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2日,老鷹對陣尼克斯的比賽中,徵戰NBA22年之久的老將,文斯·卡特在比賽的最後重新披掛上陣,並命中一記三分球。可又有誰能想到,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NBA緊急停賽的原因,這竟成為了43歲的卡特在聯盟的謝幕演出。
卡特的偉大無需多言複述,回望卡特22年的NBA之路,在那些讓人目不暇接的榮譽、數據,經典瞬間的背後,卻有一些不一樣的東西,讓卡特在NBA的歷史長河中,熠熠地發出與眾不同的光彩。出於種種原因,2004年,猛龍當家球星卡特被交易至籃網,在籃網度過不算太開心的5年之後,卡特被交易至魔術隊,隨後再度輾轉至太陽隊。此時,卡特已經34歲。
2011年,作為自由球員的卡特選擇籤約剛剛在夏天獲得總冠軍的獨行俠隊,儘管獨行俠貴為衛冕冠軍,但庫班由於球隊主力陣容傷病老化以及對球隊未來的考慮,在獨行俠奪冠後逐漸拆散奪冠陣容。當時的卡特雖已34歲高齡,可他的經驗及關鍵球能力使他在自由市場上並不缺乏其他更有奪冠能力的追求者,但是卡特卻特立獨行選擇了獨行俠,實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這個問題在2014年的夏天再度上演,時年37歲的老卡特再次作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決定:籤約灰熊隊。自2013年黑白雙熊合體變身扎克-蘭索爾直衝西決後,灰熊便再未到達那樣的高度。儘管孟菲斯仍能被視作堅韌不拔實力不俗,但實力不俗的球隊其實並不在少數。以灰熊的實力真的有機會不斷贏球甚至衝擊總冠軍嗎?機率微乎其微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像卡特這種功勳宿將,只要拉下臉開口或暗示,大多數爭冠球隊都會認真考慮為他提供位置。出場時間未必能保證,可場邊位置卻能保證,得到總冠軍的機率也將大大增加,可他為什麼不呢?
2017年,步入不惑之年的老卡特再次作出令人膛目結舌的決定:選擇加入年輕球員扎堆的魚腩球隊國王隊。一年後即便勇士騎士等奪冠熱門球隊向卡特拋出橄欖枝,他仍義無反顧地加盟墊底球隊老鷹隊,直至徵戰到2020年退役,這樣的決定,註定了卡特終生將無緣總冠軍。既然不是為了總冠軍,那麼是為了錢嗎?答案顯然不是:3年900萬籤約獨行俠,3年1200萬籤約灰熊,1年800萬籤約國王,1年240萬籤約老鷹,這一串低價的數字在卡特漫長的職業生涯中並未有多大的意義,更何況在籤約這些球隊的同時還有其他球隊願意為卡特奉上更大的合同。
所有所有令人費解的選擇終於在2018年夏天卡特的一番話中有了答案:"我在剛剛進入NBA的時候,聯盟還沒有那麼濃烈的追逐總冠軍的氛圍,我來自一個不像如今那麼追逐總冠軍的年代,所以過去的思想一直紮根在我的心裡,我並不反對這樣的情況,但是這並不適合我!與其去爭冠球隊當精神領袖,我更希望去爭取更多的上場時間,我依然非常希望能夠上場比賽,無論是多長的時間,我都想要!"原來,一切只因他愛籃球場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對於總冠軍的追逐,有人成瘋成魔,不惜卑躬屈膝在奪冠球隊坐穿冷板凳,一年到頭獲得不了幾分鐘上場時間,例如大衛·韋斯特去勇士;理察·傑弗森入駐騎士等等。卡特又怎麼會不知道,若能擁有哪怕一座總冠軍,他的歷史地位絕對會更上升一個層次,進入名人堂也將是板上釘釘的事。它明明有更好的機會輕輕鬆鬆撿到一個總冠軍戒指,可他偏不。因為在老卡特的生命中,有一種超越榮譽,超乎金錢的追求,這種追求僅僅只因為簡單地對籃球的一份熱愛。
在很多當打之年的球星為了奪冠而不惜抱團的今天,老卡特在NBA已然是特立獨行的存在。無論是年輕時高高在上的飛人,還是老年時更多的一份沉穩,卡特從未因任何原因丟失過自己的靈魂。特立獨行,有時會遍體鱗傷,有時會備受質疑,可若心裡選擇了遠方,又何怕風雨兼程。正如那歌中唱著:"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遠,盛開著永不凋零……"籃球,正是老卡特心中永遠盛開的那一朵藍蓮花。我想,已經43歲的卡特還能在每場固定的上場時間裡有所貢獻,並偶爾出現高光時刻,即便沒有總冠軍,他的心裡一定也是無比幸福的吧。
籃球永遠不止是籃球,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愛上籃球的原因。 從卡特身上折射出來的,是人生的光輝。一個人的生命中,若有一次,哪怕一次為了自己所愛而奮不顧身,也就足夠了。為了自己心中的意義特立獨行,或許就是人生中最大的意義。退役後,卡特希望得到的前綴或許不是名宿,多年全明星球員等等,而是一名純粹的籃球熱愛者:文斯·卡特。
未來的某一天,我們一定會在場邊看見一個或許鬍鬚已經花白的人,坐在球場邊,笑著說球場上的誰誰誰,像極了年輕的他自己。下個賽季我們將再也看不見這位跨越了NBA"四個十年"的籃球愛好者,還來不及說再見,22年生涯就即將成為NBA歷史上的一段過往雲煙。但無論如何,都要謝謝你,在無形中你已經教會了後輩們太多太多,在這個聯盟他沒有留下什麼值得炫耀的個人榮譽,但是他的綽號卻永遠被人們銘記。
歡迎關注此號,獲取NBA視頻直播和NBA歷年錄像回放(1980年至今的比賽錄像都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