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美俄兩軍的試探性活動不斷加強,俄羅斯飛機和軍艦從2014年開始,頻繁靠近北約國家,甚至遠達阿拉斯加附近,北約飛機和軍艦同樣如此,不過,雙方始終保持著謹慎,最多派出飛機和艦船監視,很少進入對方領空領海。
俄新社28日報導,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一架美軍RC-135戰略偵察機飛越黑海中立海域,靠近了克裡米亞附近,一架駐紮在克裡米亞的俄軍蘇-27P戰鬥機隨即起飛監視,直到美軍偵察機離開才返回基地;
而就在24日,俄羅斯國防部宣布,從日本基地出發的美國海軍「約翰·麥凱恩」號驅逐艦,進入了俄羅斯遠東領海,被俄羅斯海軍太平洋艦隊「維諾格拉多夫海軍上將」號反潛艦警告,不過,美國方面否認了俄羅斯方面的說法,聲稱美國軍艦沒有進入俄羅斯領海,俄羅斯無權稱其所處的彼得大帝灣為領海。
這些事情簡直司空見慣,俄羅斯海軍也經常出動專門的偵察艦在美軍本土基地附近徘徊,至於俄羅斯偵察機侵入其他北約國家領空,更是家常便飯,當然,俄羅斯方面也一直否認其軍機軍艦進入其他國家領空領海,但最近因為納卡衝突的問題,俄羅斯方面顯得格外敏感:
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防委員會第一副主席亞歷山大·謝林宣稱,近期美國軍機軍艦的一系列行動,是因為俄羅斯方面在納卡衝突上的隱忍所導致,在對待土耳其問題上,俄羅斯方面的態度迥然不同,不管是5年前駐敘俄軍蘇-24戰鬥轟炸機被擊落,還是剛剛的駐亞俄軍米-24武裝直升機被擊落,俄羅斯政府的表現仿佛這些被擊落的軍機不是自己的一樣,正因此,美國方面才加強了對俄羅斯的挑釁。
作為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防委員會第一副主席,亞歷山大·謝林明顯了解美國軍機軍艦的行動很正常,但如今卻打算將事情搞大,很明顯是代表了俄羅斯國內部分勢力對普京總統不滿,事實上,從納卡衝突爆發之初,就有部分俄羅斯專家和政界人士,對普京總統在對土耳其問題上的過分軟弱表明不滿,更是將蘇-24被擊落、駐土大使被公開槍殺等事舊事重提,甚至公開批評普京在討好埃爾多安,稱普京只是維護身邊集團的利益,而不是俄羅斯國家的利益,坐視土耳其對高加索和中亞等地的滲透,宣稱俄羅斯的最大威脅來自南方(土耳其、伊朗),俄土未來必有一戰云云,克裡姆林宮對這些批評和指責選擇了無視,沒有進行任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