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岸邊黃河人 記聲樂教育家李慶勳教授

2021-01-08 中國網浪潮新聞

近日,央媒國際在線、鳳凰、網易、騰訊、搜狐、東方諮詢、企業時報、人民交通、中國教育、中國時報、今日資訊、焦點新聞、每日快訊、環球新聞、企業時報網、東方資訊、河南省合唱協會官網等多家網站和媒體都對原創清唱劇《黃河情愫》的試演做了報導,給予了好評。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讓我們來看看……

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黃河情愫》這部原創清唱劇的導演、編劇和作曲李慶勳教授吧。

李慶勳教授,長垣市人,1996年畢業於河南師範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在職研究生,師從李鳴鏑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會員,中國合唱協會會員,中國聲樂學會會員,河南省合唱協會常務理事,河南省青少年文化藝術發展協會副會長,河南青文藝協聲樂教育委員會執行主任,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客座教授。多次擔任河南省音樂高招評委,多次在省內外聲樂大賽中擔任評委、評委會主任、組委會主任。音樂生活報為他做過「傾心教育,為聲樂發展貢獻力量」的人物專訪,曾入選《唱響中國》人物專刊聲樂篇。

聲樂代表作:大夢之魂,我有一壺酒,嶽陽樓,烏江讚歌,放飛中國夢等。

音樂作品創作:歌曲《華夏春秋》,《我的夢、中國夢》等,清唱劇《黃河情愫》等。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走進李慶勳教授的音樂人生……

孜孜不倦,黃河岸邊黃河人

從那時起,李慶勳就構思創作一部以教育為題材的清唱劇。從構思、編劇、作曲、編曲、錄音、製作、排練,歷經一年多的時間,國內首部教育題材的原創清唱劇《黃河情愫》,於2020年12月18日在河南鄭州成功的進行了試演。

這部清唱劇由河南省合唱協會秘書長焦宓教授擔任藝術顧問,郝世錄老師擔任指揮,張志剛老師擔任藝術指導,石拓副教授擔任旁白,張向榮副教授、胥翠萍副教授、苗丁元老師擔任合唱指導,劉恆博副教授、李睢鵬老師、楊自樹老師等擔任獨唱和領唱。清唱劇的創作團隊中還有資深記者與編劇韓三為老師,著名音樂人默辰老師,原二炮文工團國家一級作曲潘耀老師,作曲新秀蘇虹雲老師、張浩老師等。

這部清唱劇講述的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黃河岸邊一批民辦教育的先行者,本著「為國分憂、為民解愁」的偉大抱負,創辦教育事業的感人事跡。黃河岸邊的民辦教育先行者們,詮釋著黃河兒女知難而進、銳意進取的黃河精神,克服了民辦教育道路上的種種艱難,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可喜的成就。他們從零開始,肩負起科教興國的歷史使命,為國家培養出了數以百萬計的人才。

《黃河情愫》整部作品氣勢宏大,情調深沉。通過混聲合唱、男聲合唱、女聲合唱、獨唱、重唱、領唱和混聲合唱等多種藝術形式成功的演繹了豐滿的人物形象和時代的變遷。展現了中國民辦教育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坎坷成長,發展振興的創業之路。

因清唱劇風格介於歌劇與康塔塔之間,對演出要求又相對簡單,故極大地提高了整個作品的複製、傳唱和傳播度,對於宣傳中國教育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是一次大膽而勇敢的嘗試,更填補了國內清唱劇教育題材的空白,意義深遠。

一部清唱劇, 一群有夢想的黃河兒女 ,一批民辦教育的先行者,發揚著黃河兒女不屈不撓、勇敢奮鬥的黃河精神, 弘揚和傳承著黃河文化……

辛勤耕耘,為學生指路引航

自從事聲樂教育工作以來,經過多年的不斷學習、鑽研,李慶勳老師所講授的聲樂課程,受到學生和同行們的一致認可和讚賞。廣博的學識,獨到的聲樂教學方法和強烈的責任心是他在教學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他曾在「天音論壇」全國聲樂研討會上提出的「自然歌唱」聲樂教學法得到了與會專家的好評,在二十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他所教導的學生舉辦各種音樂會二十餘場,且多人在國內外聲樂大賽中屢獲獎項。

李慶勳的授課方法很有特點,他重視每個學生的不同學習興趣點,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分析問題時更是兼顧深度與廣度的統一,他能將國內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作為自己教學的有益補充,並將自己的獨到見解融入其中。他的「自然歌唱」聲樂教學法使學生的演唱水平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很大的提高,讓歌唱變得簡單而快樂,使學生擺脫了對發聲技巧、歌唱方法的困惑。

他注重學生的全面藝術素質培養,勇於創新,大膽嘗試,在2007年就成功編導並上演了河南省音樂類高校首場全部由學生擔任角色的大型民族歌劇《黨的女兒》,並榮獲河南省首屆「清華園杯」歌劇、話劇、戲劇大賽最佳歌劇獎,後期他又連續編排上演了《野火春風鬥古城》《江姐》等一些歌劇,經過這些劇目演出實踐和聲樂課的融合,極大提高了學生的演唱和舞臺表演能力,現在,參演的部分學生已經活躍在省內外的各個舞臺上。

李慶勳教授在教學過程中,一直很注重讓學生不但要會唱,還要學會如何去教,他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會唱受益的是自己,會教受益的是更多的聲樂演唱者,這才是最有意義的事。他一直把自己的聲樂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貫穿在聲樂教學中,現在他的好多學生也都辛勤耕耘在一些音樂高校的聲樂講臺上。

他們年輕,才華橫溢,如同他們的導師,不斷創新,執著行走在音樂事業中,成為了藝術舞臺上的中堅力量。

潛心鑽研,學術科研碩果纍纍

潛心的鑽研教學和研究是李慶勳老師的最大喜好,二十多年來,他編著了《聲樂實用基礎教程》《新編聲樂實用教程》等聲樂、鋼琴教材8部,在各種重點刊物、網站上發表《淺談歌唱者如何駕馭聲樂作品》、《淺析聲樂的有效教學》、《普通高等院校聲樂教學模式改革》等學術論文二十餘篇。主持參與《高師合唱指揮課程的內容與實踐改革創新研究》、《中國民族音樂元素在影視音樂中的應用研究》等各種省、廳級項目7項,國家發明專利《一種聲樂呼吸訓練儀》1項。

在教學工作期間,他還多次榮獲學校「先進工作者」「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工會活動積極分子」「師德標兵」等稱號,多次獲得國家教育部、河南省文化廳、教育廳、民政廳、河南省高校工委、河南省殘聯、河南省電視臺等單位頒發的 「優秀指導教師獎」,個人演唱和創作的作品也多次在省內外大賽中獲獎。

嚴格管理,合唱領域成績斐然

有一句名言:「合唱是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替代的重要形式」,合唱教育活動能提高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精神。合唱藝術也是李慶勳老師的喜愛,2009年他組建了黃河科技學院女聲合唱團,後又組建黃河科技學院混聲合唱團,再後來又負責了黃河科技學院男聲合唱團、女聲合唱團、混聲合唱團所有合唱團隊的日常工作。

自組建黃河科技學院女聲合唱團以來,曾多次帶團參加河南省省政府、河南省宣傳部、河南省統戰部、河南省教育廳、河南省文化廳等等各政府部門組織的演出活動。

合唱團曾在2011年榮獲河南省第四屆合唱節金獎,2012年榮獲河南省大學生藝術展演合唱比賽一等獎、河南省首屆學生合唱節一等獎、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合唱比賽二等獎,2013年榮獲河南省首屆

合唱音樂金鐘獎金獎,2016年和2018年連續兩年在河南省高校廉政文化作品評選活動中獲獎。在2019年河南省第八屆合唱節中,男聲合唱團和混聲合唱團均獲得一等獎(黃河獎)。

2020年原創清唱劇《黃河情愫》的成功試演,也是他為合唱事業發展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兢兢業業,為河南的聲樂發展做出貢獻

熱衷於社會音樂活動的的李慶勳曾多次應邀擔任河南省的諸多聲樂大賽評委、評委會主任、監審組成員、組委會主任,為了發展河南省聲樂教育事業,從2007年開始,他組織發起了五屆「河南省大黃河聲樂大賽及全國邀請賽」,該比賽秉承了「公平、公開、公正」三大原則,比賽選手以河南為主,輻射全國多所高校,在連續多屆的聲樂大賽中,湧現出大量的聲樂演唱人才,為河南的聲樂發展做出了貢獻,河南省文化廳相關領導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他還多次參加「天音聲樂論壇」、「天凡之音」等國內的一些聲樂學術活動,他提出的「自然歌唱」聲樂教學法得到了與會專家的好評,帶去交流學習的一些學生也以出色的變現得到與會專家的高度好評。

「他有紮實的音樂理論基礎、敏銳的音樂感知能力、廣博的文化素養、強烈的音樂感染力和獨特的人格魅力,他是行走在聲樂途中的虔誠之士,對於未來,這位可親的人民教師將為我們培養、發掘更多的聲樂人才,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將為祖國的音樂教育事業奉獻所有。」這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國家級音樂類報紙《音樂生活報》對他做出的評價。










推廣

來源: 消費日報網    | 作者:辛文    | 責編:谷晟    電子信箱:184042016@qq.com    

相關焦點

  • 音樂界的一股氣流:原創清唱劇《黃河情愫》將迎來首場試演
    由著名聲樂教育家李慶勳教授導演並參與編劇、作曲的國內首部以民辦教育為題材的原創清唱劇《黃河情愫》,在經歷了數月集中學習、排練後迎來了首場試演。《黃河情愫》以黃河為背景,以民辦教育為題材,展示出了改革開放後民辦教育的發展歷程。作為黃河流域岸邊的中華兒女,這一群有夢想的黃河兒女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於是從民辦教育題材著手,創作一部清唱劇定名為《黃河情愫》。
  • 清唱劇《黃河情愫》:盪氣迴腸的詩篇,波瀾壯闊的畫卷
    作者/樂評人阿建黃河,被我們親切地稱為母親河。它雖九曲十八彎,卻有著母親般堅韌頑強、拼搏進取、開拓向前的意志品格,它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在黃河兩岸繁衍生息,辛勤耕耘,使得中華文明得以傳承並源遠流長。
  • 《奔跑吧》黃河岸邊震撼演繹「黃河大合唱」
    本周,兄弟團又將來到母親河黃河邊,與景甜、賈玲以及特別嘉賓李雲迪一同上演一場綜藝史上前所未有的真正的「黃河大合唱」。    節目中,為了完成最終任務——演繹《黃河大合唱》中最激動人心的曲目《保衛黃河》,兄弟們必須在從延安去往黃河邊的路上完成各種任務爭奪主唱資格,更是要在短時間內接受的聲樂專業指導和訓練。
  • 甜蜜的事業,黃河岸邊的做糖人
    黃河流域關中平原西部。今天要說的黃河岸邊不是關中平原,而是黃河下遊,山東高青。在這裡,有一群專業專注的做糖人,用現代科技和健康時尚理念,走進傳統食品、並改良傳統食品,做出了新的甜味經典,開創著新的甜蜜的事業。源遠流長的黃河文明,隨著歷史的進程,衣食住行、人文自然都在傳承和創新。傳統食品製造業,也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不斷提升改進。
  • 黃河水終於退了,岸邊成了這樣……
    黃河蘭州段水位明顯下降岸邊清淤工作全面展開  黃河水退了,積滿淤泥的近水廣場露出水面。金奉乾攝  今年6月以來,隨著汛期的來臨,黃河蘭州段水流量迅猛增長,水位持續上漲,導致近水廣場、音樂噴泉、溼地公園、健身步道被水淹沒,遊船、茶攤、羊皮筏子等全部停業。
  • 花開遍地——深藏在平川黃河岸邊的世外桃源
    花開遍地——深藏在平川黃河岸邊的世外桃源 2020-07-31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河岸邊傳來「扎西德勒」
    黃河水岸風貌。王沁芳 攝離開日子紅火的德吉村,沿黃河向北四五公裡就來到了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地來玉新村。從寧夏運來的沙子在黃河岸邊鋪就了一片細膩的沙灘,遮陽傘愜意豎著,頗有些「陽光河水小三亞」的風味。天氣暖和的時候,遊客和村民們赤腳在沙灘上踩水,好不熱鬧。
  • 黃河岸邊 玫瑰盛開!蜿蜒萬裡黃河流經濟南第一站
    知名文化學者展恩華在文章中這樣描述黃河:「萬裡黃河出崑崙、下高原,九曲百折奔向大海。黃河西來,路經平陰,遇田山北折,復又東去。平陰人是枕著黃河入夢,在黃河的濤聲裡醒來」。對世世代代住在黃河邊的老一輩平陰人來說,他們對黃河的感情很複雜。
  • 黃河岸邊新時代的做糖人
    黃河流域關中平原西部。今天要說的黃河岸邊不是關中平原,而是黃河下遊,山東高青。在這裡,有一群專業專注的做糖人,用現代科技和健康時尚理念,走進傳統食品、並改良傳統食品,做出了新的甜味經典,開創著新的甜蜜的事業。  源遠流長的黃河文明,隨著歷史的進程,衣食住行、人文自然都在傳承和創新。傳統食品製造業,也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不斷提升改進。
  • 報告文學|黃河岸邊是吾鄉
    李莊新區 資料圖片□曾鳴楔子 「渡過黃河霧氣騰騰,貫臺好似北京,大王爺廟前像龍亭,碼頭猶如校場點兵……」一曲流傳久遠的童謠,將黃河岸邊的貫臺村與大城市比肩,足見這個小村莊的繁華過往沿著村裡的小路向南邊走個百十米,淺淺的黃河水就漫上了腳踝。微風吹起陣陣漣漪,如今,眼前的這條河,平靜地拂過岸邊的碎石堆,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在封丘縣李莊鎮,連同貫臺村在內,有18個位於黃河大堤以南的老村莊,是典型的黃河灘區村落。自2015年起,它們陸續告別這裡,遷入大堤北側。
  • 當「快閃」與「太極拳」在黃河岸邊相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當「快閃」與中國傳統武術「太極拳」在黃河岸邊相遇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黃河孕育中華文明,太極傳承文化根脈。由陳式太極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陳正雷領銜的太極拳團隊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楊氏、和氏、武氏、吳氏、李氏及王其和太極拳傳承人齊聚黃河岸邊,在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的炎黃二帝廣場、黃河石以及黃河灘地公園南裹頭觀景點,三個場景同步上演了一場「太極快閃秀」,為廣大遊客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極盛宴。冬日的黃河岸邊略顯蕭索,但擋不住遊客探尋黃河文化的腳步。
  • 黃河岸邊小泥罐
    寧津屬黃河衝積平原腹地,地下的古黃河澄泥,細膩、純淨,是製作蟋蟀罐的好材料。於是,表姑父一退休就來了,住到表哥家。表哥家房子不富餘,但還是騰出一間給他做工作室。不大的屋子放上案臺,再裝上擺放坯胎的架子,更加窄巴。高大魁梧的表姑父展不開手腳,不得不縮著身子,屏住氣,但他工作起來什麼都忘了,坐在那兒半天不動一下,直到吃飯才出來,伸伸腰,做擴胸運動。
  • 九原區:黃河岸邊生態美 白蘆漫漫 天鵝成群
    冬去春來,萬物復甦,黃河經歷了一個冬天的封凍之後,冰雪消融,河水奔流。遼遠的水域與隨風搖曳的蘆葦蕩成為天鵝迷戀的地方。「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裡寫入胸懷間」。九原區不斷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初春的黃河溼地,白蘆漫漫,天鵝成群。
  • 「黃河詩詞老人」範國甫的黃河情懷
    奔騰不息的黃河水,孕育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承載著不變的民族精神。在中原腹地,黃河中遊的河南,黃河、黃土地、炎黃子孫,中華民族日夜不息、波瀾壯闊的流動史詩和中國故事每天都在上演。黃河岸邊,以水為伴,一位73歲的老人一直堅守著一塊土地。
  • 電影藝術家走進黃河岸邊 紮根基層汲取能量
    9月26日,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到人民中去——電影藝術家下基層」活動在黃河岸邊的鄭州滎陽汜水鎮南屯村飲馬溝拉開序幕。藝術創作需要紮根人民、紮根生活。當天,範軍,秦夢瑤,明男男,陳梅生等藝術家在活動現場詳細了解了滎陽「三農」的發展狀況,向種植專業戶請教增產增收的訣竅,與農民老鄉分享科技致富的喜悅,共同熱議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據介紹,位於黃河與淮河流域共聚處、黃河中下遊分界點的滎陽,近年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總抓手。
  • 《黃河大合唱》誕生記
    1939年,《黃河大合唱》在延安誕生,跨越80餘年傳唱至今,公眾最熟悉的是它的第七樂章《保衛黃河》。1935年年底,冼星海結束了在法國五年的求學生涯回到了上海,這位頭頂著巴黎音樂學院學生光環的音樂家,在上海這個十裡洋場,沒有忘記自己過往的人生中,大部分時間都掙扎在飢餓與顛沛流亡中,他敏感地體察著勞苦大眾的呻吟,從而選擇了他的藝術創作之路——探索和創造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大眾音樂,「槍口對外,齊步前進……維護中華民族,永做自由人!」
  • 黃河岸邊的笑聲 | 鹼櫃村:產業飄出「幸福味」
    黃河岸邊的笑聲 | 鹼櫃村:產業飄出「幸福味」 2020-11-30 20: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吳堡火車站,黃河岸邊的縣城火車站,最容易讀錯字的車站
    黃河岸邊的吳堡縣城堡」有讀bu、Pu、bao三種讀音,吳堡在這兒讀bu,很多人往往錯讀吳堡(bao),是最容易讀錯字之一。吳堡縣是個小縣,全縣不到九萬人,屬陝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吳堡縣扼秦晉之交通要衝,自古就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是陝北通往華東、華北的橋頭堡。307國道和青銀高速穿境而過,橫亙我國東西的太中銀鐵路進入陝北的第一站,就是吳堡火車站啦。
  • 《奔跑吧·黃河篇》跑男團再聚黃河岸邊 說唱黃河「嗨爆」千人演唱會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悅《奔跑吧·黃河篇》將在今晚21:10迎來第四期。闊別三年,跑男團將重新聚首黃河岸邊,此次他們將採用說唱的新穎形式唱響黃河新篇章,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千人演唱會。沙溢和兩位女生楊穎(Angelababy)、乃萬中間仿佛隔著一條代溝的分界線,畫風截然不同;李晨化身伴舞,充滿年代感的「老年舞蹈」讓人忍俊不禁;艾福傑尼和宋祖兒的一對一專業教學,能否讓他們最終脫穎而出?
  • 黃河覽勝
    遊覽區位於鄭州西北30公裡處的滎陽古鎮,南依巍巍嶽山,北臨滔滔黃河,東西長約5.5公裡,南北寬約5公裡。雄渾壯美的大河風光,美麗的文化景觀,這裡綠樹滿山,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最初對這個地方的嚮往,源於蘇曼殊《斷鴻零雁記》中的那句「踏遍北邙三十裡,不知何處葬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