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時期元朝版圖多大

2021-02-13 老A傳媒

忽必烈時期元朝版圖多大

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版圖最大的王朝,向東到日本、向南到泰國、向西到天山、向北到貝加爾湖,漢朝或者唐朝最為鼎盛的時候也遠遠比不上。此外,元朝還有四大汗國以及其他包括高麗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在內的藩屬國。

元朝的版圖

蒙古帝國,自成吉思汗建立以後就一直四處徵戰,經過幾位汗王的徵服擴張,尤其三次西徵滅亡佔領了歐洲許多地方,把帝國的疆域不斷增加。據說蒙古帝國最鼎盛的時候國土面積有3300萬平方公裡,雖然因為有一部分領土存在爭議導致有人認為是2400萬,不論如何它都是世界歷史上第二大的帝國。

但是蒙古帝國有四大汗國,它們是成吉思汗分封給他兒子的,雖然隸屬於蒙古,但也各自獨立。而等到忽必烈繼承汗位建立元朝後,四大汗國中除了伊兒汗國因為是忽必烈的弟弟所建所以一直承認他是宗主和元朝關係不錯外,其他三個多多少少對元朝有不滿和衝突,之間發生戰亂也是常有的事。因此,屬於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的領土,卻不能算在後來元朝的版圖裡,而這四個國家加起來應該達到一千萬平方公裡。

所以,雖然元朝差不多等於繼承了蒙古帝國主要的領土,但其實就面積只有一半左右而已。之後,忽必烈徵服一些地方,尤其是滅亡南宋統一中國,元朝當時的國土面積大約在一千五百萬平方公裡左右。

打仗天才忽必烈的故事介紹

打仗天才忽必烈是一部由胡軍主演的影視作品。該劇以忽必烈為主角,全面講述了元朝開國皇帝的一生。成吉思汗的三兒子窩闊臺對汗位野心勃勃,他的妻子更是陰狠毒辣。拖雷是窩闊臺的四弟,戰功赫赫,深得大汗信任。

打仗天才忽必烈劇照

不久後,拖雷的四兒子忽必烈降生。忽必烈自幼展現了聰明機警膽識過人的一面。成吉思汗非常喜歡這個孫子,曾經想過要把汗位傳給這個孫子。這引起了窩闊臺的忌憚,想盡辦法想要殺害他的四弟和侄子,但始終沒有成功。窩闊臺繼承了父親的汗位,可是大妃依舊對拖雷父子不放心,毒害了拖雷。長子蒙哥決定為父親報仇,想要起兵造反。其實大妃現在巴不得蒙哥這樣做。拖雷的妻子深明大義勸住了大兒子,汗後的陰謀沒有成功。大妃將窩闊臺毒死,她自己也自食惡果。

蒙哥登位,開始警惕忽必烈,到了最後才明白自己的弟弟對自己只有忠心。蒙古王朝又因為汗位陷入了爭鬥,最後忽必烈打敗了自己的胞弟阿里不哥成功繼任汗位。阿里不哥與自己的四哥自幼感情深厚,兩人常常一起並肩作戰。可是後來阿里不哥因心愛的女人愛上了四哥與他生了嫌隙。阿里不哥凡事都想要跟忽必烈爭個輸贏,結果反倒是自己走上了滅亡之路。

繼位後的忽必烈在臣子的建議下開始逐鹿中原,最終滅了南宋王朝,結束了三百年的亂世。這就是打仗天才忽必烈的介紹。

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簡介

忽必烈(1215年—1294年),姓孛兒只斤,蒙古族人,是成吉思汗的孫子、監國託雷的兒子。因為在位時把國號由「大蒙古國」改為「大元」,所以忽必烈是大蒙古國的最後一代可汗,也是元朝的開國皇帝。

忽必烈畫像

1251年,忽必烈的同母長兄蒙哥繼承為大汗,他因此被封為王。第二年,忽必烈攻打大理國(現在的雲南等地),1254年破大理城,大理滅國,併入大蒙古國版圖。後來,蒙哥正式宣布攻擊南宋,1258年忽必烈率軍南下。在南宋打仗期間,蒙哥病逝,忽必烈佯作攻打換來了南宋的割地求和,於是撤兵回去。

1260年,忽必烈登基為大蒙古國的大汗,是第五位大汗,不久建年號為「中統」。四年後,忽必烈又把年號改為「至元」,不久又改國號為「大元」,成為了元朝的第一位皇帝。1274年,正式定都在大都,也就是現在的北京。

1274年,忽必烈派人出徵日本,後因颱風失敗撤軍。第二年派去日本的使臣又立馬被殺,因此在1281年,元朝開始了第二次徵討,雖然這次是兵分兩路可還是以失敗告終。兩次東徵期間,元軍對南宋的攻打也沒有中斷,最後在1276年攻破臨安城,南宋投降並滅亡。

1294年,忽必烈病逝,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由於從小尊崇儒學,所以忽必烈在位時十分重視漢文化,重用漢臣,採用漢法,因此雖然他攻打徵服了不少地方,但後世對他的評價依然不錯。

元朝皇帝忽必烈是誰的兒子

忽必烈是託雷和他的正妻唆魯禾帖尼所生的第四個兒子。託雷是成吉思汗鐵木真的第四個兒子,在他死後成為大蒙古國的攝政監國。

忽必烈父母畫像

託雷是成吉思汗兒子裡最有軍事才能的一個,跟隨他南徵北戰立下不汗馬功勞。在成吉思汗死後,託雷也繼承了80%的蒙古軍隊,幾乎掌握了大蒙古國的兵權。不過因為沒有繼承汗位,託雷之後仍然像一個將領一樣帶兵打仗,最後也是在打敗金國回來的路上病逝。也有記載說,是因為當時的大汗窩闊臺生病,託雷用自己代替他,喝下了巫師給的聖水,沒幾天大汗痊癒而託雷就死了。

忽必烈的母親是成吉思汗許配給的託雷。據說她治家有方,在託雷死後很好地管理著家族,拉攏其他勢力,此外和窩闊臺的關係也處理得很好,兩人時常商量國家大事。也正是因為她的深謀遠慮,最後才能夠由自己的孩子繼承汗位。

窩闊臺死後,他的皇后稱制,她想立長子貴由繼位。為了爭位,蒙古各大勢力產生了矛盾,國家處於發生內亂的邊緣。此時是唆魯禾帖尼帶著兒子們參加選汗大會,擁立了貴由,才緩和了矛盾穩定了局勢。短短兩年,大汗病逝。因為唆魯禾帖尼已經拉攏了多方勢力,聲望極高,所以這次當上可汗的是託雷與她的長子蒙哥。

蒙哥死後,忽必烈繼承了汗位,後來建立元朝。之後,忽必烈為父母追尊諡號,一個「景襄皇帝」,一個「莊聖皇后」。

相關焦點

  • 元朝時中國的版圖有多大?元帝國是人類歷史上疆域最大的國家嗎?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以後,因汗位繼承問題,元朝與四大汗國發生矛盾,蒙古帝國似乎走向分裂,然而,四大汗國在元成宗時期,又正式承認了元朝皇帝為四大汗國的大汗,是成吉思汗的真正繼承者,實際上在元朝的大部分時間裡,忽必烈及其子孫一直被四大汗國尊為蒙古大汗的正統繼承人,是「君主之主君」,元朝人也常常稱四大汗國的汗王為「西北諸王」。
  • 淺析忽必烈時期元朝與真臘的關係
    元朝要說歷史上的中國版圖最大的朝代,不少人也許不知道,既不是漢唐,也不是明清,而是元朝。
  • 元朝的疆域面積到底多大?
    元朝的疆域面積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大的時代之一,和清朝鼎盛時期的疆域不想上下。不過元朝的疆域到底多大呢?目前的爭議非常大,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地圖》和譚其驤主編的《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都把元朝的北部的疆域畫到了北冰洋,然而沒有任何史料證明元朝曾經統治過西伯利亞。而目前對於元朝疆域的爭議,也主要在於西伯利亞這塊。
  • 忽必烈的「元朝」和拔都的「欽察汗國」有怎樣的歷史?誰版圖更大
    再加上忽必烈在與阿里不哥爭奪大汗時把大汗直屬領地中許給旭烈兀的西亞部分組件的伊爾汗國總計是四大汗國加大汗直屬領地元朝版圖。如果按照面積從到小排列如下:元朝>欽察汗國>伊利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其中元朝的版圖面積將近1400萬平方公裡,而拔都的欽察汗國雖然橫跨歐亞但是面積也僅有600萬平方公裡。
  • 元朝的版圖
    這無疑是元朝。元朝的版圖,北到貝加爾湖,南到緬甸一帶,西到哈密一帶,東到朝鮮,面積超過1400萬平方公裡。然而,中國後來為什麼沒有能夠繼承下元朝的版圖呢?這個原因只能從明朝的歷史上去尋找。在明朝建立後,對原本是元朝管轄的緬甸土司、吐蕃各部、關西七衛、徵東元帥府等地區不重視,只是滿足於名義上的冊封,最終導致版圖縮減為了400萬平方公裡。
  • 成吉思汗的蒙古汗國和忽必烈的元朝為什麼不是一回事兒
    唐朝前期,蒙古高原納入版圖;唐朝後期,東北平原和外興安嶺南北納入版圖。 907年唐朝滅亡後,契丹興起,蒙古被遼國統治;1125年金滅遼後,蒙古各部被金國統治。遼國滅亡後,蒙古各部逐漸成為草原的主人,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蒙古各部開始走向統一。
  • 元朝的版圖為什麼沒有被完全繼承?明朝丟掉了多少土地?
    所以大明王朝也無法做到,元朝版圖中的長城以北到北冰洋的地區都沒有被繼承。元朝國土的廣袤遠超出歷代王朝,元朝的皇帝不但是王朝的首腦還是「蒙古帝國」的共主-蒙古大汗。如果這樣算的話元朝版圖和傳統大一統王朝版圖還不一樣,畢竟元朝版圖是大蒙古國大汗領地加中原王朝版圖的總和(比如忽必烈之前蒙哥汗時西亞還是蒙古大汗的領地,只不過被賞賜給了旭烈兀建國)。
  • 元朝的疆域面積到底多大?實事求是,不要完全相信教科書上的地圖
    元朝的疆域面積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大的時代之一,和清朝鼎盛時期的疆域不想上下。不過元朝的疆域到底多大呢?
  • 為何在元朝滅亡後,蒙古人不能再創造忽必烈時期的神話了
    為何蒙古騎兵在元朝滅亡後的六百多年中,不能再創造忽必烈在位時期稱霸世界的輝煌?這點其實從元朝稱霸時的大環境就能看出來。由於當時特殊的國際形勢,才能讓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有稱霸歐亞的機會。即使蒙古騎兵異常強悍,但其中也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夾雜在裡面。
  • 忽必烈的自我修養:從蒙古大汗到元朝皇帝
    以少數民族身份而入主中原,一統華夏,建立王朝,忽必烈是第一個。從蒙古大汗到元朝皇帝,忽必烈走過了一條怎樣的自我修養之路?孛兒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成吉思汗之子託雷第四子,大蒙古國的末代可汗、元朝開國皇帝,蒙古尊號「薛禪汗」。
  • 《元世祖忽必烈的歷史貢獻》
    (一)忽必烈建立了一個「內蒙外漢,二位一體」的二元化的新蒙古帝國一一一一大元帝國!大元帝國不僅統一了中國,奠定了現在的中國版圖,而且還首次將青藏高原(吐蕃)納入了中國的版圖。在這一點上,忽必烈的歷史貢獻便已遠超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同時,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在疆域面積上遠超中國歷史上的秦、漢、隋、唐。自有天下者,秦、漢、隋、唐、宋最盛,然幅員之廣,鹹不逮元。
  • 元朝疆域有多大?它到底算不算中國?
    國土面積有多大?相信很多人都會說:元朝。總面積有3000多萬平方公裡!其實回答元朝,是對的,但是元朝領土沒有那麼大,3000多萬平方公裡是屬於蒙古帝國了。蒙古帝國和元朝不是同一個概念,蒙古帝國階段不算中國,但是元朝卻算得上是中國的歷史一部分。先說蒙古帝國。蒙古帝國鼎盛時總面積達3000多萬平方公裡。
  • 元朝的版圖為什麼沒有被繼承下來?明朝丟掉了1000萬平方公裡土地
    這無疑是元朝。元朝的版圖,北到貝加爾湖,南到緬甸一帶,西到哈密一帶,東到朝鮮,面積超過1400萬平方公裡。然而,中國後來為什麼沒有能夠繼承下元朝的版圖呢?這個原因只能從明朝的歷史上去尋找。在明朝建立後,對原本是元朝管轄的緬甸土司、吐蕃各部、關西七衛、徵東元帥府等地區不重視,只是滿足於名義上的冊封,最終導致版圖縮減為了400萬平方公裡。
  • 忽必烈統治的那段時期,為什麼不是叫蒙古,而是叫元朝?
    說到蒙古帝國相信在我們很少會有人不知道,因為他可是我們國家以前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了,在哪個時候不僅是橫跨了歐洲和亞洲兩個板塊,這對那個時候的蒙古帝國統治來說,那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哪個時候成吉思汗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說他那個時候就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這些版圖分給了他的四個兒子,讓他們去分開管
  • 中國兩千年的版圖變化有多大?清朝還曾拒絕菲律賓的加入?
    中國兩千年的版圖變化有多大?清朝還曾拒絕菲律賓的加入。▼在古代世界,一個國家的生存和發展始終離不開對領土的保衛和擴張。圖片來源於網絡儘管在東漢時期,由於國力的衰落,很多漢朝控制的地區再次被遊牧民族佔據,但漢朝已經奠定了中國版圖的基本構架。
  • 元朝時期的蒙古「四大汗國」是哪幾個?
    元朝時期的「四大汗國」分別是: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欽察汗國(也叫金帳汗國)、伊利汗國。從名稱來看,我們就可以看出,這四大汗國,實際上就是成吉思可汗子孫們的封地,他們有一定的自治權,但是同時要奉元朝的皇帝為共主,要承認元朝的皇帝是「可汗」,他們不過是「汗」而已,他們應該聽從元朝中央皇帝的調遣。但是,由於四大汗國地域廣大,距離遙遠,所以後來就出現了獨立的傾向。
  • 元朝大統一的歷史意義
    元朝(1271年—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徵服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成吉思汗統一漠北後,大蒙古國開始對外擴張,先後攻滅西遼、西夏、花剌子模、東夏、金國等國。蒙哥汗去世後,引發了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的汗位之爭,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統」。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次年遷燕京,稱大都 。
  • 中國歷史上版圖面積最大的不是元朝,也不是明清,而是此超級大國
    如果要說中國現在的國土面積有多大?作為中國人都可以毫無猶豫的說出960萬平方公裡,領海約470萬平方公裡,位列世界第三。
  • 元朝只佔了一半多,成吉思汗太厲害
    論版圖面積,當然是元朝最大。當年成吉思汗老爺子,建立了大蒙古國。一路東徵西討,統一了蒙古不算,東邊幾乎滅亡西夏,西邊一路打到了黑海海邊看日出。此後他的兒孫們更加給力,在大蒙古國的基礎上,東邊先後徵服了西夏、金、南宋,西邊一路打到多瑙河釣魚。整個大蒙古國的國土,涵蓋了亞洲、歐洲、非洲三大洲的部分面積,總和大概在2400萬平方公裡,就問你還有誰?
  • 元朝領土的最北端,真的到北冰洋了嗎?
    眾所周知,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版圖疆域最大的朝代,按照中學歷史課本中的元朝地圖來看,元朝的版圖東起庫頁島、日本海,南達南海,西至天山,而其北端更是一直畫到北冰洋,總面積達到2000多萬平方公裡。但稍微了解一些地理常識的人都知道,西伯利亞地區降水稀少,氣候乾燥寒冷,即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也是難以開發的不毛之地,而在科技遠不如現代的千百年前,蒙古人真的抵達並長期有效統治這一地區,將元朝的版圖擴張到北冰洋沿岸嗎?元朝的疆域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