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險逆行,力挽人間重生。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裡,我們感受到太多的溫暖,一支支醫療隊從全國各地馳援武漢,一批批救援物資從五湖四海匯聚江城,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疫情這一課,對每個學生來說,都是一段特殊的生命旅程,也是豐富的德育課程資源。如何上好戰「疫」德育課?今天,台州市教科所聯合台州晚報推出《停課不停育——台州名師面對面》專題課的第六堂課,我們來聽聽曹永華、許小華、秦選強、吳在君這四位名師怎麼說。
曹永華 三門技師學院科研創新處主任 浙派名師培養對象 省教育科研先進個人
新冠疫情給課堂學習按下了「暫停鍵」,各級各類學校大都採用了「網際網路+教育」模式開展線上教學,但職業學校更加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如何在居家學習條件下既學好文化基礎知識和掌握專業理論素養,又不完全耽擱專業技能學習,老師有幾點建議與同學們分享:
1.要充分利用名師、技能大師等線上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按照教師指導的學習方法,積累紮實的專業理論基礎。
2.針對實訓課程的學習,可以在老師的幫助下,藉助仿真軟體,開展線上模擬實訓,有條件的還可以製作實訓學具開展居家實訓,為今後積累實踐經驗。
3.目前企業正在復工,同學們還可以到相關企業踴躍參加頂崗實習,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體現新時代職校生的「硬核」擔當,與白衣天使共擊疫情。
許小華 椒江區第二中學校長 台州市名校長 浙派名校長培養對象
To家長:疫情期間,走進孩子的心靈
疫情危機正是家庭教育契機。在與孩子日夜相處的時間裡,請潛移默化身體力行地教化孩子,在有要求的同時,也相信孩子,賦予能量賦予責任,寬嚴有度收放自如。和孩子一起收看新聞了解時事,進行生命教育、責任教育、感恩教育,引領孩子精神成長。
To老師:擁抱變化,走近未來的教育
疫情危機也是「教法」改變契機。線上教學給老師帶來全新挑戰,老師們主動迎接,勇敢面對,為之付出辛勤努力,同時也在實踐中收穫了成長,提升了課堂教學能力和信息技術運用能力。讓我們一起擁抱變化,攜手前行,更好地迎接未來教育。
To孩子們:熱愛生活,走向更好的自己
疫情危機更是自我成長契機。除了全身心投入線上學習外,別把能量消耗在遊戲和在線聊天上。試試在家找到自己喜歡且能做的事,閱讀、運動,或用自己的繪畫眼光、音樂之聲、詩歌文章等記錄這次特別的體驗,還可以做一些科學小發明,相信你們定能做出快樂的滋味來。
秦選強 臨海市哲商現代實驗小學校長 省特級教師 省教育科研先進個人
特殊的疫情,特殊的假期,帶給孩子們一段特殊的生命歷程,也帶給我們一份彌足珍貴的德育課程資源。上好戰「疫」德育課,需要我們化危機為契機,變被動為主動,充分利用豐富多彩的戰「疫」資源,轉變德育方式,淡化說教,創意研發課程,匠心設計活動。如引領創編戰「疫」五張榜,通過入腦入心的多元主體實踐,讓孩子們自主確立人生方向,建樹人生信仰。
創編戰「疫」明星榜,搜集講述戰「役」英雄故事,為英雄撰寫頒獎詞等,孩子們的愛國情懷自然孕育。創編戰「疫」重大事件風雲榜,用大量的「數」說神奇,深刻體驗中國速度、中國力量,從而讓文化自信、制度自信深植孩子們的骨髓。創編戰「疫」禁行行為黑榜,孩子們定然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創編戰「疫」宅家生活感恩榜,宅家歲月靜好,需要孩子們用心品悟很多人在為他們負重前行,懂得感恩回報。創編戰「疫」自我責任行為紅榜,讓孩子們在深度反思中進一步激發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
吳在君 仙居縣安洲小學校長 台州市名校長 省教育科研先進個人
突發的疫情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場危機,但同時也是經歷一次成長。我們為疫情中義無反顧的逆行者而感動;作為普通公民,我們也用真誠、善良做好自己該做的事、能做的事。這些日子中我們這個社會發生的故事,都將成為孩子們成長過程中最好的教科書。社會給孩子們上了一堂堂敬畏自然的課、獨立思考的課、應對危機的課、堅守底線的課、自我管理的課。相信若干年後,再回首2020年的超長寒假,疫情下大人們的勇敢擔當、善良堅韌,也終將在我們的孩子們的身上得以體現。
這個春天,我們可能錯過了第一朵花開,但我們堅信依然將擁有整個春天。
責任編輯:餘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