:「憔悴幽花劇可憐,斜陽院落晚秋天。詞人老大風情減,猶對殘紅一悵然。」

海棠是雅俗共賞的名花。每到春夏之交,芯蕊迎風峭立,花姿楚楚動人。有詩為證:「淡極始知花更豔,愁多焉得玉無痕。」文鸞與紀曉嵐的純真愛情有如海棠花一般美麗。然而卻被無情的封建枷鎖扼殺。文鸞的死是紀曉嵐一生的痛,而她的情意不僅伴隨著紀曉嵐的一生也深深地影響著他。而身旅京華漂泊半生的我,心中也裝著一個嫻淑典雅的知己······這正是:人間自有真情在,紅顏知己總相思。

「閱微草堂」——紀曉嵐的書屋在後正廳。啟功先生所書「閱微草堂舊址」匾掛在門廳上方。迎面屏風有一幅紀曉嵐畫像是紀氏後人筆墨。畫像紀曉嵐身著淺色布褂,祥和端莊,注視著前方。深邃而狡黠的眼神中掩飾著內心的空寂。畫像中題寫著紀曉嵐的一首詩:「讀書如遊山,觸目皆可悅。千巖與萬壑,焉得窮曲折。煙霞滌蕩久,亦覺心胸闊。所以閉柴荊,微言終日閱。」詮釋著作者對讀書做人的深刻理解,也成為他畢生的真實寫照。「微言終日閱」或許這就是「閱微草堂」的來歷了。在這裡,紀曉嵐完成了他最重要的文學著作《閱微草堂筆記》。洋洋40萬餘字談狐說鬼,藉以寓理,思想深刻,涉獵廣泛,言辭犀利,文筆生輝,與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是異曲同工的兩大絕筆。

整個草堂,古樸典雅,透著濃濃的文化氣息。置身海棠樹下,我被這氣息所打動,仿佛豁然間視野得到升華。朦朧之際,胸中似有煙霞滌蕩,身軀漸漸高大起來。

我久久注視著畫像,想像著200年前這裡曾發生的故事,思索著紀曉嵐為中國歷史文化發展的傑出貢獻,這位曾經鄉試奪魁,得中解元和進士的清代大學士,這位曾經五掌都察院,三任禮部尚書的一品大員,以他的思緒敏捷、才華橫溢、風流倜儻和傑出的貢獻,為後人所稱頌。

讀書非藥能治俗,道德無根可樹人。二百多年的風雨洗禮,雖江山依舊,卻物是人非。仰望院中這株古老的海棠樹,我輩來者將做怎樣的遐想?種樹之人已離我們遠去,可海棠花開仍生生不息年復一年,以她嬌媚的豔麗回報人們。紀曉嵐和他的《閱微草堂筆記》也將以其博大和深邃,如海棠花開,傳播久遠。

手捧《閱微草堂筆記》,回眸先賢故居,得小詩一首:

紫藤蓬勃映冬陽,

猶聽朗聲飛出窗。

老宅風中懷骨氣,

布衣雨裡走三江。

鄙夷鼠輩橫眉冷,

體恤黎民晁力扛。

人格出香酬我志,

紅霞萬朵暖胸腔。

(作者系重慶詩詞學會副會長、璧山區作協主席)

版面欣賞

相關焦點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8季)丨往事——憶作家莫懷戚先生 - 耕夫
    往事——憶作家莫懷戚先生耕夫冬日的夜晚,月光溶溶。低垂的殘月裡隱隱透出昏黃的影子,讓人突發奇想,總懷疑那毛茸茸的光環裡,會跳出些另一個世界的人兒,比如說莫懷戚,我的老友,一個生性達觀才華橫溢,又渾身江湖義氣,敢愛敢恨的人。
  • 上遊•夜雨丨璧山冬韻詩會 - 耕夫
    {"title":"上遊•夜雨丨璧山冬韻詩會 - 耕夫", "url":"https://www.cqcb.com/yuedu/wenhui/2020-12-19/3444667.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d/file/yuedu/wenhui/2020
  • 夜雨• 頭條大賽(第2季)丨重慶一家媒體老總用詩歌語言抒寫新聞...
    {"title":"夜雨 • 頭條大賽(第2季)丨重慶一家媒體老總用詩歌語言抒寫新聞場景-小車不倒(外一首)-廖黑叔叔", "url":"/yuedu/wenhui/2019-02-22/1452290.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d/file/yuedu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8季)丨鋼琴家朗月婷「重生」黃文秀...
    幾個故事,幾個人物,幾個難解的癥結,在這個壯族姑娘為首的脫貧攻堅工作隊的努力下一一化解。她仿若天生具有攻堅克難的能力,既有基因的力量,也有學識的貢獻。那個廝守在大山上的老爺爺寧可受苦受累,也不願搬離祖先的土地;孫子上學只能騎馬絕不乘車······是因為兒子幾年前死於車禍,更不願意多少代的祖墳無人守護。在風雨交加山洪暴發的時刻,黃文秀和她的夥伴們突然出現在大山深處,救下了風雨中危殆之極的老爺爺一家。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8季)丨冬天的色彩 - 海清涓
    一直以為,比起春夏秋三季,一年之終的冬天一定單調冷清了無生機。但是,那一天,推開窗,我發現,我錯了。我發現,冬天不只有白色、灰色、黑色,冬天還有紅色、黃色、綠色。我誤會冬天太久了,真的,只需輕輕推開窗,冬天的色彩就撲面而來。首先是紅色。樹的紅,火炬樹的紅、黃道櫨的紅、五角楓的紅。花的紅,山茶花的紅、秋海棠的紅、三角梅的紅。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8季)丨冬天的色彩 - 海清涓
    一直以為,比起春夏秋三季,一年之終的冬天一定單調冷清了無生機。但是,那一天,推開窗,我發現,我錯了。我發現,冬天不只有白色、灰色、黑色,冬天還有紅色、黃色、綠色。我誤會冬天太久了,真的,只需輕輕推開窗,冬天的色彩就撲面而來。首先是紅色。樹的紅,火炬樹的紅、黃道櫨的紅、五角楓的紅。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8季)丨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 文猛
    坡下的村莊不斷有人弄些樹苗去栽,就是不見成活,從這點上看,上天是公平的。「銅打頂、鐵打蓋,高掛起,逗人愛」,這首唱柿子的兒歌成了坡上子孫學得最早記得最牢的文化啟蒙課本。柿熟時節,遍坡一片銅色。如果沒有那場滅頂的巖崩之災,等到後來三峽水庫水漫江邊陡巖,漲到坡底的那片柿子樹下,這裡定會成為風水寶地。誰知一場百年難遇的旱災讓懸掛在坡頂的幾方巨石鬆動,骨碌碌地滾下來,一下抹去了炊煙和犬吠,抹去了祖先的墳塋,抹去了村名,抹去了地名,在漫天的塵土和樹葉之中,瀰漫著燕子的驚慌和嘶鳴。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8季)丨山村覺醒 - 謝子清
    按照村裡安排,他到鄰近小龍蝦養殖基地學習兩個月,從壘田、下種、投食、布籠、出蝦等一項項學起,靠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和日夜蹲守田坎,他掌握了紮實的小龍蝦養殖技術。從基地賒回蝦苗,東拼西湊借錢流轉了10畝農田,陳建明開始了勤勞致富的行程。真是有心人天不負。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8季)丨山村覺醒 - 謝子清
    按照村裡安排,他到鄰近小龍蝦養殖基地學習兩個月,從壘田、下種、投食、布籠、出蝦等一項項學起,靠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和日夜蹲守田坎,他掌握了紮實的小龍蝦養殖技術。從基地賒回蝦苗,東拼西湊借錢流轉了10畝農田,陳建明開始了勤勞致富的行程。真是有心人天不負。由於氣候適宜、生態優良、水質上好,陳建明養殖的小龍蝦個大體肥、通體紅亮,蝦腹白淨、肉質飽滿,加之無泥腥味,大受市場歡迎。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6季)丨藍裙子,紅裙子 ​- 劉雲霞
    她們穿著束身的藍白條紋連體衣舞著銀光閃閃的圓球,在鎂光燈照耀下,一個個凹凸有致、乾淨利落、光彩照人,像一條條色彩鮮豔的美人魚在戲水吐泡。然後我低頭看看自己,寬鬆的無領灰T恤外套,臃腫單調到分不清男女。說到那件灰T恤,得提一提一位室友聯盟。她有一對不允許她哈哈大笑、不允許她穿裙子的父母,還有一個給她立下進入師範校以後不允許到江邊散步規矩的舅舅。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8季)丨詩人呂進 - 毛翰
    或許應了「旁觀者清」那句老話吧,一項來自東方鄰邦的第7屆世界詩歌黃金王冠授予呂進,當然也包含著他們對於中國詩壇格局的某種評價。呂進是獲此殊榮的第一位中國人,後來因為世界詩歌研究會會長金永三教授的去世,王冠就在頒發10屆以後停止頒發了,所以呂進也是中國唯一的獲得者。為伊消得人憔悴呂進是詩人性情,對同事和學生熱情,像春天;對邪門歪道,嫉惡如仇,是冬天。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8季)丨冬遊寨子溝 - 李立峰
    它們屹立在山道兩旁,高過頭頂,劍指天空,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稍加分辨,就能發現它們的不同。有棉花一樣的蘆葦,有拂塵一樣的芒,有馬尾巴一樣的荻,有高粱一般的茅。這是一個大家族,人丁興旺。大草成浪,風過似海。一陣風起,它們便如同蒲公英一樣,把種子灑向四野,然後落地生根。往下坡走,兩隻羊攔住了去路。一隻是白羊,一隻是灰羊,足有四五十斤。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8季)丨煙火漫捲2020 - 李曉
    老秦告訴我,有天半夜他在爐火旁打瞌睡,一條毛毯添在肩頭,那是他89歲的老母親,蹣跚著下樓來為兒子披在身上保暖的。像老秦這樣的人啊,就是這幢大樓裡散發光芒的老燈泡。經歷了今年這個春天,這些住在同一幢大樓裡的鄰居們,遇見後差不多都要親熱地打上一聲招呼了。在這個春天的深處,多了溫暖人心的酵母。「時間,奔騰在肅穆的呼吸裡面,跨過了這肅穆的一剎那,時間,時間,你一躍地站了起來!」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8季)丨家鄉的爆米花 - 餘道勇
    平時裡,上閣樓的樓梯是被大人們抽掉橫放在屋簷下或者吊掛在牆上的,只有一家之主的當家人才可以動用那個樓梯。所以,儘管我們知道閣樓裡有無盡的寶藏,我們也是不敢、也拿不動那沉重得像攻城雲梯那樣的樓梯的。而一旦某家的小孩子被其家長開恩,他的小荷包裡便會裝滿一整口袋的爆米花,這個小夥伴就遠遠地躲著我們到一邊去玩,悄悄地自個兒一顆一顆地吃著那又香又脆的爆米花。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8季)丨正是滿山紅葉時 - 賴揚明
    去往巫山交通十分便捷,既可乘坐飛機俯瞰「雲從三峽起,天向萬峰開」的雄偉壯觀,又可乘坐遊輪仰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大美景致,也可高速驅車一覽沿途「放舟下巫峽,心在十二峰」的秀麗山川。來到巫山,只見一側群峰巍然屹立,一側樓宇依山而建,長江穿山與城徐徐向東而去。山依著水,水傍著山,山與天相接,城與江相連。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8季)丨鋼琴家朗月婷「重生」黃文秀——寫給...
    幾個故事,幾個人物,幾個難解的癥結,在這個壯族姑娘為首的脫貧攻堅工作隊的努力下一一化解。她仿若天生具有攻堅克難的能力,既有基因的力量,也有學識的貢獻。那個廝守在大山上的老爺爺寧可受苦受累,也不願搬離祖先的土地;孫子上學只能騎馬絕不乘車······是因為兒子幾年前死於車禍,更不願意多少代的祖墳無人守護。在風雨交加山洪暴發的時刻,黃文秀和她的夥伴們突然出現在大山深處,救下了風雨中危殆之極的老爺爺一家。
  • 上遊夜雨丨踏歌敦煌 - 耕夫
    踏歌敦煌耕夫庚子秋,中華詩詞學會、酒泉市人民政府舉辦「玉門關詩詞周」,我應邀忝列採風。悲歡離合一杯酒,南北東西萬裡程。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8季)丨我的幫扶故事 - 宋六梅
    大姐連忙說對不起對不起,前面雨下久了,柴火潤得很。我連忙說沒關係,一會兒就好。李大哥五十來歲,個子矮小,黑黑的,瘦瘦的,說話有氣無力。與木訥多病的大哥相比,大姐熱情開朗,大大咧咧,身體也壯實些。生活的風霜在她臉上刻下印痕,看起比實際年齡大了十來歲。不說也明白,一家人的生活重擔全靠大姐支撐了。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8季)丨致30歲的自己 - 王越新
  • 上遊互動丨頭條大賽(第9季)丨李曉:李主任
    在這個領導的啟發推動下,我公文寫作的水平精進。這個領導還明確地告訴過我,不是我不重用你、提拔你,是你的性格根本不適合做領導。這樣的定位明確後,心理上放鬆了,我同他的關係,處理得雲淡風輕。想起我當初從村子裡進城,到一個小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