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第一位皇帝:奧古斯都屋大維是如何將爛棋一步一步走活的

2020-12-14 江左夢華錄

大約在公元前100多年的時候,東方的漢帝國經過文景之治,解決七國之亂,快要迎來漢武大帝的時代了。然而,在遙遠的西方,羅馬帝國也在冉冉興起,但是在他的進程中,似乎不像漢帝國那樣順風順水。他們都面臨著疆域擴大,貧富分化而帶來的問題,漢帝國或多或少解決了部分問題,但羅馬面臨這些問題,兜兜轉轉,經過了幾代人的努力,也沒有將這些問題給解決。直到羅馬人迎來了凱撒,或許使羅馬人看到了曙光,但凱撒遇刺,羅馬的亂局又該如何收拾?這都留給了凱撒的繼承人屋大維,這個愣頭小子如何將羅馬這局爛棋給一步一步走活。

尤裡烏斯·凱撒 魯本斯

第一部分:追根溯源,羅馬建國之初到發展面臨什麼樣的問題?

羅馬人由一個小小的城邦,擴展到一個大帝國,在這期間,羅馬人贏得了無數次勝利,獲得了無上的榮耀,在光彩照人的背後,又有多少危機在醞釀,在發酵。

第一個問題,羅馬人在進行對外擴張,打下了這麼多的領土,但他的政治制度卻沒有配套完成。從適合羅馬城邦的政治管理制度,該如何演變成適合疆域廣大的羅馬帝國?

羅馬經過上百年的對外擴張,已經將整個地中海變成了自己的內湖。面臨如此巨大的領土和眾多的人口,羅馬原本的政治制度已經不管用了,可能會有人說羅馬人有自己的元老院制,執行官制,保民官制,多好的制度啊。但是要注意的是,羅馬一開始是一個城邦,這些制度是服務於羅馬城邦的。

問題是,現如今羅馬擁有了上百萬平方公裡的領土,上千萬的人口,難道這些制度還適合現如今的羅馬嗎?就好比中國的秦朝,在秦國統一中國之前,秦國擁有一套軍功制,郡縣制,中央管理制度,這在秦國本土被靈活運用,但是當秦國統一六國之後,將這套制度推及全國,那它引起的後果是什麼?先是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之後便是浩浩蕩蕩的反秦運動。

秦朝被後世稱為暴秦,是不是很好奇,這種制度在秦國本土沒問題?但擴大到全國問題就來了,此時的羅馬帝國面臨的問題也是如此。如何去管理邊疆不發生動亂,如何管理人口這個問題,便使得羅馬人找了上百年,到了到了屋大維時期才得到了解決。

第二個問題便是羅馬人在對外進行擴張時,戰爭之後分享勝利果實。羅馬人講的是多勞多得,有錢人出力多,出錢又出糧,那麼他們分得的戰利品就多;而窮人出的力少,那麼他們的戰利品就很少。

最終這種情況愈演愈烈,出現了嚴重的貧富分化現象。這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大部分的資源全部掌握在較少數人手中,大部分人很窮,那麼這個國家就危險了,這肯定會發展成社會的不安定因素。羅馬越往後發展這種情況越嚴重。

比如在羅馬剛開始的那100年間,20%的羅馬人當過兵,他們一次性服役七年,去外部擴張,然後回家種田,但是等這些士兵七八年回家之後,看到的是田園荒蕪了,家人也快被餓死了,有的已經把家中的田地給賣了,這些士兵一下子變成了貧農。

在羅馬共和國時期,這種情況十分嚴重,這些淪為貧農的士兵,自己什麼東西也沒有了,他們便會跑到最繁華的羅馬城中尋找生計,最高峰的時候這些人大約有32萬,佔到了羅馬公民的1/3,從中可知羅馬的貧富分化已經嚴重到什麼程度?

這時就可能會出現一種勢力,便是軍閥,這些軍閥一看窮人吃不上飯,那就跟著我走吧,有飯吃。一旦這些人加入軍閥,他們就成為獨立於規則之外的一個暴力機器。比如三頭時代的克拉蘇,龐培,還有以後的凱撒,這些人都是軍閥。

這些問題愈演愈烈,必須得有人來解決這些問題。這時一個影響羅馬甚至後世的人登上了歷史舞臺,這便是奧古斯都屋大維。

第二部分:初出茅廬,面對亂局,屋大維該怎麼辦?

這些矛盾在羅馬的擴張中發酵,先是格拉古兄弟進行的改革,弄了兩個方法,一個叫小麥法,另一個叫土地法。面對社會的貧富分化,這倆兄弟做的比較直接,趕緊讓有錢人來掏錢掏地,但顯然這觸動了貴族階級的利益。

那這倆兄弟的結果很明顯,元老院將這倆兄弟給殺了,將屍體拋入了臺伯河中。

在接下來的上百年中,幾輪軍閥混戰,這些問題依然很尖銳,直到凱撒的出現,凱撒將自己扮演成窮人和富人的粘合劑。凱撒依仗擁有強大的軍權,他便使用專制的方法來打壓元老院,進行緩和社會階級。

羅馬元老院

比如當時凱撒在元老院發表演講,他認為格拉古兄弟的兩個方法不錯,他不徵求元老院的同意,便直接頒布政令,元老院也拿他沒有什麼辦法,凱撒的專制統治取得了一定的好處,但是他將元老院打壓得如此厲害,那麼這肯定會反彈。

不出所料,凱撒遇刺,元老院的大佬們派了14個人去行刺凱撒,凱撒被捅成了血窟窿,凱撒就這樣死了。元老院以為將獨裁君給殺了,會獲得老百姓的愛戴,但是老百姓已經不鳥這些元老院的人了。

凱撒之死

凱撒雖然死了,但國家依然得進行運行,矛盾依然存在。凱撒一死,羅馬帝國的粘合劑不見了,但也非常好奇的是,愷撒指定的第一繼承人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毛頭小子,這便是屋大維,當時的屋大維才19歲,還是一個愣頭青,也沒有什麼政治經驗。

面對如此亂局,上百年社會矛盾,面對凱撒的屍體,那他該如何做呢?屋大維做了一件非常明智的事,以凱撒遇刺為由,懲治兇手,將元老院給血洗了一番。將元老院這部分權貴給打壓了,面對軍閥與元老院殺來殺去,屋大維先將元老院給剁了,那接下來該是軍閥了。

屋大維

當時凱撒給屋大維留下了輔佐屋大維的大軍頭安東尼。屋大維知道安東尼在軍隊中輩分高,威望大,自己也沒有什麼軍功,他是不可能服從自己的。那該怎麼辦呢?

隨著時間的推移,屋大維對掌握羅馬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他得將軍閥給削弱呀!他表面和安東尼好得不得了,是一輩子的好基友。但是屋大維一直防著他,屋大維必須得將自己和安東尼綁在一起,他先逼安東尼離婚,之後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安東尼,讓他們生兒子。

這樣屋大維就將安東尼綁在自己的戰車上了,你們生出來的兒子有我的血統,咱們是親戚。從此消除了軍頭對執政官,對於羅馬現行體制的威脅,這是他的第一步棋。將院子打掃乾淨,再開始支鍋做飯

第三部分:潛移默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面對羅馬的問題,屋大維得解決呀,接下來的棋該如何走呢?

當安東尼死後,屋大維跑到元老院中,給這些大佬們說「我們恢復共和吧,我可不想像凱撒一樣被人捅死」。元老院中的大佬拍手叫好,「好啊,好啊」,元老院中的人就說咱們得有來有往呀,就給屋大維封了一個奧古斯都的名號,這個詞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是一個很偉大的人,是一個聖人。

他們的關係和好了不少,屋大維又提出「現在國內已經很安定了,但邊疆很亂,要不這樣吧,我們將帝國分為兩部分,富裕的行省歸元老院管,邊疆地區歸我管,我給你們提供安全保障」,元老院的一堆人又拍手叫好,越看屋大維越順眼。但是元老院這一做法無疑是將軍權交給了屋大維,經過了上百年探索,中央管理制度算是建立了雛形。

解決了國家的政治管理制度,接下來得解決貧富分化問題呀!

屋大維潛移默化的開始定了很多的規矩,比如說徵收遺產稅。貴族們有錢嗎,交點來建國家吧,有錢人當然不願意,屋大維就說「這樣吧,咱們得養軍隊吧,我帶頭捐錢」(當時屋大維將埃及已經打下,作為自己的私人領地,非常有錢)。

屋大維劇照

富人一看屋大維都捐錢了,自己不捐的話,不是那麼回事,所以這些有錢人也不得不捐錢。就這樣潛移默化進行財富再均衡,屋大維作的另一點也非常的好。將元老院的氛圍弄得特別好,屋大維的口才不好,但是喜歡在元老院演講,元老院的人就跟他咋乎。

如果屋大維說出一條不對的地方,下面的人就反駁他,好幾次懟的屋大維摔門而出。他手下的軍官就問他,你怎麼受這種窩囊氣?屋大維微微一笑,「不錯了,就這個氣氛好,只要不對我掏出劍,對著我劍拔弩張,我就知足了」。

所以說屋大維將國家統治管理制度以及社會財富嚴重分化的現象給削弱了,為之後羅馬建立帝制打下了基礎。

總結

面對上百年的矛盾,屋大維打出了一套組合拳,將這局棋給下活了。他解決了統治疆域領土擴大了之後的問題,緩和了元老院與軍閥的關係,極大的促成了社會財富再分配,他也為之後羅馬建立帝制打下了基礎。

文章思想來源於《羅馬人的故事》。

相關焦點

  • 羅馬皇帝︱家國難兩全:主宰羅馬卻對接班人無能為力的屋大維
    ,茱莉亞的婚姻必須要為屋大維提供男性繼承人,無論屋大維如何溺愛這個唯一的女兒,在這方面,茱莉亞必須要遵從屋大維的決定。但是對於年幼的茱莉亞來說,屋大維的缺席讓她十分難過。這讓本來就只是遵守父命嫁給馬凱盧斯的茱莉亞更加厭惡起了屋大維。 茱莉亞與馬凱盧斯成婚的第三年,屋大維病入膏肓,以為自己即將離世的他將象徵著奧古斯都權力的印章戒指交付給了阿格裡帕,希望阿格裡帕可以輔佐馬凱盧斯,繼承他未盡的事業。但造化弄人,年僅19歲的馬凱盧斯也在同年重病,並且於屋大維之前,先一步離世。
  • 年輕氣盛的屋大維,有著怎樣的優勢,能最後成為奧古斯都
    前言羅馬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是一個十分傳奇的人物,他在成為皇帝的時候還十分的年輕。他和凱撒的下屬組建了後三巨頭同盟掌控了整個羅馬的最高權力,他就是屋大維。但是後三巨頭同盟畢竟是三個人,他們不可能在所有的政治問題上都達成一致。
  • 奧古斯都:最可憐的羅馬的第一位帝王
    屋大維(即奧古斯都大帝)在克利奧帕特拉。 《奧古斯都》 作者:約翰·威廉士(美國)與約翰·威廉士的早期作品相比,《奧古斯都》是作者出版的最後一部作品,也是一部曾被眾多研究者所忽略的作品。《奧古斯都》出版於1972年,獲得過國家圖書小說獎。(威廉士於1922年出生在德克薩斯州,曾在丹佛大學教授創意寫作訓練課程,1994年在位於阿肯薩斯州的家中去世。)更重要的是,這本小說的主題——生活和歷史——改變了羅馬第一任帝王的生涯。
  • 《古羅馬千年史》羅馬帝國之奧古斯都屋大維2
    這種殘酷的殺人場面無非是用人的犧牲來換取羅馬奴隸主貴族的歡快而已。 (4)奧古斯都屋大維(公元14年)「我接受了一座用磚建造的羅馬城,卻留下一座大理石的城。」這是羅馬帝國的的創建者奧古斯都,原名蓋烏斯•屋大維充滿自豪感時說的一句話。
  • 愷撒之後的羅馬從三雄並立到皇帝屋大維
    愷撒雖然不為保守派所容,卻得到了當時羅馬人民的愛戴,最終羅馬人民擁戴愷撒的三個親信掌控羅馬,即所謂的後三巨頭:馬克·安東尼(以下稱安東尼)、蓋維斯·屋大維·奧古斯都(以下稱屋大維
  • 羅馬之路·八月的奧古斯都:羅馬「定大局者」
    接著,在屋大維引誘下,雷必達的軍隊倒戈,屋大維趁勢解除了雷必達的軍權,只給他保留了大祭司長的職位,雷必達算是比較體面地退出了歷史舞臺。  終於剩下屋大維和安東尼之間的兩強決戰了。公元前32年,兩人公開決裂,安東尼正式遺棄了屋大維婭,屋大維則在元老院公示了安東尼準備將羅馬的土地贈送給克裡奧帕特拉及其子的遺囑,引起羅馬人公憤。羅馬元老院對克裡奧帕特拉和安東尼宣戰。
  • 「異類」威廉斯:用《奧古斯都》重創羅馬世界
    2018年5月,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奧古斯都》出版上市。這是約翰 威廉斯最後一部作品,以小說的視角重新創造羅馬世界。不同於他之前的作品蒙塵數十年才重回大眾視野,《奧古斯都》一面世即獲美國國家圖書獎,時隔40多年仍然受讀者喜愛。如果說《斯通納》是講述普通人平凡且無味的一生,那麼《奧古斯都》則是展現一位偉人恢弘且波瀾壯闊的人生。
  • 羅馬皇帝︱走向保守,且走向權力,屋大維的羅馬價值觀
    共和國晚期的希臘化屋大維作為羅馬帝國元首制的締造者與第一任羅馬皇帝,其一生都在為維持羅馬和平,制衡權力鬥爭而勞累。從公元前31年擊敗安東尼始,直至公元後14年屋大維去世,長達四十五年的執政生涯讓屋大維給羅馬帝國留下了數不勝數的政治遺產。
  • 公元前20年代:奧古斯都時代的羅馬 | 2020
    屋大維此番出徵,不但擊敗了大對手安東尼,一舉終結了多年以來軍閥混戰、生靈塗炭的羅馬內戰,還消滅了地中海周邊最後一個希臘化王國——託勒密埃及,把它納入羅馬版圖,最終統一了地中海世界,給羅馬人和地中海周邊各個民族帶來了夢寐以求的和平。屋大維的凱旋儀式持續了整整三天,整個羅馬城都陷入了狂歡。
  • 凱撒死後,18歲的屋大維靠什麼被封「奧古斯都」,成為羅馬之神?
    依靠這個名字,他吸引了眾多凱撒的老部下,使自己從默默無聞的屋大維變成了「凱撒·屋大維」。同時,他甚至還鑄造自己的硬幣,把自己和凱撒的頭像鑄在一起,寓意神和神的兒子。在安東尼發現自己對軍隊的控制被削弱時,為了奪回主動權,他離開羅馬城,殺回義大利北部,討伐窩藏在那裡的刺殺凱撒的兇手,以挽回聲譽。
  • 嚴格地說,羅馬帝國的第一位皇帝實際上是君士坦丁大帝
    於是,羅馬人民對屋大維不貪圖權力的行為大加讚賞,元老院也非常「感動」,大大挽留了屋大維,並給了他半神的稱號--奧古斯都(神聖的意思)。從此,奧古斯都的名字甚至超過了他的真名屋大維,成為羅馬皇帝的稱號。也正因如此,這一年被視為羅馬帝國的開始。
  • 蓋烏斯·屋大維接受了羅馬元老院「奧古斯都」的稱號
    公元前27年,蓋烏斯·屋大維接受了羅馬元老院"奧古斯都"的稱號。這一稱號比他擁有過的執政官、保民官、大將軍、大祭司長等官職都要有名,成了後世羅馬皇帝的代名詞。作為一名皇帝,奧古斯都所擁有的當然不僅僅是一柄權杖,還有龐大的財富。皇帝擁有大量的不動產——分散於全國各地的土地。
  • 約翰·威廉斯:講述羅馬皇帝奧古斯都一生
    《奧古斯都》 約翰·威廉斯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年1月出版 著名美國作家約翰·威廉斯留下的作品並不多,他一生只創作了4部小說,另外就是一本學術文集和兩本詩集
  • 屋大維:未改變任何制度,卻改變了羅馬的一切
    永遠的奧古斯都 成功解決了議員和軍隊的問題後,屋大維開始他的最後一步,即如何能讓繼承人也得益於他今日的政治舉措,讓這種內部和平可以持續下去。一言以蔽之,屋大維要把自己的所有個人權利,全部變成擁有「奧古斯都」頭銜的人的權利。
  • 從小體弱多病的屋大維,卻成了奧古斯都大帝,他是如何逆襲的?
    屋大維是歐洲古代最強大帝國的開國之君、羅馬共和轉變到帝制的關鍵人物。屋大維在全歐,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位享譽盛名的統治者,其所使用的稱號甚至到了千年以後都還像寶玉一樣璀璨,就連日曆上的八月英文,亦是因為此人的稱號而來,下面就來介紹屋大維的輝煌生平吧!
  • 從三頭同盟,到專制元首,奧古斯都如何成就他的偉大帝國?
    但是事實上,真正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政治制度,並將羅慕路斯建立的羅馬從共和國帶向帝國的人,則是奧古斯都,也就是愷撒大帝的養子,屋大維。屋大維登上政治舞臺的時候,羅馬的前三頭同盟剛剛徹底破碎。作為前三頭同盟中愷撒大帝的養子,屋大維在成功攫取了愷撒帝國的全部權力之後,開始他自己的新徵途。
  • 【古羅馬君王譜】羅馬帝國(二):奧古斯都1
    」,因為其崇高的地位遂得以自行指定繼承人,因而正式開創了羅馬帝國,結束了羅馬共和,因此屋大維是羅馬帝國第一任皇帝,而其與其家族中成為羅馬皇帝的後繼者,受後世史家認為是羅馬第一個王朝。羅馬人盛行養子繼承,每任皇帝間並不一定有直接血緣相關,例如屋大維與其繼承者提比略就無血緣,而之所以會被認定為同一王朝,乃是因為其姻親關係與收養養子,形成同一家族,因此被認定為同一王朝,與中國一家一姓血脈相承的概念是大相逕庭的。
  • 蘇拉——凱撒——屋大維,羅馬進入帝制時代所經歷的三巨頭
    此戰,馬略改革了羅馬軍制,徵兵制改為了募兵制,從此羅馬軍人成了職業兵,這也是以後軍隊可以左右羅馬政權的濫觴。公元前102年,馬略又粉碎了日耳曼人的進攻,這使馬略一生事業的頂點,如果馬略在此時死去,他將毫無疑問作為羅馬人的英雄而永留青史。
  • 《奧古斯都》:逝者只活在我們的身上|《書城》專稿
    歷史上,奧古斯都創立了元首制(principate),依然保留元老院,但自己以「第一公民」(princeps)的地位,在共和國架構上運籌帷幄。元首制一般被認為是披著共和制外衣的君主制,所以中文將奧古斯都稱為羅馬帝國的開國皇帝也有道理。取得和平後,奧古斯都的治理堪稱賢明。
  • 秦漢與羅馬⑤|同為天才少年,劉徹和屋大維的治國思路有何不同?
    《埃涅阿斯紀》是維吉爾在奧古斯都指示下撰寫的羅馬史詩,構建了「羅馬民族」的認同。屋大維和劉徹之複雜,在於羅馬與秦漢都是超大規模政治體。在草創之初,要整合這樣廣闊複雜的疆域,任何單一的理論、制度、安排都不足為憑。屋大維和劉徹的治國思路,也是英雄所見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