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智能停車位費用暫調!停車收費改變了什麼?

2020-12-14 看莆田

自5月1日,莆田市第一期路邊智能停車位在南門開始試運行後,我們的城市街道發生了哪些變化?新的收費模式和標準,對城市居民和商家又帶來了哪些影響?

城市環境

智能停車位開始試運行的第三天,一位居住在南門附近的網友反饋稱:「街道變得寬敞許多。」

清晰的收費標準加上大規模的交通整頓,雙管齊下,的確讓原本擁堵不堪的街道變得煥然一新。

原來,並非車位緊張,而是免費的車位緊張。

可以看到,適當的收費確實能有效治理改善城市的交通環境。

街道變美,殭屍車不再,莆田人民喜聞樂見。

違規停車

可智能停車位,並非得到所有人的認可。

即使配套了智能收費的系統,也有不少司機想法設法逃避繳費。

他們躲避攝像頭,或者乾脆停在車位邊上。

而對停車位意見最大的莫過於道路兩旁的商家。

劃分停車位,嚴格的管理,意味著商鋪門口的位置不再「屬於」他們。

不少商家無法容忍失去商店門口的空地使用權,為此他們動用了摩託車、停車神器等系列搶佔車位的手段。

很明顯,違規停佔車位的結局只有——被整治。

2020年5月12日,有網友舉報稱:莆田某地多個商家私自在店鋪門口的人行道上加裝地鎖,當成私人車位,而且私裝的地鎖裝置凸起地面一大截,給行人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

當天下午3時許,荔城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經過核實確認,當即把6處私設的地鎖一一拆除,並對相關人員進行警告教育。

停車費

其實,單純的贊成與反對,都不足以說明問題。

最有資格評判智能停車位的,是它的受眾群體。

高價值的反饋來自那些為停車位老實繳費的普通百姓,他們的聲音才是主流的聲音。

智能停車位試運行以來的半個月,有車一族討論最多的並不是「城市變美」,也不是「違規停車」。

大家真正關心的只有——停車費。

「城區主幹道停車泊位,車輛臨時停放15分鐘內免費,臨時停放1小時內收費3元。此後臨時停放每超過30分鐘加收3元,以此類推。同一輛車每日停放24小時以內最高收費為40元,每月最高收費500元。」

「城區非主幹道停車泊位,車輛臨時停放15分鐘以內免費,臨時停放1小時以內收費2元。此後臨時停放每超過30分鐘加收2元,以此類推。同一輛車每日停放24小時以內最高收費為25元,每月最高收費500元

對於這個收費標準,群眾的評價是:貴。

一個月封頂500的停車費,其實已經無限接近一線城市的停車收費標準。

不少開車上班的人表示,在小區裡租一個車位已經花了300,如今還要再加500,一個月800,實在是停不起。

停車費用太高,繳費的時候心在滴血。

很多人已經在考慮賣車了。

費用暫調

在聽取了大家的意見後,國投易泊在5月13日發布「關於暫行調整項目收費標準的通知」。

調整後的主幹道收費標準:車輛臨時停放15分鐘以內免費,超過15分鐘納入計費時長。臨時停放1小時以內收費3元,臨時停放第2小時起加收3元,第3小時起每超30分鐘加收2.5元,第4小時起每超30分鐘加收3元(不足30分鐘按30分鐘計算),此後類推,同一車輛當天24小時以內(含免費停放時段)最高收費為35元。同一輛車每月最高收費為500元。

調整後的非主幹道收費標準:車輛臨時停放15分鐘以內免費,超過15分鐘納入計費時長。臨時停放1小時以內收費2元,臨時停放第2小時起加收2元,第3小時起每超30分鐘加收1.5元,第4小時起每超30分鐘加收2元(不足30分鐘按30分鐘計算),此後類推,同一車輛當天24小時以內(含免費停放時段)最高收費為25元。同一輛車每月最高收費500元。

主幹道當天的最高收費從40下調到35,當月最高收費不變。這樣的調整,不知道是否會被大多數人所接受。

總而言之,智能停車位推行後,在莆田用車的成本無疑是提高了。以後市民在購車的時候,也多了一筆需要考慮的費用。

在未來,也許更多的莆田人會選擇公交車、自行車或電動車出行。

如何在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承受能力和有效地促進公共運輸優先發展與公共道路資源利用之間達到平衡?

這是值得每個人深思的問題。

對於智能停車位收費標準的暫行調整,您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莆田交警徵求公共停車位智能收費標準調整的意見
    自5月1日,我市在南門片區率先試行公共停車位雲視頻智能收費管理以來,國投已陸續在全市主幹道,大街小巷共7000多個路邊停車位建設智能收費管理系統。經過一個多月的運行,南門等原先停車難、亂停車極為嚴重的老城區、居民區的停車秩序已有較大改觀,很多市民反應過去根本沒有車位可停的地方,現在終於有車位可臨時停車了。而原先那種沒有停車位也佔道亂停,造成道路擁堵甚至無法正常通行的現象已明顯減少,公共停車資源歸公眾共同使用的社會意識和按位停車、即停即走的停車習慣已初步逐步形成。
  • 莆田停車收費:月封頂300逐漸成為主流呼聲
    自5月1日南門推行停車收費至今,莆田市民表達了不同的看法與觀點。隨著時間推移,月封頂收費300逐漸成為主流的呼聲。1最近,停車收費成為莆田市的熱點。並且隨著智能停車位的逐步推廣,市民對停車收費一事的討論也是愈演愈烈。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停車收費的確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莆田停車難的問題。試行的前期,清理殭屍車後,車位的利用率明顯提高。不少車主都表示,不再有繞圈找車位的困擾,現在只要繳費,就能如願以償地找到一個好車位。
  • 莆田城市公共道路停車收費,會帶來什麼?
    5月1日起,南門片區的1206個停車位率先啟用雲視頻全自動停車收費系統,運行至今已經近50天了。如今,施劃了智能收費停車泊位後,就像是好戲散了場,再也難見路邊車輛停得滿滿當當的場面。仿佛一夜之間,車輛突然間都失蹤了般,就連以往那些一停就「安家」數月的「殭屍車」、電摩也不見了蹤影。不少人拍手稱快:道路終於變得寬敞了!
  • 莆田市區停車位收費最新調整來了
    自5月起,我市實施停車位收費管理以來,根據國投易泊系統後臺統計,這些停車位的綜合使用率達60%,每個車位的日均周轉量為4次。總體上看,收費停車位的使用和周轉情況較為理想,初步達到了盤活停車資源、清理長期佔位、治理違停亂停、緩解停車緊張的預期效果,南門片區作為的違停率下降了60%。
  • 6月16日起樂從實施智能停車收費
    智能停車位改造。(資料圖)  6月3日,城網君從樂從鎮政府了解到,為規範樂從鎮停車管理工作,有效解決車輛亂停亂放、長期佔用公共停車位亂象,樂從鎮經過民意調查諮詢,廣泛聽取市民對智能停車收費工作的意見建議,通過公開招標方式引入社會運營管理。經研究,決定自2020年6月16日起,實施智能停車收費(第一期)工作。
  • ...徵求停車建設項目意見 中心城區停車位擬一個平臺「智能管理」
    ,三期計劃將小區內包括地下停車場、個人車位納入統一平臺,同時,建造地上及地下停車位和立體停車設施(包括立體停車樓及立體停車庫),基本實現城區停車位一個平臺管理,市民只需通過手機APP就能找到停車位順利泊車,有望徹底解決城區「停車難」問題。
  • 璧山城區臨時停車收費方案,你選哪個?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比較 方案一 採用分時計費的方式,停車費用整體上比方案二略高。 停車前1小時內僅收費1元,可用較低的停車費用滿足多數情況的臨時停車需求;停車時長超過1小時後,將按照半小時為1個計費單位,隨著收費單價的提高,可以避免一些車主長時間佔用停車位,有利於提高路內停車泊位周轉率。
  • 雲巖區改茶大道免費公共停車位有人亂收費,到底「該誰管」?
    改茶大道中段的路邊車位被錐桶等物品佔著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為了緩解停車難題,貴陽有關部門在城市街頭規劃了不少公共停車位或免費停車位。但針對四方河、改茶大道這種被人「鑽空子」亂收費的現象,貴陽市多家部門卻表示不在職責範圍或沒有執法權,無法對其管理。公共停車位收費亂象的整治似乎成了一個難題。
  • 五一以來,莆田開出1.5萬多張罰單
    由此,停車難、亂停車問題也成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一大硬傷。本月起,普行雲視頻停車收費系統在莆田中心城區正式啟動,第一期以城廂區南門片區1206個路面停車泊位為試點,率先進行雲視頻收費。該系統利用物聯網技術,自動識別、自動計費、微信收費,扭轉了人工收費存在的多收亂收、引發糾紛等弊端。
  • 南昌市佔道停車泊位收費被詬病多年 改變原有管理模式仍舉步維艱
    本報記者餘紅舉佔道停車泊位管理,南昌市政停車管理有限公司接手數年,劃設的佔道停車泊位持續增長,性質也由私人承包改為企業自主管理經營。然而,長期以來沒有改變停車繳費由收費員代收現象,導致收費員偷費屢禁不止。
  • 北京路邊停車統一線上收費
    去年以來,北京在全市16個區以及經濟技術開發區分3批實施道路停車改革,已在574條道路上施劃了6.1萬個路側停車位,取消人工收費,推進電子停車收費,道路停車費納入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實行收支兩條線,收入全額上繳區級財政。在道路停車改革的推動下,北京道路停車收費更為公開透明,現場議價、黑收費、亂收費等現象基本杜絕,「停車入位、停車付費、違停受罰」的理念逐漸成為社會共識。
  • 什麼是停車?
    圖3:北京二環內免費停車比例如果將這些免費車位改為收費,並按所在城市地價繳納停車費,那麼依照當地的平均收入水平,恐怕很多車主很難負擔得起。那麼,在承擔不起停車費用的前提下,為什麼大家不僅能買車,還都能停車呢?
  • 西安小區「停車服務費」調查:多數存在加價收費
    市發改委這樣回復有車位產權證的業主在小區停車,需向物業繳納停車服務費;無產權租車位停車,需繳納租賃費+停車服務費。《陝西省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中對「停車服務費」的解釋為:物業服務企業接受業主或者業主大會委託,按照停放服務合同約定,在物業管理區域內對指定場地(所)停放的交通工具進行秩序管理、提供服務所收取的費用。
  • 如何讓智慧停車 更「智慧」
    怎麼收費?市民疑問多  對於逐漸普及的城市智能停車位,停車難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但依然有不少市民產生疑慮。  前幾天,市民許女士遇到的事讓她覺得不公平。據許女士回憶,當天她將車輛停在笛揚路停車位上,後將車駛離時,沒有工作人員前來收費,她也沒留意到夾在車上的小票。第二天,她再次將車停到笛揚路的車位,離開時有工作人員前來收費,提示她要將上一次的停車費用一併繳納,許女士認為,事情都過去了,為什麼還要支付?  「一般情況下,未及時繳納停車費用的,都將會在第二次停車時補費。」
  • 桂林市中心某路段停車收費50多元,還說「收你五百都不算多」…
    網友評論還有其他人表示,路邊臨時停車位收費的確貴,建議下次換個地點停車。停留將近二十分鐘後,智能關閘顯示需要掃碼支付停車費4.5元。智能停車閘而更讓這名網友憤怒的是,在龍珠路的收費標準牌上只有「依據政府收費標準」,並沒有任何批准單位,而旁邊還有個「告示」,表明已經將這段路定性為「停車場」。
  • 市發改委:政府定價的停車位 收費標準須藍底白字公示
    原標題:政府定價的停車位 須藍底白字公示  市發改委接聽市長專線,解讀我市機動車停放收費價格監管熱點  同一路段不同停車地點,收費標準不同。  (文/記者 汪燕妮 圖/記者 劉東華)在外停車可停在路邊停車位、地下停車場等處,哪裡最優惠?
  • 重慶璧山:1.6萬餘個停車位將納入智慧停車系統
    「現在,殭屍車看不到了,整個停車場也很乾淨,平時停車都有車位。」7月6日,俊豪中央大街生態停車場內,剛剛購置完生活用品的市民蔣俊傑透露。據悉,為了方便市民停車,改善停車難的問題,按照璧山區政府工作部署要求,自今年3月起,由區屬重點國有企業重慶綠髮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具體負責實施全區智慧停車系統建設項目。為加快全區的智慧化停車建設工作,重慶綠髮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專門設立全資子公司重慶必好智慧停車場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全區智慧停車服務的運營管理工作。
  • 看病停車更方便!鄭大一附院將新增 5285個停車位
    只因兩名收費管理員在鄭大一附院附近一家停車場違規收取了 30 元停車費,鄭州一家停車場管理公司收到了 1 萬元的罰單。為緩解鄭大一附院停車難,杜絕亂收費,鄭大一附院正在規劃建設 5285 個機動車停車位,本月起,醫院周邊的停車場也要全部實現智能化收費。
  • 有人沒地方停車,有人卻擁有幾百個停車位,物業:合法
    但是現在的車位在購買的時候,也沒有大家想像想的那麼容易,就算是你購買了車位還是會有亂停車隨意佔他人停車位的情況發生。最近,有兩件關於停車位的新聞,就十分令人忍俊不禁。有消息稱,近日有一個剛剛建成的小區發生了一件事,小區的一位業主竟然耗資4000萬元,購買了小區地下車庫的327個停車位!
  • 2000+個錯時停車位來了!夜間停車包月僅150元
    西安曲江新區政務服務中心試行錯時共享停車。西部網訊(記者 凌旎)今天(1月7日),記者從曲江新區獲悉,曲江近期開放了2000多個錯時共享停車位,緩解停車難題。記者了解到,曲江新區政務服務中心首次嘗試錯時共享停車,將地面停車場的50個共享車位提供給周邊小區及辦事市民停放。工作日18:30至次日8:00夜間停放時段包月僅需150元,非包月車輛按正常標準收費。