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鄭州人不排外,但聽鄭州土著說,這座城市內部一直有著傳說中的鄙視鏈。
金水、二七、中原、管城、高新、經開、惠濟、鄭東新區和航空港區(排名不分先後,特此註明)9個區域,誰存在感最強?誰最有錢?誰段位最高?誰和誰一直墊底?誰才是大鄭州的親閨女?
今天聽老鄭州聊聊,鄭州9區之間錯綜複雜的鄙視鏈。
因為從嚴格意義上講,鄭州城區只有6個轄區:金水、二七、管城、中原、惠濟和上街。也就是說鄭州人心裡的其餘分區,目前都只是建設發展中的城市新區。但對於自己並不是官宣的轄區這個事實,經開、高新和港區只想默默回家埋頭發展經濟,但東區人民還想掙扎一下:啥時候的事啊,加班太多沒注意……生於東門口、長在城牆根兒的管城區人民昂起了脖子,畢竟有城牆的地方,多少都帶有一些優越感,更何況我們這是來自3000多年前的商代城牆,雖然已經差不多是廢墟了,但其他區有嗎?快來叫爺爺。所以鄭州小孩兒的童年和青春期是這麼過的用成績扛把子的中原區小孩兒要解數學題:一個泳池水全部放完要三小時,注滿水需要四小時,一邊放水一邊進水需要幾小時才能放滿?只想要逛街、唱K、把頭髮拉直板的二七區小孩,正在給家長撒嬌因為想要一個新版小靈通。尊貴的金水區小孩都泡在少年宮學音樂,舞蹈,畫畫.管城區小朋友耳濡目染的是來自父輩的超綱質問:已知商朝城牆從東大街開始,那麼請回答皇陵在哪?打心底裡覺得自己是尊貴的金水區人民,如果找了二七區男朋友,就算異地戀,以後生的就是混血兒。所以金水區認為中原區人民小氣、事多、愛囉嗦也很自然。 「貧瘠」和「土氣」是其他區貼給二七區的標籤,二七區反過頭來嫌管城區髒亂差窮,管城區不願意了:我上次踩屎是在經開區。高新區決定向中原區看齊,埋頭苦幹教育事業才是百年大計,惠濟保持靜默,畢竟大家還堵在下班路上。港區也很想說幾句,但在東區人眼裡,CBD才是宇宙中心,其實他們也不是針對誰,但就是打心裡覺得其他8個區都是垃圾。其他區放下了暫時的攀比,槍口一致對準東區:我們都有後臺,你只是個新來的。金水區嫌西郊人說話老閘皮,二七區說管城區說話衝勁兒十足不討喜,中原區挺身而出,在管城區傷口上撒了一把咖喱,義正言辭表示:「我們說的才是地道鄭州話!」其實坦白講,老4區的鄭州話其實都很像,聲調豐富,語氣裡帶著灑脫和底氣。可伢,咋恁,不得勁,吃yuo,壓馬路,不quo你,叨菜,老鱉一,斜火,能蛋,老師兒,眼眨毛,不著.畫面感是不是撲面而來了?鄭州人喊爸(ba)爸(bá),第一個字讀輕聲第二個字讀第二聲,而且尾聲特別長。上大學時我給我爸打電話,剛喊了一聲爸爸,就被同寢室同學開始了長達半年的孤立,後來她們告訴我,就看不慣我學港臺腔叫爸爸的樣子。老一輩把鄭州話當日常,年輕人把說鄭州話當段子,魔幻的是我們的孩子,已經不太會說鄭州話了。我4歲女兒至今只會一句標準鄭州話:毛蛋毛蛋五香毛蛋,16天鋼化蛋。其他省做自我介紹,精確到市就行了,鄭州人認老鄉,執著地要精確到路,比如商城路東大街、經三路沿線、友愛路附近...鄙視鏈實錘!把時間往回撥20年,未來路以東全是麥地,所以鄭東新區還是牛掰的,他們把田間地頭逆襲成貴族地盤,因為包攬了370平方公裡KPI,自動抱團圃田鄉和白沙鎮,有勇有謀有擔當,但壓力也不是一般大。上周喜提第一家丹尼斯的象湖居民要求露臉:我們也是鄭東新區。但四環就是四環,比三環多一環就是外賣送不到的地方。據說前一段剛剛能收到外賣了,只是歸屬地赫然被美團劃到了「中牟」。金水區242平方公裡,低調的二七區面積高達156平方公裡。雖然中原區壕氣坐擁193平方公裡,但金水區有自己的判斷:我不管,萬象城以西都算西郊。雖然轄區面積只有107平方公裡,但北到鄭州東站、東到前程大道、南到雙湖大道、西至南四環以西的管城區才是被埋沒的隱形霸主。因為種種原因,各區面積非常魔幻,當你在地圖上放大管城區版圖時會發現,好險,雙子塔南塔差點就是管城區的了。坐擁邙山和黃河的惠濟區,竟然比鄭東和金水還小一點,以206平方公裡位居第三;雖然給港區分了415平方公裡,但啥時候建成還渺渺無期;要求參賽的高新區看了眼自己截至去年全區管轄面積99平方公裡的數據,罵罵咧咧退出群聊。金水的經濟多少年了穩居全市第一,瘋狂吊打其他8區,除了GDP排行榜穩得1P,前有燕沈黑朱莊以一打十,後有陳寨廟裡八裡廟怒刷存在感。每當聽到「我家拆遷了,我明天不上班了「,CBD眼中就充滿了打工人的淚水。今年上半年數據出爐,東區經濟排第二名,經開區和港區衝得靠前,二七、中原、管城分別排第7、8、10,慘不忍睹。大家還集體表示了對位居12的高新區的鄙視:國家給了你那麼多高校,那麼多產業園,結果你連滎陽都比不了?在升學率這種事情上,中原區從來沒怕過誰。不知道是沾了路名的好風水,還是中原區的媽媽特別會雞娃,互助路小學、伏牛路小學、伊河路小學的人氣甩別區10條街。金水區是鄭州的親閨女,齊刷刷都是公辦小學和老牌名校,省實驗小學、文化路一小、緯五路一小、七中、八中、九中、十二中,真的眼饞也是真的很難進。這兩年鄭東新區左手聚源路小學,右手鄭東新區外國語中學,在教育資源上佔了大優勢。雖然平時管城、惠濟、經開誰也看不上誰,但在教育這件事上絕對是戰線統一的,一想到自己區那嗶了狗的教育水平,就想吃碗燴麵壓壓驚。雖然沒有啥好的小學,但擁有楓楊外國語的高新區扳回一程,更何況人家還有大學城。總理前幾天親自到鄭大校區,鼓勵大學生要為中原崛起好好學習!不知道是不是為了照顧荒蕪的經開區,十一中搬了過去,於是經開區也有了自己的小驕傲。其實被傷害最多的地方是管城區,教育窪地這麼多年了,東關小學終於憑藉藝術特色衝到了前列,也擁有了實驗和外國語小學,但因為前面加了管城區三個字所以好像也並沒有什麼分量。金水區,中原區和二七區包攬了老三記,不出意外是前三名了。但管城區不服輸,他們掏出12米長的清單,告訴你商城路有胖子炒涼粉,西大街上有好喝的油茶,高門臺裡醇厚的原油肉得弄一葷一素兩碗才過癮,全鄭州最好吃最鮮嫩滾燙的大腰子和羊肉串就在管城區.中原區對自己很有信心,所以每一個西郊人都成為了免費的美食宣傳大使。早上方秀華,晚上豫清齋,午晚餐得是馬仁鴻的涼皮,崗劉砂鍋沒嘗過不配評價,面魚兒要吃酸辣的,炸雞繞不過工人路那家,啊,還有舉世聞名的咖喱燴麵和麻辣肉夾饃。啥?有人吃不慣炒三摻?我們還有以數量和質量取勝的汝河路夜市。金水區一邊催著烤鴨總店趕緊開門,一邊端出了黃橋燒餅糖糕菜角臘汁肉夾饃什錦瓦罐小湯包伊府麵.一邊抱緊中原和管城「老城美食巨頭」的大腿。二七區排第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老蔡記的味道幾代人都忘不了,就像我爸,他總喜歡對著籠屜上蒸騰的熱氣說,這家的三鮮蒸餃你奶奶還在時一頓能吃七八個。在美食上老城區一點都不想帶惠濟區和高新區玩,他們毫無存在感,除了網紅餐廳什麼也沒有,但經開區決定拼一把:鐵鍋燉大鵝算不算?如果不算的話,吃貨們大概永生都不會踏足福塔以南這塊區域。第四梯隊是均價在1萬-1.4萬的經開、惠濟、高新和航空港區,交通方便,環境開闊,不堵車也不繁華,但愛熱鬧的鄭州人橫批:寧願在市區睡標間,不去新區住別墅。第三梯隊是均價1.4萬的二七和管城,傳說中的老破小聚集地,但下樓就是菜場,出門就是學校,10分鐘小電電直達市區各大商場,單位房房本上明明寫著130m²,實際享受160,還有誰看不起?在第三梯隊和第二梯隊中間,單獨開闢一個2.5梯隊給中原區人民,房價也是1.4,但因為閃閃發光的學區房,又上了個檔次。第二梯隊給金水區,教育好,環境好,治安好,配套設施一級棒,所以房價也好看了不少:均價1.9萬起。第一梯隊是鄭東新區,2.6萬的房價就是他們在房價鄙視鏈裡的高度。20年前鄰居在中州大道以東買房,我媽見人就吐槽,在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買了房,現在她只會反覆說一句真香。好不容易攢夠了東區首付,北龍湖以5萬起的一己之價把買房這件事又打回到解放前,666!管城區還想吃老本:3座商代城牆公園,殷墟故裡,四合小院,守護一方的城隍廟,還有絕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文廟都在我們這兒。二七區直接派出了二七塔和德化街,管城區不敢說話了,看了看地圖,發現80%的人民公園也屬於二七區,更沒想到瑞光創意工廠也是他們的,老亞細亞緩回來一口氣:讓其他區看看什麼叫歷史!西郊人民好歹擁有碧沙崗公園和綠城廣場,還有情懷滿格的國棉一,三,四,五,六廠,政府親自操刀打造的第一個文創公園二砂最近一夜出圈,已經火出了豫A。鄭東新區代表了洋氣,鄭州之林、會展中心、大玉米、如意湖等等網紅地標集合了。經開區有福塔,高新區有大學城,惠濟區有北邙山脈和黃河國家溼地公園。金水區這次遜了點,只有一個紫荊山公園撐場面。誰讓宇通客車給了大鄭州一個在全世界都羨慕的公交系統!無人駕駛,還能插充電線,上海市區公交還在經歷1.5塊撕票公交的時代,我們早實現了公交車自由,普車,雙層,BRT夜班車,新能源統統1塊。火車站和汽車客運站都在他們陣營裡,鄭州出發不要太方便,高鐵華中華東大部分地區三小時,再說了,鄭州最初的發展還不是靠我們天南海北火車拉來的?港區這次也很硬氣:中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新鄭國際機場了解一下!7×24小時,全時段通關,國內航線基本不轉機,小地點也有定期航線噢。金水區被這幾個區圍在中間,只好卯足了勁兒發展經濟,搞教育,網紅商場扎堆開,同時不忘發展夜市經濟。說到商場,惠濟區總算能挺直腰板了,宜家你們有嗎?逛吃玩買一條龍,我們才是宇宙的中心!雖然在硬實力上沒有競爭力,但好在高新區和東區都分配到了一座大學城,中原區想來想去,只能讓我們聽他們講講過去的故事。你看,有鄭州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會有鄙視鏈。雖然大家樂此不疲相互diss吵吵鬧鬧,但也明確了各區的責任和方向發展,有的拼教育,有的搞經濟,有的靠歷史,有的發展產業,不管怎麼說,其實只有9區加在一起,我們才是一座完整的有底氣的新一線城市。掐是9顆星
聚是大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