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胖到極致
這是廣州雕塑院許鴻飛的作品。他的「肥女」系列作品可謂雕塑行業一股「洪流」,面對這些體態壯碩、造型幽默的女人雕像,看客也被逗得開心不已。文學、繪畫、音樂都承載著作者對人類美好情感的宣示,雕塑也不例外,但這些形體肥胖的雕塑並沒有讓人感到不適,相反,肥女誇張的肢體動作,洋溢著開心與樂觀的笑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場景,快速拉近看客與雕塑的距離。可以說,樂觀自信才是人們喜歡這些雕塑的理由所在。
許鴻飛先生的肥女系列作品有很多,在我看來,那些作品個個都融入了快樂的元素。能將情緒融入雕塑並使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的作品和雕塑家並不多見。
02瘦到靈魂
人們常用瘦骨嶙峋來形容一個人形體極度瘦弱,賈科梅蒂的作品就是這樣一種狀態。
線條般的四肢看不到肌肉,瘦吧。
賈科梅蒂是瑞士雕塑大師,畫家。2010年2月3日,他的作品「行走的人」在英國倫敦蘇富比拍賣行以6500萬英鎊的價格成交,刷新了藝術品拍賣成交價格的世界紀錄。
這個經歷過二戰的雕塑家將他的作品打上了戰爭傷痕,人物單薄細瘦、可以說雕塑形態還是有些嚇人的,沒有表情,沒有肌肉,粗糙,孤獨,沉默,瘦弱,但他們的步態和挺直的軀幹仍能讓人感受到面對困境默默承受努力前行的勇氣。
03以胖為美
這是荷蘭某客商委託金壁虎藝術製作的三款金屬女人雕塑,人物形體肥碩健壯,被大量用到酒店、售樓處、會館等公區空間。從環境陳設裝飾意義上來講,人們並不會因為雕塑的胖瘦、是否裸體而排斥。從某種意義上講,對人體雕塑的態度代表著一個社會的包容度和人們的審美修養。現實歸現實,藝術歸藝術,現實生活中人們必須穿衣出門開展社交活動,而藝術則呈現事物最本質的狀態,但與現實生活有著明顯的界限。也就是說繪畫、雕塑可以裸體,但現實生活中如有人裸體出行不是精神病患者就是極少數搞行為藝術的。
漲姿勢,國外的華人雕像個個都是人中龍鳳
南亞國家-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城市雕塑
南亞國家·斯裡蘭卡、馬爾地夫城市雕塑賞析
雕塑泡沫稿材料要求與傳統泥稿製作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