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在野外的3種「雜草」,殊不知個個是「野菜」,正值採挖季

2020-12-17 一種記錄

本期主題:長在野外的3種「雜草」,殊不知個個是「野菜」,正值採挖季

本專題由百家號創作者「一種記錄」原創,版權歸「一種記錄」所有,抄襲必究。以赤子之心,記錄生活、民生和時代,歡迎關注!

三月的天氣裡,草木復甦,一片生機盎然,雖說遠看山坡似乎還是一片荒蕪,但在枯草底下,野草早已開始萌動發芽。這個時期,有幾樣野草,看上去毫不起眼,卻引得無數人們爭相去採挖,將它們帶回家,或製成菜餚,或製成清茶,給生活帶來一絲春天的味道。我們今天介紹的此3種「野草」,都是常見的品種,如果你有農村生活的體驗,對它們一定不陌生,你一定都認識!

1、蒲公英

開花或者結成絨球的蒲公英相信你一定認識,但剛萌芽的蒲公英呢?三月天氣裡,山坡裡的蒲公英同眾多野草一樣,開始萌動抽芽,這時枝葉水分多,鮮嫩無比,最佳的食用時間,也是現在。將它們挖回家,或涼拌,或炒制,還有的地區烘烤成蒲公英茶,在上火之時拿來泡水喝。所以,蒲公英不僅味道特別,還有著中藥的價值,有著清熱解毒等多種功能,在中藥範疇裡有著重要的地位。

2、艾草

依靠節日而名聲大噪的食物在我國數不勝數,艾草雖說也沾點關係,但民間製作青團的習慣由來已久。隨著大家對保健與健康的不斷重視,青團也不只在端午節才有。剛發芽長成的艾草,汁液更豐富嬌嫩,味道更加柔和綿軟,春天一來,就有人去山坡、溪水旁開始尋找。另外,簡單的將艾草採摘回家,曬乾保存,晚上睡覺前泡腳放上一些,活血排溼,尤其對女生很好哦。

3、野韭菜

野韭菜在我國很多地方的山坡裡都有分布,它們的長相跟韭菜幾乎無益,但因為野外生長因素與營養的關係,株型相對較小,偶爾有比較健壯的。野韭菜採摘回來之後食用方法跟韭菜也相同,最常見的方式即為與雞蛋一起烹飪即可。野韭菜有著韭菜的味道,但微微有些澀,不過同樣有益腎的功效,有祛煩熱的功效哦。

春天在山坡枯草之下萌動的,絕不止此三種野草,別看它們貌不驚人,但也許在那些物質生活不豐厚的年代,它們給了人們更多的食物選擇。不知道在你的記憶裡有沒有那樣一兩種的野草,在每年的春天裡吵著要去山坡裡採挖?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評論哦!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3種野外食材,本期的內容就到這裡了,對於本期話題,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互動、討論!

相關焦點

  • 又是被名字「耽誤」的野菜,常被錯認成雜草,殊不知價值珍貴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上了野菜,薺菜,馬齒莧、香椿菜等野菜深受大家的喜愛,但也有一些野菜名字不好聽長得也像雜草,很多人看不上,殊不知常吃有很多好處。因「長相差」被耽誤的野菜,你認識幾種呢?苦齋婆看到這個名字不少人會懷疑真有菜叫這個名字嗎?
  • 農村的一種雜草,為什麼人們說吃此野菜有教育意義?價值非常大
    ,這種野菜長得酷似茼蒿菜,原本只是生活在我國的一種雜草,在農村的很多地方都有,特別是在農民開荒拓土的時候,就非常常見。在上個世紀,農民喜歡刀耕火種,那時候野外用火還沒管得那麼嚴,農民可以自由的在野外用火燒山開荒破土,當然這也有一個可控的範圍,農民會把山地周圍的雜草砍乾淨,而用火燒過以後,就可以直接耕種了,這樣的土地種植莊稼特別好,紅薯可以長到一斤以上,當然其他的農作物也會長得非常好,因為土壤有火燒土,還有可以作為農家肥的草木灰,土地非常的疏鬆透氣,肥沃,豐收是理所當然的了,當然這樣的土地也非常喜歡長一種雜草
  • 這野菜叫「簕菜」全身是刺,以前被當作雜草,如今城裡人搶著吃
    以前農村裡的生活條件比較艱辛,對於農村人來說,每天吃野菜的生活是習以為常的了。但是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這吃野菜基本上就沒有過了。就像小優下面要說的這一種野菜,它全身是刺,過去被農民當成雜草,如今卻是城裡人搶著吃的養生菜。
  • 它俗稱「珍珠蓮」,是農民眼中的雜草,殊不知是治高血壓的良藥
    它俗稱「珍珠蓮」,是農民眼中的雜草,殊不知是治高血壓的良藥在農村裡有許多野花野草,隨處可見,而這些野花野草因為數量很多,所以經常被人們忽略
  • 溪邊這種植物,酷似薰衣草,常被忽視,殊不知是藥食兩用珍貴野菜
    溪邊這種植物,酷似薰衣草,常被忽視,殊不知是藥食兩用珍貴植物,它還是夏季最佳食用野菜薰衣草,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即使沒有見過,但至少也聽過,可以稱得上是花園景點中的翹楚。其全草可入藥,嫩莖葉可作野菜食用,在我國民間已有悠久歷史。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就發掘了千屈菜的食用價值。一般在每年的初夏到仲夏間到野外採摘,然後從易折斷的部位將千屈菜的嫩莖葉摘下,並清洗乾淨,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既可以涼拌、炒食、也可以做湯。食用方法非常多,有的切碎後拌麵粉蒸食,也有的作火鍋配料等。而在比這更早之前,人們將千屈菜製成乾菜,以備冬春之需。
  • 果實內藏有蟲子,常被用來餵豬,殊不知是極品野菜,你吃過嗎?
    #野生植物知識#導讀:果實內藏有蟲子,常被用來餵豬,殊不知是極品野菜,你吃過嗎?春雨之後,各種野生植物開始生長,去農村野外走上一圈,到處充滿了綠色,對於很多農民朋友來說,春季的野生植物是個寶,因為很多都可以作為野菜來吃,長在樹上的香椿、榆錢、槐花,長在田邊的薺菜、馬蘭頭等等。不過能作為野菜吃的野生植物實在是太多了,即便是一輩子生活在農村裡的老農民,都不一定認得全。
  • 農村價值珍貴的「雜草」,過去常用來餵鴨子,殊不知入藥價值珍貴
    農村價值珍貴的「雜草」,過去常用來餵鴨子,殊不知入藥價值珍貴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以往在人們眼中的雜草、害草,殊不知也有它獨特的作用。只是少有人知道而已。有這樣一種野草,它常混雜在農民朋友的莊稼當中,讓許多農民煩惱不已。
  • 少有人認識,長在野外,識貨的話就挖出來,相信我
    導讀:少有人認識,長在野外,識貨的話就挖出來,相信我文/一種記錄(原創內容,抄襲必究)在我國的南北各地,生長著很多奇奇怪怪的植物雜草。因為地理環境的差異,使得每個地方的雜草也都不一樣。在農村生活的人,對這一點是感同身受的。
  • 這野草很像人參,農民當雜草除掉,殊不知是皇帝常用的「鬼辣椒」
    北方高山有人參,在南方也有一種野草長得很像人參,但它跟人參的待遇卻不相同。
  • 農村田邊一種野草,農民當成雜草除掉,殊不知是珍貴的「龍珠草」
    確實如此,農村野外的這些野草有很多都有著很好的價值,在古時候有神農嘗百草,讓人們認識到了這些野草的價值,不過並不是每個農民都了解野草的價值。很多時候,農民朋友為了方便省事,就把這些不認識的野草統統當成雜草除掉,殊不知這些被當成雜草的野草當中,其實有不少價值還是很珍貴的,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這麼一種。
  • 農村水溝邊上的野草,被稱為「牛舌頭」,殊不知是上好的野菜
    這些野草不論生長在哪裡,都被農民們不喜,主要就是因為它們的生長速度太快,仿佛來勢洶洶,總是長到菜地和田地裡去。其實這些看上去沒有什麼用處的野草,都有自己的價值,不管是食用也好還是能夠入藥。今天介紹的野草,它總是生長在水溝邊上,在農村也是數量眾多,被稱為「牛舌頭」,殊不知它還是口感上乘的野菜。
  • 田裡常見的野草,過去常拔掉,殊不知珍貴的「獨行菜」,很好吃
    春天野草肆意生長,可作野菜的野草遭瘋搶,不可做野菜的野草有藥用價值也遭人稀罕,而那些既不能當野菜又沒有藥用價值的野菜,一旦生長在田裡最終只能慘遭農民除掉。但也有一些野草隨著人們的認識,從原本沒有半點價值的野草轉變成為野菜,或者是珍貴植物。現在網絡給農民普及了很多植物知識,以前一些讓農民覺得不起眼的雜草,現在被認識之後都成了炙手可熱的野菜呢。
  • 這野菜3塊一斤,遇見我從不手軟,一買七八斤比吃肉都強
    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在春天的野外有一種被譽為「靈丹草」的野菜,不僅味道鮮美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這種野菜就是薺菜。薺菜好吃不好保存?三月裡是薺菜生長旺盛的時節,在城裡的早市上,許多農村老人把挖來的薺菜擇掉泥沙及雜草,鮮靈靈的薺菜看著就招人喜愛,而且價錢也便宜只要3塊錢一斤。趕早市時遇到芥菜就會買上七八斤,回家焯水後囤起來留到冬天吃。
  • 曾是貧苦人的救命野菜,如今10元一斤成稀罕貨,人稱「野菠菜」
    導讀:曾是貧苦人的救命野菜,如今10元一斤成稀罕貨,人稱「野菠菜」春季到來以後,生活在農村裡的朋友都喜歡做一件事,那就是去野外挖野菜來吃,這吃野菜在我國有著幾千年的傳統,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記載了不下20種的野菜
  • 養花盆裡長雜草了該怎麼辦?分2種情況處理,對盆栽植物最有利
    導語:大家在養花的過程中,總是不經意間地發現,自家的花盆中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遍布雜草了,有時候甚至還會因為這些草長得旺盛而不捨得拔掉丟棄,殊不知,這些雜草的存在會霍霍到自己精心呵護的花草,畢竟盆栽中的營養物質和空間十分有限。
  • 農村3種常見雜草,是珍貴草藥,第1種人人見過,第3種是狗尾巴草
    農村3種常見雜草,是珍貴草藥,第1種人人見過,第3種是狗尾巴草。而在鄉村那種種綠色植物裡,有很多都是被人所熟知的雜草,它們體型嬌小,生命力頑強,喜歡紮根於路邊山溝田野。第1種:燈籠草燈籠草可以說是人人都見過,之所以它有著如此一個神奇名字,原因就是因為在它成熟以後,會從枝頭長出一個又一個和燈籠十分相似的果實,外形頗為奇異,讓人看到以後就過目不忘。
  • 馮延豐返鄉創業記——我回村裡種野菜
    9月17日,馮延豐(右二)和工人一起在田間採摘野菜。  今年45歲的馮延豐是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郝橋鎮東薛屯村人,曾在外從事五金生意。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現苜蓿芽、苦苦菜等很多以前被認為是雜草的野菜,現在都上了市民餐桌。瞅準這一商機,馮延豐決定返鄉生產便捷即食的野菜速食產品。  2016年,馮延豐把自己家的五畝地全部種上了綠葉莧菜,同時建冷庫、廠房,購買蔬菜清洗機、真空包裝機等。野菜產品一推出,就受到不少餐飲配料批發商的青睞。
  • 在鄉下,遇到1種「雜草」請愛惜,人稱「水田七」,如今有價值!
    而有一些野生的花卉也不錯,像茉莉花、銅錢草等植物都可以在野外生長,比如在山坡下就可以長得很好了,這樣的植物可以種植到花盆裡當盆栽,茉莉花在花期可以開出漂亮的花朵,這些花朵一般為白色,而銅錢草則是觀葉植物,不僅繁殖速度快,它的觀賞價值也很高,花友們可以養護這兩種植物。
  • 此黑色雜草,人稱「鬼羽箭」,屬價值珍貴藥草,若見到別忽視
    本期主題:此黑色雜草,人稱「鬼羽箭」,屬價值珍貴藥草,若見到別忽視本專題由百家號創作者「一種記錄」原創,版權歸「一種記錄」所有,抄襲必究。以赤子之心,記錄生活、民生和時代,歡迎關注!生活在農村的人,對於野外的植物雜草,可以說是非常了解的。因為有些植物,屬於珍貴的藥草,能夠給農民帶來一些經濟效益。比如筆者之前分享的長在山野之中的金線蓮、黃精以及川貝母等等。在我們的認知裡,凡是野草植物,大都是綠油油的。但本期裡給大家分享的一種珍貴藥草,長相很特別。因為它全草的顏色是黑色或者是黑褐色的。這種藥草,就是「鬼羽箭」。
  • 農村這種野草,人稱「血見愁」,農民用來餵雞,殊不知其藥用價值
    ,現在說是雜草了,以前這東西可是很多人的口糧,另外還有一種野草同樣也常常被當成雜草,它的名字叫「地棉草」。不過有的朋友可能沒有見過這種野草,不知道什麼是地棉草,地棉草又叫血見愁、紅絲草、奶漿草,長的有點像馬齒莧,不過它比馬齒莧的莖要硬,地棉草的莖部是紅色的,葉子是深綠色的,莖部折斷後會流露出白色的汁液,這是樹液,別看地棉草不起眼,但是它的生命力特別強,在石縫裡能絕處逢生,地棉草的花朵和馬齒莧的花朵也有些像,如果名字不同,我真以為就是馬齒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