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2個月了,昨天去接種疫苗,醫生建議給寶寶打肺炎13價結合疫苗,說這種疫苗除了預防肺炎外,還能預防腦膜炎、中耳炎、敗血症等13種菌群感染。但是,打一針需要700塊錢,一共需要打4針,那就是3000塊錢,這麼貴……我該不該給孩子打?」這是一位寶媽給我發來的私信。
其實,這位寶媽還有另一層疑慮,那就是懷疑醫生在推薦高價疫苗,以此賺取疫苗的差價。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所有疫苗的進貨渠道,銷售渠道,接種診所,接種人群,都是有嚴格記錄的。而且,接種疫苗有嚴格的監管部門,沒有你想的那麼暴利。
無論是免費疫苗還是自費疫苗,它們都能幫寶寶預防疾病,唯一的區別就是「費用不同」。
自費疫苗有哪些好處?
張宏文醫生曾經說過,在國產疫苗和進口疫苗之間如何選擇時,可以對比到國產汽車和進口汽車,至於哪種好,答案自己去理解。
我專門諮詢過兒科醫生,自費疫苗那麼貴,到底有沒有必要打。醫生跟我說:這不是錢的事兒……
自費疫苗有兩大好處:
第一,雖然藥效一樣,但可以減少孩子打針次數。比如自費疫苗中有四聯疫苗和五聯疫苗,原本需要打四針的疫苗,一針就可以解決,而且還可以減少孩子出現接種疫苗後的不良反應概率。
第二,自費疫苗是免費疫苗的補充。很多自費疫苗針對的流行病可能流行範圍較小,但得病概率偏高,所以國家並沒有納入免費疫苗當中,比如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等。
簡單的講,一針自費疫苗,可以代替4~5針免費疫苗,而且自費疫苗可以預防更多的疾病。
為什麼國家會有免費和自費疫苗之分?
從大環境來說,很多國家都有類似的情況。因為以目前國家的經濟實力,無法幫大家去承擔所有疫苗免費的能力。所以,免費疫苗只能給大家一種基礎保障,自費疫苗是一種升級,只能依靠自己的經濟能力來購買。
自費疫苗該不該選?
這個問題不能用「該」或者「不該」來回答,我只能從個人角度來分析,讓家長們自行決定,比如以下3個因素來考慮:
第一個:孩子的體質狀況
有些孩子從小身體強壯,吃喝拉撒一切都很順利,幾乎很少生病,有些寶寶甚至一年都不去一次醫院。對於這種情況,就可以選擇不接種自費疫苗。
而有些寶寶,從出生開始就身體若,生病住院是常有的事,家長為此操碎了心。對於這種情況,建議自費疫苗一定要打。
第二個:家庭經濟狀況
這個就屬於客觀因素了,有些家庭經濟收入很低,甚至常年有外債壓身,普通的生活都難以維持,那肯定不適合去選擇自費疫苗了,畢竟動輒幾百上千的費用,確實很難拿出來。
如果家庭條件不錯,家裡有房、有車、有存款,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那肯定會建議選擇自費疫苗,畢竟多一層保障,多一份安心。
第三個:周圍生活環境
如果全家生活環境較差,比如居住在人口流動較大的城中村,或者是周圍空氣汙染較嚴重,衛生環境較差,那還是建議接種自費疫苗。
如果自己家生活的區域很好,周圍鄰居都是常年居住的本地人,孩子也很難接觸到外地人,家裡人都挺注意餵養,和衛生的情況下,即使不選自費疫苗,問題也不會很大。
所以,家長們可以綜合考慮這幾個因素,然後再決定是否給孩子選擇自費疫苗,不需要人云亦云。
這3種自費疫苗,強烈建議接種
1、水痘疫苗
我們接觸最多的自費疫苗就是「水痘疫苗」,一般接種中心都會強烈推薦,接種量也非常大。如果家庭條件還可以,一定要選擇這個疫苗,因為「水痘」具有傳染性,孩子如果上幼兒園了,很容易被傳染患病。
2、肺炎疫苗
聽到「肺炎」這個詞,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因為肺炎的病情,要比普通感冒發燒嚴重很多,如果治療不及時,甚至會要了孩子的命。
常見的肺炎疫苗有7價和13價,所謂的「價」就是肺炎球菌的不同型別,治病能力是不一樣的,這個「價」應該越多越好。如果說7價疫苗能覆蓋70%的肺炎,那13價就能覆蓋90%左右。
3、流感疫苗
「流感」這個詞也是近幾年才開始被熱議,更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兒童流感。因為每年到了秋冬季節,學校總會有N多人請假,醫院兒科門診烏央烏央一大片人,基本上都是感冒咳嗽等流感症狀。
因為流感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所以非常建議所有孩子都要接種流感疫苗,最好在每年的9~11月份接種。
關注「欣媽育兒經」,有任何母嬰育兒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發私信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