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門禁、防高拋攝像機、音頻識別報警……青島智慧社區來了

2020-12-16 半島都市報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好

社區是城市治理過程的「最後一公裡」,也是發掘滿足居民生活需求的「最先一公裡」。數字經濟時代,如何挖掘「冰山」下的潛在需求,提升居民居住體驗,智慧社區建設破題而來,並且正在書寫答卷。

2020年7月23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智慧城市建築及居住區第1部分:智慧社區建設規範(徵求意見稿)》。這表明,在我國疫情防控轉入常態化以及新基建不斷拓展的當下,作為智慧城市重要承載體的智慧社區將進入發展的快車道。此後,各地智慧社區建設加碼,各類智慧社區產品不斷落地。同時,資本市場早已聞風而動,瞄準社區這一數位化轉型重要的線下場景,高瓴資本、紅杉中國、騰訊、京東紛紛布局物管企業。

青島正在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不斷集聚耦合的產業生態,讓智慧社區生長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9月,青島發布《關於加快推進智慧社區、智慧街區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2年,智慧社區、智慧街區建設全面推進,全市40%的城市社區建成智慧社區、具備條件的主要城市街區基本建成智慧街區,青島市智慧社區、智慧街區建設成為山東省樣板,在全國達到領先水平。截至目前,在省級智慧城市試點爭創工作中,青島市試點數量列全省第一。

智慧社區能幹啥

技術擔當 困擾居民多年的社會車輛穿行小區問題解決了

社區是由一個個居民家庭組成的最小社會單元,也是每一個人最為日常的身心歸宿和生活場景。通過數位技術改造後的智慧社區,落地效果如何?究竟能為居住在其中的人們帶來哪些實實在在的益處和便利?近日記者前往試點小區進行了一番探訪。

位於青島市南區的頤中高山,是一處已經建成使用十餘年的封閉式居民小區。今年八月,這裡完成智慧安防系統的整體改造並投入使用。對於這四個多月來的居住體驗,業主朱先生感慨變化不小。

「我們這個小區比較特殊,雖然是封閉式小區,但是因為小區內有商戶、幼兒園等等經營業戶,事實上並不能完全實行封閉管理,長期以來進出社會人員較多。」他告訴記者,小區北側臨山,東西兩個出入口外都非主幹道,當初選擇在這裡置業,也是基於對未來靜謐城市生活的嚮往。但是隨著小區的入住運轉,管理上的問題和矛盾也越來越多。其中最令居民們詬病的便是日益不堪重負的停車和借道穿行問題。

「小區雖然不靠主路,但是藉由穿行小區,可以進入南北主幹道福州北路和銀川路。」朱先生說,周圍居住小區密集,加之無法真正封閉式管理,每天大量的社會車輛進出小區,不僅造成交通隱患,汙染了社區空氣,小區內的車位也常常被外來車輛佔據,由此引發的居民不滿和糾紛時常發生。

「自從上了智慧安防管理系統,明顯改觀了。」朱先生說,他感覺現在進入小區就一個字,「靜」,而這也真正達成了他當初買房的理想。

記者在小區西門看到,車輛出入口有車輛識別設備,車輛進入識別範圍內,道閘便會自動抬起放行。如果單從表面上看,似乎與目前普遍的電子計費停車出入口並無不同。那麼,這裡是如何實現對於進出小區的車輛進行智慧化管理和調流的呢?對此,小區智慧安防系統運營方松立智慧社區(山東)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監王建波給記者解開了謎底。

「我們在軟體算法上進行了開發,打造適合本小區的『網際網路+停車』新型停車模式。」王建波說,頤中高山小區由於小區內有經營業戶,無法在物理上限制社會車輛進出,但是通過基於對人臉、手機mac地址等身份信息監測分析的人臉識別相機、WIFI嗅探等設備,可以為小區架起一個無形的電子圍欄。凡是進入小區的車輛,除已經登記的業主、商戶車輛以及長租車位車輛等,均接入市政智慧停車收費系統,進行自動化動態監測管理,除支持ETC外,還可以掃碼繳費。而對於進入小區後的車輛,如果停放位置不當,比如佔據了消防通道等,識別設備也會動態監測並自動報警,便於管理人員及時精準的接收信息,進行現場驅離幹預等管理工作。

社會車輛駛離小區時掃碼繳費

當然,智慧收費停車以及車輛信息識別或許可以解決外來車輛在小區亂停亂放的問題,但卻並非阻斷借道穿行車輛的最佳方案。不過,這對於智慧社區的締造者們來說,也並非難事。

「我們通過前期勘測發現,東門是穿行車輛的主要入口。所以後期建設過程種,通過算法設置,東門只出不進。」王建波說,通過硬體設備以及算法的「雙劍合璧」,小區車輛管理完全實現自動化,排除了人為管理可能產生的漏洞。而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後臺大數據也給出了與業主體驗改善相同的結果,「單就小區的智慧交通管理方面來說,系統啟用之前監測的日均車流總量為5000輛左右,目前已經下降至一半。」

智慧社區如何「玩」

65歲居民「刷臉」進門玩得溜

除了小區車輛痛點得以疏解,探訪中記者發現,現階段智慧社區更多時候是在以一種「無感」的方式影響著居民。

「現在回家不用帶門禁卡,刷臉就能開門,很方便。」探訪當天,65歲的居民王先生外出購物回家,提著一大包東西的他,走到小區人行通道門前,熟練的將臉湊近人臉識別門禁顯示屏,大門隨即自動打開。「以前得用門禁卡,手裡有東西的時候很不方便。」王先生告訴記者,對於像自己一樣的老年群體來說,以前對於智慧社區、人工智慧等等新詞彙沒有具象的感受,但是自從小區進行了智慧化改造後,他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便利,「真是想不到,通過這些先進科技,以前大家普遍不滿的一些社區居住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過的舒心多了」。

跟王先生一樣感覺舒心的,還有社區安保人員。「以前小區外來車輛多,亂停亂放,不好管理,我們每天忙著登記、巡查,但是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居民埋怨我們不盡心,我們自己也是很委屈。」安保人員告訴記者,現在有了高科技,小區的人員車輛都實現了自動識別,極大的減輕了他們的工作壓力和心理負擔,工作熱情也更高了。「現在刷臉進門,陌生人員一律實名登記,並且有人臉識別系統雙保險,管理效率和效果都上來了」。

人口普查「快又準」

「智慧社區就是要給業主們解決問題,滿足需求。」在王建波看來,對於智慧社區來說,技術產品以一種「無感」的方式進入居民生活,為社區管理「提效減負」,為居民減少居住麻煩和糾紛,正是產品生命力的證明。

「目前智慧社區在安防系統的建設方面已經較為成熟,而通過整合服務資源、數據資源,聯通居民訴求、聯通政務服務、聯通公共服務、聯通社會化服務,智慧社區的更多『玩法』將不斷落地更新。」

例如,在今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中,智慧社區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頤中高山小區總戶數1280戶,常住人口超過4000人,在周邊來說算是比較大型的小區,而且部分樓座房屋租賃情況較多,流動人口多。對於此類小區,過去沒有信息平臺,工作人員依靠人工採集,數據誤差比較大。」天山社區居委會主任張果清告訴記者,在開展「智慧社區」建設之後,依託科技信息化手段,準確的數據得以採集,為今年及以後的人口普查提供了便利,「相比同社區的其他小區,頤中高山在今年的人口普查中,相關普查環節工作進度均提速3至5天完成。」

高空拋物精準「溯源」 說個「熱詞」就能報警

事實上,正如王建波所說,智慧社區場景下,圍繞著城市治理和居民需求,各類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服務和產品將使得場景內涵不斷豐富。

在頤中高山小區,針對於高空拋物、景觀水池等居民生活風險點,都已經進行了有效的智慧化防控。例如,針對小區曾經多次發生高空拋物不文明行為,居民意見較大的問題,對熱點樓座布設防高拋系統;而在小區內的景觀池塘公共休閒區域,則安裝有音頻識別報警設備、一鍵報警立柱等,通過熱點關鍵詞識別,直接與公安系統聯網,確保小區發生險情或治安事件時,現場視聽信源可以第一時間暢達警方,輔助遠程接警,及時出警。

音頻識別報警區域

記者在現場看到,小區北側樓座為15個單元組成的高層居民樓,樓層在18層左右,底層部分開設有商鋪。在樓座對面的綠化帶區域,安裝有三套搭載了高空拋物智能監測系統的立杆,立杆頂部裝有防高拋相機。「這個樓座是我們小區最大的一個單體樓座,居住人口也最多。我記得以前這個區域發生過好幾次高空拋物,沒有傷到人但是造成過樓下財物的損失,因為樓層高,不好確定責任人。」朱先生告訴記者,自從布設高空拋物智能監測系統後,再未發生過一起高空拋物事件,「震懾效果很明顯」。

高空拋物智能監測系統

「高空拋物攝像機可以對整個樓座實現全覆蓋,通過將高空拋物智能檢測算法部署在相機端,對拋物軌跡還原刻畫,精準鎖定拋物窗口,同時保留拋物的圖片、視頻證據。這套系統可以同時通過平臺進行聲音報警,提示值班人員及時處置。」松立集團品牌推广部總監崔道安介紹。

對於智慧社區、街區的規劃建設重點任務,《意見》中還提出,建立社區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發展社區門診在線服務和基層社區遠程醫療服務。通過智能終端為居家老人提供遠程看護、緊急支援等服務,為社區居民提供保姆、保潔等家政服務在線預約業務,推動家政服務諮詢、投訴等業務接入統一服務熱線。發展智慧餐飲、自動化配送、無人駕駛、智能導引、智能共享設施等特色服務,不斷提升市民生活體驗,增強信息化帶來的獲得感。

記者觀察

各路玩家扎堆行業藍海 如何「自我造血」仍待檢驗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社區的搭建中,強化數據安全,做到信息「脫敏」,也獲得了政策面的同步關注。

《意見》明確要求,加大數據安全宣傳教育力度,增強社區居民、社區工作者的信息安全意識。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在推進數據交換共享、增強數據服務的同時,強化數據安全管理、嚴格數據保護程序,確保數據和系統安全,防止個人信息和工作信息洩露,切實保護居民隱私。

記者在頤中高山小區走訪時看到,人臉識別相機、高拋攝像機、一鍵報警立杆等相關設備監測區域都有明顯標識,提示「您已進入監控區域」。崔道安告訴記者,以防高拋攝像機為例,配備有感應系統,只有在感應到拋物險情發生時才會開啟,考慮到充分保護居民隱私,平時攝像頭是休眠狀態。此外,所有居民個人生物識別信息及音視頻資料數據均部署在警方平臺,包括物業在內的任何第三方都無法獲取。

一鍵報警立杆

人臉識別門禁

「現階段的智慧小區,應該叫做智慧安防小區更恰切一些。」有業內人士認為,總體來看,大部分智慧社區的建設還處於剛起步階段,機器視覺只是其中比較突出的一點。與此同時,對於居民來說,現階段智慧社區運營維護中,仍然存在「買家秀」與「賣家秀」般的現實落差。在社交平臺上,針對於「智慧社區」的討論話題中,不少網友表示「這就是以後的發展趨勢」「智能小區安全應該更好了」,但也有網友擔憂「就怕是個噱頭,服務跟質量跟不上」。

不過,毋庸置疑的是,智慧社區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場景,已經成為企業競相投身布局的藍海。據媒體報導,僅老舊小區改造方面,到2019年年底的數據,全國的居住小區大概在55萬個左右,其中在建設成為智慧社區,或者已經是智慧社區的居住小區數量遠遠不夠,目前只有5%不到。而「智慧化改造」作為老舊小區「提升類」改造的一部分,被認為可以豐富社區服務供給、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立足小區及周邊實際條件積極推進的內容,在不少發達地區和城市,作為了老舊小區改造的重要內容。

與此同時,大量雲計算等網絡硬體服務提供商開始進入這一行業,其中不乏巨頭。2019年7月,京東數科與物業巨頭彩生活合作,提出共建社區的能力、技術、數據中臺。今年4月,金山雲AIoT推出了無接觸式智慧社區解決方案。此外,智慧社區也成為一些房地產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重要抓手。12月1日,實地集團在北京發布首個OTA智能社區。

以視聽監控產品起家的青島本土企業松立控股集團,其智慧停車項目「慧停車」自2015年研製成功,短短五年間已經先後落地北京、貴陽、青島、上海、鄭州、蘭州、淄博、泉州、惠州等20多座城市,成功躋身智慧停車行業領跑梯隊,公司也被列入青島市高新技術企業上市培育庫入庫企業。有了視聽監控在智慧停車板塊的成功應用,以智慧社區安防為入口,2020年8月,松立控股集團全資持股的松立智慧社區(山東)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產品生態正式擴展至智慧社區項目。截至目前,松立集團承擔了市南區頤中高山、天福苑、辛家莊鐵路小區的 「智慧社區」試點工作。

事實上,有了好的應用場景,如何通過運維實現盈利,完成向「自我造血」的經營閉環進化,獲取長期的發展收益,仍然是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

王建波坦言,就目前的幾個試點改造項目而言,仍然是政府買單的模式,相比於改造資金,通過智慧社區的增值服務獲取利潤,或許才是行業發展的最終目標。而在試點經驗逐步完善豐富的基礎上,探索後期運營,是他們目前正在做的事情。「下一步我們計劃圍繞社區居民的生活需求,給社區便利店、夫妻店、家政服務企業等小B端賦能,提供信息服務,增加訂單數量,實現薄利銷,讓居民享受到質優價廉的服務。通過創新『政府引導+專業化運營+市場化運作」的多方共建模式,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建設、運營,減輕政府資金壓力,融合多元力量,多方共享市場化運營,促進智慧社區可持續化發展,用數位化服務居民,用數位化改變民生,實現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社會生活和社會服務的現代化。」

相關焦點

  • 以通用產品驅動AI普惠,澎思智能人臉識別門禁獲行業認可
    澎思智能人臉識別門禁一體機PesGuard就是脫穎而出的產品之一。 作為智慧城市人居場所出入管控和通行管理的核心載體,門禁設備在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催化下,正經歷著新一輪的智能化變革。洶湧而至的新冠疫情,也讓人臉識別門禁這種具有非接觸識別特性的門禁產品,成為社會剛需。
  • 免費人臉識別軟體助力智慧養老
    例如,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於養老行業,便能給老人們帶來更加細緻的關懷與暖心的照護,使老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科學、智能。保障安全:人臉識別門禁系統人臉識別門禁一方面可以使得老人們無需再攜帶鑰匙、房卡等容易忘帶、遺失或被偷的小物件,使老人們進屋更加方便。
  • 人臉識別門禁的七大優勢!
    小區門禁系統也由最初的人防逐漸發展為技防+人防的模式。智能人臉識別門禁系統的出現,不僅降低了小區物業安保人員的人工費用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基於人臉識別技術提高了識別準確率。可以更好的防止陌生人進入小區或者學校,增加人們生活的安全感。那麼智能人臉識別門禁系統有哪些特點呢?一、識別準確率高,運行穩定。人員識別準確率可達95%。
  • 好景國際人臉識別系統 讓疫情防控管理智慧+
    原標題:好景國際人臉識別系統 讓疫情防控管理智慧+   近日,北京經開區博興街道好景國際
  • 福州多個小區安裝人臉識別門禁,個人信息如何保護?
    當前,人臉識別門禁系統已逐步在福州推廣,部分小區強制推行人像採集,觸碰了人們的敏感神經,而信息不對稱、不透明加劇了人們對信息洩露的擔憂。小區門禁採用人臉識別是否有相應的法律依據?物業有權強制採集居民個人信息嗎?收集到的個人生物信息是否得到了妥善保護?記者就此進行調查。
  • 智慧圖書館中的人臉識別解決方案
    為了進一步推動智慧校園的建設,為更好地向師生提供智能化、人性化的圖書館管理服務,智慧圖書館在逐步建設落地中。校園人臉識別解決方案在這其中也有應用,那 在智慧圖書館中的人臉識別技術有什麼應用?在智慧圖書館中使用人臉識別門禁系統,系統與學校數據資源整合在一起,通過刷臉進出代替刷卡進出圖書館的方式,有效解決忘帶卡、冒用卡等問題。更為準確真實地記錄出入館數據,加強對人員進出時間及身份記錄等方面的安全管控,提高讀者出入館提供方便。
  • 人臉識別門禁終端實時制的成功要素_即識別其他可以改進的地方
    人臉識別門禁終端廠家如何可靠地生產和發送產品?運用實施制的製造商發現下列六大要素是最基本的。而且,都是必需的;組織如果不能實施所有六大要素,就不能成功地實施實施制。捷易科技人臉識別門禁設備1、實現並進一步縮短周期和客戶反應時間。縮短客戶反應時間能使公司迅速應對人臉識別門禁終端客戶需求。消除非增值時間和作惡能縮短的周期。2、建立靈活的產能或可預測的訂單。對於人臉識別門禁終端特殊訂單而言,縮短調試準備時間並能按客戶要求定製產品是十分必要的。
  • 亮點滿滿|中控智慧全新TDB08-P、TDB08-PLUS生物識別門禁終端強勢...
    中控智慧TDB08自上市以來,因其「大容量、耐用性強、識別速度快」等諸多亮點而備受青睞。而TDB08-P、TDB08-PLUS在原有的優勢基礎上進行了全新優化,升級為集可見光面部、多模態手掌生物識別方式於一體 的識別終端,既可以滿足特殊時期的管理需求,也可以在疫情後持續應用。
  • 公司安裝人臉識別考勤門禁一體機需要多少錢一套?
    現在有很多公司已經在廣泛地使用人臉識別門禁機了,究其原因,是因為人臉識別門禁系統的使用相比以前的門禁系統更先進,同時也更高效便捷。人臉識別門禁系統無論是在考勤管理、員工通行,還是降低安保人員人工成本等方面都具有不小的優勢。並且還能提升了公司的科技體驗感。
  • 北京大興建興家園小區軟體升級,居民不摘口罩也能「人臉識別」
    然而,因為口罩遮擋面部,小區的智能門禁「人臉識別」系統似乎無法正常工作了。記者今天上午探訪了大興區林校路街道建興家園小區,發現這裡通過軟體升級,讓居民不摘口罩也能成功通過「人臉識別」。居民戴著口罩,仍然能夠「人臉識別」打開門禁。
  • 人臉識別門禁之憂:業主質疑「悄悄」安裝,「我的隱私咋保障」?
    而一邊是「人臉識別門禁」的熱潮,一邊是越來越多居民的質疑——如何防止個人信息被盜用?問題的背後,是數據的去向和安全問題。人臉識別系統安裝如何規範?信息安全咋保障?如何規範個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帶著這些問題,近日,記者走訪調查。門禁隨意裝?
  • 人臉識別門禁檢票閘機,乘客旅客身份證實名制自助核驗閘機如何選
    人臉識別門禁檢票閘機集成人臉識別算法及傳統讀卡、身份識別模塊可與企業ERP門禁等系統結合,適用於智慧樓宇,智慧園區,社區等場所,為企業提供更安全的智能化管理體驗。鐵路全電子客票拍打式擺門檢票機特別是窩門自2017年春運起始火車站高鐵站採取乘客實名制身份自助核驗閘機以來,啟用人臉識別閘機來管理乘客的進出,使用體驗十分好。
  • 人臉識別門禁之憂:業主質疑安裝不告知 臉「丟」了咋辦?
    從前段時間網上引起熱議的「戴著頭盔看房」短視頻,再到日前(10日)出現的廣西南寧十幾名業主刷臉賣房被騙超千萬元,人臉識別系統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記者通過實地走訪發現,今年成都很多小區也陸續安裝了人臉識別等智能門禁系統。而一邊是「人臉識別門禁」的熱潮,一邊是越來越多居民的質疑——如何防止個人信息被盜用?
  • 紅星調查|人臉識別門禁之憂:業主質疑「悄悄」安裝,「我的隱私咋...
    從前段時間網上引起熱議的「戴著頭盔看房」短視頻,再到日前(10日)出現的廣西南寧十幾名業主刷臉賣房被騙超千萬元,人臉識別系統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記者通過實地走訪發現,今年成都很多小區也陸續安裝了人臉識別等智能門禁系統。而一邊是「人臉識別門禁」的熱潮,一邊是越來越多居民的質疑——如何防止個人信息被盜用?
  • 小區安防系統升級,進出口使用人臉識別門禁對講機開啟智能新時代
    傳統的門禁漏洞百出,現在小區進出口使用最多的依然是門禁卡,使用門禁卡最大的問題在於「認卡不認人」,這樣容易造成門禁卡丟失,遺忘,複製卡等問題。人臉識別門禁對講機如果在能提高小區安防體系的同時也解決了以上這些繁瑣的問題的話,可以在小區的進出口安裝一套人臉識別門禁對講機,人臉識別門禁對講機只需要連接小區進出口的門禁線路,在保安室部署人臉識別門禁對講機的控制系統軟體
  • 360視覺入局人臉識別:終結行業「裸奔」,「安全」是終極法則
    邱召強坦言,360公司從2018年起就開始投資人臉識別領域,曾經也想通過收購人臉識別公司來切入這一市場。但是360人工智慧實驗室通過對市面上數十款的人臉識別設備進行了攻防測試後,發現這些人臉識別終端的安全防護效果都不理想。
  • 紅旗工地人臉識別實名制系統_美威電子
    紅旗工地人臉識別實名制系統,美威電子,產品均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紅旗工地人臉識別實名制系統, 識貨 識貨是虎撲體育旗下男性電商導購平臺。美國跟人臉識別徹底槓上了。美國紐約州近日通過了一項法令:2022年之前,禁止在學校中使用人臉識別和其他生物特徵識別技術。
  • 洛陽今年將對307個老舊社區進行智慧安防建設
    今年,洛陽市將對城市區207個老舊小區進行智慧安防建設,中心城區老舊小區智慧安防覆蓋率達到50%;9縣(市)、吉利區完成100個老舊小區智慧安防建設。今日,洛陽市召開老舊小區智慧安防建設工作推進會,對此項民生實事進行再動員再部署。
  • 人臉識別技術升級 戴著口罩也能刷臉打卡
    研發人員戴口罩進行人臉識別檢測。受訪者供圖3月6日,在中國中鐵科學研究院門禁口,員工們戴著口罩和安全帽,排隊陸陸續續「刷臉打卡」。他們沒有摘下口罩或帽子,僅在屏幕前簡短停留,員工信息及體溫狀況就出現在了屏幕上,工作人員也實現了安全、快速入場。
  • 戴口罩刷臉測溫,考勤通行更快速安全—視美泰SV-1082X測溫人臉識別...
    在新冠疫情的催動下,人臉識別測溫產品的技術迅速發展,助力線下無接觸測溫通行,為人們出行與工作學習提供了保障。一款好的人臉識別測溫產品可以讓閘機通道與門禁考勤實現人臉識別自動通行,還可同時進行行高精度紅外體溫檢測,在疫情當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