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尹之爭」並非個人之爭,而是去年激烈爆發的韓國法務部與檢察官系統之爭的延續。
▲韓國總統文在寅公開向國民致歉:政局混亂 非常抱歉。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文 | 徐立凡
當地時間12月7日,韓國總統文在寅就韓國政壇近日出現的混亂狀況罕見道歉。
文在寅表示,「政壇混亂令國民擔憂」,「希望混亂的局勢不會持續,而是成為韓國發展道路上的陣痛」。
文在寅所稱的「政壇混亂」,指的是最近幾個月韓國法務部長秋美愛和檢察總長尹錫悅之間爆發的爭鬥。
「秋尹之爭」並非個人之爭,而是去年激烈爆發的韓國法務部與檢察官系統之爭的延續。
去年的「法檢之爭」,文在寅愛將、前法務部長曹國倒下了。
新起的「秋尹之爭」,誰會是勝利者?
「秋尹之爭」充滿刀光劍影
這裡需要先回放一下「秋尹之爭」的過程。
實際上,涉事雙方的爭鬥已持續了一整年。秋美愛是今年1月接替去年因醜聞辭職的曹國擔任法務部長的。
秋美愛是韓國政壇的資深女將,她早年就加入了韓國前總統盧武鉉陣營。
2016年當選當時在野的共同民主黨黨首,為共同民主黨後來執政立下了汗馬功勞,一度被認為是總統大位的有力競爭者。
她曾因反對韓國部署美國薩德飛彈聞名。
甫一上任,秋美愛就展現出加速推進韓國司法改革的強烈意志。1月13日,秋美愛對32名檢察長級別的官員進行人事變動。檢察總長尹錫悅的核心團隊成員大部分遭貶,其中包括負責調查曹國案件的反腐重案部長韓東勳,實際統籌曹國案的首爾中央地方檢察長裴誠範等人。
檢察總長尹錫悅一度也被秋美愛系的普通檢察官要求面對面質詢。
今年9月,尹錫悅系統反擊,檢察官要求調查秋美愛兒子在服役期間違規休假一事。
這就像是去年檢察官系統整治曹國的翻版。
曹國就是因子女偽造證書入讀名校等負面新聞被檢察系統調查被迫辭職。
政治經驗豐富的秋美愛再度反擊。
10月,秋美愛動用偵查指揮權,調查尹錫悅家人涉嫌基金詐騙案、非法稽查法官、妨礙監察和偵查、違反政治中立原則等案。
11月24日,秋美愛勒令尹錫悅停職。韓國檢察官集體抗議,各黨派也紛紛捲入,遂引發當前韓國政壇亂局。
▲資料視頻。韓國法務部長官曹國因涉腐醜聞辭職:不願再讓政府承擔壓力。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高烈度對抗折射韓國司法改革難度
從去年有「皇太子」之稱的曹國黯然下臺到今年的「秋尹之爭」,如此頻繁而高烈度的對抗的根源,折射出文在寅試圖推進的司法改革難度之大。
自文在寅入主青瓦臺以來,他就把改革檢察官制度當作頭等大事。
他認為,檢察官的權限必須收縮,以避免韓國政壇無休止爭鬥,再出現韓國總統「沒有好下場」的局面。
按照改革計劃,法務部對檢察官有全面監督權,檢察官將只能保有公訴權,搜查權將交還警方。
對於高層人員的犯罪行為,則將設立專門機構負責。
這一改革計劃因觸及檢察官系統的權力蛋糕,遭到了檢察官系統的集體反對。
而檢察總長尹錫悅,向來主張「搜查第一」主義,他曾先後把韓國前總統李明博、樸槿惠和三星副董事長李在鎔送進了監獄。
改革檢察官制度,等於否定他的戰功。
文在寅的司法改革也不利於在野黨。因為通過檢察官的搜查權,搜集當政高官的違法犯罪證據或黑料,已然是在野黨對抗執政黨的主要手段。
假如檢察系統被法務部控制,在野黨形同失去重炮。
因此,在野黨非常積極地介入近年的「法檢之爭」,加大了文在寅推進改革的難度。
目前尹錫悅佔有輿論優勢
「秋尹之爭」爆發後,由於各種力量的介入,事態發展超出了文在寅政府的控制,特別在輿論方面,多數對尹錫悅表示支持。
最強硬的聲音甚至指責秋美愛是「亂政」。
輿論偏向的原因,除了部分是代表反對派發聲外,更主要的原因是韓國檢察系統具有高度獨立性,法務部長不得隨意幹預已是社會共識。
而對尹錫悅的支持聲音迅速就轉化成了尹錫悅的政治能量。
韓國將於2022年大選,最近幾天,尹錫悅已上升為三大熱門總統競選人之一。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文在寅的民意支持率下滑到了37%左右,此前他的最高支持率曾達到84%。
由此不難理解,為什麼文在寅要通過道歉的方式,儘快平息「秋尹之爭」引發的風波。
不過,文在寅也表示,仍將堅定地繼續推進檢察官制度改革。
可以想像,文在寅需要積累推進檢察官制度改革的動能,這也勢就意味著,青瓦臺勢必近期會在抗擊疫情、改善韓國的經濟和對外貿易環境等方面,進一步發力。
□徐立凡(專欄作家)
編輯:陳靜 校對: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