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送孩子去各種各樣的興趣班
失聲痛哭的她們
六歲女孩彤彤因為下腰
導致「腰部外傷並脊椎損傷截癱」
10月6日上午11點左右,平頂山郟縣王集鄉的李女士接到了一個電話,她六歲的女兒彤彤,原本正在當地的一家舞蹈培訓機構學習舞蹈,卻突然被送進了醫院!
已經學習兩年舞蹈的她
卻因為下腰
2018年5月5日
一看情況不對,媽媽立即帶著棠棠來到醫院,最後檢查報告顯示,棠棠從頸2到頸7中樞神經受損,脖子以下幾乎全部癱瘓!
從新鄉到鄭州,再從鄭州到北京,又從北京到西安,變賣家產,父母帶著棠棠的求醫之路從未停止過,治療費也已經花去了180萬元!
這樣的慘痛事例從未停止過。
2019年2月23日,平頂山寶豐的一個四歲女孩因為練舞蹈下腰,導致下肢癱瘓。
2018年3月11號,陝西一6歲女孩舞蹈下腰導致癱瘓;
2018年11月17日,湖南長沙7歲女孩在練習側手翻倒立發生意外,導致脊髓損傷;
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背後,是一個個「折翼」的天使。在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殷切期待中,「下腰」正在成為傷害孩子的利器。
那麼現在市場上,還有多少孩子處在隱患和風險之中,他們的老師,都是合格的嗎?
大街小巷中,舞蹈培訓機構隨處可見,大到一層樓,小到一間房。其中,民族舞、芭蕾舞是少兒舞蹈中,最熱門的兩種。塑造形體、鍛鍊氣質,是不少家長讓孩子學習舞蹈的初衷。眾所周知,要想學好舞蹈,首先要練好「基本功」,而提到基本功,「下腰」就成了無法迴避的話題。
調查中記者發現,學舞蹈的孩子很多是在三到六歲之間,而對於下腰這個動作,哪怕是零基礎,似乎也成了必練的科目。
然而,在醫生看來,下腰、前橋這些高難度動作,並不是想練就能練的。
醫生的這種提醒,舞蹈班的所謂老師們卻不以為然。
培訓班的老師們表示,他們都是非常專業的,所以「下腰」這種高難度動作,並不會導致孩子受傷。
然而,當記者提出想要看一下老師的相關資格證時……
在河南省舞蹈家協會副主席、少兒舞蹈委員會主任靳珂看來,如果要想避免下腰導致癱瘓情況的出現,專業的培訓機構和老師非常關鍵。然而,現實的情況只能說令人很遺憾。
靳珂介紹,舞蹈老師所謂的考級,實際上並不像英語四六級一樣有全國統一的標準。全國甚至有幾十個機構,能夠提供考級、發證服務。頒發考級證書的機構多且複雜,沒有全國統一的標準,和統一的機構,全國也沒有統一的平臺可供查詢某個老師是否具備相關資質。
作為盈利機構,不少舞蹈培訓班,重生源、輕管理,這也讓孩子們在練習舞蹈的過程中,風險進一步增大。
如此高頻率的慘劇發生,下腰還該不該練呢?誰來為孩子的安全負責呢?如何能讓孩子不再「閃著腰」?從醫學角度,小孩子怎樣練習舞蹈才算科學呢?
一個個慘痛的教訓,讓人心痛。「下腰」背後,是一個個面對著高風險的幼小身軀。
孩子八歲之前,不要給她外力,讓她自己能做成什麼,她就做成什麼,比如有些孩子趴那,趴個小青蛙她趴不下去,屁股撅的老高,不一樣的孩子不要硬強加去做成什麼樣。
現實中開始學跳舞的孩子
問題始終存在,風險一直伴隨,但真正要改變,就需要對行業進行統一的規範。
❂ 中國少兒舞蹈編導領軍人物、少兒舞蹈教育家、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曹爾瑞下腰它不光有軟度,它還有力度的練習,要不然孩子自己支撐不住,比如剛出生的小孩她很軟,敢讓她練嗎?那為什麼四歲多的孩子,也那麼軟就敢讓她練習呢?其實孩子照樣是身體無力的,必須讓她做各種各樣的輔助練習,肌肉有一定的力量,然後再去做這種軟度練習,所以我覺得社會舞蹈培訓,很多它就光重視孩子的軟開度,而不重視孩子的力度,這是一個大的缺失。
舞蹈不是比誰的腿扳得多高、腰折得多彎,基本功只是舞者的基本能力之一,千萬不可急於求成,循序漸進地根據孩子自身狀況去練習才是最科學的,因舞而傷的概率也才會降低。一旦出現意外,救治時間起著關鍵作用。
而六歲的棠棠,之所以到了如今半植物人的狀態,在她的家人看來,就跟病情被耽誤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隨後,棠棠被緊急轉到鄭州的一家醫院,但因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悲劇已經無法挽回。
孩子是花朵,舞蹈理應讓花朵綻放的更加絢爛,孩子們需要正規的舞蹈班,孩子們需要專業的舞蹈老師,孩子們更需要整個社會一起來為他們的安全保駕護航!別讓優雅的舞蹈,成為孩子的痛苦來源,更不要讓本該五彩斑斕的童年時光,只有那冰冷的輪椅和病床!
來源 | 民生大參考(ID:minshengdacank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