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面「藍字」加入徐氏兄妹一家親!
徐氏兄妹一家親微信公眾號:xxddyy19930228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徐」,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徐氏兄妹一家親」 再點擊「關注」,即可加入徐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宗親交流。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祖德,敦親睦族,造福宗親,傳播正能量!
加入《天下徐氏一家親群》,尋根問祖!
伯益(徐氏遠祖)
伯益(約公元前21世紀),一作伯翳、柏益,又稱大費,大業的兒子,蟜極曾孫(另一種說法為元孫),嬴姓。司馬遷《史記·秦本紀》云:「大費(伯益)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實鳥俗氏;二曰若木,實費氏。」
夏朝君主夏啟繼位後,沒有忘記伯益之功,大廉就繼承伯益的職位,其兒子就用他的名為姓,封地於秦,大廉就是廉姓的始祖;伯益次子若木被封於徐國,為徐氏始祖。據《元和姓纂》所載,「顓頊孫大廉之後,以王父字為氏,趙有廉頗「,可見伯益為蟜極後裔。
本名 伯益
姓氏 贏姓
別稱 伯翳、大費
所處時代 五帝末期
民族族群 華夏族
去世時間 夏啟六年(約前1973年)
主要作品 《山海經》
主要成就 創造益井、訓鳥術、訓獸術、治水術
信仰 上古道家
父親 大業
母親 女華
妻子 姚氏
兒子 大廉(長子)、若木(次子)
人物簡介伯益(前?- 約前1973年),又名伯翳,也稱大費,他是大業的長子、蟜極曾孫(或元孫)、黃帝的六世孫。
因協助禹治水有功,故受舜賜姓嬴,並將姚姓之女許配他為妻。
帝舜禪位於禹後,伯益被任命為執政官,總理朝政。伯益後來繼續成為夏王啟的卿士,地位只在夏王啟一人以下,直到夏啟六年時,病死,享年一百多歲,時夏王朝給予其隆重的祭祀。伯益與夏王啟皆是黃帝的後裔。
主要事跡
助禹治水
伯益最突出的貢獻就是佐禹平治水土,這點可見於《史記》之《夏本紀》《秦本紀》等。伯益不僅治水卓有成就,而且在治水過程中還立下了其他功勞。
其一,伯益在遭受洪水侵襲的地方,根據當地地勢低洼的特點,教給民眾種植稻穀,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因此,當禹在平定洪水後,帝舜賞賜伯益以皂遊(一種黑色旗幟),還將自己家族的女子許配給伯益。此後,伯益就在舜的手下擔任虞官(《尚書·堯典》),掌管山澤,繁育鳥獸。而伯益的後人,包括費昌、仲衍、造父、處父輩以長於訓鳥獸成立於世。
其二,傳說伯益發明了鑿井技術。《經典釋文》卷二井卦因《世本》云:「化益作井。」《呂氏春秋·勿躬篇》:「伯益作井。」這大概與其佐禹治水不無關係,畢竟在長期與水土打交道的過程中,是易於發現地下水的秘密的。當代考古發掘證明,我國水井的出現恰當與堯舜時期相差不遠的龍山時代,可知傳說有其根據。鑿井技術的發明有重大的意義,在此技術發明之前人們不得不靠近河流定居,忍受河水泛濫的威脅。鑿井技術發明後,我國古代北方廣大平原地區逐漸為各氏族充斥,得以開發。
其三,伯益參加平治洪水,也促進了本氏族的發展。據考證,夏商時期的「其氏」便是伯益之族,且其氏的源起,便是與治水密切相關的。
大禹繼舜之後,伯益又輔佐大禹治理水土、開墾荒地、種植水稻、鑿挖水井。
伯益在政治上也很有建樹。他曾告誡大禹,凡事要有前瞻性,要慮事周全。不要違背法則、制度,不要過度遊樂享受,不要違背規律去追求百姓的稱譽,不要違反民意而滿足自己的欲望。治國不能懈怠,政事不能荒廢,謙虛會受到益處,自滿能導致失敗,要選賢任能、除奸去邪。
家族成員燧人氏家族世系/伯益
(1) 燧人氏(娶華胥氏)-伏羲(娶女媧)-少典(娶附寶,次妃)-黃帝(娶螺祖,元妃)-少昊(娶?)-蟜極(娶握裒)-業父(娶女修)-大業(娶女華)-伯益(娶姚氏)-大廉(長子)、若木(次子)
後裔:費昌(夏末、若木之後)
孟戲、中衍(商中期、大廉之後)
中潏(商末、中衍之後)
蜚廉(商紂王時,中潏之子)
惡來(秦國先祖)、季勝(趙國先祖),都是蜚廉的兒子
為徐氏點讚!轉起!
我姓徐!我驕傲!我姓徐!我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