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適合辦公的比例?16:9與3:2屏幕全面對比

2021-01-10 太平洋電腦網

【PConline 對比評測】在娛樂至上的浪潮大行其道的消費時代,筆記本早已經從剛問世時的高不可攀逐步走入尋常百姓家。不論是遊戲本還是超輕薄的影音本都仿佛是為娛樂而生。但是可能大家很難想像,早期的筆記本電腦屏幕是和老式電視機一樣的4:3比例。可能很多人會感到很納悶,電影一般不都是寬熒幕比例麼?

這個還要追溯到早期的電影發展。從19世紀末期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幾乎所有電影的畫面比例都是標準的1.33:1。也就是說,電影畫面的寬度是高度的1.33倍。這種比例有時也表達為4:3,我們所接收到的電視節目都是這樣的比例。由於這樣的傳統,所以液晶顯示器的屏幕比例也還以4:3為主。這種比例的筆記本電腦因此也應運而生,一直使用了很多年,直到2006年被徹底顛覆。

2006年被稱為「寬屏的元年」,16:10的筆記本開始衝擊人們的眼球。和電影一個比例的屏幕能夠更好體驗影音娛樂帶來的沉浸感,而且也剛好迎合了筆記本走入消費時代的大潮,人們爭先恐後的體驗到寬屏的好處和震撼。甚至1920*1200的高清屏幕也逐漸被更加直接的1920*1080解析度的16:9屏幕所取代。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1080p全高清屏幕。但是當影音娛樂的大潮逐漸降溫,問題也隨之而來。

筆記本誕生的最早目的是為了高效的移動生產力,說白了就是幹活用的。雖然在價格親民之後,逐漸普及成家家戶戶的娛樂化工具,但是當所有高端產品線也開始逐步變成寬屏的16:9之後,對於有著較高生產力需求的辦公一族則反而成了一種退化和負擔。

寬屏幕帶來的好處上面已經提到很多,大多數用戶也都能夠切實感受到。但是在辦公時,我們更多的是瀏覽網頁查詢資料,處理Excel表格或者進行Word文檔錄入,此時16:9的寬屏幕比例劣勢就開始暴露無疑。我們的實際可用視野面積其實在縮水,需要更多的操作步驟進行滑動屏幕,在直觀性和效率上大打折扣。

那麼市面上就沒有一款符合辦公比例的產品麼?當然不是。隨著需求的不斷細分,一些針對辦公推出的筆記本電腦開始採用了更適合瀏覽網頁、文檔以及表格的3:2比例屏幕。不過目前採用這一比例標準的品牌非常少,而華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像剛剛發布的華為MateBook 13超薄筆記本,就採用了2160*1440解析度的3:2比例屏幕。對比傳統的16:9比例的1920*1080解析度筆記本,能夠明顯看出在有效視野上的差距。

↑左側為16:9比例某品牌筆記本,右側為3:2比例華為MateBook 13,下圖相同

對比日常的網頁瀏覽,我們能夠明顯看出華為MateBook 13的顯示內容更多,增加了大約兩行左右的畫面。而且視覺感受上明顯沒有16:9比例的那種拉伸感,更符合我們瀏覽網頁從上向下划動的習慣。

這種瀏覽網頁的體驗優勢在購物網站上尤為明顯。從上圖能夠明顯看出華為MateBook 13看到的產品信息更加多,不會產生16:9屏幕的那種侷促感。

接著我們來看看在辦公中最長用到的Word文檔。我們在日常使用Word文檔錄入時,通常不會佔滿整個屏幕,而是居中在屏幕正中。16:9的全高清屏幕筆記本和華為MateBook 13對比來看,寬屏幕的比例不僅產生了大量的無效畫面,而且文字相差了7行之多。3:2的屏幕比例明顯更適合Word的設計,能夠大大縮短我們日常划動畫面的頻率。而且在預覽閱讀文檔時也能夠更直接的反饋信息。

除了Word文檔,Excel也是我們日常使用頻率最高的辦公應用之一。同樣對比16:9比例的全高清屏筆記本,顯示的表格行數明顯多了4行。而且在在預覽對比表格數據和統計圖時,3:2比例的華為MateBook 13明顯比16:9比例更能夠讓預覽者直觀的分析宏觀數據對比情況。

最後我們一起看看視頻體驗對比。雖然3:2的屏幕比例並不是觀看電影的最佳選擇,但是整體的觀看體驗並沒有想像的糟糕。

從上圖可以明顯看出,華為MateBook 13隻是上下黑邊會稍微明顯一些,日常觀看視頻體驗並沒有到不適的地步。而在日常瀏覽網頁,處理工作的時候,其優勢卻是質的不同。

另外在日常的應用體驗上,3:2對比16:9的屏幕比例也並沒有明顯的區別。可見具有前瞻性的華為MateBook 13是一款讓筆記本行業發生變革的革命性產品。也許在不遠的將來,我們會看到更多像華為MateBook 13這樣3:2的專業生產力工具,讓每一個辦公的人都能有更好的優質體驗。

相關焦點

  • 3:2+2K是輕薄筆記本屏幕的黃金比例嗎?
    3:2 /16:9 Word對比毫無疑問如果你買一款輕薄本,單從解析度來考量的話,肯定是越高越好,因為解析度越高你就可以進行軟體的多開操作,舉個例子來說編輯文檔和看視頻,解析度很低的話,你只能切換來切換去,即使你並排顯示,也無法顯示完整的內容,可能視頻只能顯示一半,文檔的表格也只能顯示一小部分,但是如果是2K和4K解析度
  • 3:2+2K是輕薄筆記本屏幕的黃金比例嗎
    3:2 /16:9 Word對比毫無疑問如果你買一款輕薄本,單從解析度來考量的話,肯定是越高越好,因為解析度越高你就可以進行軟體的多開操作,舉個例子來說編輯文檔和看視頻,解析度很低的話,你只能切換來切換去,即使你並排顯示,也無法顯示完整的內容,可能視頻只能顯示一半,文檔的表格也只能顯示一小部分
  • 16:9還是15:9,屏幕比例的秘密
    這個比例幾乎成為標準,至今數位相機、手機攝像頭的標準比例大多數是4:3。隨著DVD的普及,16:9逐漸替代4:3成為電視的主流比例。電腦屏幕經歷了一段16:10,也向16:9發展。這個趨勢也延續到手機上。在iPhone出現之前,屏幕領先的日系手機已經有了800*480和854*480的屏幕。
  • 16:10 16:9 15:9 屏幕比例影響什麼?
    一周前,網上曝出三星申請手機21:9屏幕的專利,網友們紛紛吐槽這種比例的屏幕為「帶魚屏」,往前回憶一下又覺得這種比例看上去很接近我們之前吐槽的iPhone10了。回過頭來看現在的手機屏幕,16:9的比例是絕對的主流,不過也有著16:10、15:9等略顯小眾的比例。不同的比例的屏幕會影響什麼?在實際體驗中會有著怎樣的差別?又是孰優孰劣呢?
  • Surface Laptop屏幕的比例很特別,原來有這些好處
    包括前面提到的1366*768、以及我們常說的1080p解析度,其實都是基於16:9這一比例而來的。16:9比例的起源來自於電影行業,從人體工學角度考慮,16:9的畫面更符合人眼。同時目前主流的電影拍攝、電視播放,乃至藍光光碟所使用的都是16:9的比例。同時。
  • 為什麼絕大多數手機屏幕的比例都是16:9?原來還暗藏這些學問
    早期網絡視頻畫面尺寸比例和電視機一樣是4:3,因此個別廠商也推出了屏幕比例為4:3的安卓手機。2012年,LG推出了Optimus Vu,就採用了在當時被認為是「奇葩」的4:3比例屏幕,這條產品線一共持續了三代,最後隨著16:9的統一而消亡。LG Optimus Vu2當然,還有一些與眾不同的早期安卓機型採用了非主流的屏幕比例。
  • 實踐出真知 16:10顯示器真的比16:9顯示器好
    【極度網-科技犬體驗】與歷史文物CRT顯示器不同,液晶顯示器從正式上市至今,其屏幕比例一直在改變,從最初的正屏——4:3比例到5:4比例,隨著時間的推移顯示器開始進入16:10比例的寬屏時代,以及到現在為止還備受爭議的16:9比例,無論消費者是贊也好,是詬病也好,液晶顯示器屏幕比例的變革腳步仿佛從來沒有停止過。
  • Mac電腦錄製屏幕比例問題,16:10還是16:9?
    但如果你用的是Mac系列電腦的話,那16:10的屏幕顯示比例可能會讓你抓狂,讓你不知所措!因為你發現,自己錄製的屏幕視頻上傳到視頻網站之後並不能鋪滿整個畫面,視頻兩邊顯示很寬的黑邊。原因就在於現在的視頻網站支持的都是16:9的顯示比例,而當你對本身16:10顯示比例的Mac系列電腦錄製屏幕的話,在最終導出為16:9的視頻文件時,如果為了顯示全部內容,要麼保持原始比例,這種情況下視頻兩邊有很寬的黑邊;要麼讓視頻鋪滿整個16:9的顯示區域,但是畫面內容就會變形失真。還有一種方法就是讓畫面放大鋪滿整個16:9的顯示區域,但是這種情況下有一部分內容就會被拉出畫面之外。
  • vivo U3x手機測評,採用6.35英寸水滴全面屏,屏幕比例19.3:9
    聯繫朋友需要它,辦公需要它,就連日常娛樂也離不開它。每個年齡層對於購買手機都有不同的需求。現在智慧型手機的款式和功能可以用五花八門來形容。但是,智慧型手機不論外形如何變化,主要功能還是老幾樣,例如:通信、拍照、續航、運行,以及現在大家廣泛討論的AI智能等。如果你對手機的功能沒有特別多的需求,只要選擇性價比高的手機即可,那麼vivo U3x絕對是你上佳之選,下面一起來瞧瞧吧。
  • iPhone屏幕比例若變成18.5:9意味著什麼?
    此前有消息稱,臺積電高管在一次會議上證實,iPhone 8 將會放棄傳統的 16:9 屏幕,採用 18.5:9(接近 2:1)的瘦長屏幕設計。之前,三星電子的S8 也採用了 2:1 的瘦長屏幕。  其實最近幾年,各大智慧型手機廠商已經明顯感覺到,設備的屏幕愈大、賣得愈好。  以 LG 在 2016 年發表的旗艦智慧型手機 G5,當時屏幕尺寸為 5.3 英寸,屏幕長寬比為 16:9;到了 2017 年發表的 G6,同樣尺寸大小的手機,但屏幕變成 18.5:9,屏幕變的更寬,使得尺寸變成 5.7 英寸屏幕,可視面積更大了。
  • 寬高比不止於16:9 雙十一「帶魚屏」顯示器推薦清單
    前言:買顯示器不見得一定要16:9無論是日常辦公,還是對遊戲電競、攝影修圖、視頻剪輯,抑或是只是想要更爽快的視聽影音體驗,一臺好的顯示器都是非常必要的,購買高性能顯示器也越來越被廣大消費者所重視。不過很多消費者關注顯示器還是在看傳統且常規的16:9寬高比的顯示器,而實際上市場上也有越來越多的非傳統16:9比例的,甚至是更超寬的、宛如電影院屏幕般的21:9比例「帶魚屏」其實都是非常值得考慮的選擇。相信肯定會有值友說,我使用兩臺顯示器,分屏使用豈不美滋滋?那麼相比常規的16:9的寬高比,21:9款寬高比的好處在哪裡呢?
  • 年度筆記本屏幕需求趨勢,你一定要知道
    看這個動圖就一目了然:3:2 比例更高更顯方正,適合學習、辦公。網頁瀏覽、文檔顯示不需要頻繁滾屏,效率較高。缺點是追劇時不能滿屏,上下有較大的黑邊。16:9 比例更寬更狹長,適合影音、遊戲娛樂。瀏覽網頁、編輯文檔時兩側空白較多,屏幕的「下邊框」容易較厚。
  • 為什麼大部分的視頻比例都是16:9?
    視頻比例是指影視播放器播放的影視畫面長和寬的比例。普通家庭所用的CRT電視機,其顯示畫面的長和寬的比例是4:3,即視頻比例為4:3。正在發展的高清顯示,視頻比例一般要求是16:9。
  • 14英寸高素質屏幕成稀缺?華為MateBook 14 2020款給你答案
    在屏幕比例方面,華為MateBook 14 2020款還採用了少有的3:2比例,華為叫它「生產力」屏,筆記本的屏幕都是狹長的16:9比例,這樣的比例方便廠商最大化利用顯示面板,從而節省成本。但對於用戶而言,16:9比例的屏幕在處理文檔等典型移動辦公情景下的使用體驗就遠遠不如3:2的屏幕。
  • 和平精英16:9比例怎麼改 和平精英16:9比例修改方法
    和平精英16:9比例怎麼改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和平精英16:9比例修改方法哦!想知道的小夥伴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iPad Pro對比MacBook:誰更適合辦公?
    12 英寸Retina MacBook 屏幕非常漂亮,解析度達到 2304 x 1440;13 英寸MacBook Air 實際屏幕尺寸為 13.3 英寸,不是Retina屏幕,其最大解析度僅為1440 x 900。在 Macbook Pro 陣容中,13 英寸版本搭載 13.3 英寸屏幕,解析度為 2560 x 1600 像素。
  • 稱得上高性能輕薄辦公本,需要滿足這些特點
    搭載了11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的最新版靈越7400,相比上一代進行了很大的提升,例如16:10的屏幕比例、更護眼的護理防藍光屏幕,以及在噪音與散熱上的提升等等。那麼靈越7400,它對於日常需要的商務辦公、視頻剪輯等領域又有哪些幫助?更適合哪些人使用?今天就來跟隨知乎@嗨我是熊貓的這篇評測來深入了解一下!
  • 六款21:9比例顯示器橫評
    不過液晶顯示器屏幕比例每一次發揮變化都會引起消費者和行業人士的廣泛爭議,如2007年市場上出現了16:10這種看上去很「怪異」的比例,讓消費者第一次接觸到寬屏的概念,當然其雖然被液晶面板廠商和顯示器製造商稱為「更加符合人們的視覺範圍,看上去更舒適」,但也廣受質疑,如對傳統遊戲支持不好等等。而在16:9比例出現後也面對了同樣的局面,現在則輪到21:9了,並且其爭議度可能要比之前的變革更大。
  • 買最適合的 13英寸屏幕MacBook對比推薦
    買最適合的 13英寸屏幕MacBook對比推薦 2014年05月04日 00:07作者:李佳輝編輯:李佳輝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泡泡網筆記本頻道
  • 5~6英寸 你以為手機屏幕變大很多 其實比例變了
    在早前,用對角線來衡量一臺手機的屏幕大小確實沒有問題,畢竟早些年手機屏幕非常統一,清一色的16:9。長寬比例相同,自然是對角線越長屏幕越大。不過,隨著近兩年全面屏手機的流行,手機屏幕也不再是之前的16:9的屏幕比例了,還有常見的18:9、蘋果的19.5:9,還有各種瀑布屏,新的屏幕規格還在不斷湧現,單看屏幕的「英寸數「幾乎沒有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