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政「雙一流」建設:以「法學+」推動新興學科交叉融合

2020-12-12 騰訊網

西政「雙一流」建設:以「法學+」推動新興學科交叉融合——專訪西南政法大學校長付子堂

發布時間:2020-09-20 10:35 星期日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曉鋒

2020年9月20日,西南政法大學迎來七十華誕。七十年來,西南政法大學打造全國品牌,法學一枝獨秀,力推多學科協調發展,立足傳統學科,開拓新興學科……

校慶前夕,西南政法大學校長付子堂接受法治日報記者專訪,就新時期法學+、雙一流建設、學科融合等話題進行分享。付子堂表示,西政以校慶為契機,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立足新時代、踏上新徵程,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做出更大貢獻,續寫新時代法治華章。

「法學+」挺進智慧司法

記者:大數據、人工智慧引領時代發展,我們了解到剛剛落幕的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西政也組團參展,能否介紹下具體情況?

付子堂:近年來,重慶深入落實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大力促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傾力打造「智造重鎮」、建設「智慧名城」。

作為高校來說,西政連續兩屆參展。本次西政展館以智慧司法為主題,共分為智慧司法、法律機器人、智慧證據三大板塊,展示了在重慶市「智造重鎮」「智慧名城」的建設中,校企合作發展的司法科技新成果,內容包括將原筆跡電子籤名與區塊鏈加密存證融合的i-Signing全程無紙化籤署方案,基於知識圖譜的智能法律公共服務平臺、政務服務智能諮詢雲平臺,AILAW智能法律服務機器人等。

怎麼理解呢?就是該平臺以手寫原筆跡電子籤名技術為核心,提供合同/文件在線籤署、文書證據在線歸檔管理、在線存證與出證等一站式智能籤署服務,完美解決紙質證據電子化過程中的司法效力問題,實現可信證據智能化、規範化。為全業務流程無紙、證據檔案數位化和大數據利用掃清最後一道屏障。

學科交叉融合開闢法治人才培養新模式

記者:在新技術、新產業、新跨越背後,是對複合型人才日益增長的需求,也就是對高等教育學科融合的新要求,在學科融合層面,西政有哪些布局?

付子堂學校始終緊跟國家戰略,保持學校學科發展與時代同行,自2017年以來,學校一直致力於交叉學科、新興學科建設,共新設人工智慧法學院、生態法學院、監察審計學院、監察法學院、國家安全學院、融媒體學院等六個學院,重點打造了如監察法學、人工智慧法學、國家安全學等新興交叉學科,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和國家法治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記者:目前西政在學科融合層面取得哪些進展?

付子堂: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僅擁有單一學科背景的大學畢業生將會越來越難以跟上時代變遷的步伐,擁有複合型學科背景的大學畢業生會更易於適應這樣的速度。高校需要打破學科邊界,進行學科融合,培養擁有多學科背景的複合型人才。

為了回應國家人工智慧發展戰略,2017年12月,學校在全國率先成了人工智慧法學院,自主增設人工智慧法學二級學科,形成包括數據法學、網絡法學、算法規制和計算法學在內的人工智慧法學學科體系。其中的「智慧司法」獲批重慶市「人工智慧+」學科群立項建設。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後,2018年3月20日,西南政法大學監察法學院揭牌成立,旨在為國家監察與反腐敗法治化建設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學院成立後,出版一系列監察法學專業的教材、刊物,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2020年,學校依託法學和新聞學兩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申報並獲批以培養複合型、創新型專門人才為目標的「新聞學+法學」「法學+英語」「法學+工商管理」3個雙學士學位複合型人才培養項目,並實現在2020年面向全國,通過高考招生。

總體來說,學校大力推動基於法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為重慶乃至全國法治人才的跨界發展增添了新活力。

70年校慶推動「雙一流」建設

記者:今年是西政辦學七十周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如何以校慶為契機,推動學校「雙一流」建設?

付校長:七十年來,西南人民革命大學、西南政法學院、西南政法大學一脈相承,生生不息,從復辦的艱辛堅守,到新時代的砥礪奮進,一代代西政人接續奮鬥、自強不息,樹立了一個個歷史豐碑,也塑造了獨特的西政學人風骨與學術品格,成就了「心繫天下、自強不息、和衷共濟、嚴謹求實」的西政精神。

學校七十年辦學歷程,可以說,與新中國法治進程同頻共振。近年來,學校也緊緊抓住了新的發展機遇。其中,最關鍵的就是「雙一流」建設。2017年12月16日召開的學校第八次黨代會,提出以加快「雙一流」建設為中心任務,隨之學校啟動並紮實推進了「雙一流」建設戰略行動和涵蓋了人才、創新、優勢、開放、管理、文化等方面工作的「六大攻堅計劃」。

2019年,可謂是大事喜事很多。就以專業來說,學校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經教育部批准,法學、政治學與行政學、新聞學等3個本科專業入選2019年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國際經濟與貿易、偵查學、經濟犯罪偵查、廣播電視學、傳播學、刑事科學技術、會計學、審計學、行政管理等9個本科專業入選2019年度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新增德語、金融工程、電子商務及法律等3個專業。在科研方面,2019年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法學學科立項數19項(其中重點項目3項);從最近剛剛發布的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立項名單公示情況來看,我校法學一級學科入圍的重點項目、一般項目、青年項目和西部項目總數在全國名列前茅。

今年學校迎來70周年校慶,以校慶為契機,學校凝聚各方力量,提振西政精神,發奮西政自強,著力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開展「十四五」規劃編制和第五輪學科評估為機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的重要指示要求,主動對接西部大開發、成渝雙城經濟圈、長江經濟帶等重大國家戰略。

未來,學校將繼續圍繞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法學一流學科建設為主線,朝著「建設全國一流、國際知名、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學」的目標奮力邁進,努力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喬小倩

8311247

相關焦點

  • 西政在新一輪「雙一流」建設中能成功晉級嗎?天時地利人和皆全!
    有關於西南政法大學的各種事情常引人關注「拒絕與985高校合併」「未入選211」「未入選首輪雙一流」等等。2020年9月20日,西政迎來了它70歲生日,最高法、重慶市人民政府有關人員出席慶典。同日,最高人民法院同意在西南政法大學設立「人民法院執行研究中心」,並籤署了合作框架協議。
  • 西政、華政是否有資格入選下一輪雙一流高校建設?
    在上一輪雙一流高校評定中,西政、華政雙雙落選一流學科建設,實在令人遺憾,但他們在上次落選不是沒有原因的。實際上2017年的世界一流學科是有硬性標準的。2017年進入首次世界一流學科有這幾個標準:1、所有211都進入一流學科,不符合標準的,就標註自定,就像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法學自定一樣。
  • 西南政法大學擁有重慶唯一的A類學科,為何卻落選了雙一流建設?
    在2017年的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西南政法大學的法學入選 A 類學科,這也是重慶地區唯一進入A類的學科。在法學一級學科中,參評的全國高校共計144所,其中,A+類兩所,A類五所。獲評A類的五所院校中,除西政外,還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和華東政法大學。 不過遺憾的是,儘管表現如此優異,西南政法大學卻最終沒有能夠入選雙一流高校的名單,成為了重慶人民心中的大遺憾,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西南政法大學能進入新一輪的雙一流建設高校嗎?能!也應該進了
    首先,我們要認識清楚,雙一流計劃其實是包括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一流大學,目前42所一流大學是雙一流計劃中的核心組成;第二部分是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注意,這裡所說的西南政法大學進雙一流,是進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那麼西南政法大學進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實力是否具備?
  • 華中科技大學:優化學科布局、突出交叉創新,加快建設一流學科!
    「十三五」期間,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提出「強基礎、上水平、佔高峰」「三步走」發展戰略,堅持「綜合性、高水平、強特色」定位,加強頂層設計,優化學科布局,突出交叉創新,紮實推動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加快建設、特色建設、高質量建設。
  • 厲害了西政!2020年法學排名西政第四,下一輪雙一流會入選麼?
    在2020年中國大學法學學科排名中,西政再進一步,從2019年的排名第七來到了2020年的排名第四!在第四輪雙一流學科評估中,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學科評估為A,其中第四輪評估中法學學科只有中國政法大學和人民大學是A+,其餘北大清華華東政法和武大都是A,可見西政法學實力!
  • 新一輪「雙一流」遴選在即,西南政法大學能否進入「一流學科」?
    2020年,是首輪「雙一流」建設高校驗收之年,同時,即將啟動下一輪遴選。西南政法大學,號稱中國政法界「黃埔軍校」,學科實力強勁。但是,錯失「211」工程、「985」工程、首輪「雙一流」建設。在眾多法學學生心目中,該校不是「211」勝似「211」,也強烈希望該校能夠順利入選下一輪「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1.學科建設從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來看,該校法學專業評估結果為A,僅次於第一的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政法大學,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華東政法大學、武漢大學並列第二。
  • 交叉學科將成第14個門類,這些高校早已搶佔先機!|華東師範大學|...
    會議重點評審了「『哲學與認知科學』交叉研究平臺」等在內的15個平臺。北京理工大學2020年3月10日北京理工大學召開學科建設工作會,副校長魏一鳴就學校「雙一流」學科建設整體情況做報告,提出交叉融合是學校學科建設總體思路,拓展新興前沿方向是學科發展重要途徑。
  • 重慶最有希望升級為雙一流的幾所大學,西政與重醫的機會很大
    特別是國家在2017年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以來,重慶的表現並不理想,目前僅有重慶大學和西南大學兩所高校上榜,並且沒有一個A+級學科。因此,這幾年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對雙一流高校的建設給予了更多的關注與支持,比如西政、重醫、重郵等等。
  • 《新文科建設宣言》發布,鼓勵高校開設跨學科跨專業新興交叉課程
    《新文科建設宣言》發布,鼓勵高校開設跨學科跨專業新興交叉課程 2020-11-07 08: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雙一流大學學科建設都做什麼?從十三五規劃我們歸納了5個關鍵點
    而這確實也是眾多「雙一流」高校在學科建設過程中的重要發力點。那麼,學校究竟都是如何建設學科的?本文將重點結合多所「雙一流」高校「十三五」規劃中對學科建設的布局和規劃內容進行分享,來看下「雙一流」高校「十三五」規劃學科建設的關鍵點都包括什麼。
  • 第一輪「雙一流」建設接近尾聲,中文學科發展如何?
    自2017年「雙一流」的名單公布已經過去了三年,目前第一輪的「雙一流」建設基本周期接近尾聲,而2021年的「雙一流」大學又將重新洗牌。10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要改進高等學校評價機制,「制定『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辦法,突出培養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主動服務國家需求,引導高校爭創世界一流」。近年來,為了推進文科創新發展,服務國家社會需求,我國相繼開展了新文科建設、強基計劃等新措施,對接國家需求,以此優化專業學科建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 交叉學科建設的「中南法學院」模式 ——專訪中南大學法學院院長...
    依託學校傳統學科優勢,中南大學法學院確立了以交叉學科建設為主的發展戰略,在衛生法學、人權法學、文化法學、教育法學、智慧財產權法學等交叉學科建設上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近日,許中緣接受民主與法制社記者專訪,介紹了中南大學法學院打造交叉學科建設的「中南法學院」模式經驗。
  • 這4所「非雙」,都是重點大學,下一輪「雙一流」建設會入選嗎?
    隨著首輪「雙一流」建設的推進,入圍首輪建設的140所高校,多多少少都取得了一些成績。「雙一流」的名號漸漸深入人心,「雙一流」高校也成了名校的代名詞,不少高考生在填報高考志願時表示「非雙一流不考」。
  • 這4所「非雙」,全是重點高校,下一輪「雙一流」建設會入選嗎?
    隨著首輪「雙一流」建設的推進,入圍首輪建設的140所高校,多多少少都取得了一些成績。「雙一流」的名號漸漸深入人心,「雙一流」高校也成了名校的代名詞,不少高考生在填報高考志願時表示「非雙一流不考」。
  • 交叉學科是什麼?什麼學科交叉受重視?為何將成第14個學科門類
    集成電路等交叉學科將出爐  為什麼學科交叉獲得如此重視?南京大學學科建設與發展規劃辦公室主任陸現彩教授告訴記者,已有學科的分化和融合是學科發展的趨勢,也是新學科的生長點。「南大以基礎學科見長,上個世紀70年代末,比如計算機等學科從數學系分化而出,之後電子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學科從物理學科生長而出,南京大學曾一度建有50多個一級學科,學科體量位居全國前列。」
  • 法學學科評估榜單最新版,144所高校上榜!法學前景真的好嗎
    法學學科是近幾年的比較熱門的報考學科,法學為一級學科,其下設二級學科有: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軍事法學、資源與環境保護法學等學科。法學的就業方向是比較穩定的,具體就業數據在下文有具體分析。1.法學專業第四輪學科評估高校名單如上所示,在上榜的高校當中,我們選取了B+及其等級以上的高校,我們可以發現,大部分高校都是雙一流院校,絕大部分為211工程及以上。
  • 西南政法大學:七秩芳華奔跑中弘揚「西政精神」
    70年勵精圖治,西南政法大學恪守「博學、篤行、厚德、重法」的校訓,堅持「教學立校、人才興校、科研強校、依法治校」的辦學理念,逐步凝練出「心繫天下,自強不息,和衷共濟,嚴謹求實」的西政精神,已形成以法學為主,哲學、經濟學、文學、管理學、工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從本科到碩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等多層次、多類型的人才培養格局。2019年,學校大事喜事多多。
  • 【人民論壇】張來斌:高水平行業特色型大學「雙一流」建設路徑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在「雙一流」建設中,積極融入國家和行業發展大局,堅持「強優、拓新、創一流」的建設思路,著力建設「石油石化學科領域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不斷探索高水平行業特色型大學建設之路。高水平行業特色型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的重要力量高水平行業特色型大學是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主體。
  • 三代西政民法人今日圓夢
    「報告會的目的是通過回顧西南政法大學建校70年來民商法等學科建設緊密圍繞、融入新中國法治建設的發展歷史,講述老中青三代民法人親歷、見證、參與民法典制定與頒布的故事,鼓舞新時代西政人堅持『心繫天下』的西政精神,為中國法治進程的發展再立新功。」校長付子堂在致辭中說道。   「今天民法典誕生了,我心裡特別高興,這也是給我的最好『生日禮物』,此生再無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