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英,他是當之無愧的一代傳奇。
「齒發皆滄浪,拂塵掃清濯;指捏無相決,渡人以舍我。」
他是毛小方,也是林鳳嬌,更是「殭屍剋星」林正英。
01家貧年少學戲劇
1952年,原名林根寶的林正英出生於香港。林正英有六個兄弟姊妹,他排行老三。
因為家境貧寒,小時候的林正英經常飽一頓餓一頓,父母常年在外靠著幫人包夥食為生,收入微薄,所以林家兄弟姊妹都沒有機會讀書。
也因為父母疏於照顧,家庭又困難,所以林正英從小就養成了悶聲苦幹、沉默寡言的習慣。年幼的他因為自卑,很少與別人來往,所以幾乎沒有什麼朋友。
習慣了自己和自己玩,小時候的林正英一直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1963年,為了緩解家裡的壓力,剛剛十歲的林正英被家裡送到了春秋戲劇學院,拜在了著名武旦——粉菊花的門下。
在學校裡,林正英依舊是最沉默寡言的那一個,即使周圍有尊龍、惠天賜、等同門師兄弟,可林正英每天打交道最多的,還是訓練場上的那些傢伙什兒。
孤僻並沒有阻礙林正英的成長,反而使他練就了一身好武藝。他天資聰慧,許多招式一學就會,身手之敏捷,在師兄弟中少有對手。
可六、七十年代,正值京劇急速沒落的時代,林正英的京劇生涯只維持了三、四年,便迫於維持生計,在朋友介紹下轉行做了電影。
1969年,十七歲的林正英開始做起了龍虎武師。名頭雖然威風,卻是一碗難端穩的飯,才入行的林正英幹的幾乎都是替身的活兒,甚至因為身材瘦小,還當過不少女演員的替身,其中就包括當時的「第一女打星」鄭佩佩。
這一幹就是兩年。
可功夫不負有心人。1971年,林正英在《唐山大兄》中擔任武術指導,在電影拍攝過程中,林正英的身形和對武術動作的見解深深地吸引到了電影主演——李小龍。彼時已是國際巨星的李小龍對林正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那期間,二人結下了深厚的友情。
第二年,李小龍自編自導了《猛龍過江》與《精武門》,當大家商議主創陣容時,李小龍毫不猶豫邀請了林正英做為自己電影的武術指導。
坊間甚至還有傳聞,李小龍在片場放過話:林正英沒到現場,你們一場戲都不能拍。
後來林正英回憶,那是他一生中最開心的時光。
可惜好景不長,1973年,李小龍猝然長逝,林正英失去了他的摯友和知己。
02開啟輝煌的武術指導生涯
李小龍去世後,林正英的事業陷入了停擺。幸好,此時洪金寶找到了他,邀請他加入洪家班。
林正英欣然前往,而他的武術指導生涯也因此步入輝煌。
1982年、1983年,林正英連續兩年摘得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獎,而他在電影《敗家仔》中展示的詠春拳,也被認為是影史上最佳的詠春拳演繹。
也正是因為在《敗家仔》中的出色演出,林正英的事業重心逐漸向演藝方向傾斜,那是一代傳奇的發軔。
03傳奇開始
傳奇始於1985年。
這一年,林正英出演電影《殭屍先生》。一字眉、八卦巾,手持桃木,腳踏七星,黃紙祭出,符咒顯靈。「道長」林正英一炮走紅。也正是由於這一經典形象,奠定了林正英「殭屍道長」的地位。
《殭屍先生》在1985年放映時引爆全港,票房狂攬兩千多萬,更是因此推出一個主打「殭屍道術」的流派,一時間擁躉無數。
那幾年,香港的每座山上都是形形色色的殭屍和道長。
既能夠施展自己的專業,又能夠抓住觀眾的眼球,林正英繼續在「殭屍道長」這條路上發光發熱,他在之後的影片中,也基本以身懷道術的異士形象出現。
不僅如此,林正英還深究民間傳說,力求施法、結印、畫符的手法與正宗道教記載一致。在拍攝過程中,也謹遵各種講究避諱。所以林正英呈現出來的最終作品,並非淺薄的做做樣子,而是迎合了大眾的口味。
1989年,殭屍片跟風之作泛濫成災,內容枯燥毫無創新,殭屍電影已有逐漸勢微的跡象。
林正英絞盡腦汁,在進一步發展電影拍攝內容和手法的同時,開始嘗試引進西方吸血鬼及神鬼妖狐,並將其融入殭屍電影中。
而以此為基礎衍生的《一眉道人》,通篇刺激精彩,各種道術接連不斷呈現在觀眾眼前,而茅山術與西方殭屍混鬥的戲碼,也產生了別樣的化學反應,令人大為受用。也因此,林正英為為後來者提供了更廣闊的的土壤,香港電影人開始重新審視本土殭屍電影的思路。
隨著90年代武俠電影與賭片的興起,香港的電影市場呈現出雙峰並峙的局面。曾經風靡一時的殭屍片,市場份額不斷縮小,受眾也逐漸因為乏味的內容而轉向別的類型片。
殭屍電影似乎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可林正英仍未放棄。這一年,林正英結合了鬥法與探案兩種風格,拍出《驅魔警察》,太極長袍變成了風衣皮靴,林正英雖然還乾淨利落地畫著符咒,可身影中總透露著一份妥協與不甘。
《驅魔警察》毫無意外大獲成功,林正英的追隨者們以為殭屍道長會再次橫掃香港,卻沒想到那是殭屍電影的迴光返照。
此時的殭屍電影早已積重難返,若非林正英,殭屍片在九十年代初就將被人遺忘。雖然《驅魔警察》之後尚有《非洲和尚》這類精彩紛呈的誠意之作,卻終究無力回天。
香港影壇百花齊放,帥哥靚女開始佔領大大小小的熒幕。林正英的影途也開始走下坡路。
1995年,林正英決定從大熒幕轉向電視劇。同年亞視則以百萬高薪禮聘他出演電視劇《殭屍道長》。
電視劇收視率居高不下,觀眾再次得見曾經的「殭屍道長」一展雄風。
1995年,無數殭屍電影的老粉翹首以盼,他們仿佛看到了曾經的輝煌。
林正英也將《殭屍道長》視為自己的東山再起之作。於是,1996年,當亞視決定再續拍《殭屍道長Ⅱ》時,林正英欣然赴約。
收視依舊居高不下。
可當1997年,亞視想再拍《殭屍道長Ⅲ》時,卻不料林正英已患上肝癌。一代傳奇就此隕落。
香港殭屍電影復興,也終成遺願。
04感情經歷
1983年,林正英與鄭冰冰結婚,婚後卻因為林正英沉默寡言,加之他沉迷工作,這段婚姻僅僅維持了五年。離婚後,前妻對於一雙兒女不聞不問,林正英便將子女帶在自己身邊,常年跟著林正英生活。
兒子女兒對於父親極其崇拜,不僅愛看林正英的戲,更是主動錄下父親演戲的錄像帶。輾轉多年的林正英為了防止孩子同自己年幼時一般受苦,一直為兩個孩子極盡所能提供優質的生活,後來甚至將子女送往國外留學。
林正英的計劃裡,是晚年到國外養老,最好再有愛人苑瓊丹。
同苑瓊丹是在《殭屍道長》中相熟,沉默寡言的林正英對苑瓊丹十分喜歡,卻遲遲說不出口,以至於到了96年兩人才終於互訴衷腸。
林正英表明心跡之後,苑瓊丹毫不遲疑便從跑馬地遷到西貢,與林正英正式共同生活。可惜天妒英才,一年之後,林正英便與世長辭。
葬禮之上,苑瓊丹自發作為遺屬,安排林正英的一應後事。
他演了一輩子道士,去世時卻是按照佛教儀式辦的葬禮。
或許,道家講求飛升,而林正英希望可以有輪迴。
有人說,林正英是「最讓人有安全感的男主角」。只要有英叔出現的電影,無論多奸邪的魑魅魍魎,觀眾都會覺得心安。
以至於二十年後的今天,當人們談論起中國電影巨星,林正英仍是無法繞開的名字,他依然是「香港殭屍電影」唯一的代名詞。
以至於每每一部新的神仙道術、殭屍妖怪的影片出現,人們都會不自覺地來與林正英比較。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答案,而林正英是正解。
「自林正英病逝以後,世間便再無殭屍功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