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上海職教質量年。隨著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城市發展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加緊迫,上海的職業教育也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在10月11日晚舉行的2020上海教育博覽會「技與未來」職教圓桌論壇「我的未來不是夢」專場直播中,上海市商貿旅遊學校優秀畢業生卓俊傑,上海市醫藥學校優秀學生王國珍,上海船廠技工學校教師、優秀畢業生李曼,以及上海船廠技工學校校長鄭高健、上海市醫藥學校副校長茅燕萍共聚直播間,傾情講述了職校學生逐夢、築夢、圓夢的故事。
誰說設備與維修專業只有男孩子能選?嬌小的雲南女孩王國珍憋著一股勁,在校內外兼職和參加各項活動來不斷提升自己。2019年,她報名參加了上海市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從一個連計劃書都不會寫的「小白」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在教師幫助下反覆打磨計劃書,最終榮獲了優勝獎;2020年, 她以雲南微公益創業項目榮獲了上海賽區銀獎。
上海市商貿旅遊學校15級中高職貫通文物修復與保護專業學生卓俊傑,在畢業後就選擇了創業這條道路。短短兩年,已是潭鉞(上海)藝術品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上海得佳趣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古董珍玩部主管、高級合伙人。在卓俊傑看來,職校生創業有著一些天然的優勢,一方面因為更早地融入社會,情商往往更高,另一方面,自主創業的實踐能力更強,專業知識更紮實,更接地氣。
2007年3月,李曼還是上海船廠技工學校車工專業學生,他代表學校參加了上海市第二屆「星光計劃」技能大賽,因為一次小失誤與一等獎擦肩而過,僅獲得二等獎。這次的遺憾一直伴隨著他,激勵著他,特別是在他「轉身」成為母校的一名教師後。從教13年來,他一直沒有停止過學習的腳步。從第三屆星光大賽開始,李曼指導學生參賽,並取得了很多成績,在2019年的第八屆「星光計劃」技能大賽中,他指導學生獲得車工賽項團體第一名,17級學生費環榮獲個人全能一等獎,圓了李曼當年的夢想。
地處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如何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如何讓職教生的未來也大有可為?每所學校都有著自己的探索與實踐。
上海船廠技工學校校長鄭高健與上海市醫藥學校副校長茅燕萍兩位校長都認為,職業教育要緊跟市場需求,要對接國家產業發展,要服務當地經濟建設。
鄭高健說:「我們的用心,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尤其我們還有那麼多貧困地區的孩子,想想我們的任務很艱巨,我們的工作很偉大!我們將會用心、用情培養好學生,助力學生逐夢!」
作為國民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類型,職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9年底,上海發布了《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新一輪行動計劃鋪就一幅藍圖:上海職業教育會在長期實踐底蘊上厚積薄發,應時而出。
【教育大咖天天見】
直播時間:2020年10月12日(周一)19:00-20:00
直播主題:中高中本路路通
10月12日的「技與未來」職教圓桌論壇「中高中本路路通」專場中,上海商學院高等技術學院院長、教授陳敏,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高等職業技術(國際)學院院長、教授張軍,上海市南湖職業學校校長、正高級講師蘆秀蘭,上海信息技術學校副校長、正高級講師張勤,將一起聊聊關於中本貫通和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的那些事兒。
圖片來自「第一教育」微信公眾號(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