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千年古墓出土古畫,考古專家仔細觀察後:怎麼像小孩的手筆?
在考古學界,公認最難以保存的文物便是古畫。在一開始缺乏考古知識的時候,剛剛挖開一座墓葬因為沒有做好對古畫的保護措施,導致很多古畫一接觸氧氣頓時煙消雲散,或者畫面模糊顏色褪去。所以在上世紀很多墓葬都沒有古畫保存下來,多是一些金銀器具。
然而在新疆的一座千年古墓卻出土了一件古畫,完整保存了下來,只不過經過考古專家仔細觀察之後,卻覺得怎麼有點像小孩子的手筆,這是怎麼回事呢?
古代新疆地區,高昌佛教藝術十分昌盛,擁有自己的風格流派,所以新疆地區出土的墓葬中有很多關於佛教的藝術圖,與之相比,一些反映世俗生活的藝術品,特別是畫作,不僅在吐魯番,在西域和其他綠洲文化中心的遺存中也極為罕見。
這幅出土於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中的畫作,名叫《地主莊園圖》,縱46.2釐米,橫105釐米,目前藏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分別繪在六張紙上拼合而成。作為我國所見目前所見保存最為完好、時代最早的一幅紙畫,其價值不言而喻,但是以其內容來看,卻有點讓人懷疑是小孩子的手筆。
畫面主要描繪了墓主人生前日常生活的狀態,單從繪畫的技巧上來說,畫面有一種抽象的感覺,因為在圖中墓主人的兩隻眼睛竟然是一大一小,眼瞳一正一邪,高挺的鼻梁卻配上一個朱紅的嘴唇,再加上兩撇稍顯滑稽的小鬍子,拿著一個團扇。
以簡單的線條構成,談不上有多精美,有點像小孩子的隨手塗鴉。許多網友看後,說旁邊立著的那一個侍女明顯在鄙視她的主人。
在階級森嚴的封建社會,這位侍女大概沒有這個膽量,而在這位主人的左側則有著是庖廚的場景,一個女僕正在忙碌於爐灶邊,為主人準備食物。在墓主人的右側,又有一人一馬,馬夫身著短衣,似乎正在等著主人出行。
在畫面的上方是天空和田野,日月北鬥星皆有,而在太陽的下面又有樹木、田地和農具,在月亮內還繪製有蟾蜍,中間一棵大樹上落著一隻鳳鳥。
雖然畫面顯得稚拙簡單,用筆稍顯粗放,像是隨手繪就,色彩也比較單純,只有紅黑藍三種顏色,但卻是全面反映了東晉時期豪門貴族的生活。
雖然這幅紙畫與中國傳統畫作大相逕庭,但仔細一看還頗有意趣,值得玩味,於是乎藝術家們說這種風格叫做「稚拙」,以簡練生動的筆法塑造藝術形象,也有人推測或許這幅畫作是墓主人在生前無聊時用來打發時間而畫的,大概是其生前的得意之作,所以便一同帶到了墓中。
最後,古代高昌文化相比較於中土文化有著顯著的差異,但同為華夏文化中的一部分,這一次墓葬中出土的這副《地主莊園圖》,雖然線條誇張讓人覺得是小孩子的手筆,但卻也為研究高昌文化提供了重要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