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樓女嬰或有後遺症 其父重男輕女其母精神異常

2021-01-07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來源標題:石家莊4個月墜樓女嬰或留下後遺症,父親自言重男輕女

近日,石家莊橋西區康泰園小區一名出生僅4個月的女嬰從5樓墜落,父親拒絕送醫治療事件引發網友持續關注。12月8日,石家莊市橋西區友誼街道辦事處發布通報稱,墜樓女嬰已被送往兒童醫院住院治療,目前生命體徵平穩。

新京報記者走訪發現,這不是女嬰第一次墜樓,早在其剛出生六七天時,就有多位同小區居民看到女嬰從5樓家中墜落;女嬰之母魏某因精神狀況異常,頻繁打人砸物,嚴重影響鄰裡關係;女嬰之父鄭某是無業游民,更直言自己重男輕女。

據通報,公安機關已經立案,按程序對魏某開展精神疾病司法鑑定,相關部門已經啟動社會救助程序。

12月8日,出事女嬰家陽臺已加裝護欄。新京報記者 喬遲 攝

女嬰先後兩次墜樓,疑被母親拋下

在石家莊康泰園小區,多位居民向新京報記者回憶了女嬰墜樓的時刻。11月30日13時許,住在女嬰家對面8號樓的張彩月(化名)聽到「嘭」的一聲,她從窗戶往下看到,一個只穿著尿不溼的嬰兒墜落在9號樓下的防護網上。

防護網就裝在9號樓一樓租戶嶽寧(化名)家小院的上方。她聽到動靜後出去查看,看到了頭頂斜上方防護網上的嬰兒,「當時孩子肚子上一起一伏在呼吸,但是沒有哭。」

住戶們急忙尋人救孩子,還撥打了120。可當時正值飯點,院子裡人很少,保安室也沒人在。過了一會兒120趕到,但由於防護網位置較高,沒人爬得上去。一位住戶拿來梯子,路過的快遞員爬上梯子將女嬰抱了下來。

「從發現到抱下來用了大約20分鐘,小孩兒凍得紫紅紫紅的。」張彩月說。

一位住戶回憶,事發時女嬰的父親鄭某並不在家,快遞員救女嬰時他從外面回來,一起幫忙扶著梯子,「看上去很焦急的樣子」。然而,等到120和110的工作人員趕到,鄭某卻並不想去醫院,打算把女嬰抱回家,但被警方制止,鄭某不得不帶著女嬰一起上了救護車。

關於此次女嬰墜樓的原因,12月8日,鄭某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自己的妻子魏某「愛鬧脾氣,可能是她發脾氣的時候不小心扔下去的。」

女嬰家所在的小區是個老小區,據住在此地多年的街坊鄰裡反映,11月30日的墜樓事件,已經是第二次發生了。

住在同單元4樓的住戶周清(化名)回憶,孩子剛出生六七天時就墜過一次樓,當時樓下還沒裝防護網,女嬰直接掉到一樓的小院裡。

一樓房東告訴新京報記者,當時房子的上一任租客退租,正在找新的租客。8月6日下午4點多,她母親去房子裡打掃過,當時還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到了下午5點多,她的丈夫和兒子又去房子裡,結果看到院裡草堆上有個光著身子的小孩兒,「剛看到小孩他倆都挺害怕,不敢碰,趕緊喊人幫忙。」

一位當時到場的住戶說,孩子當時什麼也沒穿,眼睛睜著,但是沒有哭,他一摸發現孩子還在喘氣,趕緊找了床被子把孩子裹了起來。

隨後,聚集起來的鄰居們撥打了120、110。正趕上女嬰之父鄭某買完菜回家,周清讓鄭某趕緊把孩子送去醫院,結果鄭某說了一句,「要送她(魏某)送。」

鄰居們猜測,女嬰墜樓時鄭某不在家,而女嬰剛出生沒幾天,還不會翻身,可能是被精神異常的母親魏某從五樓扔下來的。

周清記得,女嬰被之後到場的120送往醫院,但「第二天孩子就被鄭某從醫院抱了回來。」

鄰居們說,這次事故過後,街道辦、居委會等部門多次來到鄭某家裡,勸說他將魏某送到醫院治療,但是鄭某並不配合。

石家莊4個月墜樓女嬰所居住小區。新京報記者 喬遲 攝

女嬰神經系統重度損傷,未來可能留下後遺症

12月8日,新京報記者來到了女嬰家中。其父鄭某此前曾對媒體表示,不想讓女嬰住院,因為醫院細菌太集中,家裡環境會好很多。但記者看到,鄭某家中的衛生壞境十分糟糕,臥室裡堆滿了雜物,地面汙跡斑斑,有厚厚的一層汙垢,瓜子皮滿地都是。廚房和灶臺上都有厚厚的黑色油汙,散發著刺鼻的氣味。屋裡不少小飛蟲和蒼蠅。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女嬰睡覺的地方是一張小沙發床,外包的紅色皮面已經脫落的差不多,破舊的布面外露著,有很多黑色的汙垢。女嬰在家喝的奶粉沒有封蓋,雜亂地擺在地上。

12月8日,女嬰家中環境十分雜亂。新京報記者 喬遲 攝

書架和沙發墩上面堆滿了書,其中包括《食療與養生》、《小智慧大健康》、《手到病自除》、《看手識病》等養生書籍。

鄭某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我擅長養生,按摩、嬰幼兒護理是我的專長。」他表示,之前沒有送孩子去醫院,是因為「孩子沒有明顯的外傷,現在已經進入恢復階段,養養就好了。」「人除了表面的關護之外還需要感情溝通」,在他看來,他和小孩的感情可以喚醒孩子的求生意識。

12月8日,石家莊市橋西區友誼街道辦事處發布聲明,11月30日中午,女嬰墜落事件發生後,因女嬰父親拒絕治療,友誼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分別於12月2日和12月5日帶女嬰到醫院檢查治療,後均被其父親帶回家中,經工作人員反覆做工作,於12月7日晚22時,將女嬰送往兒童醫院住院治療,目前女嬰生命體徵平穩。

新京報記者從河北省婦女聯合會兒童部獲悉,墜樓女嬰現正在省兒童醫院ICU接受治療。新京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女嬰住在重症監護室內,除了醫護人員,其他人不允許進入病房。

12月8日,河北省兒童醫院重症二科黃波主任向新京報記者表示,通過女嬰家長之前的反映,孩子墜樓之初,出現過頻繁的抽搐,存在意識喪失、雙眼凝視、四肢抖動、顏面青紫等情況。

黃波說,經過檢查,發現女嬰顱內有出血情況,從神經系統的損傷角度來看屬於重度損傷,「還是比較嚴重的,存在留有後遺症的可能。」因為目前女嬰還處於昏迷階段,影響臨床判斷,「所以還不能有確定的結論。等到一定程度的恢復後,做一些輔助檢查,再來評估孩子的受傷情況。」

他進一步解釋,「孩子屬於複合型的顱腦損傷,不同的腦部區域有不同的損傷情況,包括硬膜下的出血、腦挫裂傷。未來兩三周是急性期,將來神經系統的恢復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此外,據黃波介紹,女嬰肺部CT影像有損傷的跡象存在,腎臟也不排除有基礎問題,「存在可能跟這次外傷不一定有直接關聯的一些變化,比如可能以前有腎積水。」女嬰沒有營養不良情況,但有基礎性的貧血。

12月8日,女嬰之父鄭某在家中。新京報記者 喬遲 攝

女嬰母親精神異常,頻繁高空拋物,有暴力行為

新京報記者走訪了解到,女嬰之母魏某平時存在精神異常狀況。一樓租戶嶽寧說,他們家是今年10月1日搬來的,因為魏某經常從五樓往下扔東西,房東11月份在小院上方安裝了防護網。

嶽寧的姑姑也表示,他們搬來的這兩個多月裡,魏某隔三岔五就往下扔東西,「書、辣椒醬、洗衣液,什麼都有。」周清也證實,魏某會往外扔書、衣服、臉盆,連家裡戶口本都扔下來過。

周清回憶,鄭某魏某夫妻二人是四五年前搬來小區的,二人剛搬過來時,魏某看起來就不太正常,很怕人,「你去她家裡,她特別有自我保護意識,也不正眼看你,一副羞羞答答的害怕樣子。」

但魏某那時候還比較老實,「後來越來越兇,發瘋時歇斯底裡,大喊大鬧,鑿地板,不分晝夜,就是拆樓的那個動靜。我都怕這個樓板被她砸透了。」周清說,有一次,魏某曾經拿刀把樓道的扶手鑿得面目全非。

根據小區多位居民的講述,魏某發病時還帶有攻擊性,典型症狀就是到處打人,「沒有招惹她,打得都是弱勢群體,婦女和老人。」

有居民看到過魏某在小區裡走,路上遇到行人,「見一個踹一個」。「犯病的時候眼睛瞪著人,看著都害怕,打人不知輕重。」不少住戶表示,平時見到魏某不敢說話,會刻意躲避。

一位住戶回憶,去年自己家的保姆與魏某擦肩而過時,無緣無故被魏某推倒,腦袋磕到了石頭上。她去找鄭家理論,最後鄭家賠了保姆兩千元。

12月8日,女嬰家陽臺灶臺十分骯髒。新京報記者 喬遲 攝

據鄰居們回憶,此前街道辦、社區等多次來給鄭某做過工作,勸說他將魏某送去醫院治療,然而他拒不配合。有一次街道辦好不容易把魏某送進了醫院,結果上午送進去,下午鄭某就把魏某領了回來。

對此,鄭某向新京報記者解釋,妻子比較脆弱,「多勞動就不會得抑鬱」。他說妻子原先去過精神病院,但是治療效果不理想,還不如在家裡「吃好喝好睡好,自然就不得病。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睡補不如精神補。」

鄭某向記者表示,自己沒工作,魏某病退的一個月4000多的退休工資是家裡唯一的收入來源。

據通報,魏某已於 12月4日下午被送往精神疾病專科醫院住院治療;公安機關已經立案,按程序對魏某開展精神疾病司法鑑定。相關部門已啟動社會救助程序。

12月8日,女嬰在家中所睡床鋪。新京報記者 喬遲 攝

女嬰父母還育有一女,父親直言重男輕女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除了剛出生4個月的女嬰,鄭某和魏某二人還生育過一個大女兒。鄭某表示,大女兒今年8歲,在縣城跟爺爺一起生活。

鄰居們回憶,大女兒之前一直跟爺爺奶奶生活,兩年前奶奶去世後,鄭某將女兒接到了身邊,但沒幾天就被孩子姑姑接走了。

多位鄰居都提到,在大女兒和父母短暫同居的幾天裡,一天半夜三點多,大女兒一個人跑到小區的保安室外睡覺,稱「我媽犯病吵得我睡不了。」

對於大女兒上述半夜離家的情形,鄭某表示,「魏某覺得多個人一起生活很彆扭,不願意小孩兒在家待著,就把大女兒攆出去了。」

周清記得,鄭某跟她說過,自己此前有個兒子,但6個月的時候就夭折了。鄭某向新京報記者承認了此事,但不願意多講。

不過,他直言不諱地表達了自己重男輕女的想法,「有閨女和有小子,那感覺根本不一樣。」

他形容,「有閨女是很平淡的感覺,但是有兒子立馬就精神了,說話很有底氣,因為有後了。」他表示,「很多老祖宗的技術都傳男不傳女,因為孩子跟的是別人的姓。」「你即使把閨女當兒子養,把全部心願都寄托在閨女身上,到時候閨女嫁出去,你付出越多越傷心。多難受啊,是不是?」

12月8日下午,新京報記者從河北省婦女聯合會兒童部獲悉,墜樓女嬰的監護權問題正在走相關程序,相關部門將依法依規商討其父是否還具有監護權。

12月8日,女嬰家廚房十分凌亂。新京報記者 喬遲 攝

近日,石家莊橋西區康泰園小區一名出生僅4個月的女嬰從5樓墜落,父親拒絕送醫治療事件引發網友持續關注。12月8日,石家莊市橋西區友誼街道辦事處發布通報稱,墜樓女嬰已被送往兒童醫院住院治療,目前生命體徵平穩。

新京報記者走訪發現,這不是女嬰第一次墜樓,早在其剛出生六七天時,就有多位同小區居民看到女嬰從5樓家中墜落;女嬰之母魏某因精神狀況異常,頻繁打人砸物,嚴重影響鄰裡關係;女嬰之父鄭某是無業游民,更直言自己重男輕女。

據通報,公安機關已經立案,按程序對魏某開展精神疾病司法鑑定,相關部門已經啟動社會救助程序。

12月8日,出事女嬰家陽臺已加裝護欄。新京報記者 喬遲 攝

女嬰先後兩次墜樓,疑被母親拋下

在石家莊康泰園小區,多位居民向新京報記者回憶了女嬰墜樓的時刻。11月30日13時許,住在女嬰家對面8號樓的張彩月(化名)聽到「嘭」的一聲,她從窗戶往下看到,一個只穿著尿不溼的嬰兒墜落在9號樓下的防護網上。

防護網就裝在9號樓一樓租戶嶽寧(化名)家小院的上方。她聽到動靜後出去查看,看到了頭頂斜上方防護網上的嬰兒,「當時孩子肚子上一起一伏在呼吸,但是沒有哭。」

住戶們急忙尋人救孩子,還撥打了120。可當時正值飯點,院子裡人很少,保安室也沒人在。過了一會兒120趕到,但由於防護網位置較高,沒人爬得上去。一位住戶拿來梯子,路過的快遞員爬上梯子將女嬰抱了下來。

「從發現到抱下來用了大約20分鐘,小孩兒凍得紫紅紫紅的。」張彩月說。

一位住戶回憶,事發時女嬰的父親鄭某並不在家,快遞員救女嬰時他從外面回來,一起幫忙扶著梯子,「看上去很焦急的樣子」。然而,等到120和110的工作人員趕到,鄭某卻並不想去醫院,打算把女嬰抱回家,但被警方制止,鄭某不得不帶著女嬰一起上了救護車。

關於此次女嬰墜樓的原因,12月8日,鄭某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自己的妻子魏某「愛鬧脾氣,可能是她發脾氣的時候不小心扔下去的。」

女嬰家所在的小區是個老小區,據住在此地多年的街坊鄰裡反映,11月30日的墜樓事件,已經是第二次發生了。

住在同單元4樓的住戶周清(化名)回憶,孩子剛出生六七天時就墜過一次樓,當時樓下還沒裝防護網,女嬰直接掉到一樓的小院裡。

一樓房東告訴新京報記者,當時房子的上一任租客退租,正在找新的租客。8月6日下午4點多,她母親去房子裡打掃過,當時還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到了下午5點多,她的丈夫和兒子又去房子裡,結果看到院裡草堆上有個光著身子的小孩兒,「剛看到小孩他倆都挺害怕,不敢碰,趕緊喊人幫忙。」

一位當時到場的住戶說,孩子當時什麼也沒穿,眼睛睜著,但是沒有哭,他一摸發現孩子還在喘氣,趕緊找了床被子把孩子裹了起來。

隨後,聚集起來的鄰居們撥打了120、110。正趕上女嬰之父鄭某買完菜回家,周清讓鄭某趕緊把孩子送去醫院,結果鄭某說了一句,「要送她(魏某)送。」

鄰居們猜測,女嬰墜樓時鄭某不在家,而女嬰剛出生沒幾天,還不會翻身,可能是被精神異常的母親魏某從五樓扔下來的。

周清記得,女嬰被之後到場的120送往醫院,但「第二天孩子就被鄭某從醫院抱了回來。」

鄰居們說,這次事故過後,街道辦、居委會等部門多次來到鄭某家裡,勸說他將魏某送到醫院治療,但是鄭某並不配合。

石家莊4個月墜樓女嬰所居住小區。新京報記者 喬遲 攝

女嬰神經系統重度損傷,未來可能留下後遺症

12月8日,新京報記者來到了女嬰家中。其父鄭某此前曾對媒體表示,不想讓女嬰住院,因為醫院細菌太集中,家裡環境會好很多。但記者看到,鄭某家中的衛生壞境十分糟糕,臥室裡堆滿了雜物,地面汙跡斑斑,有厚厚的一層汙垢,瓜子皮滿地都是。廚房和灶臺上都有厚厚的黑色油汙,散發著刺鼻的氣味。屋裡不少小飛蟲和蒼蠅。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女嬰睡覺的地方是一張小沙發床,外包的紅色皮面已經脫落的差不多,破舊的布面外露著,有很多黑色的汙垢。女嬰在家喝的奶粉沒有封蓋,雜亂地擺在地上。

12月8日,女嬰家中環境十分雜亂。新京報記者 喬遲 攝

書架和沙發墩上面堆滿了書,其中包括《食療與養生》、《小智慧大健康》、《手到病自除》、《看手識病》等養生書籍。

鄭某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我擅長養生,按摩、嬰幼兒護理是我的專長。」他表示,之前沒有送孩子去醫院,是因為「孩子沒有明顯的外傷,現在已經進入恢復階段,養養就好了。」「人除了表面的關護之外還需要感情溝通」,在他看來,他和小孩的感情可以喚醒孩子的求生意識。

12月8日,石家莊市橋西區友誼街道辦事處發布聲明,11月30日中午,女嬰墜落事件發生後,因女嬰父親拒絕治療,友誼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分別於12月2日和12月5日帶女嬰到醫院檢查治療,後均被其父親帶回家中,經工作人員反覆做工作,於12月7日晚22時,將女嬰送往兒童醫院住院治療,目前女嬰生命體徵平穩。

新京報記者從河北省婦女聯合會兒童部獲悉,墜樓女嬰現正在省兒童醫院ICU接受治療。新京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女嬰住在重症監護室內,除了醫護人員,其他人不允許進入病房。

12月8日,河北省兒童醫院重症二科黃波主任向新京報記者表示,通過女嬰家長之前的反映,孩子墜樓之初,出現過頻繁的抽搐,存在意識喪失、雙眼凝視、四肢抖動、顏面青紫等情況。

黃波說,經過檢查,發現女嬰顱內有出血情況,從神經系統的損傷角度來看屬於重度損傷,「還是比較嚴重的,存在留有後遺症的可能。」因為目前女嬰還處於昏迷階段,影響臨床判斷,「所以還不能有確定的結論。等到一定程度的恢復後,做一些輔助檢查,再來評估孩子的受傷情況。」

他進一步解釋,「孩子屬於複合型的顱腦損傷,不同的腦部區域有不同的損傷情況,包括硬膜下的出血、腦挫裂傷。未來兩三周是急性期,將來神經系統的恢復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此外,據黃波介紹,女嬰肺部CT影像有損傷的跡象存在,腎臟也不排除有基礎問題,「存在可能跟這次外傷不一定有直接關聯的一些變化,比如可能以前有腎積水。」女嬰沒有營養不良情況,但有基礎性的貧血。

12月8日,女嬰之父鄭某在家中。新京報記者 喬遲 攝

女嬰母親精神異常,頻繁高空拋物,有暴力行為

新京報記者走訪了解到,女嬰之母魏某平時存在精神異常狀況。一樓租戶嶽寧說,他們家是今年10月1日搬來的,因為魏某經常從五樓往下扔東西,房東11月份在小院上方安裝了防護網。

嶽寧的姑姑也表示,他們搬來的這兩個多月裡,魏某隔三岔五就往下扔東西,「書、辣椒醬、洗衣液,什麼都有。」周清也證實,魏某會往外扔書、衣服、臉盆,連家裡戶口本都扔下來過。

周清回憶,鄭某魏某夫妻二人是四五年前搬來小區的,二人剛搬過來時,魏某看起來就不太正常,很怕人,「你去她家裡,她特別有自我保護意識,也不正眼看你,一副羞羞答答的害怕樣子。」

但魏某那時候還比較老實,「後來越來越兇,發瘋時歇斯底裡,大喊大鬧,鑿地板,不分晝夜,就是拆樓的那個動靜。我都怕這個樓板被她砸透了。」周清說,有一次,魏某曾經拿刀把樓道的扶手鑿得面目全非。

根據小區多位居民的講述,魏某發病時還帶有攻擊性,典型症狀就是到處打人,「沒有招惹她,打得都是弱勢群體,婦女和老人。」

有居民看到過魏某在小區裡走,路上遇到行人,「見一個踹一個」。「犯病的時候眼睛瞪著人,看著都害怕,打人不知輕重。」不少住戶表示,平時見到魏某不敢說話,會刻意躲避。

一位住戶回憶,去年自己家的保姆與魏某擦肩而過時,無緣無故被魏某推倒,腦袋磕到了石頭上。她去找鄭家理論,最後鄭家賠了保姆兩千元。

12月8日,女嬰家陽臺灶臺十分骯髒。新京報記者 喬遲 攝

據鄰居們回憶,此前街道辦、社區等多次來給鄭某做過工作,勸說他將魏某送去醫院治療,然而他拒不配合。有一次街道辦好不容易把魏某送進了醫院,結果上午送進去,下午鄭某就把魏某領了回來。

對此,鄭某向新京報記者解釋,妻子比較脆弱,「多勞動就不會得抑鬱」。他說妻子原先去過精神病院,但是治療效果不理想,還不如在家裡「吃好喝好睡好,自然就不得病。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睡補不如精神補。」

鄭某向記者表示,自己沒工作,魏某病退的一個月4000多的退休工資是家裡唯一的收入來源。

據通報,魏某已於 12月4日下午被送往精神疾病專科醫院住院治療;公安機關已經立案,按程序對魏某開展精神疾病司法鑑定。相關部門已啟動社會救助程序。

12月8日,女嬰在家中所睡床鋪。新京報記者 喬遲 攝

女嬰父母還育有一女,父親直言重男輕女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除了剛出生4個月的女嬰,鄭某和魏某二人還生育過一個大女兒。鄭某表示,大女兒今年8歲,在縣城跟爺爺一起生活。

鄰居們回憶,大女兒之前一直跟爺爺奶奶生活,兩年前奶奶去世後,鄭某將女兒接到了身邊,但沒幾天就被孩子姑姑接走了。

多位鄰居都提到,在大女兒和父母短暫同居的幾天裡,一天半夜三點多,大女兒一個人跑到小區的保安室外睡覺,稱「我媽犯病吵得我睡不了。」

對於大女兒上述半夜離家的情形,鄭某表示,「魏某覺得多個人一起生活很彆扭,不願意小孩兒在家待著,就把大女兒攆出去了。」

周清記得,鄭某跟她說過,自己此前有個兒子,但6個月的時候就夭折了。鄭某向新京報記者承認了此事,但不願意多講。

不過,他直言不諱地表達了自己重男輕女的想法,「有閨女和有小子,那感覺根本不一樣。」

他形容,「有閨女是很平淡的感覺,但是有兒子立馬就精神了,說話很有底氣,因為有後了。」他表示,「很多老祖宗的技術都傳男不傳女,因為孩子跟的是別人的姓。」「你即使把閨女當兒子養,把全部心願都寄托在閨女身上,到時候閨女嫁出去,你付出越多越傷心。多難受啊,是不是?」

12月8日下午,新京報記者從河北省婦女聯合會兒童部獲悉,墜樓女嬰的監護權問題正在走相關程序,相關部門將依法依規商討其父是否還具有監護權。

12月8日,女嬰家廚房十分凌亂。新京報記者 喬遲 攝

相關焦點

  • 石家莊女嬰墜樓事件追蹤:女嬰或有後遺症 其父重男輕女
    石家莊女嬰墜樓事件追蹤:女嬰或有後遺症 其父重男輕女時間:2020-12-09 14:40   來源:上海熱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石家莊女嬰墜樓事件追蹤:女嬰或有後遺症 其父重男輕女 近日,河北石家莊4個月大女嬰被母親扔下樓一事,引發網友強烈關注,大家在譴責其父親不負責任的同時,最擔心的還是女嬰的安危
  • 墜樓女嬰或留下後遺症,其父稱因輿論壓力被迫住院,自言重男輕女
    文/小何社會論標題:墜樓女嬰或留下後遺症,其父稱因輿論壓力被迫住院,自言重男輕女近期,河北石家莊一4個月大的女嬰被親母從五樓扔下受傷,其父一直拒絕住院治療此事被曝光後在網上引發輿論,當地政府非常重視,及時將女嬰送往醫院進行救治,現已無大礙,但還是有可能留下後遺症。起初,大家都以為女嬰父親是因為家裡條件不好,才放棄將孩子送醫治療,但結果顯示我們都錯了。
  • 墜樓女嬰或有後遺症 其父拒絕送醫治療重男輕女
    近日,石家莊橋西區康泰園小區一名出生僅4個月的女嬰從5樓墜落,父親拒絕送醫治療事件引發網友持續關注。12月8日,石家莊市橋西區友誼街道辦事處發布通報稱,墜樓女嬰已被送往兒童醫院住院治療,目前生命體徵平穩。
  • 墜樓女嬰或留下後遺症,父親自言重男輕女,女嬰已是先後兩次墜樓
    墜樓後的女嬰不過在記者經過多方的了解,該女嬰已經不是第一次墜樓,早在其剛出生六七天時,就有多位同小區居民看到女嬰從5樓家中墜落。如此的消息一出真的是讓人感到驚訝。而且據了解女嬰的母親因精神狀況異常,在小區內頻繁打人和砸物,嚴重影響鄰裡關係;女嬰的父親也是無業游民,而且在面對記者的採訪中更是直言自己重男輕女。如今是什麼年代了,還有重男輕女的現象出現,而且還是在繁華的城市裡。
  • 石家莊4個月墜樓女嬰或留下後遺症,父親自言重男輕女
    新京報記者走訪發現,這不是女嬰第一次墜樓,早在其剛出生六七天時,就有多位同小區居民看到女嬰從5樓家中墜落;女嬰之母魏某因精神狀況異常,頻繁打人砸物,嚴重影響鄰裡關係;女嬰之父鄭某是無業游民,更直言自己重男輕女。
  • 4個月墜樓女嬰或留後遺症,母親精神異常,父親:有兒子就有後了
    12月9日,據新京報報導,近日,石家莊橋西區康泰園小區一名出生僅4個月的女嬰從5樓墜落,父親拒絕送醫,引發網友持續關注。目前孩子已住院治療,醫生表示女嬰神經系統重度損傷,未來可能留下後遺症。據悉,孩子母親患有精神病,女嬰剛出生時就曾被其扔下。
  • 河北石家莊4個月墜樓女嬰或留下後遺症
    近日,石家莊橋西區康泰園小區一名出生僅4個月的女嬰從5樓墜落,父親拒絕送醫治療事件引發網友持續關注。12月8日,石家莊市橋西區友誼街道辦事處發布通報稱,墜樓女嬰已被送往兒童醫院住院治療,目前生命體徵平穩。
  • ...最新消息:墜樓女嬰父親因輿論壓力才讓住院 墜樓女嬰或有後遺症...
    河北石家莊,一名4個多月大的女嬰從5樓墜落,因為落在1樓上方的防護網,孩子萬幸保住了生命。  這一驚險事件還有更令人錯愕的細節:孩子已是二次墜樓,父親多次拒絕救治……輿論一片譁然,憤恨的網友們也在思考一個法律問題:對那些「不配」做父母的人,真的拿他們沒有辦法?
  • 4個月墜樓女嬰或留下後遺症,父親自言重男輕女
    「經過檢查,發現女嬰顱內有出血情況,從神經系統的損傷角度來看屬於重度損傷,「還是比較嚴重的,存在留有後遺症的可能。」」近日,一則河北石家莊4個月大的女嬰從5樓墜落受傷後,父親拒絕讓孩子住院治療的視頻引發廣泛關注。據了解,孩子墜落後被送往醫院救治,經診斷,腦部、肺部、腎部等多處受傷。
  • 墜樓女嬰父親軟飯硬吃:坦言重男輕女,沒工作靠妻子退休工資
    這不是女嬰第一次墜樓,早在其剛出生六七天時,就有多位同小區居民看到女嬰從5樓家中墜落;女嬰之母魏某因精神狀況異常,頻繁打人砸物,嚴重影響鄰裡關係;女嬰之父鄭某是無業游民,此前有個兒子,但6個月的時候就夭折了。鄭某更直言自己重男輕女,他說生男生女真的不一樣。
  • 墜樓女嬰父親現身醫院,稱因輿論壓力被迫住院,自言重男輕女
    題目:墜樓女嬰或留下後遺症,父親稱由於輿論壓力被迫住院,自言自語近日,河北石家莊一名4個月大的女嬰被親生母親從五樓摔下,受傷後,父親一直拒絕住院,還聲稱「在家養就好」。這件事曝光後在網絡上引起了輿論的關注,當地政府高度重視,及時將女嬰送往醫院救治,現在並沒有大礙,但仍可能留下後遺症。一開始,每個人都認為女嬰的父親是因為家裡條件不好,才放棄把孩子送去看病的,但是結果顯示我們都錯了。
  • 墜樓女嬰父親承認重男輕女:被重男輕女毀掉,還有男孩
    「他果然是重男輕女」。最近,備受關注的石家莊女嬰墜樓事件,父親終於出面回應:有閨女就是很平淡,有兒子立馬就精神了。此次墜樓的4個月女嬰,已經是第二次墜樓。即使社會各界很關心,其生父還是堅持回家治療,因為醫院細菌多,回家養養就好了。
  • 三問「石家莊女嬰墜樓事件」
    女嬰的母親有精神疾病,而即便孩子腦部有出血,肺部、腎部等多處受傷,其父仍拒絕住院治療,堅持帶她回家。於是,在微博,「石家莊女嬰墜樓事件」的相關話題一度佔據熱搜前十,被將近1億人所閱讀、關注。女嬰的命運牽動了眾人的心。最新的消息是,當地婦聯已經介入,墜樓女嬰現正在省兒童醫院ICU接受治療,其父沒有陪同。
  • 石家莊墜樓女嬰最新情況通報
    因女嬰父親拒絕治療,專班工作人員分別於12月2日和12月5日帶著女嬰到醫院檢查治療,後均被其父親帶回家中。經工作人員反覆做工作,於12月4日下午14時將其母魏某送往精神疾病專科醫院住院治療;於12月7日晚22時將女嬰送往兒童醫院住院治療,目前女嬰生命體徵平穩。公安機關已經立案,按程序對魏某開展精神疾病司法鑑定。
  • 追問石家莊女嬰墜樓:對不配為父母者,真沒辦法了嗎?
    動圖來源:網絡視頻截圖「女嬰母親患精神疾病」「父親拒絕救治女嬰」「女嬰已是二次墜樓」「父親直言重男輕女」……隨著更多信息被媒體披露,此事也漸漸引燃輿論。——因女嬰父親拒絕治療,專班工作人員分別於12月2日和12月5日帶著女嬰到醫院檢查治療,後均被其父親帶回家中。——經工作人員反覆做工作,於12月4日下午14時將其母魏某送往精神疾病專科醫院住院治療;於12月7日晚22時將女嬰送往兒童醫院住院治療,目前女嬰生命體徵平穩。
  • 冷暖人生|追問女嬰墜樓:對不配做父母的人,真沒辦法了嗎?
    「女嬰母親患精神疾病」「父親拒絕救治女嬰」「女嬰已是二次墜樓」「父親直言重男輕女」……隨著更多信息被媒體披露,此事也漸漸引燃輿論。事發第9天,12月8日,這一事件終於有了較為完整的官方通報。——因女嬰父親拒絕治療,專班工作人員分別於12月2日和12月5日帶著女嬰到醫院檢查治療,後均被其父親帶回家中。——經工作人員反覆做工作,於12月4日下午14時將其母魏某送往精神疾病專科醫院住院治療;於12月7日晚22時將女嬰送往兒童醫院住院治療,目前女嬰生命體徵平穩。
  • 女嬰墜樓被父親拒絕治療,因為真有人相信天地精華能治病
    女嬰,是被人為從五樓拋下的。然而墜樓還不是最離譜的,讓人匪夷所思的行為,是其父不願給孩子治療。11月30日當天醫院檢查後,其父就選擇把孩子帶回家自己治。其父更是說出這樣的話語:「一般三層樓是摔不死人的,這是常識。」從墜樓再到此次醫院檢查,本就拖延了好幾天,現在的他更是一點都不在意這些病症,執意要帶孩子回家,不管所有人的勸阻。在籤署《放棄治療書》後,女嬰就這樣被帶回了家。
  • 石家莊4個月女嬰墜樓:對不配做父母的人,真沒辦法了嗎
    「女嬰母親患精神疾病」「父親拒絕救治女嬰」「女嬰已是二次墜樓」「父親直言重男輕女」……隨著更多信息被媒體披露,此事也漸漸引燃輿論。事發第9天,12月8日,這一事件終於有了較為完整的官方通報。——因女嬰父親拒絕治療,專班工作人員分別於12月2日和12月5日帶著女嬰到醫院檢查治療,後均被其父親帶回家中。——經工作人員反覆做工作,於12月4日下午14時將其母魏某送往精神疾病專科醫院住院治療;於12月7日晚22時將女嬰送往兒童醫院住院治療,目前女嬰生命體徵平穩。
  • 被黃奕資助的四個月女嬰,父親承認重男輕女,被群嘲有皇位繼承
    近日一個四個月墜樓女嬰,引起了大眾的關注度,就在黃奕看到四個月女嬰墜樓的消息後當即表示:我一直以為,每個小生命的到來,都是上天送給父母的禮物。當小天使來到這個世界,父母就應該對她的生命負責。作為母親,我總想把世上最好的東西留給孩子。今天看到這個只有四個月的小女孩的遭遇,真的很難過。
  • 4個月女嬰墜樓,「不是第一次了」
    近日,河北石家莊一名4個月大的女嬰先後兩次墜樓,被送醫後,女嬰父親放棄治療。女嬰母親被指有精神疾病。針對該事件,12月8日,石家莊市橋西區政府通報稱,公安機關已經立案,按程序對女嬰母親魏某開展精神疾病司法鑑定。相關部門已經啟動社會救助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