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一塊栴檀香木可以香四十由旬,可讓四十由旬內無諸雜味,一個真修行人,也是這個道理,身放光明可破四十由旬內的無明黑暗,所以修行者,無論走到哪裡都會給當地帶來光明的指引,就像黑洞的引力一樣。我們在家中靜坐,一個人念佛念經,可以清靜身語意與佛菩薩感應道交,達到靜心修行的效果,如果我們做車或辦事,
這種靜心的修行就會被打破,修行就是有一顆恆常不變的心,能打亂的是物質身相有形的事情,而我們的心卻沒有任何改變,無論我們誦經、念佛、扶貧還是放生…,這些只不過是事相上的修持,這些事相上的東西可以變來變去,但他們有個不變的共同點,祖師大德說:佛不在事相上,而在他們的共同做用上,誦經時要眼看、
嘴說、耳聞,念佛時也要眼看,嘴說耳聞,放生扶貧也是這樣,我們做任何事情也是這樣,都得用能見能聞能覺知的能力,其他東西可以任意的改變,但這種能力卻永遠不變,以不變應萬變,這就是修行。在法界中,我們人可眼見耳聽的物質只佔百分之五,而人不可看不可聽的暗物質暗能量卻佔百分之九十五,也就是說我們眼見耳聽的物質能力,如果能利益方圓五裡地,如果一個大修行者,用他無我利他的光明,就可以利益九十五裡地的眾生,所以普通的眾生起心動念無非是業,而修行者的起心動念,無不是光明相好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