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胃鏡,能不能看出胃部癌變?提醒:身體早期症狀,別錯過

2020-12-23 腫瘤科張正榮

胃部使人身體中重要的消化器官,如果人不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在飲食上面沒有節制,那麼就會導致自己的胃部受到損傷。胃部受到傷害之後,人的食慾會有很大的變化,消化功能還會降低,身體的營養供給不足那麼最終導致的就是人的免疫力下降,對人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害處。

具有關的數據顯示我國是世界上胃癌患者最多的國家,胃癌在我國的發病率不僅很高,死亡率也相當的高,有很多的患者在確診疾病之後都已經處於晚期的狀態。胃癌發生前期的時候人的身體症狀不是非常的明顯,有很多的胃癌都是從慢性胃炎發展而來。想要檢查自己是不是被3胃癌「盯上」了,醫生通常會建議患者進行胃鏡檢查,但是胃鏡的檢查費用有點高,很多人不願意出這份錢進行檢查,還有的胃癌高危人群不進行定期的檢查,發生胃癌

不做胃鏡,能不能看出胃部癌變?

胃鏡檢查是用攝像頭技術,用纖維軟管通過患者的嘴巴送進人的胃部的過程,不僅可以送到人的胃部還可以送到人的十二指腸,直接觀察患者身體中的具體的情況。如果患者的身體中有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就可以早早地將疾病檢查出並且治療好,如果發現有可疑的病,可以將病灶進行切片活檢對診斷胃癌有非常重大的意義。而不做胃鏡檢查通過其他的手段檢查,沒有胃鏡檢查的徹底,精準,所以還是建議能做胃鏡檢查就做。

當身體出現以下幾種反覆出現的症狀的時候,及時到醫院進行胃鏡檢查。

01胃部出現莫名的疼痛

在正常的情況下,人如果吃得太飽,會出現一陣子的胃部疼痛的感覺,有的患者本身就患有慢性胃病,例如慢性胃潰瘍,就會在飯後一小時左右出現胃部疼痛的感覺。但是及時的服用藥物之後這種不良的症狀就會慢慢的消失。但是近期突然出現胃部疼痛並且持續的時間比較的長疼痛的感覺逐漸的加深,這是胃部出現癌變的信號,及時給自己做個胃鏡檢查

02食慾不佳

消化功能出現變化是胃癌的典型的表現,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在臨床上有數據統計,50%的患者在胃癌早期的時候都會出現,食慾減退、飯後肚子脹、嘔心等不良的症狀。這些反應的出現都是因為癌症在發展的過程中,導致患者的胃部空間變小,胃部的黏膜受到刺激導致自己的消化出現問題,才會是患者的不適症狀反覆的出現。

03排便變黑

近期沒有食用什麼色素比較高的食物,但是自己總是出現排出黑便的現象。而且有的時候自己的便便還會像柏油一樣粘在馬桶上,這是胃癌的信號。胃癌的發生導致自己的消化道出現流血的現象,出血點距離肛門比較遠就會流出鮮血,但是如果離得比較的遠,在腸道中經過反應,就會變成黑色,被排出體外。

相關焦點

  • 不照胃鏡,能看出胃部癌變嗎?醫生認真臉:那你注意3個變化
    在食物經過口腔咀嚼後,就會隨著食管進入胃內,開始胃部的初步消化、打碎工作。而胃部消化,也是體內所有消化運轉的重要一步。然而,近些年隨著不良飲食習慣、不健康飲食增多,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被慢性胃病所困擾,胃癌的病發率也在逐年增長!
  • 多久做一次胃鏡檢查?提醒:這個年齡為分水嶺,每個人都有區別
    所以,對於胃癌而言,最佳的預防就是定期檢查,就目前的臨床檢查手段來說,胃鏡是最佳篩查胃部健康的方式,通過內窺鏡能清楚來到微小病灶、潰瘍等問題。所以,定期篩查味精很有必要,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齡篩查胃鏡的頻率也不相同。
  • 癌症早期症狀不明顯,但飯後有3個表現的人,要好好檢查胃
    而且因為癌症早期的症狀並不具有特殊性,很多人難以發現癌症,最終影響癌症惡化,危及生命。但是癌症的早期症狀不明顯,不代表難以察覺。如果飯後有3個表現,人們要好好的檢查胃,很可能是胃癌即將找上門。>胃部出現癌變,影響胃功能。
  • 醫生嘆息:胃鏡不取病理等於「白做」
    發現胃癌的機會,白白錯過。 29歲的小張,大學畢業後就職於某軟體公司,剛結過婚,兒子才1歲。小張是個工作狂,忙起來常忘記吃飯、喝水,熬夜加班也是常事。妻子提醒他要多注意身體,可是他老覺得自己還年輕,身體不會出現問題。 今年過完春節,由於疫情原因,小張終於有時間休息。
  • 做胃鏡有沒有風險?多久做一次為宜?標準答案來了
    近些年,因為飲食質量讓很多人在平時沒有注意飲食,導致各種胃部疾病出現,而在胃部疾病發生時會讓胃部有相關不適症狀,所以大多數人會通過檢查來知道胃部的具體情況,而在眾多的胃部檢查項目中,胃鏡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雖然胃鏡很常見,但有一些人害怕它會帶來風險,也不知道它需要多久做一次?
  • 60歲胃癌晚期,家屬痛哭:兩年做三次胃鏡都沒事!胃鏡還能信
    其實,早期胃癌是完全可以治癒的,治癒率高達90%。但是,胃癌發生時的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即便有症狀,也常與普通的胃病相混淆,這就導致胃癌一旦確診一般就已經是晚期,此時往往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就在前不久,有一天晚上李先生突然胃痛得厲害,想著明早再去做胃鏡檢查,未曾想突然休克昏迷,被家屬送往醫院後,醫生直接下了病危通知書,診斷李先生為失血性休克,胃部腫瘤破潰出血,而且已經是胃癌晚期,很可能已經伴有肝臟轉移。
  • 做胃鏡對身體有傷害嗎?多久做一次比較好?真的沒必要害怕
    在懷疑胃部出現疾病的時候應該先到醫院進行檢查,通過詳細的診斷能夠明確胃部是否存在疾病,很多人疏忽了疾病的診斷,有可能在疾病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帶來負面影響,這樣就無法保持健康。對於有胃部疾病正在影響身體的人還需要定期進行胃鏡檢查。那麼,通過胃鏡檢查這種方式是否會有健康風險呢?
  • 飯後出現4種異常,小心胃部發生癌變,越早檢查越好,別不當回事
    飯後出現4種異常,小心胃部發生癌變,越早檢查越好,別不當回事 值得提醒的是,不少老年人會有消化吸收功能減退的問題,對痛覺的感知也不敏感,更容易忽視這些早期症狀。
  • 胃不舒服十來天,以為是「老胃病」犯了,胃鏡查出胃癌!
    呼氣檢查發現:幽門螺桿菌陽性 胃鏡可見:胃竇小彎側可見直徑約3.0CM大小的潰瘍性病灶,呈火山口樣改變,底部附有少許薄苔,質脆易出血,經鼻胃鏡不能通過。 檢查結論:胃癌 由於病灶面積較大,雖然可能還是早期,但應該不能內鏡下治療了,只有通過外科手術切除。 但總算是萬幸的,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是大於90%的。
  • 胃癌早期不痛不癢,身體的這4個「求救信號」,日常要注意
    胃癌的原因並不僅僅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還與生活中很多不良習慣息息相關,研究表明,這些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才是胃癌的主要病因。一、如果吃完後經常覺得燒心,就要注意是不是胃部癌變有很多人在吃完飯後都會覺得燒心,甚至會有反酸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是不正常的。因為在一般情況下我們進食後,胃部雖然會分泌大量的胃酸來消化食物,但是食管下的括約肌也能夠有效防止胃酸反流。
  • 胃不舒服一定要做胃鏡嗎?做胃鏡的危害有哪些?檢查後該如何護理?
    做胃鏡,簡言之就是一個前端裝有內視鏡的直徑約一公分的黑色塑膠包裹導光纖維的細長管子通過嘴或者鼻子進入消化道; 醫生能通過內視鏡觀察食管、胃、十二指腸表面黏膜,清楚地檢查上消化道內各部位的健康狀況。
  • 別以為自己只是胃病!噯氣、反酸……也可能是胃癌!
    胃癌易被當胃病 胃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誤認為是普通胃病來治療,要發現需要做胃鏡檢查。另外,預防胃癌的主要方式是注重飲食衛生,不要食用黴變食物和飲用不符合飲用標準的水。
  • 胃部有炎症,就要做胃鏡檢查嗎?4個「怪象」持續出現,別猶豫
    因此也就導致了很多人一日三餐不能正常吃,這些人的腸胃和正常吃飯的人相比無疑要差上很多,而且長期的飲食不規律就會導致他們出現胃痛腹脹噁心的情況,當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他們也知道是因為胃不好引起,可能是發生了胃炎。於是常常去藥房拿一些胃藥回家吃就不管了。雖然說不是所有的胃病都需要去醫院做胃鏡檢查,但是也不能如此的敷衍。
  • 消化科醫生:胃癌不沉默,身體4個信號應留意
    胃癌的發生跟飲食息息相關,但是胃癌早期症狀卻不是很明顯,因此被認為是沉默的器官。但消化科醫生指出,胃癌並不沉默,但身體出現異常信號,就需要留意了,儘早做檢查。消化科醫生提醒:胃癌不沉默,身體發出4個信號,應該留意信號一、吃完飯以後出現燒心、胃反酸正常的人在吃完飯以後,很少會出現燒心,反酸的情況的。這是因為在食管下方,有括約肌,能夠抵抗反流物的回流。
  • 胃鏡查出腸化生,就註定要得胃癌嗎?如何防止腸化生的癌變
    隨著胃鏡技術的普及,接受胃鏡檢查的朋友也越來越多了,很多胃鏡檢查的專業術語也得到了「普及」,其中就包括了「腸化」這個有點令人揪心的名詞。很多科普文章都指出:胃黏膜上皮組織的腸化生是一種癌前病變,胃鏡活檢發現腸化生,就說明離真正的胃癌不遠了。
  • 打破年齡禁忌 88歲高齡老人也能做胃鏡
    「沒想到這麼大歲數了,還能做胃鏡檢查,而且一點也不難受,很快就做好了。」前不久剛做完胃鏡,正在診室複診的楊老笑著說。楊老今年88歲,既往有高血壓、輕度的肺氣腫和腦血栓病史。近日,楊老因上腹脹痛不適、消化不良來江蘇省老年病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老年醫院、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就診,經過詳細問診和初步檢查後,因楊老近十年來從沒胃鏡檢查,為了確定病因、排除惡性病變及對症治療,醫生在進行初步診斷後決定為老人進行胃鏡檢查。可一聽到要做胃鏡,楊老連連擺手,表示不願意。
  • 如何早期發現賁門癌?早期症狀有哪些?
    賁門,作為連接我們食道和胃部的重要消化器官,不僅起著讓食物通行時的橋梁作用,而且也承擔了食物到達胃部之前均衡溫度的作用,減少了胃部在儲存食物時的壓力。而賁門癌,作為與食道癌、胃癌並稱三大消化道類癌症的它,由於目前關於它的具體病因仍是未知的,且在中國這種癌症增長大趨勢的狀態下,提前了解它的早期症狀,對於病情的治療和患者的身體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
  • 提醒:3種症狀,易被混淆
    但是這裡提醒大家,如果患有胃病,應及時發現疼痛性質及規律的變化,一旦懷疑是腫瘤症狀,需儘早進行相關檢查。 以胃潰瘍為例,胃潰瘍多為飢餓和寒冷而誘發的規律性上腹痛,進食和服制酸劑可以緩解,一般無食慾改變;而胃癌性腹痛無規律,且呈進行性加劇,服制酸劑不能緩解,有時進食反而使疼痛加重,常伴食慾下降。
  • 吞咽困難做胃鏡可以檢查出問題嗎?這5種情況需要做胃鏡
    胃鏡在目前比較常見是一種能知道胃部情況的檢查項目,在臨床上被廣泛使用。不過雖說胃鏡檢查詳細,但並不是什麼人都需要做胃鏡,只有在出現相關症狀才需要做胃鏡檢查。因此有人疑惑在自己吞咽困難時做胃鏡是否能檢查出問題?一般來講看情況。吞咽困難做胃鏡是否可以檢查出問題?
  • 胃癌的早期症狀 就是沒有症狀——千萬不要等到有「報警信號」才去...
    案例二: 王女士,女,53歲,銀行職員,因「消化不良」就診,在醫生苦口婆心的勸說下,不情願地做了胃鏡 網傳那些所謂的胃癌早期信號,其實不是「早期」! 胃癌早期症狀非常隱匿,也就是說,胃癌的早期症狀,就是沒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