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底在北美上映的《德魯大叔》收穫可喜口碑,首周末票房超過 1500 萬美元,眨眼收回成本的成績遠超業界期待。
凱裡·歐文等職業運動員證明了他們富有號召力的體育和娛樂精神,從「德魯大叔」系列廣告片到一部成功的電影問世,難能可貴的是 NBA 球員化身演員後都保留了各自的本色。
●●●
《暮光之城》系列電影製片人馬蒂·鮑文打電話給編劇傑伊·朗迪諾,詢問他是否願意給「德魯大叔」寫一個劇本。
朗迪諾為成龍寫過劇本,他之前看過凱裡·歐文在社交網絡上風靡一時的百事廣告宣傳片,但他第一反應覺得鮑文的點子無異於將《周六夜現場》改編成電影。
鮑文很生氣,他在電話裡喊道:「你真是個傻子,你會醒悟的,在一天左右給我打回來,告訴我你知道自己錯了,並且你想給他寫部電影。」
這位編劇並沒有立即承認這一點,但他第二天醒來後就後悔了,腦海裡反覆自問,「我是不是推掉了一份工作?還是一份關於籃球的工作?」
朗迪諾在科羅拉多大學打過球,還有在西班牙和 USBL 聯賽磨練的經歷,轉入編劇這行後他的野心是成為第二個羅恩·謝爾頓,寫出《黑白遊龍》一樣經典的籃球電影劇本。
現在他對自己能應用的主人公產生了興趣——2011 年 NBA 選秀狀元、全明星控衛凱裡·歐文。
百事讓歐文扮演老人橫掃街球場的第一部創意廣告片在 YouTube 上很快突破了 5000 萬播放量,隨後歐文進一步收攬人氣,聯袂凱文·樂福、內特·羅賓遜、雷·阿倫等球星推銷「德魯大叔」品牌,整部系列片點擊破億。
但是廣告短片和電影存在很大區別,尤其運動員臨時轉型演員的成功先例並不多見,朗迪諾認為故事的核心還是講述找回籃球的熱愛,如果關於籃球的部分敘述失敗,整部電影的內涵就坍塌了。
這部電影最終沒有走向單純的體育勵志路線,歐文本人喜歡功夫片,他崇拜李小龍,去年歐文三代戰靴就聯名科比「曼巴精神」,推出了李小龍經典的黃色連身衣主題球鞋。
但好萊塢創造《臥虎藏龍》等經典之作後就逐漸對傳統武俠主題失去了興趣,「德魯大叔」電影需要更現代娛樂和商業化的氣息。歐文邀請到 NBA 從影經驗最豐富的沙克·奧尼爾,讓《德魯大叔》電影變成了功夫和時尚碰撞後的體育喜劇片。
名宿友情出演
這部電影不需要任何特效就能還原最真實的籃球元素,迪肯貝·穆託姆博、史蒂夫·納什、比爾·沃頓、傑裡·韋斯特等名宿出現在一部虛構的紀錄片裡,作為「德魯大叔」的故事背景。
穆託姆博那富有特色的嗓門開場就能吸引全體觀眾,他提到 1968 年一位突然消失在紐約街頭的籃球天才,從而埋下「德魯大叔」的伏筆——雖然真實世界中,1968 年穆託姆博才 2 歲。
克裡斯·韋伯
韋伯算是所有球星中掩蓋原貌最深的人物,他扮演一個放棄籃球的牧師,完全融入了這個角色的氣質。在電影中韋伯提到真實生涯中的一個「梗」,他開玩笑不願回顧密西根州立大學時代的「暫停事件」。
那是 1993 年 NCAA 全國總決賽,「密西根五虎」和北卡羅來納大學打得難捨難分,最後 11 秒密西根大學落後 2 分,北卡罰球不進,韋伯搶下籃板,隊友伺機紛紛跑向前場,這讓運球到中場的韋伯情不自禁叫了個超過次數的暫停,送給北卡兩次技術犯規罰球葬送比賽。
讓人生融入電影未嘗不是一種藝術。
阿龍·戈登
戈登並沒有參與化妝派對,他本色出演一名優秀的籃球運動員,導演需要他眼花繚亂的扣籃技能填滿鏡頭。
電影中有一幕,戈登被建議不要傳球給一個叫「馬裡奧」的隊友,這很可能是在惡搞他的魔術隊友馬裡奧·海佐尼亞——戈登受傷期間頂替他位置的前鋒。
內特·羅賓遜
內特在影片中臺詞很少,他扮演的角色在 1986 年之後就坐在輪椅上度日。這可能是他在拍攝過程中躁動不安的理由,內特當著全劇組的人上演了背後偷襲、「騎扣」奧尼爾——和曾經在凱爾特人訓練營裡幹的一樣。
沙克·奧尼爾
喜歡搞怪的奧尼爾在電影裡扮演過超級英雄、警察等和他形象不太沾邊的角色,這次他又用這身大塊頭承接了武術教練的活兒。
奧尼爾的人設也頗為奇葩,1968 年他和情敵「德魯大叔」大打出手,導致球隊解散、兩人絕交。影片後來兩人還在墓地裡有一段雷人的對話——
-「我知道你喜歡她。」
-「既然如此,你為什麼要和她睡覺?」
-「因為我也喜歡她。」
凱裡·歐文
對看過好幾遍「德魯大叔」系列廣告片的粉絲而言,歐文的扮相和人設可能不再有什麼新鮮感。在影片中歐文儘量扮演一個深諳世事的嚴肅老頭,傳播競技體育的智慧。
雷吉·米勒
神射手米勒在電影裡被強加上「盲人」的設定,最終憑藉一副神奇的眼睛重見光明……
雖然劇情有不少荒誕的地方,但這群陽光向上的 NBA 球員本色出演了一部令人稱讚的喜劇。至少在克裡斯·保羅眼裡,《德魯大叔》是這個夏日不錯的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