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子無悔,就像時光不能倒流,但我們卻可借著一盤又一盤的棋局來體悟人生。人生如棋局,小小棋盤中,有著黑白縱橫的刀光劍影,也有著為人處世的精妙智慧。
人生總是那麼痛苦嗎?還是只有小時候是這樣?總是如此。
——《這個殺手不太冷》
我們應該怎麼面對生活的痛苦?
該怎麼培養對抗挫折的能力?
長大後怎麼面對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難題?
決定讓我學圍棋的是我爸,他自己是圍棋愛好者,一個性格內向思維嚴謹的靠譜男,他認為圍棋是特別公平的一項競技。
參與競技性活動(如棋類、各種體育項目),會比展示型活動(如鋼琴、畫畫等)經歷更頻繁和更客觀的失敗(輸就是輸,贏就是贏,與裁判和評委的主觀感想無關),並且意識到「硬實力」的重要性。
同時,這個「對客觀事實的接受能力」/「接受挫折的能力」也成為了一些小孩不能堅持學圍棋的第一道坎。
我上的第一個圍棋班學員50人,是啟蒙班(教教基本規則之類的,然後捉對下著玩),都是5-8歲的小孩子,每周一次課。3年後仍然還在學棋的孩子,就只剩了3個人(少兒圍棋的圈子很小,比賽全是熟面孔,大家都認識)。
有一些家長總結為圍棋是一個「淘汰率很高的興趣班」,我個人的感覺是,畫畫啊跳舞啊鋼琴啊,估計也是一樣的流失率,但不能留在圍棋班的孩子的流失要迅速得多,因為你能看到初級班有好多小孩輸了棋在那裡哭,哭幾次之後孩子受不了家長也受不了了。這種受不了很多時候還不是能夠硬扳過來的,嗯,我兒子也學圍棋來的,一輸了就哭, 用我爸的話說就是特別「輸不起」。後來實在是太折磨了就不學了。
我童年下棋的這幾年從來沒有因為輸棋而哭過,之後也沒有因為人生中的其他失敗而哭過,這個更多的是看個人性格吧(此處並沒有傲嬌臉)。
下棋的孩子在人生更早的時候意識到輸的殘酷、贏的美好,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在騰訊少兒圍棋下一局棋,輸完馬上跳出來對局結果,視為抗挫;讓孩子每日籤到做題,為堅持;看到最近戰績裡面小紅叉子還在繼續,意識到輸的殘酷;觀看職業棋手復盤公開課,汲取知識盲點;在提升棋藝的路上,騰訊少兒圍棋始終伴隨孩子的成長!
因圍棋,我比同齡人更早地意識到自己的風險承受力,成年之後類似的經歷就是做生意了,生意中的輸贏很殘酷,讓我想起了Game of Throne劇裡的混亂時代,多牛逼的將軍,一個不小心被殺了,那麼死了就是死了——下棋、生意、戰爭,這三者的相似,沒有在棋局中輸過的孩子,很可能要用成年後更慘重的失敗來領會。
每一局棋,都像一次人生。
每一步棋,都是一次選擇。
下棋的孩子會在實踐中懂得3個基本道理:
1.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2.笑到最後才算贏
3.人生沒有後悔藥
圍棋對孩子的受挫教育,在圍棋的勝負世界中,讓孩子在勝利中獲得快樂,在失敗中品嘗痛苦。騰訊少兒圍棋的小朋友經歷每一次失敗每一個挫折,都會在挫折中反思總結,繼續向前,擁有越挫越勇的精神。對弈的過程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集中力、思考力、創造力、計算力、記憶力等。
還可以培養孩子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面對強大的對手,每一著棋都有可能會面臨困難的境地。孩子必須學會在沒有任何支援的情況下獨立提出問題,繼而獨立解決棋盤上的紛爭。因此,下圍棋能有效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舉辦網賽歡迎聯繫我們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留下您的聯繫方式
相關負責人會儘快與您取得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