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版圖

2021-03-05 華武文化

中國哪個朝代的面積最大?這無疑是元朝。元朝的版圖,北到貝加爾湖,南到緬甸一帶,西到哈密一帶,東到朝鮮,面積超過1400萬平方公裡。然而,中國後來為什麼沒有能夠繼承下元朝的版圖呢?這個原因只能從明朝的歷史上去尋找。在明朝建立後,對原本是元朝管轄的緬甸土司、吐蕃各部、關西七衛、徵東元帥府等地區不重視,只是滿足於名義上的冊封,最終導致版圖縮減為了400萬平方公裡。

1,蒙古各部的喪失:400萬平方公裡

明朝建立後,元朝在北方的殘餘勢力主要分為三部分。其大漠是元順帝的主力部隊,其東部是納哈出,其西北是擴廓帖木兒。此時的蒙古並未放棄皇帝稱號,因此朱元璋對蒙古不斷進攻。在開始的幾次戰役中,明朝軍隊均取得了勝利,使得明朝得以控制漠南河套地區。1372年,朱元璋派遣徐達、李文忠、馮勝各率五萬騎兵,三路出兵進攻北元。這次出徵遭遇了重大的挫折。至此,朱元璋認為蒙古是一時難以戰勝的,於是放棄了主動進攻蒙古,命令軍隊駐紮於長城沿線,不斷修建城牆,變為防禦。朱元璋的這個政策,使得蒙古本部一直沒有被攻下,明朝和蒙古打打殺殺了200年。到了明朝嘉靖時期,蒙古強大,基本佔據了長城以北的地區,從此明朝和蒙古以長城為界。

瓦剌和韃靼:大約400萬平方公裡

大興安嶺兩側,是蒙古高原的東部。這裡分布著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個蒙古部落。元朝末年,納哈出20萬蒙古大軍駐紮於此,北元三大殘餘勢力之一。1387年,朱元璋派遣馮勝、傅友德、藍玉等率領二十萬大軍進攻納哈出,納哈出各部紛紛投降。第二年,藍玉還出兵北伐蒙古大汗脫古思帖木兒到捕魚兒海(今呼倫貝爾貝爾湖)。1389年,明朝在此冊封這裡三大王公,為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史稱「兀良哈三衛」或者「朵顏三衛」。但是兀良哈三部第二年就背叛了,此後,兀良哈在明朝和蒙古之間,因此總是在兩大勢力之間首鼠兩端,搖擺不定。最終在瓦剌、韃靼強盛起來後,兀良哈三部徹底投靠給蒙古。

兀良哈三部

在嘉峪關以西,分布著察合臺王系的7個蒙古王公貴族。朱元璋在擊敗了擴廓帖木兒後,派遣使者招撫這裡的蒙古王公,最終冊封了7個衛,分別是安定、阿端、曲先、罕東、沙州、赤斤蒙古、哈密,史稱「關西七衛」。然而明朝並沒有在此駐紮一兵一卒,也沒有派遣一官一職管理,明朝還想盡辦法分化關西七部,讓其相互殘殺,壓根沒有當做自己人看待。因此,關西七部也沒有真正服從於明朝,明朝的號令他們也不聽,還經常截殺明朝的使者。在瓦剌強盛後,關西七部就紛紛投降瓦剌了。瓦剌衰落後,吐魯番強盛,不斷進攻哈密等部,明朝只派遣過一次軍隊來助戰。最終到了1513年,哈密淪陷。明朝的勢力範圍至此退縮到了嘉峪關以內。

關西七部

2,吐蕃的丟失:250萬平方公裡

1239年,窩端率領蒙古軍進入了吐蕃地區,四分五裂的吐蕃勢力土崩瓦解,紛紛投降蒙古。1247年,吐蕃宗教首領薩迦·班智籤訂了《薩迦·班智達致蕃人書》,該協議規定了吐蕃隸屬於蒙古汗國。1271年,忽必烈宣布繼承為中國皇帝,建立了元朝。而吐蕃地區也歸屬於元朝的宣政院來管轄,並在西藏清查民戶、設置驛站、徵收賦稅、駐紮軍隊、任命官員,統一曆法和刑法。元朝在西藏設立了烏思藏宣慰司,下設13個萬戶府和若干個千戶所。這些措施正式標誌著西藏在歷史上第一次完整地納入了中國的版圖。

涼州會盟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不斷派遣使者到吐蕃地區進行了招撫,希望繼承元朝在吐蕃地區的管轄。開始,的確取得了一些效果,烏斯藏宗教首領攝帝師喃加巴藏卜於洪武六年來到南京。明朝冊封為「熾盛佛寶國師」。此後明朝又冊封了烏斯藏和朵甘衛指揮使司等。1372年,朱元璋又冊封帕木竹巴僧章陽沙加監藏為「灌頂國師」。由於這些宗教首領在明朝得到了大量的「回賜」,於是他們會吐蕃後,就有更多的「高僧」不遠萬裡來明朝,請求冊封。永樂時期,將這些高僧冊封為大寶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闡化王、輔教王、贊善王、護教王和聞教王,共八大法王。

永樂時期明朝版圖

然而實際上,明朝冊封的都是一些高僧,也就是所謂的「僧官」,明朝的冊封還基本沒有到達世俗層面。明朝對吐蕃地區的政治格局幾乎不了解,也從未派遣過一官一職、一兵一卒到達西藏。為了獲得吐蕃地區的馬,明朝允許內部和吐蕃進行「茶馬貿易」,為了茶馬貿易能夠通常,明朝還在川西修建驛站。除了茶馬貿易之外,明朝和吐蕃的民間經濟交流基本是被限制和禁止的,這個和明朝對外關西七部、兀良哈三部和女真族地區的政策是一樣的。因而,吐蕃從未對明朝有過歸屬感。因此,吐蕃可以說從來沒有納入明朝版圖。到了明朝後期,蒙古人在吐蕃建立了和碩特汗國,其大汗和宗教首領都直接臣服遠在東北的皇太極,對明朝直接無視。

3,黑龍江流域的放棄:200萬平方公裡

黑龍江流域,曾經是元朝遼陽行省的管轄之地,面積在200萬平方公裡左右。元朝還曾經在黑龍江入海口的特林設置了徵東元帥府。在元朝滅亡後,這裡的出現了一段權力的真空期。明朝建立後,遼陽行省的長官劉益投降於明朝,朱元璋於是在建立了遼東都司。為了控制黑龍江流域,朱元璋派遣使者不斷到達女真族地區招撫。然而朱元璋只是招撫,朝鮮則直接出兵,將疆域北移到了鴨綠江—圖們江沿線,設置「西北四郡」和「東北六鎮」,朱元璋和朱棣也只好表示承認。

朝鮮北擴

永樂時期,對女真族的招撫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些部落紛紛表示臣服於明朝。於是朱棣在1411設置奴兒幹都司,位置就在元朝徵東元帥府故地的特林,這明顯是對元朝政策的繼承。不過明朝對女真族地區的控制十分有限,到了1434年,明宣宗採取了全面收縮的戰略,奴兒幹都司就被撤回遼東了。這標誌著明朝放棄了黑龍江流域。

在女真族表示歸順的時候,明朝就冊封這些女真族為衛,後來明朝冊封的衛越來越多,到後期高達384個衛。但實際上,明朝自從撤離奴兒幹都司後,就沒有派遣一官一職、一兵一卒到黑龍江流域駐紮,明朝的軍事基本退縮在遼東。明朝還在遼東修建長達1900多裡的遼東邊牆以抵禦女真族的進攻。明朝也嚴禁女真族和漢族的貿易,只準女真族首領來朝廷進行「朝貢」貿易。在明英宗時期,這些女真族就開始進攻遼東了,明朝和女真族的關係轉為了敵對關係,此後打了100多年。

4,中南半島土司被緬甸攻陷:100萬平方公裡

元朝時期,忽必烈發動了兩次對緬甸的戰爭。在戰爭中,恰好遇到緬甸蒲甘王朝分裂,於是元朝在緬甸一帶設置了許多土司,如設置了邦牙、雲遠、蒙光、木邦、蒙憐、蒙萊、通西、孟併、孟廣等,歸雲南行省管轄,這是在東南亞第一次設置土司。除了緬甸以外,元朝設置的土司還分布在寮國和泰國北部地區,有徹裡(車裡)路軍民總管府、蒙慶宣慰司、八百宣慰司、寮國設立老告軍民總管府。元朝設置的這些土司,主要是泰族(在中國稱為傣族,在緬甸稱為撣族)聚居區,他們語言相通,文化相同,地域相連。到如今,緬甸的這些地區依然叫做「撣邦」。

明朝建立後,於1382年平定雲南,於是派遣使者到中南半島招撫,宣布繼承元朝的土司政策,於是,這些土司紛紛接受了明朝的冊封。到了永樂初期,於是形成了孟養、木邦、緬甸、大古剌、底兀剌、底馬撒、麓川、車裡、寮國、八百,共10個宣慰司。但是明朝依然沒有派遣一兵一卒、一官一職到達這些地區。雖然這些土司名義上隸屬於雲南,但是卻被稱為「外夷」。明朝和這些土司以朝貢的方式的來聯繫,在民間聯繫上基本沒有。因此,明朝對這些土司的控制遠沒有對雲貴高原土司控制強度大,甚至可以說完全沒有控制。

中南半島土司分布

在永樂時期,緬甸進入了南北朝時期,其南部為勃固王朝,其北部為阿瓦王朝,兩大王朝相互混戰,長達四十年。當時的緬甸除了這兩大王朝之外,還有東籲、木邦、孟養、孟密、阿拉乾等國,他們有些名義上接受明朝的冊封,但是實際上是緬甸諸侯之一。而勃固王朝的興起也使得大古剌、底兀剌、底馬撒三個宣慰司直接和明朝斷絕了聯繫,成為了勃固王朝的一部分。

明朝後期的雲南

明朝後期,緬甸中部的東籲王朝崛起。1551年,東籲王朝又滅阿瓦王朝,至此,緬甸再一次宣告統一。1556--1557年,東籲王朝又攻克翁榜、孟密、孟拱、孟養、孟乃、良瑞、耀紹、孟別等地,當地撣人紛紛歸順。到了1581年,東籲王朝的屬國多達51個。此後,東籲王朝不斷向明朝的「外野」宣慰司進攻,明朝也派軍來戰,雙方的戰爭一直持續到了1606年,最終緬甸佔據了木邦,標誌著雲南的「外野」土司全部淪陷。

免責聲明;本文素材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忽必烈時期元朝版圖多大
    忽必烈時期元朝版圖多大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版圖最大的王朝,向東到日本、向南到泰國、向西到天山
  • 元朝的版圖為什麼沒有被完全繼承?明朝丟掉了多少土地?
    所以大明王朝也無法做到,元朝版圖中的長城以北到北冰洋的地區都沒有被繼承。元朝國土的廣袤遠超出歷代王朝,元朝的皇帝不但是王朝的首腦還是「蒙古帝國」的共主-蒙古大汗。如果這樣算的話元朝版圖和傳統大一統王朝版圖還不一樣,畢竟元朝版圖是大蒙古國大汗領地加中原王朝版圖的總和(比如忽必烈之前蒙哥汗時西亞還是蒙古大汗的領地,只不過被賞賜給了旭烈兀建國)。
  • 元朝時中國的版圖有多大?元帝國是人類歷史上疆域最大的國家嗎?
    (元成宗畫像)因此,討論元朝時期中國的版圖究竟有多大,要分兩個部分來討論,一個是元朝的版圖有多大,另外一個就是元朝及其四大汗國的領土面積有多大。元朝的版圖在《元史》中是這樣概況的:「故其地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元東南所至不下漢、唐,而西北則過之,有難以裡數限者矣。」
  • 忽必烈的「元朝」和拔都的「欽察汗國」有怎樣的歷史?誰版圖更大
    再加上忽必烈在與阿里不哥爭奪大汗時把大汗直屬領地中許給旭烈兀的西亞部分組件的伊爾汗國總計是四大汗國加大汗直屬領地元朝版圖。如果按照面積從到小排列如下:元朝>欽察汗國>伊利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其中元朝的版圖面積將近1400萬平方公裡,而拔都的欽察汗國雖然橫跨歐亞但是面積也僅有600萬平方公裡。
  • 元朝的版圖為什麼沒有被繼承下來?明朝丟掉了1000萬平方公裡土地
    這無疑是元朝。元朝的版圖,北到貝加爾湖,南到緬甸一帶,西到哈密一帶,東到朝鮮,面積超過1400萬平方公裡。然而,中國後來為什麼沒有能夠繼承下元朝的版圖呢?這個原因只能從明朝的歷史上去尋找。在明朝建立後,對原本是元朝管轄的緬甸土司、吐蕃各部、關西七衛、徵東元帥府等地區不重視,只是滿足於名義上的冊封,最終導致版圖縮減為了400萬平方公裡。
  • 中國歷史上版圖面積最大的不是元朝,也不是明清,而是此超級大國
    秦朝疆域空前擴大,大秦帝國國土面積達到347萬平方公裡,大秦帝國版圖東至朝鮮、南據嶺南、北達陰山、西抵高原九原郡。從最開始的100萬到最後的三百多萬,擴張了三倍多。而且囊括今天的三分之二省市,奠定今日中國版圖。
  • 元朝的疆域面積到底多大?
    分裂後的蒙古各國那麼如何來計算元朝的面積呢?我們可以根據元朝版圖上之前存在的國家來計算。元朝版圖上曾存在的國家大概就是蒙古國(本部)、西夏國、吐蕃、大理、金國、南宋。蒙古興起之前的各國元朝的版圖和清朝的版圖相比,各有千秋。
  • 蒙古帝國——元朝和四大汗國,在元朝滅亡之後走向了何方?
    直至公元1304年,元朝第二位皇帝元成宗鐵穆耳之時,四大汗國才一起承認元朝皇帝的宗主地位。公元1279年,崖山之戰後,南宋滅亡,元朝一統天下。公元1368年,朱元璋攻破大都,元順帝北逃,元朝在中原的統治結束。
  • 中國歷史朝代版圖
    朝鮮半島的一半歸屬於曹魏,越南大部歸屬東吳等國,一部分歸屬蜀漢。在北方鮮卑崛起對後來的中國產生了重大影響。此圖是南宋與金對峙後期的形勢圖,此間南宋的漢族政權退守江南經營半壁江山,而金政權也無力南進。而契丹族後建立西遼及党項族的西夏政權及吐魯番諸部相對平和,不過此時蒙古已經崛起不久,以後將掃平諸強,建立規模空前的蒙古帝國。
  • 元朝領土的最北端,真的到北冰洋了嗎?
    眾所周知,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版圖疆域最大的朝代,按照中學歷史課本中的元朝地圖來看,元朝的版圖東起庫頁島、日本海,南達南海,西至天山,而其北端更是一直畫到北冰洋,總面積達到2000多萬平方公裡。但稍微了解一些地理常識的人都知道,西伯利亞地區降水稀少,氣候乾燥寒冷,即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也是難以開發的不毛之地,而在科技遠不如現代的千百年前,蒙古人真的抵達並長期有效統治這一地區,將元朝的版圖擴張到北冰洋沿岸嗎?元朝的疆域到底有多大?
  • 元朝的疆域面積到底多大?實事求是,不要完全相信教科書上的地圖
    分裂後的蒙古各國那麼如何來計算元朝的面積呢?我們可以根據元朝版圖上之前存在的國家來計算。元朝版圖上曾存在的國家大概就是蒙古國(本部)、西夏國、吐蕃、大理、金國、南宋。蒙古興起之前的各國元朝的版圖和清朝的版圖相比,各有千秋。
  • 元朝對中國歷史的貢獻,到底是什麼呢?你可能想不到,只有一條
    那麼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對我國歷史的貢獻到底是什麼呢?你可能想不到,主要是一條。我們知道元朝是我國古代倒數第三個王朝,在1271年建立,在1368年滅亡,統治時間不到100年。很多人現在評價元朝,基本上都以負面評價為主。尤其是元朝的殺戮和對生產力的破壞,還有對各民族的不公正待遇和不平等對待,都讓元朝在我國歷史中,被唾棄和打擊。
  • 元朝大統一的歷史意義
    元朝統一中國後持續對外擴張,但在出海徵伐日本和東南亞諸國時屢遭失利,如元日戰爭、元越戰爭、元爪戰爭等。元中期皇位更迭頻繁,政治始終未上正軌。後期政治腐敗,權臣幹政,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日益加劇,導致元末農民起義。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隨後北伐驅逐元廷攻佔北京,元朝滅亡。此後元朝政權退居漠北,史稱「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奪政權建國「韃靼」,北元滅亡。
  • 看完我國10個朝代的版圖,原來,大清帝國貢獻最大
    比如:宋雖文明,但版圖卻最小;元、清文化雖不怎麼繁榮(相對來說),但版圖卻最大。雖然元朝比清朝版圖還大,但它對我國現在版圖的影響卻不如清,因為它們中間還隔了個明,明的版圖明顯不如清,清雖在近現代屢次喪失國土,但它卻在明的基礎上一舉奠定了現在中國的版圖。這一點,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
  • 中國歷代王朝疆域版圖一覽,哪個朝代版圖最小,哪個最大?
    東漢版圖在西漢基礎上大致一樣。十、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歷經289年,唐朝是版圖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長城的大一統中原王朝,是中國古代最強盛的朝代之一。唐前期版圖,約1251.19萬平方公裡此外,除宗主元朝外,分別成立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受元朝皇帝節制,歸中央統一管理。西方史學稱"蒙古帝國"時代,前期蒙古帝國疆域約2122.74萬平方公裡。
  • 大哉乾元,忽必烈治下的元朝
    元朝版圖酷似一枚碩大的桑葉,它的疆域涵蓋的範圍有:「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東,南越海表」(《元史.地理志》),即北到西伯利亞,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天的西藏、雲南,西北到今天的新疆,東北至鄂霍次克海,總計1500多萬平方公裡。因國朝之大,曠古未有,時人自豪地贊曰:「江山富,天下總欣伏。忠孝寬仁,雄文壯武。功業振乾坤,……賽唐虞,大元至大古今無。」
  • 備課精品 | 中國版圖的歷史演變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各國版圖範圍會發生變化。
  • 淺析忽必烈時期元朝與真臘的關係
    元朝要說歷史上的中國版圖最大的朝代,不少人也許不知道,既不是漢唐,也不是明清,而是元朝。
  • 元朝到底算不算中國的朝代?為何一些西方人不承認元朝是中國的?
    元朝到底算不算中國的朝代?為何一些西方人不承認元朝是中國的?眾所周知,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偉大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領土疆域最廣的一個朝代。自古以來,我國就把元朝當作中國的一個朝代,它前接南宋後接明朝,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傳奇王朝。
  • 元朝和清朝對中國疆域方面的貢獻,這些地方都是他們打下的
    雖然這幾個王朝疆域遼闊,但是真正奠定我們現在版圖的,其實是元朝和清朝,下面我們簡要說明一下:一、元朝首次把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從此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於地理的限制,西藏在吐蕃帝國崛起之前,基本上與中原王朝沒有多少交流。松贊幹布統一吐蕃後,吐蕃迅速崛起,並與強大的大唐帝國有過頻繁的交流和激烈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