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關村在線
上周跟大家聊了聊筆記本電腦在這些年的發展中一些真正有用的技術細節,這周想跟大家聊聊筆記本屏幕的一些問題,為何單獨把這個問題單拿出來講一講呢?因為我發現大家在選購筆記本電腦時對屏幕的重視程度不夠,兩邊框不是那麼太厚,不是萬惡的1366x768的解析度那就ok。
但屏幕直接作用於你的雙眼,無論是視頻、圖片、文檔都從屏幕進行輸出,因此屏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實筆記本屏幕這些年都是被批判的角色,當電視、手機甚至是平板設備屏幕解析度在一路高歌猛進的情況下,筆記本電腦解析度始終讓「1366x768」穩坐釣魚臺,這也才有了那句網絡名句「萬惡的1366x768」。
在市場和用戶持續不斷的批判下,如今筆記本電腦的屏幕解析度雖然沒有突飛猛進但的確是有所改觀,全高清(1920x1080)幾乎已經成為了標配,在此基礎上正在向2K和4K邁進。跟大家說了這么半天解析度,那怎麼理解呢?
其實很簡單,拿1366x768和1920x1080舉例,相當於在同一塊操場上,前者橫向站了1366個小朋友,縱向站了768個小朋友;後者則是橫向戰站了1920個小朋友,縱向站了1080個小朋友;我們總在提的」數字x數字「的解析度實際上就是橫向與縱向的像素點,在同一區域裡,像素點越多意味著密度越大,展現的畫面就越細膩。
當然,可能很多朋友會說Windows系統解析度越高的話字是越小的,而且你放大圖片也沒用有,因為其它的東西也會隨之放大,以至於會出現模糊的情況,這也是為何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輕薄本最高也就配置1920x1080解析度的原因。
然而自從微軟發布Win10系統以後,對系統的畫面的縮放功能,進行了優化,即使是高解析度的小屏幕,只要調整合適的縮放比例,就可以避免圖清字小或者字大圖糊的問題。在這之後輕薄筆記本的解析度開始向2K和4K更高層級進階。
3:2 /16:9 Word對比
毫無疑問如果你買一款輕薄本,單從解析度來考量的話,肯定是越高越好,因為解析度越高你就可以進行軟體的多開操作,舉個例子來說編輯文檔和看視頻,解析度很低的話,你只能切換來切換去,即使你並排顯示,也無法顯示完整的內容,可能視頻只能顯示一半,文檔的表格也只能顯示一小部分,但是如果是2K和4K解析度,就可以完全並排顯示2個軟體的所有內容。
Excel表格對比
從普適的角度來說現階段上到2K解析度即可,我並不贊成購用就好的理論,預算夠足直接上4K,只不過現階段4K的產品對於絕大多數用戶來說還是有些過於昂貴。
遊戲筆記本要關注屏幕的刷新率
從生產力工具的角度來說除了上述持續被大家熱議的解析度,其實還有一個涉及屏幕的關鍵要素,對於輕薄本來說是屏幕比例,而對於遊戲本來說則是刷新率,關於遊戲本屏幕問題我會單獨來講,今天先來說說關於輕薄本屏幕比例的問題。
3:2 VS 16:9
屏幕比例我相信這是99%的人在選購輕薄筆記本時都不會關注的數據,屏幕外觀形態上你頂多會關注到屏幕邊框厚度,只要不是飛機跑道那就過的去,但從輕薄筆記本落地的辦公場景來看,屏幕比例實際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
輕薄筆記本常用的場景為處理文檔和處理圖片視頻,首先,3:2比例的屏幕能夠在縱向上顯示更多內容,比如在瀏覽網頁、做Excel表格、畫CAD圖的時候能夠在縱向上多顯示一些東西,辦公效率自然會更高。
其次,屏幕顯示比例為3:2是與原始照片最為接近的,對圖片顯示、視頻處理都更具優勢。熟悉設計工作的人一定知道,大部分單眼相機直接拍攝出圖和常用的圖檔大都是以3:2為標準的,而用16:9的屏幕進行相關的工作處理和設計操作,會受到諸多的限制,還需要刻意的做圖檔調整,無疑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當然,我也並不是鼓吹3:2的比例,僅僅是在商務辦公這個角度來說它或許是最佳選擇,而且屏幕尺寸在13吋甚至更小,由於屏幕本身面積較小,3:2屏對於改善辦公場景下的有效顯示面積有其積極意義,但如果是更大尺寸的屏幕,屏幕高度已經相對寬裕,寬屏顯示器分屏顯示反而會更方便。而且大屏往往伴隨著一定的娛樂需求,因此在15吋以上更大尺寸,3:2寸屏幕不會有太大發展空間。
結論:
16:9——玩遊戲看電影等娛樂用戶首選
原因:3:2屏幕會損失畫質和視野,觀看視頻會有黑邊。
3:2——重度Office用戶,繪圖,辦公
原因:縱向上顯示的東西更多,辦公效率自然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