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喜歡模仿動畫片的孩子?家長不妨陪他們「演戲」

2020-12-22 家有三寶育兒經

「站住喬治!豬姥姥!快點向我佩奇姐姐請安!」

和老公下班回到家中,看到女兒披著一件粉紅色紗巾,學著「小豬佩奇」的腔調大喊。老公也努力配合她的「演出」,用幼稚的語氣問道:「我和媽媽誰是豬姥姥呀?」女兒嬉笑著指向我,我拿掉她身上的紗巾,假裝生氣道:「你已經是大孩子了,怎麼還這麼幼稚。」

「可惡的光頭強,你敢這樣和我說話!」聽到女兒各種「瘋言瘋語」,我選擇去廚房準備晚飯,只聽到客廳裡女兒和老公的各種「神對話」。

每個人的童年記憶中,都有難以忘卻的動畫片,各位寶爸寶媽肯定記得年少時看的《葫蘆娃》、《黑貓警長》、《貓和老鼠》、《灌籃高手》、等等。我記得小時候沉迷《葫蘆娃》中的火娃,每次看到媽媽在燒菜,都會做出噴火的姿勢,並說道:「蛇精!快看我噴火!」

如今進階為父母之後,看到孩子模仿動畫片中的情節,感到幼稚的同時也會想起年少時的自己。看動畫片並模仿臺詞和情節,幾乎是所有小孩子都會經歷的一段「幼稚時期」。

為什麼小孩子喜歡模仿動畫片情節呢?

詩人歌德曾說:模仿是人的'天性,雖然人們不承認自己是模仿

一方面是他們的代入感和想像力較強,孩子沉迷動畫片的主要原因,便是將自己代入其中。他們的心思完全融入到動畫片中,同時會以為那是真實存在的世界,無法理清現實和虛擬動畫的差別,便會將自己想像成動畫中的人物。

另一方面是滿足內心的需求,和動畫中的「好朋友」建立了友誼之後,孩子便希望可以成為理想中的角色,通過臺詞和情節的模仿,為自己帶來短暫的慰藉。

模仿動畫情節的弊端。

雖然孩子模仿動畫情節顯得天真可愛,但近幾年,各種小孩子因模仿動畫片中不合理情節而受到傷害的新聞,也讓很多家長擔憂模仿的安全問題。畢竟他們的心智尚不成熟,對動畫片和現實操作沒有明顯的界限感,很容易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

有些孩子看到動畫片中有人拿傘飛翔,在好奇心和認知局限的促使下,會拿出傘模仿跳躍。如果父母沒有在身邊,很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傷害。雖然現在的動畫片大都會附上「」危險動作請勿模仿」的字樣,但對於孩子的模仿行為,家長同樣不可忽視。

如何引導喜歡模仿動畫片的孩子呢?家長可以試試這兩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陪孩子「演戲」。

文學家胡適先生曾說:凡富於創造性的人必敏於模仿,凡不善於模仿的人絕不能創造。

當孩子模仿動畫片的情節時,也希望父母能夠配合「表演」,如果家長用「幼稚無聊」回絕請求,會打消他們互動的主動積極性。我們要陪孩子「演戲」,順著他們的臺詞編造劇情故事,並鼓勵孩子想像出更多的臺詞和劇情,培養他們的想像力

在互動時,家長也可以做出思考的表情,讓孩子明確虛幻和現實的差別。比如他們說:「媽媽,你現在可以隨意飛翔。」我們可以說:「雖然這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但我可以假裝飛翔。」

第二個方法:告訴他們哪些行為不能模仿。

動畫片中的很多劇情和場景都顯得較為荒誕,不符合現實,這也是其魅力所在。但小孩子的代入感較強,認知範疇較窄,無法辨別行為的真實性,看到有趣危險的行為,便會嘗試模仿,從而造成傷害。

陪孩子看動畫片時,遇到奇幻的行為,我們要為其解釋清楚,告訴他們哪些行為不可以模仿。心中有了明確的界限,孩子自然不會輕易模仿危險的行為。

寄語:有些父母會將模仿的責任怪罪在動畫片,其實它只是客觀地提供故事,主觀意識才能操控「模仿行為」。我們要讓孩子明白現實和動畫的界限和差別,他們才不會「信以為真」。你家寶貝喜歡模仿嗎?你會配合他們嗎?

相關焦點

  • 3歲孩子痴迷動畫片怎麼辦?愛看動畫片很正常,關鍵在於怎麼引導
    有寶媽發帖求助:有什麼好辦法不讓3、4歲兒童痴迷動畫片?3、4歲孩子為什麼要讓他不痴迷動畫片,我家雙胞胎2歲開始也是很迷動畫片。我們懂得控制度,並善於引導,孩子反而能越看動畫片,越愛學習。01如何控制孩子痴迷動畫片的程度?
  • 假期裡我們一起陪孩子看過的動畫片,有哪些?你喜歡哪部?
    漫漫假期,你是如何陪孩子度過的呢?對於孩子看動畫片,作為家長的你,是不是也像曾經的我一樣,有許多擔憂呢?擔心孩子動畫片看多了,影響視力;擔心孩子會沉迷於動畫片裡,影響學習;擔心孩子看多了動畫片,會不按時睡覺,影響作息時間。
  • 如何將動畫片變成早教工具?家長知道這3點,輕鬆搞定早教困難
    朋友小吳家的孩子非常喜歡看動畫片,每次看動畫片的時候,孩子都聚精會神,然後爸爸媽媽問他,他會積極地說,這是什麼東西,小夥伴們都在做什麼。有的時候看的內容涉及到生活上的事情,小朋友還會特意問問爸爸,怎麼不是電視裡的一樣呢?
  • 如何引導自信心嚴重缺乏的孩子?家長不要「管得太寬」
    雖然本意是反向激勵孩子,希望可以激發他們的鬥志。但頻繁如此,他們會逐漸懷疑自己,最終相信自己就是父母口中的「沒出息」。自信心是進步的基石,如何提高孩子的自信呢?家長可以試試這3個方法。首先,鼓勵孩子的優點。
  • 真正聰明的家長,都是陪孩子一起看動畫片的
    陪孩子看動畫片就是一種高質量的親子陪伴體驗。孩子都很愛看動畫片,陪孩子一起看動畫片既可以控制他們看動畫片的時間,也可以拉進和孩子的距離,用他們理解的方式來溝通、交流。最近,《百變布魯可》第五季上線了,家裡的兩個小淘氣每天準時準點守在屏幕前,為了做一個稱職的媽媽,皮皮媽也儘量抽出時間陪他們一起看!
  • 孩子無意識模仿,家長要警惕「變色龍效應」,給孩子立好行為習慣
    文丨洛芸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孩子出現無意識模仿的時候,是他們學習的最佳時機。會模仿的孩子,家長們會覺得他們很可愛,聰明。孩子的無意識模仿,是一把雙刃劍。孩子在模仿的時候,不懂得分辨好壞,很有可能就將壞的行為學了過來。
  • 孩子總愛模仿大人?愛模仿的孩子更聰明,這樣來引導讓孩子更優秀
    或者有一些口紅殘缺了又或者一回家就發現自己的衣櫃已經被翻的亂七八糟了……每個小孩子其實都喜歡模仿自己的媽媽又或者爸爸,他們總會在某個時段覺得自己已經是一個小大人了,他們在模仿媽媽或者爸爸穿衣打扮的過程,也是在探索這個世界的過程。但是孩子們有時候也會學習一些不好的東西回來。
  • 你還在阻止孩子看動畫片嗎?推薦家長十部讓孩子變聰明的動畫片
    對於小朋友們在一起介紹動畫片裡的人物和模仿動畫片裡的情境時,他融入不了這個集體中。這對孩子的社交能力會造成一定的阻礙,讓孩子變得不自信,不合群。其實,一部好的動畫片可以讓孩子變聰明,學到很多本領。只要家長控制好時間,對動畫片的內容加以篩選,並在生活中加以引導和運用,動畫片也可以成為我們很好的育兒工具。
  • 孩子天生喜歡「角色扮演」遊戲?家長利用好,寶寶思維會更活躍
    孩子都喜歡玩角色扮演相關的遊戲,當他們出現這種傾向的時候,家長們要注意了,除了遊戲,孩子可能是進入「角色扮演期」了。小思(化名)的兒子這段時間就很喜歡玩一些角色扮演的遊戲。例如自己假裝成奧特曼,而媽媽就是入侵的怪獸。
  • 孩子喜歡模仿別人言行,3個方法解決孩子的「模仿敏感期」
    如果孩子看到別人的言行舉止和自己天差地別,在好奇心的趨勢下,孩子便會模仿體驗對方的言行,像是說話的風格或是行走的姿勢,以及標誌性動作。其實孩子希望通過各種模仿體驗,找到自己喜歡的一種行事風格。但孩子在模仿時,總會遇到一些「負面案例」,如果家長沒有及時引導,孩子很容易將其「同化」。
  • 模仿動畫片惹的禍,孩子一不高興,就對著媽媽喊:臭狗熊,你別跑
    可以說,只要動畫片出眾,就不會少有模仿者,模仿的愛好是不分年齡的,小孩子可以模仿動畫片中的人物,他們怎麼做,孩子就怎麼做,給大人家長帶來了無限的歡樂。孩子長大了,仍然對模仿有興趣的,會參加漫展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起cosplay。
  • 6歲女孩模仿動畫片撐傘跳樓,你還放心給娃看這些動畫片嗎?
    小朋友都喜歡看動畫片,有時候也會模仿動畫片裡的人物。但近日蕪湖一個6歲小女孩獨自在家,模仿動畫片過頭,竟撐著一把小花傘直接就從13樓跳下!小女孩掉落到6樓門面房陽臺上,幸好鄰居發現了異常,趕緊撥打了報警電話。民警到場後,發現小女孩躺在水泥地上,意識還有些清醒,身邊不遠處是一把撐開著的小花傘。萬幸的是,經過送醫檢查,小女孩僅受皮外傷。
  • 成都8歲女童模仿《熊出沒》墜亡,動畫片製作公司被判擔責
    2018年夏天,成都一名8歲的女童因為模仿動畫片《熊出沒》墜樓身亡,這也引發了大家對於動畫片情節和尺度的討論。事發當天的上午,成都某小區內,8歲女童在和朋友玩耍時,不慎從六樓廁所的窗戶外側墜下,跌落在2樓平臺上。隨後,受傷女童被送往當地醫院進行救治,女孩渾身多處骨折,多處臟器受損,經過3天的搶救,女童還是離開了人世。
  • 變色龍效應:孩子會無意識模仿,家長要給孩子樹立好的行為習慣
    人的本能就會去模仿,人作為一個社會性動物,生活的圈子也是一個群體。所有人就要學會如何的在這個社會中生存與交流;對於孩子來說,孩子的交際圈很小,要解決的事情不多也不會有多麼的複雜,那麼這些孩子的處理方法就是會來自愈自己的父母。
  • 家長必看:該不該讓孩子看動畫片?看完這篇你才明白
    中國家長從孩子出生起,就不斷地與各種教育問題周旋:「孩子不愛吃飯怎麼辦」、「孩子做事太拖延怎麼辦」、「孩子學習不好怎麼辦」…伴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大到電視盒子,小到iPad、手機,很多家長又如臨大敵,要麼過猶不及要麼一刀切,不知道如何做好引導和管理。可謂是為孩子的教育操碎了心。
  • 動畫片「後遺症」有多大?看了《熊出沒》,孩子整天喊熊大俺來了
    有些孩子非常調皮,從學會走路開始,仿佛一刻都安靜不下來,家長稍微不注意孩子就開始搞破壞,或者進行危險動作,這讓工作勞累的家長感到頗為頭疼,但是有一妙招似乎對於管教孩子來說非常管用,那就是看動畫片,被畫面吸引,沉浸在動畫世界裡的他們樂滋滋,家長才能享受片刻的寧靜。然而,看動畫片並非百利無一害。
  • 孩子喜歡模仿是什麼原因?家長要多了解,才能正確對待
    嬰幼兒階段的寶寶都特別喜歡模仿,自然經常陪伴他們的父母就成了寶寶首要模仿的對象。當父母對嬰兒笑,嬰兒也會對父母笑,在嬰兒面前拍手,他們也會拍著自己的小手,即使模仿得並不順暢,但他們總是樂此不疲。孩子喜歡模仿是什麼原因?家長要多了解,才能正確對待孩子喜歡模仿,是因為人的大腦含有一種特殊的細胞,叫鏡像神經元。
  • 寶媽呼籲:「別再給孩子看小豬佩奇」,孩子學壞了真的怪動畫片?
    有一位寶媽,在網上呼籲千萬別再給孩子看小豬佩奇。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位寶媽的孩子很喜歡看小豬佩奇,而且還喜歡模仿。寶媽在帖子裡吐槽,說自己的孩子:"一天到晚學豬叫,天天學天天學,學了一年多。"大多孩子都喜歡拿個木棍揮舞,想像自己就是孫悟空。可是那個時候,咱們的爸爸媽媽總是叮囑我們,要注意不要拿木棍打到人哦,你的金箍棒是用來斬妖除魔的,不是用來打人。所以那個時候,孩子們模仿歸模仿,但卻很少出現錯誤的行為。再回到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片大火的時候,很多孩子都喜歡看。那是不是所有看動畫片的孩子,都會學豬叫、跳水坑、一天到晚蹦來蹦去?動畫片真錯了?
  • 一集動畫片反覆看也不嫌煩,專家:孩子的「專一」,傳遞3個信號
    孩子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家長的心,父母永遠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越來越好。閨蜜家的小朋友已經五歲了,孩子很喜歡看動畫片,閨蜜每天都會允許他看一個小時的動畫片。可是近來閨蜜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她家寶寶在看動畫片時,總是喜歡反反覆覆看一集,可謂是百看不厭。
  • 孩子喜歡罵人怎麼辦?家長謹慎引導,幫孩子度過「詛咒敏感期」
    其實這就是孩子到達了「詛咒敏感期」,在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就是會習慣的把一些當作是口頭禪,然後整天在那裡說。每個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會經歷各種敏感期,當他出現敏感期的時候,就會變得特別的敏感。那孩子喜歡罵人的主要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