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醫生建議只打免費疫苗?過來人建議:自費「2必打4建議打」

2020-12-17 騰訊網

"文 | 開心果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說到疫苗,其實不少家長都是一臉懵,基本處於醫生讓打,就帶孩子去打的狀態。因為疫苗分為一類、二類,一類免費,二類自費。對於免費的,家長基本打得毫不猶豫,但是對於二類,家長們就猶豫了。

前段時間,開心果媽媽小區裡有一個寶媽去打疫苗,本想要給孩子打13價,價格還不便宜。只是剛想去諮詢的時候,聽到兩個疫苗醫生在小聲議論,大致意思是,現在人真有錢,打疫苗打免費的就夠了,哪裡需要打收費的。

這位寶媽也困惑了,便來問開心果媽媽。

疫苗醫生建議只打免費疫苗?該不該信疫苗醫生?

疫苗醫生對疫苗的研究有多少,其實我們都不知道。我們有時候過度去"高大上"化疫苗醫生。其實,疫苗醫生和普通醫生一樣,水準、見識、認識、經歷等,都會不一樣。

有醫生說,這個藥,寶寶可以用。

有醫生說,這個藥,寶寶不能用。

有疫苗醫生說,這個針,寶寶不用打。

但也有疫苗醫生說,這個針,建議寶寶打。

該信誰?

再者,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的劃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就如A肝疫苗、麻腮風疫苗、流腦疫苗,在2007年的時候,還都是二類自費疫苗。但現在,它們都成為了一類免費疫苗。

此外,水痘疫苗、23價肺炎多糖疫苗等,在有些城市,也被劃入了一類疫苗。

因此,一類、二類疫苗,真不是像疫苗醫生說的那樣,只需要打免費的就行。家長在給孩子打疫苗的時候,免費的定然要打,而二類自費的,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在為寶寶選擇。

為什麼有"免費一類疫苗"和"自費二類疫苗"之分

免費疫苗,比如卡介苗、百白破等等,這些都是國家計劃之內的疫苗,並且是國產,出於國情、經濟等原因考慮,這些疫苗免費,是必打的。

自費疫苗,主要有水痘、肺炎、手口足等等。這些疫苗,大部分是進口疫苗,相對比較貴,或者國內生產成本比較高、不是必須疫苗等原因,所以自費。這些主要還是受到國情、經濟等各種因素的影響。

嬰兒要不要打自費疫苗?過來人建議:自費"2必打4建議打"

接種二類疫苗,能夠給寶寶更全面的防護,因此,二類疫苗,其實是要接種的。然後,家長可以根據輕重緩急、家庭條件等,再去選擇接種哪些二類疫苗。

自費疫苗,家長要自行判斷,開心果媽媽根據自己的經驗,以及了解的各方面的資料,給家長們一些建議。

1、必打自費疫苗:水痘、手口足

水痘在古代,是很難治療的,現在雖然比較好治療,但是其傳染性還是比較高的。並且,得過水痘,還有留疤的可能。大部分幼兒園,你不打水痘,孩子可能還不好去上學。

再說手口足,如果幼兒園有一個小朋友得了手口足,便會傳染給一大波孩子。而打了手口足疫苗,那麼孩子被傳染的概率就非常小了,家長就不用每年到了傳染季,都擔心受怕。

2、強烈建議打的自費疫苗:十三價疫苗、流感疫苗、輪狀病毒疫苗、b型流感嗜血桿菌(hib)疫苗

這四類疫苗,強烈建議家長給孩子打,因為,一旦寶寶患上相關的病,重症的概率還是比較高的。

十三價肺炎球菌疫苗:主要用來預防肺炎,要知道現在寶寶患肺炎的概率還是比較高的,治療起來,不但醫療費非常多,而且,寶寶還非常受罪。嚴重的,還會危及寶寶的生命。

此外,肺炎疫苗其實有好多種,比如7價、13價、23價。從接種年齡、預防肺炎種類來說,13價是最好的選擇,在寶寶2個月的時候,就可以接種了。如果寶寶體質比較差,可以在寶寶滿了2周歲之後,再接種一劑23價,體質好,就不需要再接種23價了。

流感疫苗:用於預防流行性感冒的疫苗。年齡越小,抵抗力越弱。每年流感病毒來襲,很多小朋友都很難躲過。如果提前接種流感疫苗,即使寶寶不幸感染了,那麼症狀也會比較輕。

輪狀病毒疫苗:用於預防輪狀病毒腸炎的疫苗,這種病毒,會嚴重危害孩子的健康,多見於6個月-2歲的孩子。

b型流感嗜血桿菌(hib)疫苗:主要是用於預防b型流感的傳染。b型流感在兒童間的傳染性是非常強的,會侵襲寶寶身體的多個系統器官,比如對應的腦膜炎、肺炎等。即使治癒,也有可能會留下後遺症,比如腦病、智力低下等等。

因此,Hib疫苗也是強烈建議家長給寶寶打的。不過,如果家長選擇了五聯,裡面會包括Hib,那麼家長就不必再額外打了。

3、有條件、想要寶寶少受罪:五聯

五聯,總體來說,就是一個讓寶寶少受罪的疫苗,並且,其中還包含了Hib疫苗。

按照正常的疫苗接種程序,寶寶需要接百白破、Hib、脊髓灰質炎這三種疫苗12次,而打五聯,就只需要接種4次。這既節省了家長的時間,又不需要額外再打Hib,還讓寶寶少受罪,一舉多得。

如果有條件的話,家長倒是可以選擇五聯。

開心果媽媽寄語

一類疫苗、二類疫苗,之所以有這樣的劃分,不過是因為國情、經濟等原因,家長們要根據實際情況判斷,而不是聽信一些毫無根據的謠傳。終究,對寶寶負責的,是自己,而不是別人。

今日話題討論:這些自費疫苗,你家有給寶寶打過嗎?

相關焦點

  • 自費疫苗到底打不打 崔玉濤推薦自費疫苗必打清單
    就比如寶寶需要接種疫苗的事情來講吧!可能有的家長對於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是神馬都還沒有搞明白,只要是別人說要打的,她也會跟著風的去給寶寶接種的。那麼,對於二類疫苗有許多媽媽都對此存在著疑慮,二類疫苗有沒有必要打呢?其實,網絡上是流傳著許多關於二類疫苗接種的那些評論,至於真真假假還不便言說,倒不如隨我們一起來看看,具有兒科權威專家崔玉濤所推薦的自費疫苗必打清單。
  • 兒科醫生建議:3種自費疫苗必須打,怕這怕那,耽誤了娃
    寶寶從出生開始就要接觸各種各樣的疫苗接種,現在國家除了有免費疫苗之外,還帶有自費疫苗。這些自費疫苗完全由準媽咪們自由決定是否要打,但是不是自費疫苗就不需要了嗎?疫苗大部分都是在孩子幼兒時期接種,這就為了給孩子產生抗體,時刻保護孩子身體健康。
  • 自費疫苗有必要打嗎?建議結合自身情況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自費疫苗有沒有必要打?,先看專家怎麼說:在我講這個的必要性之前,我們首先看一下哪些是自費疫苗。自費疫苗其實分兩類,一類是能夠替代國產的疫苗,比如說進口B肝疫苗,進口A肝疫苗;還有一類是不能替代的,是一些新的疫苗,比如說輪狀疫苗,或者說四聯疫苗等等,這些疫苗都是自費的疫苗。
  • 自費疫苗有必要打嗎?這兩種自費疫苗最好給孩子打,別捨不得花錢
    當然,不少家長只是為了讓孩子順利上學,才給孩子打疫苗的,也認為疫苗可打可不打。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的,因為很多疫苗其實對孩子的健康是非常有幫助的,如果不打,未來可能會給孩子的健康帶來很大的風險。有些家長覺得除了免費的需要打,自費的就沒必要打了,因為醫生也沒硬性要求一定要給寶寶打。
  • 兒科醫生建議:兩種自費「疫苗」,別為省錢不給娃打,打了能放心
    所以不少家長在孩子出生之後都會給孩子打疫苗。關於孩子的疫苗,眾所周知有免費疫苗和自費疫苗之分,其中免費疫苗是指國家免費向公民提供,孩子在兩歲之前一般要接受11種疫苗,可以幫助孩子進行預防B肝、百白破、麻風等,能夠有效的幫助孩子提升免疫能力,減少相關疾病的發生。
  • 寶寶上幼兒園前,醫生建議三種自費疫苗必須打,可以少省許多事
    孩子上幼兒園之前,這些自費疫苗打了將會省很多事兒 1、醫生建議必須打的自費疫苗 據臨床數據表明,目前有60%的兒童細菌性腦膜炎是由Hib所引起的,所以,這種疫苗,醫生建議兒童在上幼兒園之前必須打。
  • 為什麼醫生不建議打HPV疫苗?
    醫生不建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年齡、孕育等因素。另外對抗hpv病毒最好的辦法並不是疫苗,而是我們自身的免疫功能。如果打了疫苗之後有免疫力低下的情況,還是會有宮頸癌的可能的。
  • 自費疫苗一針好幾百,要不要打?醫生:這不是錢的事兒!
    「我家寶寶2個月了,昨天去接種疫苗,醫生建議給寶寶打肺炎13價結合疫苗,說這種疫苗除了預防肺炎外,還能預防腦膜炎、中耳炎、敗血症等13種菌群感染。但是,打一針需要700塊錢,一共需要打4針,那就是3000塊錢,這麼貴……我該不該給孩子打?」這是一位寶媽給我發來的私信。
  • 自費疫苗究竟有沒有必要接種?兒科醫生的建議,有必要聽聽
    ,每次因為這得糾結好長時間,到底自費疫苗和免費疫苗區別在哪裡?孩子6個月之前,在疫苗防疫站接種的都是免費的疫苗,但是到孩子長到一定年齡階段之後,再去接種疫苗的時候就會有免費和自費的選擇,同樣作為一位寶媽,我也好奇自費疫苗到底有沒有必要打。自費疫苗究竟有沒有必要接種?
  • 兩個月嬰兒打疫苗打免費有12針,打自費只打4針,該選哪一個好?
    但嬰幼兒接種疫苗已經經歷了幾十年的臨床研究,無論是自費疫苗還是免費疫苗在安全還是比較有保證的。剛剛看了題主的提問,我又翻了一下孩子2個月內需要接種的疫苗,真的沒有所謂的2個月打12針,這說法有點誇張了,孩子在出生的時候注射B肝疫苗為的是預防B肝病毒入侵機體,在嬰兒一個月時注射B肝疫苗、6個月時接種B肝疫苗第三針。
  • 寶寶自費疫苗哪幾種建議接種?
    接種疫苗,是寶寶健康成長過程中的一道保護傘,但對於新手爸媽來說,一二類疫苗如何選擇?哪些自費疫苗建議打?下面整理了幾條建議。哪些自費疫苗要打一、五聯疫苗五聯疫苗是指白喉、百日咳、破傷風、脊髓灰質炎、B型流感嗜血桿菌的聯合疫苗。五聯疫苗大大減少了接種五種疾病所需的接種次數,由12次降到4次,免疫保護也等同於單項疫苗的效果。
  • 自費疫苗要不要打?最全兒童疫苗指南請收好!
    寶寶從出生後,就要陸陸續續接種各式疫苗。因為科學接種疫苗,是人類對抗傳染病的最有效的措施。但要打的疫苗有好多。有的是幾種病打一針、有的是一種病打幾針,有的是免費、有的是自費,有國產、有進口,各種疫苗的注射時間也都各有講究。給寶寶注射疫苗,讓不少家長困惑。
  • 二類自費疫苗哪些更值得打?
    因為肺炎可以引起中耳炎、細菌性腦膜炎等嚴重疾病,預防打疫苗就顯得特別重要。 目前,國內的肺炎疫苗有13價和23價。 所謂價,通俗理解,就是疫苗裡覆蓋了幾種肺炎鏈球菌。表面看,23比13更好,但是2歲以下的寶寶,免疫系統刺激多了,吃不消,所以只給打13價肺炎疫苗。
  • 兒科醫生建議:這3種「自費疫苗」要給寶寶打,別等生大病才後悔
    隨著生物技術的不斷進步,很多具有傳染性的疾病都有了屬於自己的疫苗,比如B肝疫苗。了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疫苗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疫苗,也就是免費疫苗,國家強制接種,不花錢;還有一種是二類疫苗,這部分是不免費的,要想注射只能是自己花錢去醫院打。
  • 自費疫苗要不要打?這幾種二類疫苗再窮也要打!家長必看
    今晨,帶寶寶去打疫苗,受疫情管控影響,每個寶寶只能由一位家長陪同進入。排隊等待時聽到旁邊一位寶媽焦急的在打電話,仔細聽來原來是在和外面的寶爸討論究竟要不要打自費疫苗。最終他們的結論還是只打免費的,不打自費的。我在旁聽著很是為寶寶感到遺憾。
  • 自費疫苗打不打?不良反應有哪些?疫苗接種,這些姿勢get了嗎
    打疫苗後會有不良反應嗎?什麼情況下不能打疫苗?……4.25是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袋鼠麻麻藉此機會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關於疫苗接種的那些事兒~一、自費疫苗,打還是不打?如果家庭經濟條件允許,建議打!!!為什麼呢?1、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同等重要!
  • 需要自費的二類疫苗,家長該不該給孩子打?看看過來人的經歷
    文⊙兩口育兒孩子從出生到上學,一路要接種很多疫苗,有些家長認為子只需要接種國家免費的疫苗就夠了,自費的不需要。其實不是這樣的,接種疫苗就像買一份保險一樣,多接種一種疫苗就多了一份保障。自費疫苗實際上是在免費疫苗的基礎上多加了一層保護。曾經有一位媽媽分享了她的經歷:14個月的寶寶沒有打五價輪狀疫苗,結果她的寶寶就感染了輪狀病毒。醫生也說這種病毒沒有特效藥,只能暫時得到緩解,因此孩子進了兩次醫院,受了不少苦。
  • 自費疫苗究竟該不該打,如何選擇自費疫苗
    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國疫苗分為兩類 免費疫苗:這是指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的免費疫苗,這類的疫苗是強制必須接種的,如果不按計劃接種,未來將會影響孩子上幼兒園。 自費疫苗:是國家免疫規劃外的疫苗,不強制接種,是家長們根據寶寶的身體狀況和家庭經濟狀況自主選擇接種的疫苗。
  • 每個娃至少要打23針疫苗, 哪些要打哪些不要打,這篇給你捋清楚!
    一類疫苗 VS.二類疫苗第一次帶寶寶去打疫苗時,醫生就會交給我們一個綠皮本,這個綠皮的疫苗本會在接下去的四年裡跟隨著寶寶每次打疫苗時做下接種記錄,要說有什麼用吧,在上幼兒園時就會用到,沒有接種記錄不能入園。本子上非常明確地寫著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的劃分。醫生可能最多會補充告訴你:一類是一定要打的、免費的;二類的是自選的、要自費的。
  • 給寶寶打免費疫苗時,醫生為什麼會推薦打自費的?原來有「門道」
    其實,很多新手寶媽都有這樣的疑問:給寶寶打免費疫苗時,醫生為什麼會推薦打自費的?原來有「門道」,我們一起看看:自費疫苗是免費疫苗的有效補充,二者同等重要寶寶出生後,會辦一個疫苗接種本,上面清清楚楚寫著需要免費接種的疫苗。但是,真到醫院打疫苗時,醫生會再推薦打自費的。有些不明就裡的寶媽,擔心不打會對寶寶不利,就會接受醫生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