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岸邊鏗鏘一聲「吼」,大型秦腔優秀傳統劇目《大登殿》精彩上演

2021-01-10 每日甘肅

8月3日晚,大型秦腔優秀傳統劇目《大登殿》添彩「黃河之濱藝術節」。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8月3日晚,黃河岸邊燈光璀璨,涼風習習,近6000名蘭州戲迷齊聚蘭州體育文化廣場,共赴黃河之濱藝術節之約,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旅廳主辦,甘肅演藝集團、蘭州市委宣傳部、甘肅銀行共同承辦的「黃河之濱藝術節」第四場演出,在甘肅演藝集團秦腔藝術劇院精彩上演的大型秦腔優秀傳統劇目《大登殿》中拉開帷幕。

演出開始前,甘肅演藝集團秦腔藝術劇院的藝術家們在「黃河之濱觀景臺」以快閃的形式表演了秦腔經典折子戲《蘇武牧羊》選段。精彩的快閃「調」足了觀眾胃口,紛紛詢問:「今天在哪裡演出?」「今天演什麼戲?」「哪個劇團演的?」,一邊詢問一邊跟著演員來到了演出現場。

快閃演出。

當晚19時30分,作為「黃河之濱藝術節」主會場的首場秦腔專場演出,由國家一級演員、賀忠宏(飾薛平貴)、溫彩霞(飾王寶釧)領銜出演。秦腔《大登殿》是京劇《紅鬃烈馬》的一折,講述的是薛平貴得到代戰公主的援助,攻破長安,拿獲王允、魏虎,自立為帝,坐上龍位,封官授爵,清算餘孽的情景。近3個小時的演出,藝術節唱念做打精彩紛呈,贏得觀眾掌聲、叫好聲不斷。

《大登殿》精彩劇照。

演出吸引了不少戲迷。

演出結束後,很多戲迷爭相與演員們合影留念,一些觀眾依然久久不肯離去。

(圖片由甘肅演藝集團提供)

相關焦點

  • 秦腔專場《大登殿》亮相「黃河之濱藝術節」
    秦腔專場《大登殿》亮相「黃河之濱藝術節」演出現場 李超 攝每日甘肅網8月6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近日,「黃河之濱藝術節」第四場演出在蘭州體育公園文化廣場舉行,來自甘肅演藝集團秦腔藝術劇院的藝術家們粉墨登場,為廣大蘭州戲迷傾情奉獻了大型秦腔優秀傳統劇目《大登殿》。
  • 鐵骨錚錚 大氣凜然——大型秦腔歷史劇《隴上鐵漢》
    喝天水天河酒吼秦地秦人腔天水廣播電視臺大型戲曲類欄目《吼秦腔》由甘肅天河酒業有限公司冠名天水市文化和旅遊局交通銀行天水分行甘肅景園集團協辦《隴上鐵漢》是秦安縣近年來精心創排的一出優秀劇目《吼秦腔》二十五期精彩來襲搜索大型秦腔歷史劇《隴上鐵漢》根據秦安縣清代歷史名人安維峻的真實故事改編。編劇李金亮、蔣演,導演王化武,作曲譚建春。
  • 秦腔大型傳統劇目《再續紅梅緣》在北京展演
    秦腔大型傳統劇目《再續紅梅緣》日前(19日)在北京展演。秦腔大型傳統劇目《再續紅梅緣》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秦腔」搶救傳承劇目,該劇取材於中國明代的傳奇作品《紅梅記》,講述了裴瑞卿與李慧娘、盧昭容的傳奇愛情故事。
  • 【萬象】王朝馬漢稟一聲!東嶽山下吼一聲秦腔引得眾人陶醉
    隨著一聲高亢堅實的板胡聲響起,一位身著彩衣的大花臉從舞臺幕布後昂首闊步行至舞臺中央,吼起一句「王朝馬漢稟一聲!」。僅這一句就氣勢逼人,字字重敲人心,在場的觀眾都不禁拍手叫好……這是原州區東嶽山廣場上正在進行的春節秦腔展演,從正月初四到正月十三,每天下午2:00至9:00都有兩場演出。傳統的歷史劇目迎來了不少熱愛秦腔的男女老少前來觀看。
  • 固原人為何愛秦腔?因為戲裡傳承著優秀的傳統文化!
    ,無論這片土地遭受過什麼樣的苦難與淚水,只要吼起了秦腔,傳承就會延續,這就是中華文化的傳奇所在,也是我們這個民族歷經磨難依然矗立在世界之林的原因之一。 秦腔經典劇目表現了愛國、孝順、親善等弘揚傳統優秀文化,產生了許多讓我們記憶猶新的經典全本和折子戲、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回憶一下。
  • 秦腔《夢回隴西堂》線上展示李氏文化淵源
    「吼一聲亙古的大秦腔,夢回在茫茫天地間。」12月4日,伴隨著一句邈遠悠長而又鏗鏘有力的唱詞,由定西百花演藝有限公司創排的秦腔歷史劇《夢回隴西堂》,在「春綠隴原」文藝展演精品劇目雲展播活動中精彩上演。
  • 傳統劇《再續紅梅緣》在京上演 「秦腔一枝梅」分飾花旦與閨門旦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戲曲表演學會在京舉辦精品劇目示範演出活動,特邀中國戲曲表演學會理事、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李梅攜大型秦腔傳統劇《再續紅梅緣》於12月19日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參加啟動儀式並進行首場示範演出。有關領導、文藝界專家學者及觀眾一同觀看了演出。
  • 甘肅秦腔《潞安州》驚豔亮相中國牡丹之都
    12月17日晚,受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委派,省文化藝術研究所帶領甘肅失傳經典劇目秦腔《潞安州》在河南省洛陽市工人俱樂部精彩上演,驚豔亮相於沿黃九省區暨第四屆晉冀魯豫傳統戲劇展演活動。  據悉,此次開展的沿黃九省區暨第四屆晉冀魯豫傳統戲劇展演活動是為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挖掘、展示沿黃九省及晉冀魯豫四省多元豐富、各具魅力的傳統戲劇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傳統戲劇的藝術交流與互鑑,推動傳統戲劇的傳承發展而舉辦的區域性大型非遺戲劇展演活動。
  • 大型秦腔現代戲《渭華星火》在渭南大劇院隆重上演
    7月9日晚,華州區文化和旅遊局又一秦腔力作《渭華星火》在渭南市大劇院隆重上演,近千名觀眾現場觀看了本次演出。本劇是以「渭華起義」為素材而創作一部大型秦腔現代劇。記者從市文化和旅遊局了解到,《渭華星火》是華州區文化和旅遊局實施文藝精品工程以來,打造的第二部展現渭南風採、講好渭南故事、樹立渭南文化品牌的大型秦腔劇目,該劇已被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納入2020年全省重點劇目創作計劃名單。
  • 《主角》:陳彥,秦腔一聲吼,悲涼遍地走
    《主角》:陳彥,秦腔一聲吼,悲涼遍地走《主角》的主角,是一位女性秦腔演員。戲曲這個古典行當,在影視和流行音樂的雙重衝擊下,正如嚴肅文學逐漸讓位於網絡文學,日漸式微,淪為小眾。對秦腔的了解,僅限於《還珠格格》裡皇后娘娘的演員,戴春榮女士,曾經是一位秦腔演員,頗有一番風韻。《主角》描述了一位戲曲演員和她所在劇團幾十年的浮浮沉沉,作者陳彥是業內人士,將戲曲的臺前幕後都有滋有味地融進了書裡,那書裡描繪的秦腔絕技,吹火,就不得不去看看了。
  • 秦腔傳統劇《再續紅梅緣》在京演出
    秦腔傳統劇《再續紅梅緣》作為中國戲曲表演學會精品劇目示範演出活動的首場演出,近日亮相北京梅蘭芳大劇院。 據介紹,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秦腔」搶救傳承劇目、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組委會(個人)特別獎獲獎劇目,秦腔傳統劇《再續紅梅緣》 由二度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文華表演獎」、二度上海戲劇「白玉蘭主角獎」獲得者、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李梅領銜主演,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團助演。
  • 【人民戰「疫」文藝作品】吼一聲秦腔,溫暖逆境中的武漢
    優秀作品將在人民網文化頻道「人民戰『疫』」專欄、「學習大國」微信公眾號、人民網文娛部微信公號「文藝星青年」以及《中國作家》雜誌社官方微信公號、紀實版正刊陸續發布。   九十九年前, 我們陝西易俗社曾經跨越渭水長江, 把悠揚的秦腔藝術帶進武漢城。 長樂戲院、楚風劇院、六渡橋, 大秦之腔迎來了它的首次楚天之行。 《三滴血》、《軟玉屏》、 《韓寶英》、《蝴蝶杯》、 更有《黃鶴樓》的演繹精彩紛呈!
  • 「視點」定西,秦腔成長的地方
    在定西這片沃野上,秦腔藝術茁壯成長——不久前,大型新編秦劇《李時珍傳奇》首演;新創排歷史秦劇《楊椒山》首演;由定西鐵堂演藝有限公司排演的甘派秦腔《潞安州》參加沿黃九省區暨第四屆晉冀魯豫傳統戲劇展演;第六屆甘肅戲劇紅梅獎大賽初評中,定西市有兩部劇目入圍終評劇目,還有一部劇目被選為非遺展演劇目;……渭水源頭,隴中之地,古老的秦腔藝術與蒼茫的黃土地相融共生
  • 大型秦腔現代劇《鐵人王進喜》在瓜州上演
    大型秦腔現代劇《鐵人王進喜》在瓜州上演12月11日,大型秦腔現代劇《鐵人王進喜》在瓜州縣上演。大型秦腔現代劇《鐵人王進喜》由市委宣傳部、玉門油田黨委宣傳部、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鐵人精神研究會指導,肅州區委宣傳部、玉門市委宣傳部組織,鐵人精神研究會理事、劇作家何奇編寫劇本,秦腔藝術家馬友仙、李東橋擔任藝術指導,70多名演職人員歷經數月傾力打造,以傳承「鐵人」精神為主線,歌頌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中國工人階級艱苦奮鬥、無私奉獻、忘我拼搏的崇高精神和為國家分憂
  • 周劍:不忘初心感恩前行|趙氏孤兒|秦腔|周劍|秦腔劇院|高義龍|下河東
    點擊播放 GIF 0.1M周劍(曾用名周琳)生於1986年甘肅慶陽人寧夏秦腔劇院優秀青年演員主工鬚生、紅生2004年入陝西省藝術學校鹹陽分校開始學藝啟蒙恩師張臘梅畢業後進禮泉縣劇團又得高義龍提攜和指點曾任禮泉縣人民劇團團長2015年調入寧夏秦腔劇院演出劇目主要有《下河東》《葫蘆峪》《斬黃袍》《法門寺》《回荊州》《趙氏孤兒》《忠保國》
  • 第十屆廣州藝術季開鑼,上演40餘臺精彩劇目
    據悉,本屆藝術季由廣州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將上演來自各地的優秀劇目40餘臺、演出場次90餘場;參演劇目涵蓋歌劇、舞蹈、話劇、京劇、粵劇、兒童劇、雜技等藝術門類。主辦方介紹,本屆藝術季進一步加大惠民力度,每場演出均設有惠民票發售,方便市民在家門口就能觀賞到來自各地的精彩劇目。
  • 新編秦腔廉政歷史劇《關西夫子》首都上演
    (記者 董渺)由中國方正出版社,陝西省紀委監委、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出品,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創作排演的新編秦腔廉政歷史劇《關西夫子》,12月11日晚亮相北京梅蘭芳大劇院,以慷慨豪邁的秦聲秦韻唱響了一曲廉政文化建設的黃鐘大呂,為首都各界觀眾獻上一場文化盛宴、精神大餐。
  • 黃河岸邊黃河人 記聲樂教育家李慶勳教授
    孜孜不倦,黃河岸邊黃河人從那時起,李慶勳就構思創作一部以教育為題材的清唱劇。這部清唱劇講述的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黃河岸邊一批民辦教育的先行者,本著「為國分憂、為民解愁」的偉大抱負,創辦教育事業的感人事跡。
  • 銘記偉大勝利,砥礪民族風骨——大型現代豫劇《黃河紅帆》精彩亮相
    11月3日,由濮陽市戲劇傳承保護中心排練的大型現代豫劇《黃河紅帆》精彩亮相。 該劇以1947年劉鄧大軍強渡黃河為背景,塑造了果敢勇猛的特種偵察排長水蜈蚣、知性美麗的戰地記者歐陽丹和滄桑厚重的老船工河神爺等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