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眼中有群眾 蹚出致富路

2020-12-22 法制網

孫靜是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人民法院派駐西集鎮盧山口村第一書記。2019 年 6 月,為響應山亭區區委組織部的號召,山亭區人民法院選派監察室副主任孫靜同志,來到西集鎮盧山口村擔任村第一書記,面對村民大量生產生活困難。半年來,她在民生建設、扶貧發展等方面,帶領村民蹚出了一條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康莊道路。

盧山口行政村含三個自然村(盧山口、黑山前、南官莊),地處山亭區南大門,北與河南村搭界,南與薛城區搭界。剛到村裡上任的孫靜書記,走遍全村,隨處可見村裡坑坑窪窪的土路,破舊不堪的空心房,亂扔亂放的生活垃圾,讓孫靜感到了巨大的壓力。村民們並不知道的是此時的孫靜正經歷著喪父之痛,不久前她的父親在與病魔鬥爭兩年後溘然長逝,孫靜是一個十分孝順的女兒,慈愛父親的離去對她打擊很大,但當她看到盧山口村的父老鄉親們還有很多人生活困苦,她心急如焚。她想起了父親生前的囑託:幹一行,愛一行。心中要有國家,眼中要有群眾,要用工作成果回報領導的培養和父老鄉親的厚愛。想到這些,她咬緊牙關,擦乾眼淚,化悲痛為力量,迅速轉換角色,她要用繁忙的工作讓自己走出失去至親的痛苦,她迅速撲下身子,積極投入到了盧山口村的各項工作中。 

從此,人們在棗莊山亭區西集鎮盧山口村田間地頭、街頭巷尾,到處能看到孫靜忙碌的身影。她來到村民家中耐心聽取村民意見及建議。通過細緻的走訪調查,孫靜了解到制約盧山口村發展的瓶頸問題,掌握了真實的民情基礎。面對廬山口村的現狀,孫靜深知,必須要抓重點、解難題,扎紮實實地開展扶貧工作,才能讓村民們真正實現脫貧致富。

黑山前村自建村以來,交通問題一直是個短板,一條彎曲的村道遇到雨雪便泥濘不堪,嚴重影響村民出行,村民生產生活全困在這條泥巴路上,產出的東西出不去,需要的物品進不來,交通問題就像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壓在村民心頭。

要想富,先修路。面對泥濘路,孫靜沒有退縮,她想方設法歷經艱辛,四處奔走協調修路資金,最後在區法院領導們的大力支持下,資金終於得到了解決。如今,水泥大道寬闊筆直,林木鬱鬱蔥蔥。

解決了道路出行問題,孫靜又盯上了村裡的街道衛生問題,農村的廁所衛生一直靠大家自覺,沒有打掃的廁所時常陷入髒亂差的境地,嚴重影響村貌形象和村民們的心情。多年積習如何改變?孫靜一方面著手加大宣傳力度,宣傳文明如廁知識,一方面思考安排專人負責打掃保障清潔。在前期入戶走訪調研時中,孫靜了解到盧山口村有一貧困戶家中有聾啞人,孫靜把村裡整理街道衛生的職位安排給她,還自費為家中的孩子購買生活學習用品,讓其明白勞動可致富,重建生活信心。如今村莊乾淨整潔美麗,村民心情舒暢。

雪中送炭,及時幫扶。2019年8月4日颱風「利奇馬」挾帶著狂風暴雨呼嘯而至,歷經一夜的暴雨如注。第二天孫靜一早冒著大雨,挨家挨戶排查有無漏水,生產生活是否遭受影響。在老黨員劉宗民家中時,見身染重病的劉宗民側臥在床,家裡一貧如洗,孫靜眼含熱淚,默默轉身離去,跑前跑後,多次前往民政所,為劉宗民辦理了貧困戶幫扶手續,事後又多次自費購買了各類營養品,前去看望劉宗民,辦實事溫暖了老黨員的心,送來了黨的關懷。

心裡有群眾,眼中就能看到貧困戶的難處,真心為村民們排憂解難。漸漸地孫靜書記開始成為了脫貧攻堅的領頭雁和困難群眾的暖心人。

如今走在村中的水泥路上,村容村貌已經得到極大的改善,孫靜辛苦付出得到了村民們的認可。孫靜常說:變化的是角色,不變的是一名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真情。領導把我派到這裡是對我的信任,我就要竭盡全力幫助村民們脫貧致富奔小康。

未來盧山口如何發展?孫靜書記正帶領村幹部們,緊密結合當地實際,將目光鎖定在脫貧摘帽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上。他們要努力為村民的生活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改變,攜手發展未來可期。(王陽 盧金付)

相關焦點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正寧縣三嘉鄉蹚出鄉村旅遊致富路
    原標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正寧縣三嘉鄉蹚出鄉村旅遊致富路正寧縣三嘉鄉利用境內支黨河穿越松樹坪村、關家川村和劉家川村3個省定貧困村的自然資源優勢,積極引導群眾轉變思想觀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帶動貧困群眾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
  • 豐寧葦子溝村:蹚出脫貧路 打開致富門
    原標題:豐寧葦子溝村:蹚出脫貧路 打開致富門6月的壩上綠意蔥蘢,位於接壩地區的豐寧滿族自治縣土城鎮葦子溝村更顯得生機勃勃:一排排紅牆紅瓦的小葦子溝新村鑲嵌在綠色原野中,村民徹底告別了泥土房,笑意盈盈;西瓜大棚內,瓜秧已經竄到兩尺來長,布滿花苞;非遺「北京絹人」項目工廠內,村裡的婦女用精巧的雙手創造著美好生活……短短幾年內,葦子溝村民和「無基礎無產業無信心
  • 鄧永春:「葡萄架」搭出群眾「致富路」
    巧家縣金塘鎮雙河村共產黨員鄧永春,用真情打動著四方鄰裡,靠智慧打開致富門路,成為當地群眾發家致富的領頭人。初見鄧永春時,她正頂著烈日在葡萄園裡「打尖」,汗水浸溼了衣衫,被太陽烤得通紅的臉上帶著微笑,就是這樣一個平凡、樸實、勤勞的農村婦女,在平凡中編織出美麗的人生之夢,不僅讓自己富起來,也讓周圍群眾都富起來,帶領大家一起向著富足幸福的生活而努力。
  • 齊河胡官屯鎮土地合作社蹚出新路
    原標題:齊河胡官屯鎮土地合作社蹚出新路   本報訊山東省齊河縣胡官屯鎮強化支部示範引領作用,成立支部領辦創辦
  • 山西:學深悟透知行合一 蹚出轉型發展新路
    原標題:【認真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學深悟透知行合一 蹚出轉型發展新路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立足時代條件,著眼時代問題,肩負時代使命,充滿了誓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時代氣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增進了我們對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的理解。」
  • 帶著好貨和夢想熱聊 直播帶貨蹚出鄉村振興新路
    全國兩會期間,「網紅」縣長唐翔從帶貨直播間來到本報兩會青年說訪談現場,與「有好貨、有夢想」的年輕人以及全國政協委員「雲端」熱聊,講述山貨出村的故事,暢談年輕人助農扶農的努力,探討「新播商」如何成為助力脫貧攻堅的長久力量。今年3月,疫情期間一次難得的出遊,唐翔被太湖縣花亭湖旁盛開的紫雲英花吸引,隨手拍了段視頻發到網上,取名「縣長帶您雲旅遊」。
  • 當好群眾眼中的「愛路先行者」
    在群眾眼中,他是沿線群眾心目中的「愛路先行者」,在同事眼中,他是路政隊伍裡的「依法護路排頭兵」。    雷話普法    傳播愛路的「好鄉音」    維持良好的路域環境,離不開沿線群眾的支持配合,而普法宣教,是轉變群眾思想的重要形式。
  • 雙孢菇拓寬鎮平縣郭莊鄉群眾致富路
    雙孢菇好似搖錢樹,種了雙孢菇能致富,成為當地群眾的一句口頭禪,像李正恩這樣的例子在孫樓村共有32戶。今年3月份,郭莊鄉因地制宜,引進先進技術,建起了孫樓村雙孢菇種植基地,基地總投資720萬,共40個大棚,佔地33畝 。在產業的帶動下,農戶可以加入合作社,承包大棚種植雙孢菇;周邊群眾還能在該基地實現就業務工,獲得穩定收入。
  • 太白:打好「組合拳」 拓寬群眾致富路
    消費扶貧一頭連著消費者的「菜籃子」,一頭連著貧困群眾的「錢袋子」。近年來,太白縣立足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打出了一套「規模化生產、品牌化推介、多元化助銷」的消費扶貧「組合拳」,有效拓寬了農特產品銷售渠道,持續推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 樂陵鐵營鎮:「鄉土人才」爭當群眾致富「領頭人」
    這個從池塘走出來的「土專家」,如今已經成為群眾致富的「領頭人」,用勤勞的雙手帶領著越來越多的群眾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幸福路。窮則思變 小泥鰍敲開「致富門」孫連軍出生於鐵營鎮西堡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一家老小靠著傳統農業生活。1983年參軍退役後,為了方便照顧年邁的父母,孫連軍選擇返鄉繼續與土地打交道。
  • 本臺評論:牢記囑託勇攀高峰 堅定蹚出鹽湖高質量轉型發展新路
    剛剛召開的區委十三屆十次全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全面落實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及市委四屆八次全會精神做出全面部署,動員全區上下進一步強化思想武裝、凝聚共識合力、堅定必勝信念、保持戰略定力,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具有鹽湖特色的新路,乘勢而上書寫鹽湖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而努力奮鬥
  • 朔州市婦聯赴右玉開展「踐行領袖囑託, 率先蹚出新路」主題黨日活動
    朔州市婦聯赴右玉開展「踐行領袖囑託, 率先蹚出新路」主題黨日活動 2020-07-02 16: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奔小康丨永豐村蹚出美麗鄉村振興路!
    美麗鄉村話「豐收」——南宋鄉永豐村蹚出美麗鄉村振興路初雪紛紛,人間一白。上黨區南宋鄉永豐村籠上了一層純淨之色。不同於夏日的綠蔭肆意,此時的永豐村在雪的包裹下,靜謐安詳。在永豐村黨支部書記王東有看來,推動農村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是夯實黨組織根基、順利開展一切工作的前提。
  • 堅持創新核心地位,率先蹚出轉型新路!武宏文宣講五中全會精神
    堅持創新核心地位,率先蹚出轉型新路!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站在率先蹚出轉型發展新路和推動一流創新生態基本形成的高度,大抓狠抓強抓實抓科技創新,堅決把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全覆蓋作為貫徹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的重要舉措。
  • 崇左:機械化助力新榨季甘蔗生產 夯實當地群眾增收致富路
    目前,崇左市15家製糖企業已全面開榨,預計2020-2021年榨季原料蔗產量1650萬噸,產糖量205萬噸,進一步夯實群眾的增收致富路。連日來,在崇左市扶綏縣渠黎鎮的廣西甘蔗機械化試驗示範基地裡,技術人員通過向農業大戶、機收隊、農機手們講解甘蔗收割機操作技術及安全常識,並手把手地示範教學,幫助大家在最短時間內掌握甘蔗機械化生產的要領。
  • 平涼市崆峒區修好「脫貧路」 走上「致富路」
    修好「脫貧路」 走上「致富路」  每日甘肅網5月22日訊 據平涼日報報導  「以前的路坑窪不平,有些地方連架子車都拉不動,甚至有半米深的溝。每年收莊稼的時候,動不動就人仰馬翻。
  • 山東出響馬,河南出蹚將,響馬是土匪,蹚將是什麼呢?
    古今起義者,實質上從某種角度來看在當政者的眼中皆是「土匪」。而土匪之中不乏走投無路、逼上梁山者,亦有不思進取、存心為惡者。但總而言之,這一類人之中絕大多數是因生計所迫。此外,土匪的存在亦是貫穿中國古代,即便近代依舊為人所熟知,且因此而衍生出了諸多細緻劃分以及故事。
  • 「時代楷模」毛相林榮昌作報告 發揚「天路」精神 蹚出脫貧致富路
    「共產黨人就是開路先鋒,只要我們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天路』精神,就一定會蹚出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幸福大路。」12月17日,榮昌區舉行「榜樣面對面·先進典型事跡」報告會。「時代楷模」毛相林率先登臺,聲情並茂地向大家講述了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村民絕壁修路改善出行條件、發展柑橘產業助農脫貧致富的感人事跡,近400名榮昌幹部群眾現場聆聽。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模範就是一座豐碑。
  • 扶貧產業園讓群眾致富有抓手
    除享受分紅外,何立峰還常年在大恆醬醋產業扶貧示範園工作,日工資100元。「我家有老父親需要照料,妻子還有智力殘疾,根本出不了門。在醋廠上班挺好的,吃飯廠裡安排在門口的小吃部,活也不重還能照顧家裡和莊稼,這三年我在醋廠至少掙了3萬多元呢。」他呵呵笑著對記者說,手頭的活始終沒有停下。
  • 李興榮獲第34屆山西十大經濟新聞暨轉型發展蹚新路標杆人物
    2月19日,第34屆(2020)山西十大經濟新聞暨轉型發展蹚新路典範評選活動獲獎單位(人物)名單正式「出爐」。北京佳仕百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總經理李興從眾多優秀的企業家中間脫穎而出,榮獲「第34屆(2020)山西十大經濟新聞暨轉型發展蹚新路典範標杆人物獎」的榮譽稱號,成為了縣域電商領域具有代表性、影響力、行業感召力的優秀標杆企業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