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過節,學生家長給老師送禮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規則。家長有的送茶葉,有的送手機,爭先恐後,生怕送的東西不好給孩子拖了後腿,導致老師不關照孩子。
家長送禮內心惴惴不安,其實老師內心也很煎熬。老師既怕收了禮物,面對孩子時不夠坦然;又怕違反了規定受到學校處理,其實雙方都不好受。
正所謂:不收,家長心裡難受;收了,老師心裡難受。
其實,家長送禮無非是花錢買一個心安,似乎給孩子求得一道護身符。
但事實是,你送不送禮,並不影響老師對你孩子的態度。絕大多數老師對你孩子的態度,只取決於:你的孩子努不努力、優不優秀!
1、如果孩子優秀,老師本來就會對他很關心。沒有哪個老師不喜歡好學生,好學生關係到老師評職稱、爭榮譽,另外好學生也是老師教育的意義所在,成就感所在,這點大可放心。
2、如果孩子成績一般,但很誠實,老師也會真心幫助他。學生天資有高低,這點老師都知道,作為老師都會喜歡勤勉踏實的學生,相信老師會幫助他提高成績。
3、如果孩子很調皮、搗蛋。那麼適當和老師表示一下歉意,那是應該的,畢竟給人家的工作造成了困擾。但是也不建議送什麼大禮,多和老師走動走動、學校多跑跑,多關注關注孩子在學校的變化,多和老師討論討論轉化孩子的方法策略,這遠比給老師送禮更讓老師感動。同時,也更有助於你孩子的進步。
好老師,都知道如何處理送禮
拒絕收禮也是一門藝術,老師萬不可因為原則性傷害到家長感情,甚至讓家長認為你對他們和孩子有意見、有看法,影響了師生關係,這樣就違背初衷了。
1、開門見山有原則
別人笑臉相迎,帶著禮物,我們不可板著面孔,而是要先表達我們的謝意。然後,就需要開門見山說明為什麼不能收禮,講明紀律要求,也要講清楚自己做人的原則,這關係到師風師德。要讓家長知道,對待孩子都是一視同仁,跟送禮沒有關係。
這樣一來,家長不僅不會「因為老師不收禮物而有其他想法」,甚至還會對老師產生一個好印象。
2、引導孩子講規則
家長給老師送禮,孩子不可能不知道,有的孩子因此產生一些不良的念頭,認為老師也是個貪圖錢物的人,進而對老師不信任、不尊敬,對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也產生了誤導。
所以,家長要給老師送禮,老師應該避開學生,再和家長談這個問題。而且老師在日常和學習交流中,就要灌輸努力學習、靠自己拼搏的思想,也要樹立自己不愛錢財、對學習都一視同仁的形象。
3、遇到不肯收回禮物的家長,該怎麼辦?
當然,有的時候我們還是會遇到一些固執的家長,一定要把禮送到,心裡才安定。
幼兒園李老師就碰到過這個問題。家長帶著一籃子水果來學校。她不肯收。家長就說,「又值不了幾個錢!」軟磨硬泡半天,影響實在不好。於是,出於給家長留情面的角度,老師建議,「這些水果能不能讓全班的同學進行分享呢?」家長欣然同意。
所以,當家長執意不肯收回禮物時,老師其實可以通過將這些禮物當中「教學之用」,加以解決。當然,這只是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