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人生----跑步教給我的人生哲理

2020-11-08 跑者阿飛

跑步是最簡單的運動之一,是其他運動的基礎。

長期跑步的你,一定身心都是滿滿的。

跑步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健康的體魄,充沛的精力,年輕的容貌,還有人生真諦。

1.開始的辛苦只是暫時的,堅持努力,就會收穫

特別是剛開始跑步的時候,體能弱,體重大,不一會兒就嬌喘籲籲,就精疲力竭。

慢慢堅持,循序漸進,日積月累,不知不覺間,體能越來越好,跑得越來越久,越來越輕鬆。

在反覆重複的過程中,運動已經融入到生活中,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習慣了,也就自然了。

不管什麼,萬事開頭難。路在腳下,不開始永遠都是0 。不起步,理想只是夢想。

把最初的辛苦當作必然,態度決定一切,重要的是端正態度,持續努力,結果就會屁顛屁顛地在你身後跟著來的。

2.成長的過程伴隨著痛和苦

要想人前顯貴,必定人後受罪。

每個跑步大神的背後,都有一部漫長的,刻苦訓練的奮鬥史。都離不開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日積月累。

在所有跑者的跑力提升過程中,都經歷過身心的疲憊,肌肉的酸痛,都直面過傷痛的威脅。身體要變強,就要給身體足夠的負荷,讓他覺得不成長不行,才會慢慢變強。

在成長的過程中,傷痛苦難在所難免。不要因為害怕,而放棄挑戰。

微笑面對磨難----笑懟人生!

3.不跳出舒服區,不可能達成目標

天天癱在沙發上,沉迷於手機,的確很舒服,但那是不健康的生活。

天天放鬆跑,保持健康可以,想提高成績難。

要達成目標,就要超越現在的自己。不要守著現狀,離開舒服區,主動出擊,邁出積極進取的步伐,遇見更好的自己。

4.不跟強手競爭,而向強者學習

比自己跑得快的人,有的是。他們不是自己的對手,真正的對手永遠是我們自己。

學習力就是競爭力!

正確面對比自己強的人,不是去和他競爭,而是分析他什麼地方強,為什麼強,向他學習什麼。自己才能變得更強。

5.太難了都是幻想,腳踏實地去努力一般都可以的

跑馬拉松太難了,完賽不可能,破4太難了,破330太難了……而後來慢慢都做到了。

在選擇面前,人們往往會選擇容易的,而不是選擇正確的。

做之前就對自己說「這個太難了,我做不到」,太容易了。但是,不做不知道,很多事情,往往是比想像得要容易的多。

6.不會一帆風順完全按照預定計劃展開,要有備案

長風破浪會有時,壯志未酬也難免。

不管平時如何訓練,不到比賽不知道會跑成什麼樣。

不管賽前如何制定最完美的戰略戰術,想好如何科學分配體力,怎麼計劃配速,具體多少公裡補給多少,真到了賽場上,也會有突然事件。

開始就要有預案,才能做到臨危不懼,有驚無險,甚至化險為夷。

持最好的心態,抱最好的希望,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準備。

7.不管再慢,只要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總會達到終點

比賽中,會因為各種原因「撞牆」,本來跑得好好的,突然就跑不動了。配速一掉再掉,但是,只要你沒有放棄,只要沒有上收容車,只要還在堅持,哪怕速度很慢,哪怕是走路,只要沒有停下來,總會到達終點。

不怕慢,只怕站。

如論如何不拋棄,不放棄,繼續向前。

8.不僅僅是結果,享受過程

「為了完賽後的開心,再苦也堅持……」,帶著這種想法的跑者,他一定跑不好。要享受跑步本身的樂趣,享受比賽過程的樂趣,自然可以發揮出自己最大的能力。

因為喜歡,所以才得心應手;

因為討厭,所以才痛苦不堪。

9.不沉迷於過去的光輝和成績

在比賽中,即便你已經跑了42公裡,如果沒有最後的195米,依然是沒有成績。

曾經跑得再快,也不代表現在跑得快。再好的PB也是過去式。

回顧往日的輝煌,雖然沒什麼不好,但是一直停留在那裡,沒有任何用處。阿Q依然還是阿Q而已。

重要的是現在的自己可以做什麼?應該做什麼?回頭看,不如向前走,哪怕每次只是一小步,也是確確實實有效的。

結束語

人生就像馬拉松,前路漫漫,

有時一馬平川,有時蜿蜒起伏;

有時晴空萬裡,有時雷電交加;

有時躊躇滿志,有時傷痕累累;

有時孤軍奮戰,有時萬眾一心;

有戰略戰術,有執行調整,

努力不一定有回報,不努力一定沒有回報,

自己的路在自己腳下,一步步前進,總會達成目標

和人生相比馬拉松太短。

我們是徵服馬拉松的跑者,

我們也是掌握人生的強者。

持續向前,向前,向前。

JUST DO IT.

笑「懟」人生!

相關焦點

  • 《強風吹拂》以跑步為題材的動漫,也暗含著許多人生哲理
    「你喜歡跑步嗎?」這是整部番開始的地方,《強風吹拂》講述的是居住在竹青莊的十個人,以清瀨灰二為首目標為箱根驛傳的一起訓練和比賽的故事,和許多運動番類似,它的主題是長跑,箱根驛傳是是一項驛站接力賽,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長跑接力賽。雖然這部番是以長跑為明線,但是其中也暗含著許多人生哲理。
  • 「推書」你知道跑步其實是一種悟道修行嗎?來看其中的人生哲理
    書籍簡介:《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共9章,作者在書中記錄了他在長達四分之一個世紀裡,日日堅持跑步時的所見所聞、所惑所思。書中有時候專談跑步,有時候又扯點別的,例如作者自己早年經歷、爵士碟片收藏等。
  • 跑步與不跑步的人,人生到底差在哪?
    important}近年來,我們最常聽說的人生大道理就是終身學習,堅持讀書,成長更好的自己。但是,我想說的是除了讀書學習,還有一項事情,也是終身都要做的,那就是跑步。在這個過程中,不但會讓我去深刻反省自己,也能幫助我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可以說跑步給了我很多的正能量。當我在人生裡迷茫時,只要去跑步,長距離地慢跑下去,總會在跑步中找到答案。這就是跑步的好處,給我人生的解藥。
  • 樊登跑步教練張展暉:科學教你訓練跑步,從跑起來到跑向幸福人生
    村上春樹在他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一書中寫到,我所做的只是在自己炮製的愜意的空虛和懷舊的靜默中不斷奔跑,這是一件很美妙的事,不管別人怎麼說。而張展暉要帶我們走入的境界就是如此,不但讓你輕鬆跑起來,同時讓你徹底愛上跑步,經由跑步奔向自己的幸福人生。
  • 金剛簡:跑步,改變人生
    今天早上跑步的時候,然後下定了決心,就是說我要寫一本書,書名:跑步,改變人生。為什麼我要寫這本書呢?首先第跑步確實是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了我。2017年那一年,我跑步1200公裡,在前3個月就減了十幾斤的樣子。
  •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一起看村上春樹在跑步中觀照人生
    為了進一步了解這位現代主義作家,我捧起了村上春樹以跑步為主線的自傳記――《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原來,除了職業作家這一身份,村上春樹還是一位執著的跑步者:從夏威夷的考愛島到麻薩諸塞的劍橋,從日本的村上市到希臘馬拉松長跑古道,他,堅持跑步近30年,一直在奔跑。
  • 跑步的後果,是掌控人生
    我選擇跑步,最重要的是讓我體會到成就感,從最初的「我不行」,跑5公裡我恐怕不行,2公裡都是費勁的跑下來的。但是,我發現,當我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後,我覺得「我能行」。然後就一直持續最低5公裡,最多10公裡,並且是慢跑,保持心率,不太去關注配速,我要讓自己掌控在我能掌控的範圍內。
  • 跑步,悟出三句話!解開我人生
    人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也不會永遠風起雲湧。我們總會遇上不順心的事,不是事事都能如願,煩心事十之八九,這是常態。我們要學會的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消解心煩,用自己獨立的人格是照顧好自己。當我煩心的時候,我就會去跑步。在奔跑的過程中,對我收益最大的就是能夠讓我靜下心來。
  • 跑步,是我人生最值得投資的一件事
    跑步是我人生最值得投資的一件事。1、身體是人生的那個「1」,有了前面的「1」,後面的「0」才有價值現在,運動鍛鍊的夥伴越來越多。40歲那年,我身邊最有錢的大學同學離開人世。他的口頭禪,「人生總要找點事兒做」,曾經也是圈子裡大家的口頭禪。自從他走後,我們就把口頭禪改了,叫「人生總要找點自己喜歡的事兒做」。不過,喜歡的事情不一定都是好的。
  • 跑步和不跑步的人生,真的會不一樣
    她覺得我連減肥都不怕,我連天天跑步都可以做到,事業上還有什麼事情,我做不到呢?去年年底,她辭掉工作,開始自己創業,也是靠著堅持跑步的那份韌性,她從零開始,從月入過萬到現在,每個月有穩定的月入幾十萬收入。原來跑步和跑步,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能堅持跑步的人,都對自己要求很高,也是超級自律的人,當她把這一份堅持和自律,放到事業當中,照樣可以做得風生水起。
  • 我的跑步人生——跑過百公裡
    從今年五月份開始至今,我戶外跑步累計100公裡了。作為一個跑步新手,從零開始一路堅持,兩個月下來收穫頗豐,成績雖不驕人,卻有了滿滿的信心和力量。跑步,起初我是沒有概念的,自以為人有兩條腿,會走就能跑。一個小白,完全靠著毅力跑完了一開始的半馬,用了三小時十五分鐘,配速每公裡十分鐘。當時覺得自己很牛,好有毅力啊。
  •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保持人生活力,不只跑步這麼簡單
    於是他選擇和以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訣別,一邊寫作一邊開始跑步,並以此為契機,徹底戒了香菸。寫了許多"別人"的故事,《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是村上春樹第一次記錄自己的文字。書中的文字自然樸素,沒有過分的修飾,真切的記錄了他奔跑過程中的所感所想,和對寫作與人生的感悟。
  • 有聲|跑步是一個人的人生縮影
    2我不喜歡在跑步機上跑步。在一個機器上,像機器人一樣運動,我幾乎感受不到什麼樂趣,總是很容易就累了。但在戶外跑步卻沒有這種感覺,不僅身心舒暢,還藉機聽了很多歌,看了很多風景。有一次,我夜跑中,突然有一隻黃色的小動物竄了出來,一回頭看見我,嚇得掉頭就往回跑。
  • 我和跑步的故事——跑步三年、丈量大地、丈量時光、丈量人生
    ,而是因為我準備司法考試,那是開始我放棄了周末,所有業餘時間都用在了看書學習上,為了減輕學習的壓力,我在培訓班刑法學老師的引導下進行跑步。看著熟悉的城市沉思:人生不正是在熟悉的道路上探索新的徵程嗎?堅持到5公裡左右,我的不適感開始減弱,到7公裡時有了舒適感,直到跑完10公裡,我成功了,看著路邊玻璃櫥窗自己大汗淋漓的影子,我感到快樂,一種被放空的舒適讓我忘記了腳底的水泡。
  • 專注跑步,來一場人生的斷舍離
    照此計算,總計跑步時間為267個小時,相當於我這一年半裡2%的時間在跑步。看著這項數據統計,不由自主的為當初斷舍離的行為點上一個贊。對於我而言,人生已到下半場,該丟掉的東西,就不應再留戀。放下一些事,騰出一些時間,將身體狀體提升起來,人生才能走得更遠。捨棄那些人生的負累,專注於跑步!於自己而言,是新生,也是真正的自由。現在打開手機,沒有一款遊戲app,睡覺前堅決將手機放在臥室之外,讓睡眠時間更加完整。我們許多行為是相互關聯的,一個行為的改變,將會帶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 跑步與不跑步,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不信你看
    年紀越大就越是懂得這個道理,但我們似乎只顧著如何闖蕩社會了,卻早已把跑步這項天生的本能拋之腦後了。倘若能夠重拾跑步,並且堅持下去,你定會打開自己的一個新世界,看到前所未有的改變,像是獲得了重生,人生也會更加豁然開朗。1、跑步,自己給自己力量毫無疑問,我們每天都會消耗著身體能量,消耗著體力,更耗著精神意志力。
  • 人生低谷!去跑步,拯救自己
    人生,並不是事事都能如願,順順利利,經歷過大風大浪,才能笑看起起落落。只是,簡單的道理總是說來容易,經歷起來卻滿是辛酸血淚。人生,難免會遭遇困難、挫折,難免會陷入低谷。人生低谷不止是走下坡路,更是精神的折磨與內心的煎熬,而一熬往往就是幾年,甚至一二十年。
  • 人生苦短,跑步氣喘
    有統計說,跑步的人平均壽命比沒有跑步習慣的壽命要長。說跑步能調節身心,減緩工作壓力;能加大肺活量,使心臟更強健和加快新陳代謝。研究表明,輕鬆的跑步,提高人體通氣和換氣能力,供氧是靜坐時的8~12倍,而吸氧的能力大小,直接影響到心肺功能。所以跑步能使心肌增強、增厚,具有鍛鍊心臟、保護心臟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跑步能防癌!
  • 《強風吹拂》:那群跑步的少年,告訴我人生的真諦
    故事發生在寬政大學宿舍「竹青莊」,講的是隊長清瀨灰二帶領十名舍友組成的跑步隊,從零開始,參加日本歷史最悠久的長跑接力賽「箱根驛傳」的故事。日本人對於跑步的熱愛大概是骨灰級的,諾貝爾文學獎萬年陪跑王村上春樹,每天都要跑十公裡,每年都要參加一次馬拉松比賽。還寫了一本書《當我談跑步時,我在談些什麼》,某種意義上說,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經歷,是村上春樹的一場馬拉松。
  • 範逸臣、林義傑、張家哲的跑步哲學:人生像馬拉松,選擇平路就看不到美景
    這三個乍看之下不太有連結性的三個人,出現在同一個場合,與其說他們是朋友,倒不如說他們是跑友,為了邀請大家參加公益路跑,這三個在領域中正發著光的男人,今天和女人迷聊聊跑步的故事。中間有些辛苦,也必定有些眼淚,但最終看到的,是借著跑步而更加堅定的故事, 是一個運動,對於人生的重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