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三歲了,他是小豬佩琪鐵粉,通過《小豬佩奇》這個動畫片他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他跟著佩奇學會了在捉迷藏的時候,用英語數數;他跟著小毛驢戴芬學會法語「你好」;他知道豬爺爺和狗爺爺是好朋友,但兩個人偶爾會互掐;他跟著斑馬郵遞員學會了唱《一閃一閃亮晶晶》;他跟豬媽媽一樣,最喜歡邊聽邊跳《鳥兒鳥兒汪汪叫》……通過一部動畫片,能夠學到一點東西,讓孩子體會到快樂,我想這部動畫片的意義就已經達到了。況且,這部動畫片的意義還不止於此。
打開豆瓣,看看《小豬佩奇》第1-6季的評分,就會發現還是相當高的,最高9.1分,最低也有8.8分,足見這部動畫片在廣大寶媽寶爸們心目中的影響力。
我是贊同孩子看《小豬佩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提高了語言學習能力。我兒子在一歲開始說話,大人們教給他的都是些雙字疊音的詞語,比如爸爸、媽媽、喝喝……但是他通過看小豬佩奇,卻學會了很多短句,甚至是句子。當他學會「你這隻吵鬧的鸚鵡」、「小馬閃亮的腳趾」這種稍長一點兒的句子的時候,我是相當震驚和驚喜的。原來孩子,是可以輕而易舉接受這些語言的,並不是只有疊音雙字的詞語他才能掌握,我們都低估了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
2、學會了唱歌、跳舞。大家都知道,一歲多的孩子最初是不會跳的,他保證走路不跌倒就已經很不錯了,但令我驚喜的是,兒子通過聽《小豬佩奇》上面的伴奏音樂和片尾曲,竟然學會了蹦蹦跳跳。他2歲的時候開始哼唱裡面的歌曲,我是先讓他看的中文版,後來中文版看得太熟了,我又讓他看英文版。他反而對英文版更感興趣,跟著學會了很多英文歌,雖然他可能並不明白具體的意思。但音樂響起來的時候,他能聽出來是《snow》,還是《rainbow》。音樂和跳舞讓孩子很快樂,也為家庭帶來了歡樂。
3、學會了禮儀禮貌和幽默。《小豬佩奇》是英國動畫片,眾所周知英國人最注重禮儀。而全世界的禮儀禮貌是相通的。我兒子通過看《小豬佩琪》學習到了很多禮節和禮貌用語。還有英式幽默,也常常令我們這些做大人的捧腹,每次陪孩子看動畫片,豬爸爸、狗爺爺、豬爺爺、兔爺爺他們代表著英式的老一輩的幽默感,時常讓我捧腹。
4、學會了分享和與人和睦相處。比如看豬爺爺和狗爺爺吵架,孩子學會了做錯了事情要說對不起;看小狗丹妮的爸爸出海歸來,孩子學會了與父親擁抱、感受父愛和溫情;看小豬佩琪與好友蘇西的相處,孩子學會了要與好朋友分享、玩耍。
說了這麼多看《小豬佩奇》動畫片的好處,可能有些人會說「這麼小的孩子讓他總看動畫片,多傷眼睛!」「父母太不負責任了!」之類的話。也有反對這個動畫片的家長認為「動畫片裡面的豬叫聲讓孩子學了不好「」跳泥坑的壞習慣也不好」。其實,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1、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我們不能因為感冒藥有副作用,就不吃感冒藥。我們應該學會明智地權衡利弊,做出最優的判斷和選擇。通過看《小豬佩琪》,孩子學會的東西遠遠超過了所謂看電視、看手機傷眼睛的副作用。
2、家長有合理引導和監督的職責。孩子是沒有自控力的,也缺乏判斷性,但是我們家長有呀。家長的作用就是引導和監督孩子,尤其是幼兒,在他不能自控的情況下,為他控制好看電視、但動畫片的時間和頻次,只有管理得當,完全可以減少甚至避免電子產品對眼睛的傷害。
3、好習慣和壞習慣的養成並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靠一事一物。「一聲豬叫」或許不文雅,「跳泥坑」或許不乾淨,增加了媽媽們的洗衣勞動量。但這都還算不上是「壞習慣」,這只是孩子覺得很有趣而進行的模仿。我從來沒有幹預孩子模仿,他一段時間特別喜歡學豬叫,我們不鼓勵也不反對,他玩幾天或許就不感興趣了。但如果家長們極力反對、糾正,說不定還會適得其反,更加增加了他模仿的興趣。
我們不應該把罪過都給了一部動畫片或一部手機、一臺電視。
總之,我認為一部動畫片能給孩子帶來歡樂和知識,給家庭帶來歡快的正能量,這就足夠了。它就不失為一部好的動畫片。所以,我非常推薦孩子們看《小豬佩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