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重點扶持作品名單,山西省有6部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入選。其中,山西省京劇院有限責任公司創排的京劇《文明太后》入選「百年百部」創作計劃,太原市晉劇藝術研究院創排的晉劇《傅山進京》入選「百年百部」傳統精品復排計劃,孝義市文化館創排的孝義木偶戲《紅軍娃》、山西省歌舞劇院有限公司創排的民族管弦樂《青春右玉》、山西藝術職業學院創排的音樂《表裡山河》、長子縣文化館創排的長子鼓書《最後一筆黨費》入選「百年百項」小型作品創作計劃。
京劇《文明太后》劇照 資料圖片
京劇《文明太后》講述北魏著名政治家馮雁(史稱「文明太后」)適應歷史發展大勢,以民為本,通過與其養子獻文帝拓跋弘為首的鮮卑權貴勢力激烈鬥爭,以致生死對決,教育引導其孫孝文帝拓跋宏,團結鮮卑、漢族等各族大臣,由解除局部「禁田」入手到大力推行「均田制」等一系列改革,使北魏富國強兵走向鼎盛、實現民族融合北方統一的艱難歷程。該劇通過演繹這段發生在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的風雲過往,讓人們對山西悠久的歷史文化又有了一些更深入的認識。
晉劇《傅山進京》劇照 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供圖
晉劇《傅山進京》以三晉歷史文化名人傅山晚年一段真實經歷為背景,將傅山放在一個封建王朝更迭的歷史背景上。從傅山進京開始,到重返故鄉結束。在有限的舞臺時空裡以藝術的手法濃縮和再現了傅山最具光彩的生命樂章。在表現他威武不屈的中原知識分子氣節的同時,著力展現了他學究天人樸素的親民思想。既彰顯了傅山剛直不阿開一代文風之先河的傳統學者風範,又刻畫出康熙皇帝尊儒惜才、海納百川的開明天子氣度,成功地塑造了傅山和康熙兩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該劇自2007年1月首演至今,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美的製作,取得了一系列驕人的成績。
圖為孝義木偶戲演出 資料圖片
孝義木偶戲《紅軍娃》是孝義市文化館根據原孝義市黨史辦主任王春吉編撰的《紅色記憶》一書中所記載的紅軍東徵途中發生在老百姓身邊的真人實事改編而成。該劇利用國家級非遺項目孝義木偶戲和真人同臺互動的表現形式,融入孝義地方說書音樂元素,表現手法新穎。
圖為音樂《表裡山河》海報 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供圖
「河之東,山之西,長城長又長,表裡山河自古傳唱……」,歌曲《表裡山河》以晉劇唱腔為序,聲越千裡,濃鬱的三晉風情撲面而來。整首歌用短短的159個字,講述了從遠古走來,一路鏗鏘前行的山西故事。該歌曲以宣傳推介山西省「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板塊為主線,以歌頌大美山西、感悟晉風晉韻為內容,是一首講好山西故事、傳播山西聲音、凝聚山西精神的音樂力作。
山西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是一支聲部齊全、訓練有素的民族樂團。多年來,樂團的足跡遍布祖國各地,並先後出訪美國、法國、日本、韓國、新加坡、智利、墨西哥、匈牙利、俄羅斯、義大利等國,所到之處好評如潮。樂團始終致力於民族音樂的挖掘、整理、研究和發展,創作出一大批富有濃鬱中國民族風格和山西地方特色的民族器樂作品。
長子鼓書是一門說唱相間、以唱為主、且採用山西長子地區一帶方音表演的曲藝說書形式,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長子縣文化館立足上黨八音會、長子鼓書等當地特色文化,將群眾熟悉的生活、情景、故事結合黨的方針、政策融入到現實題材文藝作品之中創作,創排一批貼近生活、貼近人民、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文藝作品。
據悉,為做好「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工作,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將建立專項工作推進領導小組和專家指導組,嚴格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加強引導,堅持「集思廣益」,鼓勵「創新出彩」,重點落實「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總要求,集中全省優勢創作和專家力量,調動文藝院團和藝術工作者的創作積極性,制定科學可行的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同時在資金及政策上給予充分保障,確保入選項目按時限、高質量完成。
責編:楊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