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句奇怪的老話「兄弟更盼著兄弟窮」,你認同嗎?

2020-12-14 小李農村事

從親戚盼著親戚富,鄰居盼著鄰居窮,再到兄弟更盼著兄弟窮,這些農村老話無時不刻的在提醒著我們,近醜遠香,現在的人不知道怎麼了,接觸的多了,離得近了反而感情越來越薄,一言不合就老死不相往來,夫妻之間相處得久了還會出現七年之癢,所以就有了小別勝新婚,人啊,對於陌生人總是慷慨解囊拔刀相助,而對於兄弟家人卻是使絆子,下黑腳惡語相向,嫉妒果然是人的天性,不外呼男女。

農村有句奇怪的老話「兄弟更盼著兄弟窮」,你認同嗎?

對於這件農村老話我是非常認同的,爺爺給我講過一個村裡發生的真實故事,就是兄弟之間反目成仇大打出手的事情,雖然沒有那麼慘烈但是讓人感覺不寒而慄。

胡同裡面有一個兄弟三人的,他們其中一個老三弟弟是50年代的中專生,知識分子,在我們這裡當過正兒八經的老師,後來因為被誤會讓開除了,事實最後證明他是被冤枉的,這個弟弟就自己去外地打工了,一直沒有回家,然後事情過了有七八年,上面有關部門調差清楚了這件事,所以想通知這戶人家的弟弟,讓他回來上班,安排正經工作,那個時候沒有手機,所以讓當哥哥的通知他,當時爺爺是大隊裡面的支書,就給這戶人家的大哥說,感覺給你弟弟打電話,這可是好事啊,只要你弟弟回來馬上就能去上班,這一輩了平步青雲了啊。

可結果怎麼了,第二天這家哥哥給爺爺說,他弟弟不回來,在外面過得很好,不用聯繫他了,當時所有人很納悶啊,因為大家都聽說過,這個弟弟在東北當時也只是打工,娶了一個當地媳婦條件並不好,不可能沒原因回來啊,所以當時爺爺和上面的一些工作人員去這戶人家問了三次,都被這個哥哥拒絕了,並且不告訴這個弟弟的聯繫方式,所以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事後大家議論的事後,都分析這個哥哥是怕弟弟回家之後,要房子還要得,因為他的房子和地都是這個大哥佔用那,只要他不回家,這些東西都有當大哥的了。

當年和這個弟弟一樣學歷一起上班的人,現在退休金都好幾千元,有的還當上了鄉鎮幹部,可是這個弟弟那?還是在外面打工受窮,爺爺說這個弟弟回家過一次,也知道了事情的大概,在爺爺家裡痛哭流涕,從那以後再也沒有回來過。

這是不是夠歹毒,下面再說一個村裡更歹毒的,是兄弟兩個,老大的兒子早已經結婚成家,而老二的兒子,也就是老大他侄子家裡條件不是很好,所以相親一直很困難,每次都相親失敗,一開始大家都因為是嫌棄窮,最後直到相親的一個女方來村裡問情況,這件事情才水落石出。

原來這個侄子每次相親過後,這個當大爺的長輩,都會去女方家裡說自己的侄子有病,活不了多久,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小孩的大爺說侄子有病,誰還不相信,誰還敢嫁過來啊,最後這個相親的女孩,實在是看中了男孩,所以託人來村裡打聽,小孩是什麼病,最後事情才水落石出,於是兩個兄弟兩個,侄子和大爺之間大鬧了一場,到現在也不來往。

為什麼當長輩的要拆散侄子的婚禮那?還不是怕侄子結婚給自己借錢,更長遠的來說,只要是侄子這一輩子打光棍,他們家的房產土地最後還不是變成自己孩子的了,看看這人性有多歹毒兇狠吧,為了一處房產二畝地,就可以毀了別人的一輩子,這可是一奶同胞的窮兄弟啊。

現在人對於錢看得越來越重,而感情越來越淡薄,兄弟之間、夫妻之間、甚至是父子之間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人啊到底是為了什麼。你們身邊有這樣的兄弟嗎?歡迎評論講一講

我是農村小小李,喜歡我的回答就給我一個關注吧。

相關焦點

  • 「兄弟盼窮,親家盼富」,老祖宗的智慧,都有什麼道理
    而在農村,這種思想也十分根深蒂固。對於農村裡的老人家來說,家族往往是最重要的。而又因為在村莊裡,多是有血緣關係的人居住在一起,也更加速了對於"家族"這一觀念的認可。若一個家族枝葉繁茂,勢力壯大,那麼族中之人也肯定會或多或少受到庇護。按理說,長此以往,家族中的兄弟也會彼此相親相愛,但為何老祖宗卻留下來"兄弟盼窮,親家盼富。"這樣一句俗語呢?以下便是個人的觀點。
  • 老祖宗說的:「兄弟盼窮,親家盼富」,有道理嗎?人生百態要早知道
    老祖宗說的:"兄弟盼窮,親家盼富",有道理嗎?人生百態要早知道家這一個概念在中國人的字典裡一直有著無比重的份量,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在,關於家的文化我們一直都有聽說。所以老祖宗留下了很多俗語,比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還有「長兄如父,老嫂比母」,等等好多膾炙人口的老話,用來闡述親情之間微妙的關係。我們今天文章要說的是俗語:「兄弟盼窮,親家盼富」,他說的意思是,親兄弟之間,都是盼著對方窮,而兒女親家雙方,都是盼著對方日子富裕。這是為什麼呢?
  • 在農村有個奇怪的現象,「親戚反目,兄弟盼窮」,啥原因?
    都說血濃於水,親戚本應該是最親近的人,但是由於存在一些利益糾紛卻反目成仇,這樣的例子在農村有很多。不是說城市裡邊就沒有,只是在農村呆久了,身邊的例子比比皆是,便發現「親戚反目,兄弟盼窮」也不是什麼怪事了。給大家說一個我們家親戚的事,大家也可以來評判下姐弟倆誰對誰錯。
  • 俗語說「兄弟盼窮,親戚盼近,親家盼富」,老祖宗教你看透人性
    現在有很多人都正在去傳統化,因為他們認為傳統的東西,就意味著陳舊、落後、迂腐。事實上大家能夠多了解一些傳統文化,就會發現原來傳統文化才更具魅力。俗語就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分支,這讓它發源於廣闊的農村地區,但是卻蘊含了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
  • 「兄弟盼窮,親家盼富,親戚盼近」,您認為有道理嗎
    有句俗語說:「兄弟盼窮,親家盼富,親戚盼近」,真可謂一語道盡了現實中的人性。「兄弟盼窮」,就是說兄弟之間心裏面盼著對方比自己窮,其實這樣的說法雖然讓人覺得有些悲涼,難以接受,但在現實生活當中卻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
  • 俗語「兄弟盼窮,親家盼富」,簡單一句話,道出人性黑暗
    而兄弟姐妹變多了,就有了很多關於親情的俗語流傳下來。今天,小編就來說一個關於親情的俗語。這句俗語是這樣的:「兄弟盼窮,親家盼富」。這句話具體有何含義呢?別急,且聽小編細細道來。 前半句是指親兄弟之間,並不希望彼此過得很好,而是希望兄弟們都變得很窮。這句話乍一聽好像並不合理,但事實上卻體現了人性的殘酷。在現實社會中,兄弟之間反目成仇的故事並不在少數。很多人看到自己的兄弟過得好,反而會出現嫉妒心理。而這句話從人性上來看,也解釋得通。每個人都有嫉妒心理,看到別人比自己強的時候,也容易心裡不平衡。而親兄弟之間,也會出現這種心理,這只是人性更黑暗的部分。
  • 俗語「兄弟盼窮,親家盼富」,是什麼意思?社會的真實寫照!
    或許有些人覺得這些話是封建迷信,但是在當時那個人人都食不果腹的年代,這些生活在農村的老百姓們,卻創造了這些俗語,這就是他們智慧的象徵,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也是深入人心。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是:兄弟盼窮,親家盼富。 這句話或許很多人都沒有聽過,但單單從字面上我們就可以看出它本身的意思。
  • 老祖宗提醒:「兄弟盼窮,親家盼富」,簡單一句話,道出人性黑暗
    老祖宗提醒:「兄弟盼窮,親家盼富」,簡單一句話,道出人性黑暗如今社會發展神速,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生活質量也越來越高,和古時候人們的生活相比,我們現在的生活可以說是幸福無比了。而兄弟姐妹變多了,就有了很多關於親情的俗語流傳下來。今天,小編就來說一個老祖宗說過的關於親情的俗語。這句俗語是這樣的:「兄弟盼窮,親家盼富」。這句話具體有何含義呢?別急,且聽小編細細道來。從字面上看,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前半句是指親兄弟之間,並不希望彼此過得很好,而是希望兄弟們都變得很窮。這句話乍一聽好像並不合理,但事實上卻體現了人性的殘酷。
  • 古人講:「兄弟盼窮,親家盼富」,很現實的一句話,道出人性黑暗
    古語有云,「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如果一個家族沒有了親情,沒有了凝聚力,最後走向衰敗是在所難免的,也是必然的。今天我們說一個俗語「兄弟盼窮,親家盼富」短短幾個字道出了情親冷漠的一面。「兄弟盼窮,親家盼富」表面意思指的是如果是作為兩兄弟分別成年之後,各自有了家庭,會盼著對方家庭過得並不富足。而後半句指的是如果是作為男女雙方的親家,則盼望著對方能夠越來越好。其實按道理來說不應該是自己家的人過上最為幸福的生活才是硬道理嗎?
  • 俗語:「兄弟盼窮,親家盼富」,雖然聽起來很刺耳,但卻很現實
    俗語:「兄弟盼窮,親家盼富」,雖然聽起來很刺耳,但很現實我國古代的人思想往往都比較單純,那個時候大家都是以家族為主的,以家族為中心,然後開始發揚光大,直到現在也有很多是從古代開始而出現的家族企業,大宅門,就是其中一個家族企業的輝煌,主要來自於兄弟齊心和父子同心
  • 農村老話「大人盼做田,小孩望過年」是真的嗎?今非昔比,過時了
    「大人盼做田,小孩望過年」是80年代以前的農村,經常能聽到的一句老話,如今還有多少農村人記得呢?我認為這句老話沒有歷史傳承性、也沒有歷史的延續性,它僅僅只是在一個特定的歷史背景下,所產生的猶如打油詩一般的口頭禪而已,在科技高度發達、物質非常富足的今天,已經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礎,沒有什麼道理可言了,是一句過時了的農村老話。
  • 農村有老話講窮生奸計,富長良心,富人比窮人更有良心嗎
    窮生奸計,富長良心,這句農村俗話,不少人都應該聽說過,第一次聽到這種俗語,估計不少人像我一樣,有罵人的衝動。窮生奸計,是什麼意思農村還有些俗語,講的和這句話差不多的意思,像是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窮山噁心出刁民等。
  • 農村老話:「窮不改門、富不遷墳」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如今的農村跟以前相比可謂是大變樣,家家戶戶都蓋起了樓房,裝上了空調,有些條件好點的甚至還另外買了塊地皮蓋起了獨棟小別墅。人們生活越來越好,房子越做越大,但是農村老人卻說,別看別家富自家窮,要記得「窮不改門、富不遷墳」。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究竟有沒有道理?
  • 農村老話「平淡無奇兄弟哥,一人發財成路人」啥意思,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平淡無奇兄弟哥,一人發財成路人」啥意思,有道理嗎?不管是城裡人還是農村人,都有幾個從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
  • 農村俗語:「遠搬家窮三年,近搬家窮三天」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很多事情都很講究,尤其是蓋房子、搬新家,基本上都需要提前一個月或者半個月看個黃道吉日。據農村老人說,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這些都關係到家人或後代的運勢。這不就有這麼一句俗話:「遠搬家窮三年,近搬家窮三天」。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句話是啥意思。
  • 農村俗語:「兄弟不共財,姊妹少往來」這是為啥?有道理麼?
    農村俗話:「兄弟不共財,姊妹少往來」,是前人們總結出來兄弟之間、姊妹之間的相處之道。意思是兄弟之間最好不要在經濟上「牽扯」太深,比如共同投資做生意等;姊妹之間不要過於頻繁的走動,要適當少走動。照理說,無論是兄弟,或者是姊妹,都是關係很近的人,為何不能共財?為何要少往來呢?
  • 農村老話:「四十不娶妻,五十不置衣」,這句話啥意思?
    農村結婚一般都比較早,農村女孩,如果是沒有讀多少書的,基本上一到20歲就要被家裡人天天領著人回來相親了,而那些30多歲還沒結婚的男人,也要被一些人背地裡嘲笑「老光棍」。但是奇怪的一點在於,這麼催著人結婚的地方還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四十不娶妻,五十不置衣」。
  • 農村俗語:「花旺人不旺」,這句老話有道理嗎?家裡不能養花?
    導讀:農村俗語:「花旺人不旺」,這句老話有道理嗎?家裡不能養花?在農村流傳著很多的俗語老話,有的一直到今天還被廣泛地使用,就像平時做錯一些事情之後,就會被人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雖然說並非所有的老話都有道理,但作為多年的經驗積累,很多俗語還是頗有道理存在的。所以也被稱之為「十句俗語九句真」,但也有一些俗語老話是比較荒誕的,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只不過是一些訛傳,在農村有句老話叫做「花旺人不旺」,這句老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救急不救窮」到底是什麼意思?背後的含義堪稱人生哲理
    我國農村有很多文化,由於地域遼闊,每個地區的文化也大不相同。其中,農村俗語眾多,它是警示世人們的一種「工具」,沒錯,在筆者看來農村的很多俗語就是工具,方便記憶,還能時刻提點人們。而今天筆者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救急不救窮」這句農村俗語的真正含義,它背後又蘊藏了怎樣的玄機?
  • 農村老話:「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近期整理的一系列農村老話相關的內容,讓很多網友對農村、農民的智慧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於自小在農村長大的小編來說,這些都還只是冰山一角,真正要去了解農民的大智慧,就很有必要去田間地頭、門前樹下與他們當面聊聊天拉拉家常了。就拿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來說,背後也蘊含著深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