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旬農民大哥雪天待客,燒柴火做出鐵鍋面,熱氣騰騰太暖心

2020-12-22 黃河鄉土故事

近期山西南部普降瑞雪,2020年的第一場雪帶來了冬的訊息,山川原野上銀裝素裹,一派北國風光,攝影人自然是不會放過這個一年裡不多的機會,周六一大早影友Z老師便來電話,相邀一起進大山拍雪景,2個多小時後我們出現在了呂梁山中的一條叫下川的古道上。

我們的目的地就是山坳裡一個古村落,也許是機緣所至,車子剛剛停住天空中便開始飄落起雪花,我們與這個古村落結緣應該是5年多前,自從第一次踏進古村落我們便被這石頭建成的村子所吸引,每年都要來上兩三次,一來二去便於留守在石頭村子的一位農民李大哥成了好朋友,今天下雪天,我們來訪一定別有一番情趣。

古村落建在一個山包上,清一色的石頭建築雖然已經有部分倒塌,可是外觀依舊像一個完整的石頭城堡,大家習慣把它稱為「古堡」。Z老師是個有心人,臨行前特意在縣城裡買了20斤甜石榴,要帶給李大哥,也算是給大哥的禮物。大家輕車熟路,從山腳下沿著一個彎彎的小道走進了古堡,轉過3道彎走進了李大哥的家,賓主相見甚歡,大哥說我們來的真是巧,他正在家裡做「旗子面」,邀請我們一起同吃。

李大哥現在一個人住在古堡中自家的石頭四合院子裡,一年四季幾乎就是他一個人在這裡生活,院子裡掛著兩籃子紅辣椒,石頭屋子裡冒出了柴火煙味飄在空中,一切看上去是那樣的自然再也不能自然,不多見的原始農家生活就是讓我們喜歡拍的場景。

揭開李大哥居住的南房,我們看到裡邊還坐著和他一樣的2位同齡人,炕上的大哥姓王,椅子上坐的大哥姓李,看到我們進來竟然有點不好意思,李大哥介紹說我們是他的朋友,這兩位大哥今天在古堡裡幹活遇到下雪天回家不方便,就在他家蹭飯吃,他把兩位當成客人來招待,特意做了山裡人喜歡吃的「旗子面」,你們遇上了一起吃吧。

李大哥一人生活,炕頭建有一個土火爐,山裡人把它叫做通坑爐子,既能做飯還能給炕上提供保溫熱量,為了做飯方便大哥家的土爐是兩個灶火,做飯的時候一個燒熱水,一個炒菜。他一邊做飯一邊還不忘招待我們,特意取出了從山裡採摘的山核桃送給我們吃。

蹭飯的兩位大哥年齡雖然都要比李大哥小一些,在當地也算是同齡人,他們的家都在10多裡外的其它村子,最近石頭古堡要開發旅遊,他們是前來打工的,每天一人能賺130元錢,為了抓緊時間完工,他們下雪天還在這裡繼續幹活,如果回家吃午飯,雪天路滑不好行走,再說跑在路上還耽誤時間,隨後就提出要在李大哥家蹭蹭飯,李大哥熱情好客樂於助人,非常樂意招待兩位同齡人,特意為他們做一鍋「旗子面」。

當地山裡人在冬季非常喜歡吃「旗子面」,所謂的「旗子面」其實就和我們吃的燴麵差不多,先把蘿蔔白菜南瓜在鐵鍋裡熱炒,然後倒入涼水燒熱,再下入擀好的短麵條,煮熟即可食用。王大哥飲食有點怪,他說不喜歡吃蘿蔔卻很喜歡吃方便麵,李大哥便用開水先給他泡了一包方便麵,然後拿出自己僅有的兩個雞蛋給他衝在了碗裡,他說冬天幹活只吃方便麵沒體力,吃兩個雞蛋補補最好。

招呼王大哥吃完方便麵打雞蛋後,李大哥開始做「旗子面」,他把蘿蔔南瓜白菜在鐵鍋裡開始熱炒,熱油中一陣滋滋啦啦的響聲過後,小石頭屋子裡炒菜的香味便鑽進了人的鼻子,久違了的柴火飯香喚醒了我們的味覺器官。另一位李大哥一直穩坐在椅子上抽著香菸,靜靜的等著飯菜做好,真如同像是一位走親戚的人一樣。

李大哥做飯相當利索,不大一會功夫,燒柴火做出的鐵鍋旗子便出鍋了,揭開鍋蓋開始舀飯,並邀請我們一起吃一碗熱「旗子面」,大家謝過了他的好意,只見他麻利地舀出兩碗麵條,開始和同姓的大哥吃午飯。

也許是這位大哥真把自己當成客人,一點也不客氣,坐在小桌子前等著一碗熱麵條送過來,地頭開始吃了起來。李大哥為了讓同姓大哥吃好還特意取了2個饅頭放在桌子上,他說害怕人家吃不慣他做的麵條。同姓的李大哥也不言語,兩個人就座在一起吃起來,看起來就像一對親兄弟,更像是一家人在吃飯,寒冷的石頭房子裡,一大碗的熱麵條下到肚子直達心裡,感覺一定非常暖心。

吃完飯三位大哥坐在一起休息聊天,中間的大哥甚至還抽起了飯後煙,想必他今天在李大哥家一定吃得很舒服,才有飯後神仙的享受。Z老師開玩笑問李大哥,他們吃飯給你掏不掏錢?大哥說:「鄉裡鄉親,掏啥錢?雖然不是一個村裡人,都彼此熟悉,有了困難相互幫助是應該的,山裡人同吃一鍋飯是常有的事情。」

這是兩位大哥幹活的地方,這裡原本是古堡中的一個小祠堂,因為年久失修,一邊的小舞臺已經有些破損,聽說要搞旅遊開發,所以才開始重修建,旅遊公司特意僱了當地的村民來做基礎工程。

說話間李大哥家外熱鬧了起來,原來是來幹活的農民大哥們都吃過飯來了,下午要開始接著幹活了,李大哥說自己年紀有點大沒有參加這次的工程,山裡人很實在,雖說是按天算工錢,大家都很自覺,吃完飯就幹活,要對得起這130元錢工錢,一天能幹完的絕不拖到第二天。

要離開了,李大哥特意在前邊帶路,堅持要把我們送出古堡,望著他的背影,我們感受到了山裡人的厚道實在,2個雞蛋1包面和1鐵鍋熱麵條,吃出了人性的善良和真情,冬天裡的熱麵條不但暖在兩位大哥的心裡,也溫暖了我們這些山外人的心。各位您說是不是啊?【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相關焦點

  • 農民大哥雪天打工難回家,古堡遇好心人,吃2個雞蛋1包面很暖心
    李大哥現在一個人住在古堡中自家的石頭四合院子裡,一年四季幾乎就是他一個人在這裡生活,院子裡掛著兩籃子紅辣椒,石頭屋子裡冒出了柴火煙味飄在空中,一切看上去是那樣的自然再也不能自然,不多見的原始農家生活就是讓我們喜歡拍的場景。
  • 農村種植桂花很掙錢,為何被當柴火燒?兩戶農民失敗的教訓告訴你
    ,基本上是白菜價了,只好當作柴火燒火做飯用。最後沒人要了,白白地虧了6萬多塊,投入了大量的財力人力物力,也沒掙到錢,反而是田地裡被桂花樹苗佔著,種不了別的農作物。農民二,是他的鄰居,種了幾畝桂花樹苗,有老闆出價10萬來買,他沒賣想著還能漲價,結果也砸手裡了,10萬塊眼看著一文不值,打水漂了。2013年的時候,當地有很多農民種植桂花樹苗,有的出手早的就掙錢了,出手晚的就只能挖掉當柴火燒,還能種別的農作物。
  • 在農村天然氣通到村子可一些農民寧願燒煤燒柴,也不願意用天然氣
    這就看出了一個問題 ,農民真的沒有錢,如果他們有足夠的基金,他們也是願意享受天然氣的,這些農民 他們寧可忍受柴火的煙燻火燎 ,燒柴火他不用燒花一分錢 ,柴火都是自己家生產的 ,誰都不願意浪費每個月五六百塊錢,一個月五六百塊錢,對農民家庭來說真不是個小數目 ,如果對有錢人家真不算什麼事
  • 禁止農村燒柴火,會不會農村遍地的柴草成災?
    目前農村禁止燒柴火,還是剛剛起步,就有很多地方早已柴草成堆成災,已經成為一種客觀現實問題。~~因為農村現在農民越來越少,生活在農村的只有一些留守老人、婦女和孩子,絕大部分勞動力都轉移到城市打工去了,因此農村人越來越少。農村現在留守的人員,即使是燒柴火,也不能完全轉化每年自然產生的,所有積累下來的柴草、死樹、枯枝爛葉。
  • 仙劍奇俠傳6收集柴火生火 三處柴火位置說明
    ,但是這裡我們要介紹的主線任務需要收集的,山崖下越祈要收集柴火生火為今朝取暖。一共有三處,小編這就為大家分享仙劍奇俠傳6三處柴火位置說明。   越祈背著今朝一路前行,來到樹下休息,今朝迷糊中說冷。本以為會發生點兒什麼,沒想到越祈要去找柴火生火,也是醉了。
  • 山西6旬農民大哥坐擁1座大山,過著原始農耕生活,看是啥樣
    彎彎曲曲的山間公路走了大半個小時後,我們在公路邊看到了一條黃土小道,看樣子這裡應該就是通往那戶人家的唯一通道,一行人走了500多米迎面遇見了一位挑著擔子的中年農民大哥,大家客氣地打著招呼,大哥對我們來到這山溝裡遊玩有點意外,他說山裡就是他1人,要下地挑玉米去了,家裡門開著呢,你們去喝點水,他很快就會回來。
  • 農村俗語「窮柴火,富水缸」是什麼意思?貧窮和柴火有關係嗎?
    在眾多的俗語當中,有一句俗語:「窮柴火、富水缸」,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當我們看到俗語中的「貧」字和「富」字,我們都是希望自己富有,而永遠不希望自己貧窮。畢竟貧窮會限制我們的想像,更何況我們努力拼搏一輩子的目的就是為了擺脫貧窮,讓日子過得富有。其實,這句俗語並不能從表面上去解釋它的含義的,這裡所說的窮是指稀薄、稀少的意思,而並非是指貧窮的意思。
  • 環保專家建議農村停用柴火改用天然氣,這樣的做法可行嗎?
    現在環保專家都建議農村停用柴火改天然氣,從這個環保的意識還是比較不錯,改變農村人的生活,叫農民告別燒柴火的年代,農村燒柴火也是挺埋汰的,每天在做飯的時候,必須燒柴火才能把飯做熟 ,燒柴火避免不了灶坑裡往外倒煙,燒火的人被嗆得咳嗽,總沉浸在煙燻火燎之中,這也是農村的一個弊端,安裝天然氣如果管理不當
  • 東北72歲奶奶燒柴火給網友聽 柴火噼啪噼啪的聲音好治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東北72歲奶奶燒柴火給網友聽 柴火噼啪噼啪的聲音好治癒 近日,黑龍江省五常市一位72歲的農村奶奶在網上直播燒柴火給網友聽,稱現在城裡人很少聽到燒柴火聲,想給大家緩解焦慮情緒治治失眠。在直播過程中,奶奶還順手教網友做小雞燉蘑菇。
  • 燔柴禮是什麼禮儀,伴隨遼朝數百年間,為何契丹貴族都搶著燒柴火
    只不過契丹民族的燔柴禮是召集貴族登上山頂,然後堆起柴火焚燒,再將已經準備好的玉冊文書燒祭。 燔柴禮是契丹內部一項重要的禮儀,它的地位有著不可撼動性。無論是誰,一旦舉行完燔柴禮,即可以正式成為可汗首領,即便是有人再動歪念也無濟於事。
  • 冬天太冷,有電有天然氣,我還是喜歡燒柴火取暖,吃鍋巴飯,香
    燒天然氣取代不了柴火:這麼說吧,我認為這些人根本就不了解農村的具體情況,農村燒不燒柴火與是否使用天然氣一點都不矛盾。不錯使用天然氣確實幹淨方便,開關一打開,就可以做飯了,而且還快。但是我們這裡家家戶戶依然在冬季下雪之前會儲備一些柴火過冬。
  • 農民好欺負嗎?
    眾所周知,農民一年做飯燒掉的柴火,同工業生產汙染、汽車尾氣排放相比,說其九牛一毛都不為過。所以,有關專家先把環保這一大頂帽摘出去以後,我們回頭看看農民為什麼要燒柴火灶的問題。在農村長大的孩子肯定都有過攬柴火的經歷。以前農民都是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家裡攬柴火的麥簍子都是村子裡一些心靈手巧的匠人做出來的。
  • 農村俗語:窮柴火,富水缸是什麼意思?貧富和水缸有啥關係?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窮柴火,富水缸是什麼意思?貧富和水缸有啥關係?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吧,這些俗語在以前的時候對農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為現在有很多農村人每天忙著賺錢養家,所以農村有大部分的俗語都被人遺忘了,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句俗語,這個俗語就是窮柴火,富水缸。對於這個俗語,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呢?
  • 雪天安全溫馨提示
    低溫雨雪及道路結冰將對交通出行帶來的不利影響,為了大家的平安,小編為您送上暖心的安全提示。一、雪天安全防範措施1. 走路時不要把手插在衣服口袋裡,否則跌倒時極易造成傷害。2.6. 千萬不要搶行或猛跑,不要在兩車中間穿越,也不要突然改變行走方向或後退。
  • 圍著鍋邊灶臺,燒柴火吃肉!
    這年頭,吃個柴火小餛飩已然很奢侈了,燒柴燉肉這種古老而淳樸的烹飪方式,即便在農村,也不是處處可見了。
  • 價值不輸金絲楠木,曾是帝王專用木,卻少有人認識,農民當柴火
    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價值不輸金絲楠木,曾是帝王專用木,卻少有人認識,農民當柴火。歷史上,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不僅對勞苦大眾進行剝削,更是對社會資源的一種壟斷。凡是跟皇帝掛上一點鉤的東西,貧民百姓是說不得、碰不得,否則就要大禍臨頭了。這樣的一個幾千年封建社會完全把勞苦大眾的認識封鎖在了有限的社會活動當中。對於自然界很多美妙的東西只能耳聞卻不能接觸,更別說去深入了解了。
  • 東北72歲奶奶燒柴火給網友聽:讓大家緩解焦慮情緒
    近日,黑龍江省五常市一位72歲的農村奶奶在網上直播燒柴火給網友聽,稱現在城裡人很少聽到燒柴火聲,想給大家緩解焦慮情緒治治失眠截至22日下午17時40分,「東北72歲奶奶燒柴火給網友聽」這個話題在微博的閱讀量已達7097萬,討論高達4575條。
  • 農村一種叫做「不知春」的樹,以前柴火燒,如今比紫檀木還珍貴
    導讀:農村一種叫做「不知春」的樹,以前柴火燒,如今比紫檀木還珍貴說起農村裡面的各種花草樹木,應該有很多的朋友都非常的熟悉。小時候我們經常去山林間玩耍,因為家裡用的都是柴火灶,所以每次回家的時候,都會拾柴火回家。
  • 9.9元吃柴火腊味!
    要有柴火燒,大鍋灶!幾個小朋友圍在鍋邊看著做!在桂林有這麼一個地方,售賣的臘肉都是自己殺豬燻出來的!柴火燒起一堆人圍著大人炒菜再把手伸在火旁邊,我靠穿越了!?冬筍吃起來不澀,味道還帶有一絲絲回甜,果然新鮮的就是不一樣!
  • 熱聞丨東北72歲奶奶燒柴火給網友聽,網友:想起小時候,想奶奶
    近日,黑龍江省五常市一位72歲的農村奶奶在網上直播燒柴火給網友聽,稱現在城裡人很少聽到燒柴火聲,想給大家緩解焦慮情緒治治失眠。在直播過程中,奶奶還順手教網友做小雞燉蘑菇。視頻>>直播中,老奶奶還告訴大家,燒的是枯木,大家注意不要亂砍亂伐。老奶奶說,每個柴火的聲音是不一樣的。老奶奶表示,她會直播到平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