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呼籲:「別再給孩子看小豬佩奇」,孩子學壞了真的怪動畫片?

2021-01-13 媽咪有方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有一位寶媽,在網上呼籲千萬別再給孩子看小豬佩奇。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位寶媽的孩子很喜歡看小豬佩奇,而且還喜歡模仿。寶媽在帖子裡吐槽,說自己的孩子:"一天到晚學豬叫,天天學天天學,學了一年多。"

寶媽的帖子火了,很多父母都在下面爭相吐槽,說自己的孩子也差不多,看了小豬佩奇後見水坑就跳,還要拉著爸爸媽媽一起跳;還有的寶媽說,自己的孩子看了熊大熊二,一開口就是"俺俺俺",讓人頭疼。

孩子學壞了真的怪動畫片?

回想起我們小的時候,陪伴童年的電視劇和動畫片也不少,比如西遊記、舒克貝塔等。那個時候,孫悟空可是很多孩子的偶像,模仿他的人也不少。大多孩子都喜歡拿個木棍揮舞,想像自己就是孫悟空。

可是那個時候,咱們的爸爸媽媽總是叮囑我們,要注意不要拿木棍打到人哦,你的金箍棒是用來斬妖除魔的,不是用來打人。所以那個時候,孩子們模仿歸模仿,但卻很少出現錯誤的行為。

再回到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片大火的時候,很多孩子都喜歡看。那是不是所有看動畫片的孩子,都會學豬叫、跳水坑、一天到晚蹦來蹦去?動畫片真錯了?當然不是,很多孩子通過小豬佩奇,學到了不少優點,而產生這樣差距的原因在於孩子的父母。

孩子看了動畫片就學壞,父母有兩方面沒做到位:

1.沒有正確引導孩子

看到孩子有了模仿動畫片上面錯誤的行為時,父母要做的事情,應該是正確地引導孩子,而不是責怪動畫片這個不好、那個不好。

當父母沒有正確引導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比如上文說的寶媽,孩子都學豬叫一整年了,難道就不應採取一點措施糾正嗎?

所以說,父母與其抱怨動畫片,還不如想辦法讓孩子從錯誤的行為習慣中走出來,以免越陷越深,最後難以改正。

2.把動畫片當作"帶娃工具"而不是"教育工具"

動畫片對於父母來說有什麼好處?那就是帶娃方便,自己忙的時候,打開電視播放動畫片,孩子就能安安靜靜地觀看動畫片,不會吵鬧也不會打擾父母。但是動畫片的意義,在於教導孩子學會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

比如小豬佩奇裡跳水坑的那一集,是爸爸幫孩子拿卡在樹上風箏失敗,失足掉進水坑,為了讓孩子不沮喪,爸爸就在水坑裡跳,孩子也高興地跳。這一集的意義旨在教育孩子面對挫折和悲傷時,不要沮喪要樂觀。

可是年幼的孩子,是體會不到畫面之外的意思的。那麼就需要父母去引導,去告訴他們這樣一個道理。但是,很多父母把動畫片當作"帶娃工具"而不是"教育工具"。只給孩子看,不給孩子講一些道理,又怎麼能行呢?

想要孩子看動畫片的時候不模仿壞行為,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1)選擇好的動畫片給孩子看

想要避免孩子看動畫片學壞,父母就得選擇一些良好的動畫片給孩子看。如果動畫片裡面含有有血腥、暴力等內容,就不應給孩子看了。另外,有的動畫片臺詞不好,裡面的動畫角色動不動就說髒話,這一類動畫片,也不應該給孩子看。在動畫片的質量上把好關,可以避免很多問題的發生。

2)陪孩子看,正確引導

動畫片有很大的教育意義,但很多道理需要父母講給孩子聽。所以,父母要陪孩子看動畫片,然後正確引導。

還是小豬佩奇,動畫片裡有一幕,是佩奇和弟弟喬治在玩耍,佩奇把球扔到了遠處,喬治傷心地哭了起來。要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會責怪老大又欺負老二。但是佩奇的爸爸媽媽,卻說:"佩奇你不應該這樣逗喬治玩"。

一來汙沒有蔑佩奇,二來輕鬆化解了可能出現的矛盾。如果給孩子看這一段,還可以順勢教導孩子跟兄弟姐妹和平相處的道理。

寫在最後

總而言之,動畫片對孩子是好是壞,其實更多的是取決於父母怎麼教、怎麼用。如果單純地把動畫片當作安撫孩子的工具,不對孩子進行引導和管教,就別怪孩子學壞。

今日互動話題:你平時會不會給孩子看動畫片?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別再給孩子看小豬佩奇」,寶媽強烈呼籲,無能家長最會推卸責任
    動畫片是每個人的童年回憶。不同年代的孩子有不同的童年回憶,而10後的童年回憶則是全球爆火的《小豬佩奇》,在當時不僅孩子喜歡看,就連成年人都為之痴迷。連帶著帶有小豬佩奇的各種周邊都火爆了起來,不管是什麼,只要有小豬佩奇很快就售空。
  • 為什麼不建議孩子看小豬佩奇?這位寶媽告訴你答案,太真實
    文|秘籍君當媽之後,每次一開打視頻軟體,觀看記錄裡都是各種動畫片。而小豬佩奇,更是這代孩子標配的動畫片,但是前兩天跟幾位寶媽聊天,有一位寶媽憤憤不平地說:「真心不建議讓孩子看小豬佩奇,太心累了。我女兒自從看了小豬佩奇,每次到公園玩,非得找『泥坑』(花壇土窩)跳跳,弄得渾身是土才肯回來。家裡的沙發,也被女兒跳的亂七八糟,無奈給她買了蹦蹦床,就這還因為動靜太大被樓下鄰居跑上來吵了好幾次。」這位寶媽緩緩了緩又說:「自從女兒看了小豬佩奇,我們全家人都改姓『豬』了,公婆是豬爺爺和豬奶奶,我跟老公是豬媽媽和豬爸爸,全家都要配合她玩動畫情景模擬遊戲。
  • 「為什麼我不讓孩子看小豬佩奇?」這位寶媽的話,引無數家長共鳴
    為了讓孩子安分下來,很多家長都選擇適當給孩子看一些動畫片,而《小豬佩奇》就是不少家長的第一選擇,在網上略有薄名,孩子感興趣,而且聽說還很有教育意義。這部以「粉色吹風機」為主角的小豬動畫片這兩年風靡全球,幾乎是盡人皆知,但卻也有不少家長提出了反對意見,認為不該給孩子看這部動畫片。
  • 寶媽發帖控訴:不要給孩子看「小豬佩奇」,2個隱患隨時爆發
    然而,動畫片的內容場景不同,所針對的目標群體也不同,不合適的動畫片往往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眾所周知,《小豬佩奇》是一部廣受歡迎的動畫片,目前已經出了6季,中英文版本的都有,很多小朋友都非常喜歡看這部動畫片。但是前段時間卻有一位寶媽針對這部動畫片進行了發帖控訴。
  • 孩子在泥巴地裡蹦跳,寶媽「怒吼」:千萬別給孩子看小豬佩奇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他們會用眼睛看東西,用嘴嘗酸甜苦辣,也會用手去探索和體驗,這是認識世界最直接的方式。但是此時家長卻站出來不許孩子做這個,不許他們做那個,造成的結果自然是限制了孩子的發展。大家有沒有看過小豬佩奇這個動畫片,在裡面佩奇和喬治兩人最喜歡的一個運動就是在泥巴地裡蹦蹦跳跳,當他們渾身上下沒有一處乾淨的地方,弄得全是泥巴時,那笑聲別提有多開心了。許多小朋友也喜歡模仿他們在泥坑裡跳來跳去,為此,不少媽媽頭疼不已,甚至有的媽媽在網上「怒吼」:「千萬不要給孩子看小豬佩奇!」。
  • 孩子幼兒園作業,難倒博士老爸,只怪爸爸不認識「小豬佩奇」
    但孩子上了幼兒園才知道,原來「玩」也能玩出這麼多作業。 孩子幼兒園作業,難倒博士老爸 最近,糖媽在朋友圈看見一位寶媽,曬出了4歲兒子的幼兒園作業。
  • 《小豬佩奇》之後,又一部動畫片被舉報:別把孩子的教育甩給動畫
    動畫片真的有那麼大的威力嗎?最近,一則舉報登上了熱搜。這位粟姓網友表示:「動畫片《菲夢少女2》價值導向有問題,不應該提倡把頭髮染成五顏六色,穿得花裡胡哨的還在舞臺上表演換裝。」有位吳女士和3歲的女兒在家中看《小豬佩奇》。其中有一集,讓吳女士看得很不舒服。那集的劇情是:豬奶奶想為大家做蘋果黑莓的點心,於是豬爺爺、豬奶奶、豬爸爸、豬媽媽帶著佩奇和喬治去摘蘋果。由於樹木很高,蘋果不易摘取。
  • 我為什麼贊成孩子看《小豬佩奇》?
    況且,這部動畫片的意義還不止於此。打開豆瓣,看看《小豬佩奇》第1-6季的評分,就會發現還是相當高的,最高9.1分,最低也有8.8分,足見這部動畫片在廣大寶媽寶爸們心目中的影響力。我是贊同孩子看《小豬佩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提高了語言學習能力。
  • 小豬佩奇中細思極恐的細節,你真的看懂這部動畫片了嗎?
    小豬佩奇是很多孩子都喜歡看的低齡少兒動畫片,可以說對於許多孩子們而言是流行的動畫片。在少兒動漫排行榜前列中,我們也能經常看到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片。這部動畫片雖然深受孩子們喜歡,但是這些細思極恐的細節,你真的看懂這部動畫片了嗎?
  • 暑假再也不愁,國內外最具教育意義的適合3-6歲寶寶看的動畫片
    但是3-6歲的寶寶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寶爸寶媽給看什麼樣的動畫片就看什麼樣的,所以寶爸寶媽一定要在動畫片的選擇上下功夫,精心挑選一些有營養、有正面教育意義的動畫片,才能幫助寶寶健康成長。下面就推薦幾部具有語言啟蒙作用的外國的動畫片,給各位寶爸寶媽作為參考,給孩子一個好的語言成長環境:1、《藍色斑點狗Blue's Clues》這部動畫片是美國尼克公司推出的一部互動型動畫片。
  • 盤點現在小朋友喜歡的動畫片:你不放心孩子看哪個?
    文|福林媽咪有個朋友去親戚家玩兒,看到親戚家的孩子抱著平板看動畫片,朋友問他:你在看《喜羊羊與灰太狼》嗎?結果這孩子不屑的回朋友:不看,我們班的同學都不看這個,太幼稚了!朋友問他:那你們看什麼?他說:奧特曼、果寶特攻、熊出沒有時候父母會擔心動畫片裡面的內容會不會把孩子帶壞,那我們選幾部特別受小朋友歡迎的動畫片開看看吧:1、小豬佩奇這大概是所有學齡前小朋友都愛看的動畫片了吧。閨蜜女兒來我家的時候,孩子哭了、鬧著要回家了,一個小豬佩奇都能搞定。
  • 從《小豬佩奇》的火熱,談談對國產兒童動畫片的一點兒期望
    然而小豬佩奇依舊是這些動漫中的佼佼者,單憑小豬佩奇這一季又一季的製作速度和高達幾十億美元的IP,你就能夠切實地感受到這部動漫的成功。作為一個被迫陪著孩子看完了當下幾乎所有流行的3-6歲兒童動畫片的老漫友,我想借著這部火爆的動畫片談談對國產兒童動畫片的一些期望。
  • 別再給孩子看小豬佩奇了!這些哲學動畫片,才能真正讓孩子漲知識
    在這個在家躺著就是為祖國做貢獻的特殊時期,作為父母不得已的在家中當起了「消防員」,一會輔導孩子學習、一會關注孩子身體、一會又得做家務做工作,可以說是忙的不亦樂乎!迫不得已之下,父母們為了家裡的片刻安寧,只有祭出了這個殺手鐧——讓孩子看動畫片!為什麼說是在迫不得已之下呢?
  • 心情好的媽媽,才能養出幸福的孩子!寶寶痴迷的動畫片,令我深思
    上一次,她跟我許願要禮物,是聖誕節的時候,想要一個小豬佩奇的面具。當時,我找遍了超市,也沒買到面具,最後送了另一款小豬佩奇的水杯。不得不說,蛋姐真的超愛小豬佩奇。我們之前帶蛋姐玩過《小豬佩奇》裡的尋寶遊戲,還給她買過小恐龍的玩偶、小豬佩奇照相機。說實話,《小豬佩奇》這麼火,也是有原因的。
  • 《小豬佩奇過大年》豆瓣4.5分,僅1/3動畫片,掛羊頭賣狗肉
    春節前憑藉預告片《啥是佩奇》走紅網絡的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正式上映僅兩天,就被眾多帶孩子去觀影的網友吐槽為「欺騙感情的圈錢之作」「動畫片長僅1/3」「讓所有人都尷尬」「我女兒看動畫部分還好,看真人部分就哭鬧」。
  • 寶寶一歲三個月,特別喜歡看《小豬佩奇》怎麼解決?
    我想十個孩子有九個都會喜歡看《小豬佩奇》吧。我家兒子一歲八個月,也特別喜歡看《小豬佩奇》,每次只要聽到那個音樂就兩眼發光。01孩子喜歡看動畫片的原因。孩子特別喜歡看《小豬佩奇》,其實可能是小豬佩奇裡簡單的故事情節特別吸引他,或者可能由於家長平時給他的陪伴不夠。所以孩子只能從動畫片裡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亦或是你在陪孩子的時候你也經常看視頻或者手機,沒有做到以身作則呢?
  • 看動畫片能提升孩子語言能力嗎?或許和我們想的不太一樣
    文 | 維尼媽媽沐瀅育兒圈裡,只要一提「動畫片」,產生的各種話題就足夠寶媽們聊上三天三夜。因為看動畫片的交流是單向的,動畫語言對於孩子的記憶也是一種無意識記憶。如果我們僅僅看到了孩子看動畫片學會了那點點詞語和模仿,就一股腦地把孩子丟給動畫片,那真的就大錯特錯了!很多家長還會發現,孩子看動畫片的時候很專注,可是看書的時候卻坐不住。
  • 寶寶走路胳膊總在後面舉著,看到寶爸帶娃後,寶媽終於明白了
    文|福林媽咪一位寶媽,連著好幾天觀察孩子的走路,因為她察覺到孩子走路的姿勢有點奇怪。總是兩隻手在後面舉著,不管是在家,還是出去逛街,這讓寶媽很鬱悶。為什麼孩子走路成這個樣子了?結果有一天,她看到孩子爸抱著孩子在沙發上看平板,她就好奇坐過去看,一看畫面,寶媽心裡瞬間有了答案。就是這樣的……我看視頻前面的時候也說看著孩子的姿勢有點眼熟,合著是《火影忍者》中的忍者們的奔跑姿勢。實在太逗了。
  • 適合孩子看的三部動畫片,讓孩子邊看邊成長
    說起童年,很多家長當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小時候自己看的動畫片。是的,沒有錯,動畫片對我們小時候的啟蒙發揮著很大的作用,他能夠帶著童年的我們一起去思考,一起去感受動畫片製作者們給我們帶來的深刻的寓意。對於現代的孩子來說,動畫片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一個穿插在他們童年中的密不可分的因素,最近也有一些家長找到小編來傾訴說自己的孩子,自從看了小豬佩奇之後就學會了豬叫,每天都在那裡哼哼。有的孩子自從看了熊出沒之後,說話就怪裡怪氣的。
  • 為什麼孩子會喜歡看小豬佩奇?背後隱藏著你不知道的兒童心理學
    莉莉(化名)的女兒今年2歲了,正處於各種學習技能的啟蒙年齡,不僅熟練掌握了如何開電視,還強烈要求媽媽每天必須放自己最愛看的小豬佩奇。莉莉也陪著孩子看了一集,真的覺得囉嗦又乏味,搞不懂為什麼別的都不愛看,怎麼就這麼愛看這個動畫。要說現在最火熱的動畫片,無疑就是小豬佩奇了,特別是2歲左右剛開始學會看電視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