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對比評測】在娛樂至上的浪潮大行其道的消費時代,筆記本早已經從剛問世時的高不可攀逐步走入尋常百姓家。不論是遊戲本還是超輕薄的影音本都仿佛是為娛樂而生。但是可能大家很難想像,早期的筆記本電腦屏幕是和老式電視機一樣的4:3比例。可能很多人會感到很納悶,電影一般不都是寬熒幕比例麼?
這個還要追溯到早期的電影發展。從19世紀末期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幾乎所有電影的畫面比例都是標準的1.33:1。也就是說,電影畫面的寬度是高度的1.33倍。這種比例有時也表達為4:3,我們所接收到的電視節目都是這樣的比例。由於這樣的傳統,所以液晶顯示器的屏幕比例也還以4:3為主。這種比例的筆記本電腦因此也應運而生,一直使用了很多年,直到2006年被徹底顛覆。
2006年被稱為「寬屏的元年」,16:10的筆記本開始衝擊人們的眼球。和電影一個比例的屏幕能夠更好體驗影音娛樂帶來的沉浸感,而且也剛好迎合了筆記本走入消費時代的大潮,人們爭先恐後的體驗到寬屏的好處和震撼。甚至1920*1200的高清屏幕也逐漸被更加直接的1920*1080解析度的16:9屏幕所取代。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1080p全高清屏幕。但是當影音娛樂的大潮逐漸降溫,問題也隨之而來。
筆記本誕生的最早目的是為了高效的移動生產力,說白了就是幹活用的。雖然在價格親民之後,逐漸普及成家家戶戶的娛樂化工具,但是當所有高端產品線也開始逐步變成寬屏的16:9之後,對於有著較高生產力需求的辦公一族則反而成了一種退化和負擔。
寬屏幕帶來的好處上面已經提到很多,大多數用戶也都能夠切實感受到。但是在辦公時,我們更多的是瀏覽網頁查詢資料,處理Excel表格或者進行Word文檔錄入,此時16:9的寬屏幕比例劣勢就開始暴露無疑。我們的實際可用視野面積其實在縮水,需要更多的操作步驟進行滑動屏幕,在直觀性和效率上大打折扣。
那麼市面上就沒有一款符合辦公比例的產品麼?當然不是。隨著需求的不斷細分,一些針對辦公推出的筆記本電腦開始採用了更適合瀏覽網頁、文檔以及表格的3:2比例屏幕。不過目前採用這一比例標準的品牌非常少,而華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像剛剛發布的華為MateBook 13超薄筆記本,就採用了2160*1440解析度的3:2比例屏幕。對比傳統的16:9比例的1920*1080解析度筆記本,能夠明顯看出在有效視野上的差距。
↑左側為16:9比例某品牌筆記本,右側為3:2比例華為MateBook 13,下圖相同
對比日常的網頁瀏覽,我們能夠明顯看出華為MateBook 13的顯示內容更多,增加了大約兩行左右的畫面。而且視覺感受上明顯沒有16:9比例的那種拉伸感,更符合我們瀏覽網頁從上向下划動的習慣。
這種瀏覽網頁的體驗優勢在購物網站上尤為明顯。從上圖能夠明顯看出華為MateBook 13看到的產品信息更加多,不會產生16:9屏幕的那種侷促感。
接著我們來看看在辦公中最長用到的Word文檔。我們在日常使用Word文檔錄入時,通常不會佔滿整個屏幕,而是居中在屏幕正中。16:9的全高清屏幕筆記本和華為MateBook 13對比來看,寬屏幕的比例不僅產生了大量的無效畫面,而且文字相差了7行之多。3:2的屏幕比例明顯更適合Word的設計,能夠大大縮短我們日常划動畫面的頻率。而且在預覽閱讀文檔時也能夠更直接的反饋信息。
除了Word文檔,Excel也是我們日常使用頻率最高的辦公應用之一。同樣對比16:9比例的全高清屏筆記本,顯示的表格行數明顯多了4行。而且在在預覽對比表格數據和統計圖時,3:2比例的華為MateBook 13明顯比16:9比例更能夠讓預覽者直觀的分析宏觀數據對比情況。
最後我們一起看看視頻體驗對比。雖然3:2的屏幕比例並不是觀看電影的最佳選擇,但是整體的觀看體驗並沒有想像的糟糕。
從上圖可以明顯看出,華為MateBook 13隻是上下黑邊會稍微明顯一些,日常觀看視頻體驗並沒有到不適的地步。而在日常瀏覽網頁,處理工作的時候,其優勢卻是質的不同。
另外在日常的應用體驗上,3:2對比16:9的屏幕比例也並沒有明顯的區別。可見具有前瞻性的華為MateBook 13是一款讓筆記本行業發生變革的革命性產品。也許在不遠的將來,我們會看到更多像華為MateBook 13這樣3:2的專業生產力工具,讓每一個辦公的人都能有更好的優質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