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題:長在野外的3種「雜草」,殊不知個個是「野菜」,正值採挖季
本專題由百家號創作者「一種記錄」原創,版權歸「一種記錄」所有,抄襲必究。以赤子之心,記錄生活、民生和時代,歡迎關注!
三月的天氣裡,草木復甦,一片生機盎然,雖說遠看山坡似乎還是一片荒蕪,但在枯草底下,野草早已開始萌動發芽。這個時期,有幾樣野草,看上去毫不起眼,卻引得無數人們爭相去採挖,將它們帶回家,或製成菜餚,或製成清茶,給生活帶來一絲春天的味道。我們今天介紹的此3種「野草」,都是常見的品種,如果你有農村生活的體驗,對它們一定不陌生,你一定都認識!
1、蒲公英
開花或者結成絨球的蒲公英相信你一定認識,但剛萌芽的蒲公英呢?三月天氣裡,山坡裡的蒲公英同眾多野草一樣,開始萌動抽芽,這時枝葉水分多,鮮嫩無比,最佳的食用時間,也是現在。將它們挖回家,或涼拌,或炒制,還有的地區烘烤成蒲公英茶,在上火之時拿來泡水喝。所以,蒲公英不僅味道特別,還有著中藥的價值,有著清熱解毒等多種功能,在中藥範疇裡有著重要的地位。
2、艾草
依靠節日而名聲大噪的食物在我國數不勝數,艾草雖說也沾點關係,但民間製作青團的習慣由來已久。隨著大家對保健與健康的不斷重視,青團也不只在端午節才有。剛發芽長成的艾草,汁液更豐富嬌嫩,味道更加柔和綿軟,春天一來,就有人去山坡、溪水旁開始尋找。另外,簡單的將艾草採摘回家,曬乾保存,晚上睡覺前泡腳放上一些,活血排溼,尤其對女生很好哦。
3、野韭菜
野韭菜在我國很多地方的山坡裡都有分布,它們的長相跟韭菜幾乎無益,但因為野外生長因素與營養的關係,株型相對較小,偶爾有比較健壯的。野韭菜採摘回來之後食用方法跟韭菜也相同,最常見的方式即為與雞蛋一起烹飪即可。野韭菜有著韭菜的味道,但微微有些澀,不過同樣有益腎的功效,有祛煩熱的功效哦。
春天在山坡枯草之下萌動的,絕不止此三種野草,別看它們貌不驚人,但也許在那些物質生活不豐厚的年代,它們給了人們更多的食物選擇。不知道在你的記憶裡有沒有那樣一兩種的野草,在每年的春天裡吵著要去山坡裡採挖?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評論哦!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3種野外食材,本期的內容就到這裡了,對於本期話題,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互動、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