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蘋果出走越南,富士康在印度,製造業的生死博弈,你讀懂了嗎

2020-12-22 良之才

去年10月,三星關閉了位於廣東惠州的工廠,這是三星在中國的最後一家手機工廠。至此,三星手機製造業已完全退出中國市場,歷時27年。三星的下一個目的地,是越南。

無獨有偶,日本電子巨頭索尼也關閉了其在北京的智慧型手機工廠,將自己的生產線轉移到了泰國。除此之外,蘋果也逐步關停相關產業鏈工廠,準備去往越南。而富士康的選擇是印度

其他諸如高通、阿迪、耐克等製造業巨頭們紛紛離開中國市場。

隨著這些跨國公司的不斷退出,你是不是也會不禁悄悄自問:我們還是「世界工廠」嗎?製造業大王曹德旺曾在年初就提醒,跨國公司的離開不僅僅是人力成本,更要警惕全球製造業的「去中國化」,中國的復興離不開製造業的崛起,而各大巨頭離去的同時,更是各國背後關於製造業的「生死博弈」。

一、成就:中國製造業異軍突起

對於文章開篇的疑問,小良給你肯定的回答,我們還是「世界工廠」,更是「世界發動機」。

全球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中國約有220種產品產量世界第一。這其中有傳統的鋼鐵、玻璃、水泥,也有家電、器械。舉個小小的例子,一隻小小的打火機,中國的年產量可達150億,佔全球產量的75%。

曾經一度作為發達國家支柱的工業,比如汽車、船舶、軌道交通、新能源等在近十年內紛紛被趕超。你也許不知道,從2009年開始,中國汽車產量就已經躍居全球第一,銷量佔比30%。

在製造業的關鍵技術中,中國在太空、深海、衛星、導航、飛機製造等領域發起挑戰,很多霸主國家的地位被趕超。高鐵、新能源汽車、無人機、超級計算機也不斷傳來喜訊,這是中國製造業異軍突起的真正中堅力量。當然,在中外技術你追我趕的過程中,還有是有很多高精尖技術始終無法突破,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晶片技術。華為、中興等中國公司吃的苦頭,可以說一言難盡。

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今天的中國,已經是完全體的製造業大國。

二、戰術:人口紅利,以買代造,市場換技術

華為的晶片被限制以後,很多人都對「以買代造」的晶片發展戰略提出的批評,甚至哀嘆失去的三十年。小良覺得,這都是不理智的嘆息。

中國的製造業在30年前是什麼樣?面對外部的各種封鎖和內部的急需發展,如何能在困境中實現突圍?必然是打開市場,靠著外部的慣性帶動市場,進而帶動內部的發展。量變才會引起質變,如果連最開始的量都沒有,那如何去奢求質變?

而這些戰術就是後來廣為人知的「世界工廠」的最大優勢:

人口紅利:就是大量的高素質人才,低廉的勞動力。以買代造:核心部件的研發退後 ,用購買的方式打通產業鏈,減小西方國家的防備。市場換技術:通過打開國門,用市場和利潤吸引高精尖技術落戶中國,共同進步。事實上,這些操作堪稱「利器」,正是在這些操作的掩護下,中國製造業急速膨脹式的發展。以西方國家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迅速發展為今天的製造業大國。面對中美貿易戰,老胡曾說過,美國也許沒有想到,中國原來這麼抗揍。你不妨仔細想想,抗揍靠什麼?就是靠製造業。

海外企業們利用廉價勞動力去生產出了規模龐大的產品,降低自身的生產成本和運營成本,而工廠建設的當地,也憑藉著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機會解決了就業問題,為當地GDP增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以富士康為例,2010年在河南鄭州建設的富士康工廠為當地提供了超過10萬個工作崗位,相關產業的增長量超過了50%。

三、「中國製造」不再廉價,警惕製造業「去中國化」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產業鏈上遊的市場不斷佔有,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在慢慢提升。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勞動成本僅比美國低4%。此外,中國的工資正以比生產率提高更快的速度增長,人民幣也在逐漸升值,「一言以蔽之:中國製造業已不再是必定節省成本的萬能途徑。」

這是事實,也是很多外企離開中國最愛官宣的理由。

但實際上,無論是富士康還是蘋果,這些口口聲聲為了更低勞動力去越南開廠的跨國公司,受困於當地人員素質和個性化環境的影響,實際上一個季度的虧損就能抵得上員工的工資了,那為何還要堅持撤出中國?這就要警惕,西方國家製造業「去中國化」也許不是說說就完的。

未來的製造業,除了低段位的苦力製造外,更多的是「創新之戰」,「技術之戰」,「標準之戰」、「市場之戰」。沒有掌握核心科技,想在這些戰場上勝出,幾乎是不可能的。

有人曾問我,偉大祖國的復興什麼時候就到來了?看罷製造業的發展,我鬥膽猜測,等越來越多的華為、阿里、大疆這些掌握了核心科技的公司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而出,等中小企業也開始專研科技甚至掌握某種獨門技術,等中國的產業環境進一步完善,迎來新的質變,製造業真正成為霸主時,復興就到了。

而這一天,越來越近了。你看某國,他有多著急,咱就有多快。

相關焦點

  • 富士康如果全面退出中國,對我國製造業影響有多大?
    眾所周知,富士康集團不僅是中國最大的電子廠,還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加工廠,為全球各大手機、電腦品牌提供代加工製作,其中蘋果就是富士康最大的客戶,大部分的蘋果產品都是由富士康提供代加工。
  • 印度製造曝出問題,宜家宣布全球召回!印度仍想吸引蘋果三星建廠
    此外,由於印度「洋蔥荒」,上一個月印度物價飛漲,通脹率也刷新了5年來最高增幅記錄。為提振經濟,印度積極通過出臺減稅、補貼等各種政策,吸引外資在印度建廠,發展印度的製造業。然而,近日印度製造卻爆出大醜聞......
  • 加大對印投資,富士康放出「狂言」,中國製造業地位,已結束?
    這些傳聞並不是「空穴來潮」,因為近年來富士康不斷擴大在外投資力度,尤其是在印度、越南等國,富士康建設了多家工廠。富士康的一系列舉動,也讓人懷疑富士康是不是「另有打算」?雖然之前富士康方面出面否認了,將撤出內陸市場的這一說法,但大家似乎並不買帳。近年來我國製造業,成為了大家關注的重點。
  • 富士康印度建廠取消,被傳與蘋果發生糾紛?
    而說起製造就不得不提富士康,作為我國最為著名的製造企業,還曾一度成為了中國製造的名片。其實在富士康的官網上就可以看到,實際上富士康自2002年起就已經成為了我國出口企業200強的榜首。而在2018年的時候富士康的出口份額更是達到了大陸總出口的4.1%。但是富士康也並非是一帆風順的,最近的一段時間富士康在海外的業務就似乎出現了一些問題。
  • 三星、蘋果搬離中國是因為勞動力成本上升?「去中國化」才是本質
    落後了只會有人踩踩你!這句話在人際關係中不見的正確,不過卻是西方國家對待中國的態度。沒有西方國家願意看到中國在一起崛起,雖然他們知道他們阻止不了中國前進的車輪,仍然在不停地給中國知道各種麻煩,不斷試圖阻止中國發展。
  • 深圳製造業巨頭接連「跑路」搬至越南,深圳市委書記喊話!
    製造業巨頭紛紛撤離深圳,選擇越南近段時間以來,由於深圳土地資金上漲,加之用工成本、物價等相對高昂,深圳幾大製造業紛紛撤走工廠,並決定搬至越南建工廠。深圳一個月之內走了兩家外資製造業巨頭——史丹利和村田升龍科技,現在又有一家上市公司——長盈精密將離開。長盈精密是一家上市公司,專業開發設計和製造手機配件,其客戶為蘋果、三星、OPPO、VIVO、華為、小米和特斯拉等國內外知名大客戶,其中國際客戶佔40%以上。
  • 蘋果九家在華工廠遷往印度!曾猛誇中國消費者:如今卻「變心」了
    【11月29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國一直都是蘋果海外最大的市場,同時也是蘋果產品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例如iPhone、iPad、Mac電腦等等,絕大部分都由富士康、比亞迪、立訊精密等中國廠商代工生產,尤其是富士康更是成為了蘋果御用代工廠商,而富士康也憑藉和蘋果之間合作關係,搖身一躍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代工廠
  • 印度為三星建立顯示器工廠提供經濟獎勵
    印度最大的邦之一北方邦(Uttar Pradesh)證實,它將向韓國巨頭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提供經濟誘因,以在該地區建立一家顯示器工廠,預計耗資約6.55億美元。北方邦在向媒體發表的聲明中聲稱,該公司正在將其工廠從中國遷至印度。人們認為這是一個舉措,將有助於推動「印度製造」計劃,該計劃旨在將印度打造為製造業中心。
  • 越南、印度、中國!蘋果或宣布2個大動作!庫克在下一盤什麼棋?
    王爺說財經導讀:周一(11日),據外媒報導,全球科技巨頭——蘋果公司接下來可能會有2個大的動作,而且都和中國有關! 一方面,蘋果可能將30%的無線耳機「AirPods」產能從中國轉移到越南;另一方面,蘋果還可能將20%的iPhone手機產能從中國轉移到印度!
  • 【臺股看過來】富士康計劃展開越南蘋果筆電組裝新產線 臺積電公司...
    富士康公告斥資2.7億美元成立新公司FuKang Technology並旨在為越南擴充產能做好準備,近期更傳出將在越南北江建設用於生產蘋果筆電Macbook系列與iPad系列的產品組裝線,並預計在明年上半年投入生產。
  • 製造業能不能去西部?
    「製造業遷出中國」算是近兩年的熱門話題,熱門的目的地除了印度,就是越南,前者工業基礎薄弱,後者體量實在太小,基本只能做做組裝手機的生意。事實上,真正能承接大陸的製造業體量的目的地,是整個東南亞。與很多人的慣常認知相反,東南亞並不是一個香蕉共和國的合集。
  • 西部改造,逆天改命,中國製造業未來在西部
    過去我有談論過印度,印度短時間內不可能成為世界工廠。事實上,疫情發生以來也看到了印度的問題。後來我們擔心的是越南,但說一個實話,越南整個國家的體量還是小了,只要快速發展上幾年,它的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馬上飆升,做一些組裝生意還是可以的,不可能形成產業鏈,所以說越南就不足為慮了。
  • 富士康敗退印度,爽約美國,為何iPhone還得在中國製造?
    從初步的統計看,富士康停擺的海外工廠基本承接的都是蘋果公司的業務,換句話說,蘋果公司產品的生產製造在海外轉了一圈,最後又回到中國製造。這對於想要蘋果等美國科技公司脫離中國製造的部分美國政客來說,無疑是一個酸澀的諷刺。01 富士康無奈轉移「雞蛋」「不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是商業的黃金法則。」
  • 從數據看越南製造對中國的威脅有多大?
    與此同時三星大力投資越南和印度。目前三星手機在越南的產能佔到了全球的50%左右,三星手機第二大製造地是印度,第三是韓國本土大約佔10%的產能,另外還有巴西工廠。作為對比,下圖是三星手機2011年的產能分布,中國當時還佔了51%,而現在已經變成零了,非常明顯的,中國的產能轉移到了越南和印度,三星在韓國的產能比例無太大變化。
  • 網傳富士康將投資10億赴印度建廠!富士康的回應耐人尋味
    作為全球智慧型手機代工大廠,最近富士康被傳將投資10億美元(約合70億元人民幣)在印度擴建蘋果手機組裝工廠。對於為何要在印度增加iphone手機產能,該消息人士稱,受國際經貿緊張形勢以及疫情的衝擊,蘋果正要求供應商逐漸將iphone產能轉移到印度。目前,蘋果手機的產能主要分布在中國,分別是位於中國鄭州和深圳兩座工廠。
  • 印度要靠66億美元補貼,取代中國手機製造地位,先贏越南再說吧
    目前包括鴻海,還有近日被砸的緯創等蘋果系代工廠,都已成功申請加入PLI計劃,再加上全球市場份額第一的手機廠商三星,也是PLI計劃的一員,因此,印度就樂觀認為,憑著蘋果與三星兩大品牌在印度製造手機
  • 蘋果三星都跑了?離開中國製造它們啥都不是
    今年是蘋果的大年,iPhone 12是一次大改版,今年蘋果還史無前例開了四次發布會。蘋果近年來最成功的產品當屬AirPods,迄今為止已經有了AirPods和AirPods Pro兩代。蘋果要對AirPods產品線進行更新,推出頭戴式的AirPods耳機。這款傳說中的AirPods Studio耳機。AirPods studio的製造商,毫無疑問仍然是中國的廠商。
  • 富士康印度擴產 真正驅動力是中國品牌
    摘要:據印度媒體報導,孟買所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工業部長認為,富士康之所以有如此動作,「主要是因為中國人力成本上升」。「實際上,富士康在印度最大的客戶應該是中國品牌,而非蘋果,富士康的印度擴產計劃,真正的驅動力是中國品牌。
  • 被打砸搶的緯創倒下了 富士康扛起蘋果轉戰印度的大旗
    儘管庫克曾經多次表示蘋果離不開中國,離不開中國市場!但現在蘋果卻在竭盡全力地轉移生產線,這其中的原因過於複雜並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清。儘管這期間出現了一些插曲,比如緯創工廠的暴動事件,但富士康「印度製造」的iPhone12最快將在2個月內上市。
  • 縮減在華業務,出走越南,三星在下一盤大棋?
    這次涉及的是三星顯示器生產線。據媒體近日援引三星越南官網消息,三星電子將把大部分中國顯示器生產業務遷移至越南。「三星電子將越南視為通往其他東南亞國家的重要門戶和全球供應鏈紐帶,此舉將使越南成為全球領先的三星屏幕供應商。」該媒體報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