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地圖讓林肯相信,奴隸制必須結束

2021-01-07 縱橫史觀

在結束美國奴隸制中,有一個東西的作用比其他任何東西都要強大。這就是亞伯拉罕·林肯的奴隸制的地圖,它改變了他對內戰的看法。

林肯總統繪製的奴隸制地圖,是1861年的美國海岸勘測地圖。它利用了人口普查數據,並使用了當時開創性的製圖技術,直觀地描繪了被關押在南方各州的400萬美國人。地圖顯示了哪些區域是奴隸最集中的地方,以及邦聯中的哪些地區,可能是奴隸制度最薄弱的地方。

林肯依據這張南北戰爭前奴隸制的地圖,來決定如何廢除奴隸制。並且這張地圖也促使他頒布了《解放奴隸宣言》,並促使聯邦支持在內戰最黑暗的日子裡,結束奴隸制。

在他的第一次就職演說中,林肯說他不會幹涉已經存在奴隸制的州

1860年,當選總統的林肯甚至還沒有宣誓就職,南方各州就紛紛開始脫離聯邦。首先,南卡羅萊納於1860年12月20日脫離聯邦,隨後密西西比州、佛羅裡達州和阿拉巴馬州在1月相繼脫離聯邦。林肯於1861年3月4日宣誓就職時,已有7個州因奴隸制問題立誓要離開美國。

在他的第一次就職演說中,林肯宣稱:「我無意直接或間接地幹涉已經存在奴隸制各州的制度。」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幅地圖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林肯的想法。

然後,南方的奴隸制地圖,塑造了南北戰爭

這張地圖由美國海岸調查局(US Coast Survey)於1861年製作,取材於1860年的人口普查報告,1860年是美國政府收集奴隸人口普查數據的最後一年。這張地圖顯示了當時美國奴隸制盛行的程度,顏色較深的區域代表奴隸的比例較高,顏色較淺的代表奴隸的比例較低。

這張地圖從視覺上證明了南方對奴隸勞工的依賴。它也為公眾提供了一種方式,來想像內戰期間整個南方奴隸制的變化。更重要的是,亞伯拉罕·林肯總統依靠這張地圖,來決定如何結束奴隸制制度。

奴隸制地圖,是一種全新的地圖繪製方式

美國海岸勘探局主要負責繪製美國海岸線和航道的地圖。而在1807年由託馬斯·傑斐遜總統籤署成立該機構的法案,被稱為「美國海岸勘探法」。

繪製一張奴隸制地圖,並不完全在該機構的職責範圍內,但這並沒有阻止美國海岸勘探局繪製出一幅影響南北戰爭進程的開創性地圖。這張地圖採用了新的方法,通過陰影顏色深度來顯示人口的變化。正如地圖中所解釋的那樣,一些區域因為奴隸人口少,而「顯得顏色相對較淺」,而另一些地區則顯示出奴隸的高度集中。

棉花產區的部分地區,90%以上是奴隸

1861年的海岸調查地圖顯示,在一些區域,90%以上的人口是由奴隸組成的。在密西西比河沿岸,奴隸的數量遠遠超過自由白人。這些奴隸中的許多人,可能是通過「奴隸之淚」(slavery trail of tears)到達南方腹地的,這條路迫使大約一百萬奴隸,從維吉尼亞步行一千英裡來到棉花產區。

林肯在1828年和1831年穿越密西西比河,運送農產品到紐奧良時,就見過這些奴隸。但南方城市的奴隸比例要小得多。例如,在路易斯安那州奧爾良教區只有8.9%的人口是由奴隸組成的。城市的其餘部分主要由白人和自由的黑人組成。海岸調查地圖上的這些數字讓人們明白,南方邦聯城市與農村和農業地區的奴隸制經歷,是截然不同的。

這張地圖向林肯展示了南方對奴隸制的支持程度

南部邦聯的一些人,可能會使用「州權」的戰鬥口號,但地圖描繪了一幅不同的畫面。它表明,南方的整個地區都嚴重依賴奴隸勞工,包括領導叛亂的南卡羅萊納。這張地圖描繪了被奴役的400萬人,顯示了切薩皮克灣、喬治亞海岸和密西西比河河谷的奴隸制。

海岸調查地圖還生動顯示了南方邦聯的哪些地區,對奴隸制不太忠誠,從而指導了軍事戰略的重點,如田納西州東部和維吉尼亞州西部,這些地區可能會有零星的抵抗。在《紐約時報》上,歷史學家Susan Schulten認為,這幅地圖可能使林肯更加相信,支持某些南方統一主義者,可以打破邦聯,而封鎖可能會扼殺依賴奴隸採摘棉花出口,並引發叛亂。

維吉尼亞的地圖,可能有助於贏得戰爭

除了南方的奴隸制地圖,美國海岸調查還公布了維吉尼亞州的奴隸制地圖。新的證據表明,這些地圖背後的製圖者,有一個反奴隸制的議程。繪製維吉尼亞地圖的人之一威廉·帕爾默(William Palmer)把地圖交給了軍事和政治領導人,比如海軍部長和多名陸軍將領。

帕爾默還將地圖的籤名副本,交給了外國外交官,其中包括一名來自法國的外交官。對於聯邦政府來說,阻止法國和英國與邦聯結盟至關重要。這張地圖顯示了維吉尼亞對奴隸勞工的依賴,可能說服了歐洲國家不支持蓄奴州。

1861年的地圖,將軍隊和奴隸制聯繫在一起

1861年的地圖,生動地展示了南方對奴隸制的依賴。它還在地圖頂部的橫幅上,宣布了地圖的政治位置,上面寫著「獻給美國軍隊的傷病士兵」。在這份宣言中,海岸調查將聯邦軍隊的成功與奴隸制聯繫起來,並利用這張地圖來推動政治變革。

正如蘇珊舒爾騰(Susan Schulten)在《紐約時報》上所說,這張地圖與以往任何的地圖都不一樣。它同時也是「一項裡程碑式的製圖成就,一種受歡迎的宣傳工具,也是軍事政策中一個非常實用的工具。」

林肯認為奴隸制是不公平的,但他不知道如何結束這種制度

「我天生反對奴隸制,」亞伯拉罕·林肯在1864年寫道。自19世紀50年代以來,林肯就公開主張奴隸制在道德上的錯誤,因為奴隸是擁有不可剝奪權利的人。

但是林肯不知道該如何結束這種制度。他一度支持將奴隸遣送回非洲,或者逐步、分階段廢除奴隸制。他甚至考慮過賠償奴隸主的財產損失。

美國歷史上最血腥的一天,催生了《解放奴隸宣言》

1862年9月,南方聯盟軍隊在羅伯特·e·李將軍的帶領下,向北方進軍。9月17日,兩軍在安提特姆戰役中相遇。這是美國歷史上最血腥的一天,超過22000人喪生,邦聯軍隊撤退到維吉尼亞。

五天後,林肯總統發表了《解放奴隸宣言》,堅決反對奴隸制。

解放奴隸宣言,是一個戰略性的政治舉動

1863年1月1日生效的《解放奴隸宣言》宣布,在南方聯盟各州「所有被奴役的人,從此將永遠自由」。儘管對自由的呼籲最初僅限於叛亂的州,但它是一份全國宣言,表明聯邦代表自由。

林肯改變了他之前的立場,立即結束奴隸制,沒有提及殖民或補償。《解放奴隸宣言》是美國內戰期間的政治戰略舉措。它歡迎前奴隸加入聯邦軍隊,到戰爭結束時,近20萬名黑人士兵在聯邦旗幟下遊行。

當林肯決定美國奴隸的命運時,1861年的地圖就在他的身旁

林肯關於如何結束奴隸制的觀點,是由1861年的美國海岸調查地圖形成的。林肯擁有一份地圖的副本,並經常引用它。舒爾騰寫道,總統經常依靠地圖,來確定解放運動將如何影響戰爭的進程。

1864年,藝術家弗朗西斯·比克內爾·卡朋特在白宮住了六個月,他為林肯畫了一幅名為《林肯總統解放奴隸宣言的初讀》的畫像。這幅15英尺高的畫作,目前懸掛在美國國會大廈。在照片的一角,可以清晰地看到,藝術家還附上了1861年的海岸測量地圖,以表彰這張地圖對歷史的貢獻。

相關焦點

  • 19世紀美國的政治遺產:從反奴隸制鬥爭到「黑命攸關」
    林肯的演講有力地論證了林肯具有「成長能力」,這是現在我們看來對於所有優秀的政治領導人而言都非常重要的一種品質。林肯是如何獲得這種能力的? 十九世紀的美國政治文化如何促成這種成長?還是說,這碰巧或純粹是林肯個人的特點?方納:要確切了解一個人的性格如何形成往往是很難的。
  • 「奴隸制是必要之惡」,美參議員湯姆·科頓引用這話被罵上推特熱搜
    我們一直在努力實現這一承諾,沒有哪個國家為此付出更多。」他還認為,奴隸制在美國的歷史上「不可被忽視」,也正是這句話,在社交網站上引起了廣泛的爭議。他聲稱:「我們必須研究奴隸制的歷史,以及它對美國發展的作用和影響,否則我們就無法了解美國。正如國父們所說,這是聯邦建立的必要之惡,但正如林肯所說,聯邦的建立是為了將奴隸制置於最終消亡的道路上。」
  • 林肯的南北戰爭是為了解放黑奴?不,他的行為其實是違反憲法!
    在美國的歷史上,曾經有一次差點就分裂了,這就是著名的南北戰爭。而當時的美國總統林肯因為解放黑奴和維護國家統一的豐功偉績,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可是您知道嗎?林肯總統發動南北戰爭,一開始沒打算解放黑奴。因為那個時候奴隸制在美國是合法的,反倒是林肯總統發動的這場戰爭在當時是違法的,那這是怎麼回事呢?
  • 故事|她是美國第一位女偵探,救過林肯 改寫美國歷史
    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這一起案件的偵破,竟然改變了美國歷史。隨著調查的深入,沃恩從捕捉到一些蛛絲馬跡發現,這些破壞鐵路的活動只是表象,案犯作案的真正目的,是要引開鐵路工作人員的注意力,方便實施他們刺殺新當選的美國總統林肯的計劃。沃恩迅速將這一驚天陰謀向平克頓匯報,又按照平克頓的指示,悄悄地探聽暗殺計劃的細節。
  • 共和黨廢除了奴隸制,為何黑人現在卻支持民主黨?
    戲劇化的是,輝格黨在這一時期出現了嚴重分裂,因其黨內除了有北方工業資產階級之外,還有一小部分種植園園主,他們手裡擁有大量的奴隸,一旦奴隸制廢除就會損害到自己的利益,為了自己的主張與輝格黨一拍兩散,而剩餘那些主張廢除奴隸制的北部勢力,便組建成了後來的共和黨(即共和黨發展歷程:從國民共和黨到輝格黨,再從輝格黨演變成共和黨)▲在奴隸制問題上產生分裂的輝格黨
  • 美國總統林肯「解放」黑奴真的是為了所謂的「自由」嗎?
    1863年1月1日,美國總統正式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標誌著美國在名義上徹底廢除了奴隸制,被很多人鼓吹為「自由典範」。那麼美國總統林肯「解放」黑人奴隸真的是為了所謂的「人權自由」嗎?黑人奴隸的自由只是可有可無的次要目標,這也導致林肯在南北戰爭爆發兩年後才「解放」黑奴。美國的南方和北方在獨立後形成了兩種不同的經濟模式:北方為資本主義工商經濟;南方為奴隸制種植園經濟。而奴隸制將大量原料、勞動力和市場禁錮在種植園土地上,這讓北方資本主義極為不滿。
  • 林肯:與華盛頓齊名的美國領袖,為何當選總統卻導致南北戰爭爆發
    原因就是林肯所取得的成就,每一件都是極難實施的事情,並且,解放黑人、完成南北戰爭,這兩個事件的完成,背後蘊含了林肯太多的無奈和忍耐。 曾經林肯助手評價過這位偉人,他聲稱林肯的偉大,源於他的忍耐,他當總統期間,幾乎每天都是克制自己的情緒。那麼,林肯對自我情緒的克制究竟有多麼厲害呢?本篇文章,就帶大家走入林肯的內心世界。
  • ——奴隸制何以引發史學爭論
    從黑人和奴隸制的角度,她揭示了美國歷史更複雜、曲折的一面,比如:一些愛國者支持獨立事業是為了保護北美的奴隸制,傑斐遜在《獨立宣言》中把奴隸制的罪責歸咎於英國國王,美國憲法則對奴隸制隻字未提,林肯想要移民被解放的黑人,等等。她把這些稱為「流淌在這個國家基因中的反黑人種族主義」。文章融合了自身經歷與種族歷史,將現實與歷史交融在一起。
  • 這張「地圖」,能救命!
    這張「地圖」,能救命!救治必須要快速選擇具備救治能力的醫院,為此,國家衛健委創製了手機公眾號「卒中地圖」。響應國家防治要求,在大連市衛健委的領導下,2019年7月10日,大連市正式發布了「大連市卒中急救地圖」,大連市中心醫院作為管理醫院,與大連12家醫療機構成為首批卒中急救地圖參與單位。
  • 聲望超越華盛頓,林肯對於美國意味著什麼?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有一座169米高的白色大理石方尖碑,這就是著名的華盛頓紀念碑。碑前是610米長的反思池,意指反思世界的戰爭與和平,反思美國的獨立與自由。在水池另一頭,有座古希臘神殿風格的林肯紀念堂。林肯雕像位於大殿正中,神態端詳望向遠方,似乎在沉思著什麼。雕像上方鐫刻著:林肯將永垂不朽,永存人民心裡。
  • 《絕地求生》第九賽季即將結束 首張動態地形地圖「帕拉莫」將下線
    【17173鮮遊快報,專注於快速帶來全球新遊信息】《絕地求生大逃殺(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s)》在最新的第九賽季中新增了一張3×3的小地圖「帕拉莫」同時也是遊戲中首張動態地形地圖,而根據官方推特的消息
  • 大衛·戈德菲爾德:美國教科書中的林肯形象
    這張黑人兒童跪在林肯家族畫像前的照片凸顯了這位偉大的解放者在黑人社區的標誌性地位(iconic status)。 1898年,一個黑人孩子跪在林肯家族的畫像前。 國會圖書館,印刷品和照片部。拉坦把林肯被暗殺描述為南方的「災難」。至於《解放奴隸宣言》,20世紀早期非南方觀點教科書對該文件讚不絕口,而拉坦的態度則更為溫和:「重要的是要記住,該宣言嚴格意義上說是一項戰爭措施。」拉坦認為,有關結束奴隸制的任何道德基礎的引用都已不復存在。而這反映了當時的國家共識,即種族隔離和白人至上最適合非裔美國人的條件和能力。至於黑人投票權,拉坦指出,「林肯無意把特權授予黑人,使他們作為一個階級存在。
  • 可怕的奴隸制已席捲全球, 你已經被奴隸!!【上】
    【上】奴隸制,對於生活在現代文明中的人來說,似乎這是很遙遠過去的歷史,與我們這個時代幾乎格格不入。提到奴隸制,我們想到的是中國的奴隸制社會,以色列人在埃及為奴,美國總統林肯在歷史上解放黑人推翻奴隸制的爭戰。
  • 林肯與甘迺迪總統遇刺事件中的巧合
    亞伯拉罕·林肯總統在美國爆發南北戰爭期間,林肯堅決反對國家分裂。他廢除了叛亂各州的奴隸制,擊敗了南方分離勢力,維護了美利堅聯邦及其領土上不分人種、人人生而平等的權利。另外一位是約翰·甘迺迪總統1961年1月20日到1963年11月22日甘迺迪在總統任期內,奉行「新邊疆」政策,擴大社會福利,發展教育事業;創建了和平隊;在經濟方面進行一系列改革。
  • 迷你世界聯機模式不可錯過的地圖,迷你足球上榜,這張堪稱經典!
    迷你世界雖說主要的還是生存模式,但玩多了多少都會有點膩煩,所以官方增加了地圖製作這一功能。於是不少有才的玩家,設計出一些有意思的地圖。下面就來跟大家盤點一下,那些聯機模式下不可錯過的四張地圖,每一張都可謂是經典,一起來看看吧!
  • 林肯遇刺,十幾秒後有醫生衝進來?背後真相如何?
    可見,儘管他和林肯萍水相逢,但早已對反對奴隸制的總統恨之入骨。自1861年起,他以演員身份做掩護,流竄於北部各州,為蓄奴制與南部叛亂四處奔走聲援。原來早在去年12月,南方的南卡羅來納州第一個宣布脫離聯邦而獨立,接著密西西比、佛羅裡達等蓄奴州也相繼脫離聯邦。
  • 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100張歷史圖片之9(41-45名)
    他們的信息再清楚不過了:在向美國致敬之前,美國必須平等對待黑人。卡洛斯後來說:「我們知道我們要做的事情遠比任何一項運動壯舉都重要。」 約翰·多米尼斯(John Dominis)是個動作敏捷的生活攝影師,以捕捉出乎意料的瞬間而聞名,他拍攝了一個特寫鏡頭,露出了另外一層:穿著黑襪子的史密斯(Smith),脫掉跑鞋,用手勢來象徵黑人貧窮。這成了動蕩的1960年代的標誌性象徵。
  • 這張地圖的玩法可是相當前衛了
    這張RPG地圖的影響力也是十分之大,應該是最早一批擁有隱藏英雄和彩蛋的地圖。而之後「守護雅典娜」一詞甚至還有了他的引申意義,比喻情況十分嚴峻。例如你玩DOTA,經濟差距巨大,而此時你只能龜縮在高地以尋求翻盤的機會。
  • 美國各地慶祝紀念奴隸制結束的「六月節」 俄克拉荷馬州民眾抬空棺...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美國多地民眾19日舉行活動慶祝紀念奴隸制結束的「六月節(Juneteenth)」。 今年的「六月節」正值全美掀起反種族歧視運動的浪潮,因此吸引了更多人參與,也備受輿論關注。在紐約、芝加哥、亞特蘭大、聖路易斯、華盛頓特區等大城市,人們紛紛通過遊行、集會等方式紀念美國奴隸制結束,同時以各種形式譴責種族主義,很多人都打出「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標語。 俄克拉荷馬州的塔爾薩(Tulsa)1921年曾發生過嚴重的種族屠殺事件,同時也是20日美國總統川普競選集會的舉行地,因此吸引了全美媒體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