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兩天一部名叫《出師表》的韓劇開播。
該劇沒有播出之前就曾遭到網友質疑。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這一小段不少網友可能都無比熟悉。
因為這正是我們讀書時期必背的一篇文言文。
先看看簡介:《出師表》是一部搞笑題材的政治劇,講述1年制區議員具世拉和公務員徐孔明,聯手診治有不良作風的政治人物的痛快喜劇。
而劇中還有一位角色叫趙孟德。
光從這些來看出師表、孔明、趙孟德都是我國《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角色。
讓網友不僅懷疑,確定我看的不是三國演義?
還有網友指出,早之前韓國就拍攝過一部花遊記。
故事背景依託於《西遊記》。
但韓國版的花遊記,唐僧卻是女的,孫悟空和唐僧卻在談戀愛。
按照我國的說法就是魔改原著。
如果拋開魔改原著這一點不說。
花遊記有一點意思,編劇也比較天馬行空。
但打大龍那一段確實爛尾,女主就是故意送人頭。
前面不斷鋪墊大龍有多牛,但後期被猴子一套技能就打廢了。
如果打大龍這一段在拍的好一些,確實有些看點。
但那個時候的韓劇甜就好了。
但往另一個層次看。
這就是一種無形的文化輸出啊,棒子們指鹿為馬的說,咱們中國人老祖宗創造出來的文明瑰寶是他們的,那是絕不能允許的,但它們被咱們的歷史文化影響,延伸出來的任何藝術作品,咱們都應該抱著寬容的態度看待,這就是文化輸出,要不然怎麼整個東亞都是中華文明圈。
還有一部分網友指出:人家就是抄襲也會改編,不像國內綜藝,抄襲都不會。
我們在罵人家的同時人家還不是在罵我們無恥。
就像是前兩天熱搜榜上越南某博主,抄襲李子柒風格。
抄襲只是證明這東西有價值,反而更加突出原作者,所以理性看待就好。
而另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某tv刪帖。
不少網友吐槽,剛發出沒有幾分鐘就被刪除掉了。
而有幾分鐘你還會發現全部帖子都沒有了,但恢復過後就被刪除了不少。
看到這些突然想到某平臺也喜歡撤熱搜,但人家手法比較高級多,這裡簡直就粗暴解決,刪了就好。
但刪的還沒有發的快,過一會又有了。
有一些關鍵詞還不能發,有點無語。
本來討論區就是不管劇好壞,只要不是引戰帖子都應該允許,但這操作絕了。
但筆者也進去觀摩了這部劇。
也就是打打擦邊球或者編劇是三國謎。
劇中的劇情和國產三國也沒有太多相似之處。
最直觀的一點就是這是一部現代愛情喜劇。
講的就是一個無業游民的都市年輕女孩因為找不到工作,最後想競選區議員的故事。
而劇中爭議最大的孔明,也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樣。
徐孔明早先是區裡面的稅務工作人員,準點準時上下班,也正是太準時,在區議會上按時下班就被上邊領導給流放到區熱線辦公室,負責處理熱心市民的電話。
而女主也正是最活躍的朝陽區市民,正是這個原因,兩人認識了,才鬧出後面的故事。
因為是喜劇,該劇很多片段都是有點喜劇化。
種種劇情來看,該劇確實和我們的出師表沒有多大關係,但確實有調侃的成分,說什麼我國生產的東西有怪味,但也不是第一次了他們想yy就yy吧畢竟他們也就有賊心沒賊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